四大净土比较研究
圣凯法师著
我们这个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是缺陷多、苦难多的世界。面对这个多苦多难的世界,而引发向往美好的世界,是应该的,也是一切人类所共有的。佛法的根本意趣,是‘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1)重视自己的理智与道德的完成。到了大乘佛法,进一步的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2)在佛法的普及声中,佛弟子不仅只要求众生自身的清净,更注意到环境的清净。印顺法师说:‘圣者们的修证,与身心修证的同时,对于(众生)人类的苦难──社会的、自然界的苦难,要求能一齐解除的,那就是佛教净土思想的根源。’(3)于是,比对现实世界──释迦佛土的缺陷,而表达出他方清净佛土,这是佛弟子共同的愿望。
净土是大乘佛法的重要特色,净土思想与大乘佛教实有不可分离的关系。佛在各种大乘经典中曾经宣说各种佛净土,常见有阿弥陀佛之西方极乐世界、阿佛之东方妙喜世界、药师佛之东方净琉璃世界、弥勒佛之兜率净土,另外还有《华严经》之华藏世界、《法华经》之灵山净土、《大乘密严经》之密严净土、《维摩诘经·佛国品》宣说的唯心净土──心净土净。在这些净土中,最为中国佛教徒熟悉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弥陀净土;弥勒净土传入中国时,曾流行一时,但自从道绰、善导起而弘扬弥陀净土,再加上弥勒下生思想被野心政客所利用,所以也就逐渐式微了;(4)至于其他净土,虽然随著经典传入中国,但是都未能引起反响。中国佛教的净土思想发展地极为特别,经过上千年的历史发展,‘净土’似乎专属于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在往生极乐净土法门中,也不像后世以念佛为主,经典中原来是以诸行往生的。这当然是佛法适应世谛流布,因适应中国的时、地、人而采取的方便。但是,佛教发展到今天,时代在迅速地发展,佛教要掌握时代的命脉,就必须在传统的净土思想中,抉择出适应今天环境的方便,这是现代佛法弘扬者的任务。
中国自从本世纪初以来,由于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在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除了继承传统的佛教以外,对佛教自身也进行反省,‘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提出是这时代的结晶。于是,人们在强调‘西方净土’外,逐渐提倡‘人间净土’,这是佛教适应时代的新方便,即重视在现实人间努力于心灵的净化、生活的净化、环境的净代。对人间净土的执著追求,体现了近现代中国佛教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憧憬。
其实,被中国佛教徒所忽略的弥勒净土、阿佛净土、药师琉璃净土都带有特别珍贵的特质,注重人间净土的实现,及智慧、慈悲的大乘菩萨精神。在这四大净土中,以弥勒净土出现最早,也最充满人间现实性。其次,弥陀净土与阿佛净土是初期大乘佛教净土思想的两大流:阿佛土是般若流,是重现实的、自力的、智证的、重头陀行的净土思想;弥陀净土是重理想的、他力的、信愿的净土思想。药师净土出现最晚,于是受弥陀净土及密教影响很大。所以,对这四大净土进行比较,而抉择出适应现代的净土思想,这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撰写本论文的目的。
净土是诸佛于因地行菩萨道,生起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之誓愿,无量永劫积功累德以建立之庄严清净世界。所以,每个净土都有教主,每个净土的成就都有因地的本愿,由于因地的誓愿与因行不同,所以成就的国土也就不同,从而也形成了不同的往生法门。因此,本文将从教主、因地的本愿、净土的状况及往生法门四个方面进行比较,阐明净土法门之间的同异,以此抉择现代社会弘扬净土的新方便。
注释:
(1)《杂阿含经》卷10,《大正藏》卷2,69c。
(2)《维摩诘经》卷上,《大正藏》卷14,538c。
(3)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807页,正闻出版社,台北,1992年。
(4)关于弥勒净土在中国式微的原因,参见杨惠南《佛教思想新论》,216页,东大图书有限公司,台北,1982年。
四大净土各有一位教主在教化众生,弥勒净土的教主是弥勒菩萨,阿净土的教主是阿鞞佛,极乐净土的教主是阿弥陀佛,东方琉璃净土的教主是药师佛。每个教主的名号都有一定的表法意义,佛菩萨都是依德立名,或约崇高的圣德立名,或取像于自然界,或取像于人事界,从种种方面表现佛菩萨的特德。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名号中,看出各净土的不同特色。
1、弥勒菩萨
弥勒,梵名Maitreya,巴利名Metteyya。又称梅旦丽耶菩萨、末怛利耶菩萨、迷底屦菩萨、弥帝礼菩萨。意译作慈氏。(1)修因时,以慈心利他为出发点,所以以慈为姓。据传此菩萨欲成熟诸众生,由初发心即不食肉,以此因缘而名为慈氏,这可以从弥勒的本生谈《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即有弥勒菩萨因地修慈三昧而不食肉的记载。(2)《华严经·入法界》:‘或见弥勒最初证得慈心三昧,从是已来,号为慈氏。’(3)由此经文可知弥勒菩萨最初因地发慈心,修慈三昧,从此之后,生生世世常以弥勒为名。慈是四无量心中之首,此慈从如来种中生,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种,故称为慈氏。
释尊预记弥勒菩萨将于未来人寿八万岁下生成佛,这思想从小乘佛教即已流传,《长阿含经》的《转轮圣王修行经》、《中阿含经》的《说本经》等都有记载。本来,弥勒菩萨比释迦早发心修行,而因为释尊精进勇猛的缘故,所以却反而比弥勒菩萨早成佛,这就是经论中所说的难行道与易行道。如《大宝积经》的《弥勒菩萨所问会》说:
弥勒菩萨于过去世修菩萨行,常乐摄取佛国、庄严佛国,我于往昔修菩萨行,常乐摄取众生、庄严众生。然彼弥勒,修菩萨行经四十劫,我时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由我勇猛精进力故,便超九劫,于贤劫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4)
由此可见,在因地修行时,释尊以度化众生为主,弥勒以摄取净土为主,开显出二种菩萨行:一为信愿的净土菩萨行,一为悲济的秽土菩萨行;这也是易行道与难行道的差别。《弥勒菩萨所问会》又说:‘弥勒菩萨往昔行菩萨道时,不能舍施手足头目,但以善巧方便安乐之道,积集无上正等菩提。’(5)所说的善巧方便安乐之道,即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说:
昼夜各三,正衣束礼,下膝著地,向于十方,说此偈言:我悔一切过,劝助众道德,归命礼诸佛,令得无上慧。(6)
这说的即是礼敬诸佛、忏悔、发愿、随喜、请佛说法、请佛住世、随顺佛菩萨学,与普贤十大愿王略同。这是易行道,易行的意义,即安乐行,以摄取净佛国土为主,所以是多集佛功德的净土行。但是,易行道难于成佛,难行道反而容易成佛,所以释尊比弥勒菩萨早成佛,这是一个明显的例证。释尊的难行道富于大悲的精神,值得众生仰慕、赞叹,但弥勒的易行道更契合人性,因人性中多怯懦、贪逸。在初期大乘思想中,秽土修行胜进净土修行,重视现实世界的净化,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点。
人类重视现实世间的净化,这是人类共同的要求。印顺法师认为弥勒与‘明月’有关,明月是黑暗中的光明,代表著清凉与光明,为佛弟子的理想。(7)《弥勒大成佛经》赞颂弥勒说:‘光明大三昧,无比功德人。’接著说:‘南无满月……一切智人。’(8)这是以满月的辉光,形容弥勒的确证。《弥勒菩萨所问经》也说:‘遍照明三昧,普光明三昧,普遍照明三昧,宝月三昧,月灯三昧。’(9)由此等文句,可证明弥勒与月光的关系。印顺法师说:‘这象征此界是五浊恶世,苦痛充满,惟有弥勒菩萨的慈济,才是黑暗的光明;这难怪佛弟子祈求弥勒菩萨的人间净土的实现了!’(10)这是用月光来象征弥勒菩萨的圣德。
在《阿含经》中,除了成道前的释尊以外,弥勒是唯一提到的菩萨。廖阅鹏的《净土三系之研究》说:‘从佛教史看,弥勒是唯一贯串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的菩萨,遂成为大乘菩萨道的典型人物。’(11)《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说:
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12)
弥勒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并不是没修行的人,相反地,他开示出菩萨在五浊恶世中的修行,不应专门修定断烦恼急于一己之解脱而落入小乘,而应该重于利益众生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功德,这是注重现实世界、积极救济的菩萨精神。弥勒不但是菩萨道的典型代表,最重要的他是将来成佛的补处菩萨,与娑婆世界因缘深厚,便成为佛弟子倚仗的物件。同时,弥勒虽然生活在天上,但同在欲界,所以比较容易亲近,于是便有上升兜率天问法的事情。
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极端发达,人们成为机械的奴隶,人们对世界抱著恐惧与不安。在现代美国的哲学家摩里斯所著的《开展的自我》中,为了使人们向创造的生活进步,应该采取那一条道路,征诸过去的历史,他选择了十三条道路,征求学生的意见,测验的结果是‘弥勒之道’占全体百分之四十。同样美国的文明批评家曼福特说:古代佛教徒所预言的‘弥勒’时代,将出现在我们的面前。(13)无论是古代的人们,还是现代社会的知识份子,对弥勒的清凉与光明都翘首期盼,所以提倡弥勒净土是现代佛教徒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2、阿佛
阿佛,梵名Aksobhya-buddha,西藏名Saxs-rgyas mi-Akhrugs-pa。音译为阿,或译为阿鞞佛、阿刍鞞耶佛、恶乞刍毗也佛。义译为不动佛、无动佛、或无怒佛、无嗔恚佛。依据《阿佛国经》卷上记载,过去东方去此千佛,有阿比罗提世界,大目如来出现其中,为诸菩萨说六度无极之行,其时有一菩萨,于闻法后发无上正真道意,发愿断嗔恚、断淫欲,乃至成最正觉,大目如来欢喜而赐号阿。(14)同时也可以解说为:不为嗔恚所动,所以或译为‘不动’。
阿佛在因地修行所发的誓愿中,有一项非常突出的本愿就是:‘世间母人有诸恶露。我成最正觉时,我佛中母人有诸恶露者,我为欺是诸佛世尊。’等到成佛时,‘阿佛女人,妊身时,身不疲极,意不念疲极,但念安隐。亦无有苦,其女人一切亦无有诸苦,亦无有臭处恶露。舍利弗!是为阿如来昔时愿所致。’(15)由于女人生理上的痛苦,所以初期大乘经中每表现出转女成男的意愿,但是阿菩萨的意愿却不大相同,只要解免女人身体及生所有的痛苦,女人还是女人,在世间,论修证,有什么不如男子呢!印顺法师认为阿菩萨的愿行,与释尊时代的鸯掘摩非常相似。(16)鸯掘摩本是一名恶贼,受到释尊的感化,放下刀杖出家,修证得阿罗汉果。有一次鸯掘摩入舍卫城乞食,有女人临时,难恐惧,求见救护,鸯掘摩回来告诉释尊,释尊要他去以真实誓言,解除妇的苦痛。如《中部》(八六)《鸯掘摩经》(南传一一上·一三九)说:‘妇人!我得圣生以来,不故意夺生类命。若是真实语者,汝平安生!’鸯掘摩的真实誓言──从佛法新生以来,不曾故意伤害众生的生命。就这样,妊妇得到了平安。这与阿佛的本愿,‘妊身时……无有诸苦’,可说完全一致。又因为他杀害多人,所以出去乞食时,每每被人咒,或加以伤害,可是他一点也不起嗔心,他曾作偈(南传一一上·一四一)说:‘我先杀害者,今称不害者。我今名真实,我不害于人。’阿菩萨发愿,从此名为‘阿’;鸯掘摩出家成圣,从此名为‘不害’。阿与不害(Ahimsa),虽然梵语不同,而意义相近,二者舍去从前名字,得一新名,也是相同的。鸯掘摩于众生不害、救济女人痛苦的精神,在阿佛系净土思想得到具体的发扬,成为此系思想的特色。
3、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其梵文名字有两种,在Amita(义为无量)附加abha,Amitqbha(阿弥陀婆),译义即是无量光;在Amita附加ayus,Amitqyus(阿弥陀庾斯),译即是无量寿。也就是说,在印度,此佛名以两个梵名──Amitqbha和Amitqyus书写的,传到中国后,都音译成‘阿弥陀佛’,有时也用‘无量寿佛’之义译语。
梵语Amita,译为无量,印顺法师说:‘阿弥陀佛──无量佛的含义,应有通有别。通,指一切佛,即无量无数的佛。在佛法的宏传中,无量佛的意义特殊化了,成为指方立向的,专指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17)可以举两部经来证明:
一、《观无量寿经》,这是专明观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第九观是观阿弥陀佛身相好,于观想成就时,经中说:‘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佛。……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见无量寿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18)意思是观阿弥陀佛即是观十方一切诸佛,见阿弥陀佛即是见十方无量诸佛。
二、《般舟三昧经》,这也是专明阿弥陀佛的念佛三昧,此经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经中说,修观成时,‘现在诸佛悉在前立’,专观阿弥陀佛而见现在一切佛,这与《观经》的‘见此事者,即见十方诸佛’完全一致。(19)
所以印顺法师说:‘由此可见,观阿弥陀──无量佛,即是观一切佛。虽然以阿弥陀佛为一佛的专名,但对于这一切佛的通义,也还保存不失。阿弥陀,在一切佛中,首先得到名称的优势。’(20)所以,阿弥陀佛也得到特别赞叹与宏扬。梵语Amitqbha,译成无量光。光明无量,超越一切佛,是阿弥陀佛的特德;《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以下简称《大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21)阿弥陀佛不但光明最盛,而且凡是被其光明照触者,都能蒙受极大好处,所以阿弥陀佛又号为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这都是本于其光明的特德而有的名号。(22)由于这个无量光的特征,所以有些学者认为阿弥陀佛与太阳有关。如印顺法师说:‘说得明白些,这实在是太阳崇拜的净化,摄取太阳崇拜的思想,于一切──无量佛中,引出无量光的佛名。’印顺法师还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引用《外国记》的传说,说明阿弥陀净土思想与波斯的琐罗斯德教的关系。(23)日本矢吹庆辉的《阿弥陀佛研究》列举诸家之说,认为阿弥陀佛的起源主要是外来与印度内部两种,但都说明与太阳有关。(24)《观无量寿佛经》的第一观是落日观,再从此逐次观水、观地、观园林、房屋、观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即是依太阳而生起显现;在《大阿弥陀经》卷下,众生教导阿难‘若起更披袈裟西向拜,当日所没处,为阿弥陀佛作礼’,即见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在印度人心目中,落日是光明的归宿,是一切光明的究极依处。(25)为了净化印度人的这种心理,故佛法也作出相应的适应,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梵语Amitqyus,译义即是无量寿。阿弥陀佛的寿命是无量无尽,不可计算,《无量寿经》说:‘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汝宁知乎?假使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声闻缘觉,都共集会禅思,一心竭其智力,于百千万劫悉共推算,计其寿命长远劫数,不能穷尽知其限极。’(26)阿弥陀佛既是无量的寿命,永远救度众生,这是合乎信徒的要求,在宗教施设上有高度意义。
由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横遍十方的,佛的寿命是竖穷三际的。在无限的光明、无限的寿命中,既代表著一切诸佛的共同德性,又即能适应众生无限光明与寿命的要求。阿弥陀佛在因地作法藏比丘时,选择二百一十亿佛国作为参考,集合这些佛土的优胜处为自己净土的蓝图。这是以无量佛土的胜妙,集成阿弥陀佛的须摩提(Sukhqvat)国土,无量佛土中最清净的佛土。‘胜过一切,唯我第一’是阿弥陀佛的根本特性。阿弥陀佛的这一特性,与传统佛教思想并不契合,在其流传中必然受到了一神教的影响,印顺法师说:
如从适应印度宗教文化的观点来说,阿弥陀佛的本生──法藏比丘发愿,成就净土,化度一切众生,是深受一神教的影响;在精神上,与“佛佛平等”说不同。(27)
在大乘兴起之初,坚持‘佛佛平等’的一贯理念,认为究竟佛土是不可能有差别的;而佛身与佛土的差别,不过为了适应众生的根机(应化)而已。随著净土思想的逐渐发展,所以也就出现阿弥陀佛本生──法藏比丘,觉得现有的佛与佛土都不够圆满、理想,于是发愿成就胜过一切佛土、胜过一切佛,这也合乎人性的需要,而为广大众生所接受。
4、药师佛
药师,梵名Bhaisajyaguru,音译作鞞杀社寠噜。又称作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此佛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导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庄严如极乐世界。
现代谈到药师,只是配药的人,而古代却不然,药师与医生的含义是一样的。佛法中常称佛陀为无上医王或大药师,因佛能治疗一切众生的种种疾病。凡世界众生无时不在惑业中,身心充满诸病。经说:人的生理上有三种病:老、病、死;心理上也有三种病:贪、嗔、痴。佛能拔除众苦,善治诸病,以物药治身病,以法药治心病。在佛法中,因众生有八万四千病,所以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这些法门就是法药。药师本为一切佛的通称,一切诸佛都是大药师,不过东方净土的药师如来,特别重视消灾延寿,特重于治理众生的身病,所以特以药师为名。琉璃──毗琉璃,译为远山宝,是青色宝。在小世界的中间,有最高的须弥山,四面是四宝所成的。南面是毗琉璃宝所成的,所以我们──南阎浮提的众生,仰望虚空,见有青色。青天,就是须弥山的琉璃宝光,反射于虚空所致。印顺法师的《药师经讲记》、吴信如《药师经法研究》都以两种含义来说明琉璃光:
一、依众生的心境说,辅助药师佛宣扬正法的菩萨是日光遍照与月光遍照二菩萨。前面说过,琉璃光系由远山宝映现于空际的光彩;而此二菩萨,以名喻德,当然如日月行空,普照一切。太阳光给人以热力、光明、幸福和希望,月亮给人以清凉、安宁、幽静的境界,这都为人生所必需的。众生──人类在生死轮回中,都有一种向上、向光明的趣向和要求;佛陀随应众生的心境,也就以明净的青天与日月,表征如来的德行,显示人类最高的理想界。
二、约佛陀的证境说:琉璃光,即佛的自证境界。因为如如智契如如理,在平等一法界中,显发无边光明清净功德,朗耀皎洁,平等无差别,不是混混沌沌,漆黑一团,故喻佛的自证境为琉璃光。总的来说,东方净琉璃世界,表佛现证的清净法界;琉璃光,表无上菩提契证法界的德行;琉璃光(青天)是本体,日月运行于青天,放播光明,可说为琉璃光而起的妙用。(28)
中国人一向重视太阳,印度特别对月亮有兴趣,特重宁静与清凉的特质。本来,动与静,热烈与安静,温暖与清凉,应互相协调而求平衡。我们学佛,从凡夫到圣者的境界,必须发挥这两方面的德行;对治人世的嚣狂凌乱,应重视清凉与宁静。近年来世界局势动荡莫测,文化思潮愈益芜杂纷乱,宁静清凉的人生性德,也就越来越没落,因此在现代社会宏扬药师法门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也是佛教徒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以上对四大净土的教主简单地述,可以发现每位教主都有各自的特质,也就是说各有自己的优胜处。这四位佛菩萨都是现在存在的佛菩萨,其中阿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是他方佛,弥勒是此土的补处菩萨,将于人间成佛。并且,在佛教史上,药师出现最晚,受净土与密教影响很大。
在因地修行时,弥勒是以易行道为主,如《大宝积经》的《弥勒菩萨所问会》说:‘弥勒菩萨往昔行菩萨道时,不能施舍手足头目,但以善巧方便安乐之道,积集无上正等菩提。’不过,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弥勒菩萨却表现出‘不厌生死苦,不欣涅槃乐’的积极入世度生的大乘菩萨精神,经说:‘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这就属于难行道。所以,廖阅鹏的《净土三系之研究》说:‘弥勒菩萨的修行历程很完整,颇能作为一般人的代表:前半段修易行道,下手较易,不致望而却步;等到福慧资粮积聚差不多了,再进一步修难行道,这时就能举重若轻了,难行道反而是易行道,易于成佛了。’(29)阿佛是初期大乘出现的,有浓厚的释尊影子,故因地修行与释尊一样是难行道。阿弥陀佛的因地修行以净土为中心,成佛后也以净土摄受众生,其愿行完全与净土结合。药师佛在因地时,除了以成就净土外,也重视在现世摄受众生。
弥勒菩萨的得名因缘是因地发慈心,修慈心三昧,不食众生肉;阿佛的得名因缘是因地发心于一切众生不起嗔恚;药师佛在因地‘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30)以种种法药、物药医治众生的身心诸病,立足有情的现生安乐,进而引导众生趣入究竟的解脱,虽然诸佛皆可名药师,但以琉璃光如来以此为最胜,故特得名药师佛。阿弥陀佛的名字却呈现殊异的意趣,其无量光、无量寿的涵义重于佛身果德的彰显,其超越一切佛的根本特性与‘佛佛平等’的原则违背,有著浓厚的一神教的色彩。我们可经从这些佛菩萨的名号中,了解到四大净土的一些特质,及其成就净土的因行,从而发愿学习佛菩萨的因行愿心,也成就如佛菩萨一样的净土,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学佛。
注释:
(1)《佛光大辞典》(第七册),6424页,书目文献出版社据佛光山出版社1989年6月影印。
(2)《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大正藏》卷3,458a。
(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9,《大正藏》卷10,435b。
(4)《大宝积经》卷111,《弥勒菩萨所问会》,《大正藏》卷11,629c。
(5)《大宝积经》卷111,《弥勒菩萨所问会》,《大正藏》卷11,630a。
(6)《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大正藏》卷12,188c。
(7)印顺法师《净土新论》(收于《净土与禅》),17页,台北正闻出版社,1990年。
(8)《弥勒大成佛经》,《大正藏》卷14,428c。
(9)《大宝积经》卷111,《弥勒菩萨所问会》,《大正藏》卷11,628c。
(10)《净土与禅》,18页。
(11)廖阅鹏《净土三系之研究》,17页,台北佛光出版社,1989年。
(12)《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卷14,418c。
(13)香川孝雄《弥勒思想的展开》,《弥勒净土与菩萨行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9册),43页,1979年。
(14)《阿佛国经》卷上,《大正藏》卷11,751c-752a。
(15)《阿佛国经》卷上,《大正藏》卷11,753a、756b。
(16)《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476页。
(17)《净土与禅》,21页。
(18)《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卷12,343b 、c。
(19)《般舟三昧经》,《大正藏》卷13,898a。
(20)《净土与禅》,22页。
(21)《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大正藏》卷12,302b。
(22)《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卷12,270a-b。
(23)《净土与禅》,23页;《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803-804页。
(24)矢吹庆辉《阿弥陀佛研究》,43-68页,明治书院,1943年。
(25)《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大正藏》卷12,316b。
(26)《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卷12,270b。
(27)《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479页。
(28)印顺法师《药师经讲记》,12-16页,台北正闻出版社,1991年;吴信如《药师经法研究》(第一、二辑),9-11页,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年。
(29)《净土三系之研究》,161页。
(30)《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大正藏》卷14,405a。
本愿,是菩萨在往昔生中,因地修行所立的誓愿,藉由生生世世的努力,而终于实现 。菩萨的本愿,本来是通于自利利他的一切,但一般净土行者,特重净土的本愿,本愿也就渐渐的被当作净土愿了。净土之所以重视本愿,是可以理解的。释尊的时代,社会并不理想,佛教所遇到的障碍也相当多,于是唤起了新的希望(愿),未来弥勒成佛时,是一个相当理想的世界。弥勒的人间净土出现了,又发生了弥勒为什么在净土成佛,释尊为什么在秽土成佛的问题,结论为菩萨的本愿不同,成就的国土也就不同。佛法是在不理想的现实世界中流传的,修菩萨行的,为了救度一切众生,面对当前的不理想,自然会有未来的理想愿望。在菩萨道流行后(透过北洲式的自然,天国式的庄严),庄严国土的愿望,是会发生起来的。所以,本愿与大乘净土思想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随著净土思想的发展,诸佛的本愿越来越完整、繁复,这可以四大净土的教化主的本愿看出。
1、弥勒菩萨的本愿
弥勒是当来佛的思想在《阿含经》即已出现,所以在经典中,所能看到的弥勒本愿,皆是与释尊的本愿对比的形式而出现的。如《大宝积经》的《弥勒菩萨所问会》说:
弥勒菩萨往昔行菩萨道时,作是愿言:‘若有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我于尔时,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难!于当来世有诸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弥勒菩萨当尔之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菩萨本愿力故。(1)
弥勒菩萨的本愿显示,当世间众生的淫怒痴习气减轻,俱修十善业时,弥勒将下生成佛。
从此弥勒本愿中于是生一股积极从事净化现实世界的精神,充满入世修行的本怀,这正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所以太虚大师说:‘弥勒净土,是由人上生,故其上生,是由人修习十善福德成办,即是使人类德业增胜,社会进化成为清净安乐人也,因此可早感弥勒下生成佛,亦为创造人间净土也。’(2)
2、阿佛的本愿
阿佛的本愿内容相当丰富,包含了根本誓愿、自行愿、佛国清净愿。日本佛教学者木村泰贤分为十二自行愿与十八净土愿,木村氏假设本愿的数目是以六愿为基数,经层级的增加而完成,也就是从六愿、十二愿、十八愿、二十四愿、三十愿、三十六愿、四十二愿,到四十八愿。(3)不同的学者对本愿的归纳也不同,《大乘佛教思想论》解说为十八愿的,《望月佛教大辞典》七O八页上作二十条,静谷正雄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过程》一O五页作二十一条,所以印顺法师认为实际上并没有确定的数目,木村氏的以六为基数的发展说只不过是假想而已。(4)以下将综合《大宝积经》的《不动如来会》及《阿佛国经》对阿佛的本愿进行简单的介绍。
阿佛在因地发愿可分为三段,首先,比丘在大目如来前立愿:于一切人不起嗔恚,不起二乘意,不念五盖,不念十不善行。从此,这位比丘被称为阿菩萨。从不嗔恚得名,这是最根本的誓愿。接著,菩萨发自行愿,共有十二条:一、所修行业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一一语言皆与念佛及一切智相应。三、生生世世出家。四、出家必行十二头陀法:著粪扫衣、持三衣、乞食、不作余食、一坐食、节量食、住阿兰若处、冢间坐、树下坐、露地坐、随所而坐、常坐不卧。五、成就无碍辩才说诸妙法。六、住三威仪:或立或坐或经行。七、不于众生犯根本罪,不作妄语及余世俗愦闹之言,不起摧伏他论相应之心。八、与妇人说法时,起无常苦空无我之相,不取彼相及露齿而笑。九、于说法时不顾指轻躁,见余菩萨必生大师之想。十、不坐听法及礼外道沙门婆罗门。十一、行财施法施时,不生分别心。十二、见诸罪人将被刑罚,必舍身命而救护。第三、佛国清净愿,共有三条:一、因地修行时不说四众过失,成佛时,中广大清净,诸声闻众悉无过失。二、因地修行时梦中无欲想而泄,成佛时,国中出家菩萨于梦间亦无漏泄。三、国中女人无余土女人之过失(诸恶露不净)。(5)菩萨经发愿、授记、修行,等到成佛时,佛的种种严净,经上都说是阿如来的本愿力,但明确说到佛国清净的,只是末后所立的三愿。从经典看来,菩萨所立的佛国清净愿,在《阿佛国经》并没有预存多少愿数的意思。在净土愿流行后,到阿弥陀佛的本愿才有整理为多少愿的。
3、阿弥陀佛的本愿
本愿思想在阿弥陀佛净土思想达到具体成熟的阶段,在经典内集成一定数目的本愿,由于本愿所揭示的是净土信徒所特别重视的内容,才会编入为数有限的本愿条目里,所以透过本愿的研究,很容易了解此净土之重心。
关于阿弥陀佛的本愿,一般信徒所熟悉的是《无量寿经》所记载的四十八愿,不过在其他异译本并不一定相同。现存的《无量寿经》共有七部,汉译五部,藏文一部,梵文一部,其本愿数如下:
一、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二十四愿
二、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二十四愿
三、无量寿经 四十八愿
四、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四十八愿
五、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三十六愿
六、梵文无量寿经 四十六愿
七、藏文无量寿经 四十九愿
在这七部经典中《阿弥陀三耶三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通称《大阿弥陀经》)和《无量清净觉经》显示出初期的形态,《无量寿经》、《无量寿如来会》以及梵文本、藏译本则显示出由此发展出来的后期形态,而《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似乎倾向独自发展。印顺法师认为是由二十四愿发展到四十八愿,从四十八愿再演进到三十六愿本。(6)所以‘四十八愿’并不是《无量寿经》的原始形态所说的,而是从最初的二十四愿,逐渐补成四十八愿。但是《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最为大众熟悉,《无量寿如来会》的四十八愿的顺序与《无量寿经》完全相同,内容则大致一样;《无量清净平等觉》的二十四愿则大约跟《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前半部相同,唯顺序小有参差;梵文本的四十六愿及藏译本的四十九愿,此二者与《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的数量接近,内容亦颇类似。所以阿弥陀佛的本愿之内容,大致可以《大阿弥陀经》的二十四愿、《大乘无量寿庄严经》的三十六愿以及《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作代表。因为以二十四愿为最早的原始形态,所以下面将介绍《大阿弥陀经》的二十四愿作为阿弥陀佛的本愿,至于其他的愿因限于篇幅,故加以省略。
从《大阿弥陀经》来看,阿弥陀净土在初期大乘的净土思想中,是富有特色的。法藏比丘立二十四愿,成立一完善的净土,作为救济众生,来生净土者修道的道场。在选择二百十亿国土,结成二十四愿前,弥陀净土的根本特性,早已在佛前表示出来,如《大阿弥陀经》说:
令我后作佛时,于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中最尊,智慧勇猛。头中光明,如佛光明所焰照无极。所居国土,自然七宝,极自软好。令我后作佛时,教授名字,皆闻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莫不闻知我名字者。诸无央数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诸来生我国者,悉皆令作菩萨、阿罗汉无央数,都胜诸佛国。(7)
其实,经中所说的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都不外乎这一根本意愿的具体组合。阿弥陀佛的特胜,从佛的光明、名闻而表达出来。佛的光明、名闻,为十方无数佛国所称誉,为十方人民称叹,所以众生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二十四愿如下:
01、国中无有泥犁、禽兽、薜荔、蜎飞蠕动之类(无三恶道)。
02、国中无有女性,皆为男子;人民皆于七宝池中莲花化生,长大皆作菩萨;阿罗汉无数。
03、国土美妙广大,舍宅、被服、饮食,皆自然而有,犹如第六天。
04、阿弥陀佛名闻十方无数佛国,诸佛皆称扬阿弥陀佛之功德及国土善快;十方众生闻阿弥陀佛名号莫不慈心欢喜,皆令来生阿弥陀佛。
05、十方众生(天人蜎飞蠕动之类)若前世作恶、闻阿弥陀佛名,欲来生阿弥陀佛者,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欲生阿弥陀佛,命终皆不堕三恶道,即生我国(阿弥陀佛)。
06、十方诸天人民,因我故益作善,布施、绕塔烧香、散花燃灯、悬杂缯彩、饭食沙门、起塔作寺,断爱欲,皆令来生我国作菩萨。
07、十方诸天人民,若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经;若作沙门不毁经戒,断爱欲,斋戒清净,一心念欲生我国,昼夜不断绝,临命终时,我即与诸菩萨阿罗汉,共飞行迎之,即来生我国,为阿惟越致菩萨,智慧勇猛。
08、国中菩萨欲生他方佛国,皆不复入三恶道,皆令得佛道。
09、国中菩萨阿罗汉,面目皆端正,净洁姝好,悉同一色,都一种类,犹如第六天。
10、国中菩萨阿罗汉皆同一心,所念所欲,预相知意。
11、国中菩萨阿罗汉皆无淫怒痴。
12、国中菩萨阿罗汉皆心相敬爱,终无相嫉憎者。
13、国中菩萨欲供养十方诸佛,皆令飞行即到;供养之物,自然在前;十方诸佛,悉供养已,日未中时,即飞行还国。
14、国中菩萨阿罗汉欲饭时,七宝钵自然出现,内有百味饭食,食已自去。
15、国中菩萨,身紫磨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如佛。
16、国中诸菩萨阿罗汉,语者如三百钟声,说经行道皆如佛。
17、令我洞视、彻听、飞行,十倍胜于诸佛。
18、令我智慧、说经、行道,十倍胜于诸佛。
19、令十方众生皆作辟支佛阿罗汉,禅坐一心,共欲计数,知我年寿,经几千亿万劫,亦不能知。
20、令十方众生皆作辟支佛阿罗汉,禅坐一心,亦不能计数我国中菩萨阿罗汉之数。
21、国中菩萨阿罗汉,寿命无央数劫。
22、国中菩萨阿罗汉自知前世亿万劫时宿命所作善恶,洞视、彻听,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皆有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
23、国中菩萨阿罗汉,顶中皆有光明。
24、阿弥陀佛顶中光明,绝胜诸佛,光照无央数天下,十方众生,见我光明,皆慈心作善,皆令来生我国。(8)
《大阿弥陀经》的二十四愿是早期形态,有些本愿的内容较庞杂。《大阿弥陀经》的二十四愿中,关于阿弥陀佛自身的共有三条,第十七愿是天眼天耳神足十倍胜于诸佛,第十八愿是智慧说经行道十倍胜于诸佛,第二十四愿是顶中光明绝胜诸佛。这三条本愿显示了阿弥陀佛的根本特性:‘胜过一切佛,唯我第一’,在《无量寿经》中全部删去,只保留了光明无量而删去‘绝胜诸佛’的字眼,《净土三系之研究》说:‘可能这两愿过于特出,违反了前说的“诸佛威神同等耳”的佛佛平等原则,因此其他译本都把这两愿删去了。’(9)
《大阿弥陀经》的五、六、七愿相当于是三辈往生,其中提到闻阿弥陀佛名号之重要,但尚未以称念佛名为往生之因。闻阿弥陀佛名,已受到重视,如第四愿闻其名号皆令来生,第五愿前世作恶之人闻其名号亦可往生,显示其摄机极广。第三愿及第九愿提到极乐世界人民衣食自然而有,如第六天;人民面目端正悉同一色,如第六天人。这是一条线索,得以推知极乐世界是以天国为构想基础,是天国的净化,与弥勒净土、阿佛净土不同,后二者是人间的净化。‘如第六天’之类的述在其他异译本的本愿中,不再出现,可能是后来发展中,弘扬者意识到阿弥陀佛是以无数佛国为参考物件,而成就最完美之佛土,已经远超越以天国为参考物件,便删去了。然而极乐世界的蓝本与第六天确实有类似之处;第六天是欲界的最上一层,因可任意享乐他人所化的欲境,故名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胜过一切诸天的物质享受,所以经典中会以第六天为比较物件,以说明极乐世界的优胜。
4、药师佛的本愿
在净土本愿中,以药师佛的本愿出现最迟,所以受各种净土本愿影响较大。药师佛的本愿除了注重净土以外,并且重视现世利益,这与前三大净土本愿是十分不同的。在《药师本愿经》的译本中,一般以玄奘译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与义净译的《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影响最大,但玄奘的译本只有一个药师佛,而义净的译本中详述七佛药师的本愿。藏译的《药师经》也有两种,分别与玄奘、义净译本相对应。(10)在七佛本愿中,虽然另外六位如来各有自己的本愿,或八愿,或四愿,但只有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本愿最为殊胜。所以,我们介绍药师佛的十二本愿,主要以玄奘的译本为主。(12)十二本愿如下:
1、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世界,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 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2、愿身如琉璃,内外清净无垢,光明过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
3、愿以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受用无尽。
4、令行邪道者,皆安住菩提道中;行二乘之道者,亦皆以大乘之道安立之。
5、于我法中修梵行者,一切戒不缺减;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6、诸根不具、白癞颠狂,乃至种种病苦者,闻我名皆诸根具足,无诸疾苦。
7、众病逼切,无护无依者,闻我名,众患悉除,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菩提。
8、若有女人愿舍女形者,闻我名,成丈夫相。
9、令众生皆脱魔网,置于正见,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10、若为王法所缚,身心受无量灾难煎迫之苦,此等众生若闻我名,以我福力,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11、为饥渴所恼而造诸恶业者,若闻我名,我先以妙色香味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
12、贫无衣服者,闻我名,我当施彼随用衣服,乃至庄严之具,皆令满足。
在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中,有关净土的本愿很少,比较明显的只有第一、二愿,其他的大部分是关于闻名的现世利益。在闻名利益中,有往生净土、上生天国、还生人间等等利益,如《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说:
若有四众……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或生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12)
有愿生西方弥陀净土者,由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的功德,反而能往生西方净土,这可见弥陀净土的影响是很深的。同样,由闻名号的功德,则能生天或在人间作富贵者,这在其他净土思想是很少见的,所以反映了人间摄化与往生净土并重的倾向。若从方位来说,东方喻生,药师如来愿愿不离当下,愿愿不离现生。这对现代社会有很大的针对性,所以提倡药师法门是十分有现代意义的。
本愿是净土建设的方针与图样,诸佛依此成就净土、教化众生,依愿起行,依行得证。本愿思想是净土思想的基础,随著净土思想的发展,本愿亦越来越完整、丰富。
弥勒净土起源最早,在本愿方面维持著朴素面貌。弥勒菩萨的本愿是当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的时候才下生人间成佛。在《大宝积经》的《弥勒菩萨所问会》中,是与释迦牟尼佛对比的,释尊发愿在秽土成佛,而弥勒则发愿在净土成佛。由弥勒菩萨的本愿发了后世佛弟子积极建设人间净土的精神,人们希望藉著现实的努力,能早感弥勒下生。
阿佛的本愿是针对现实此土的佛教而发,本愿内容极其丰富,包含了根本誓愿、自行愿、佛国清净愿,将阿佛的因地修行与佛国内容全以本愿力所致的说法来述,但是表达得极为散漫,不像阿弥陀佛的本愿是经过整理而条列出来。
阿弥陀佛的二十四愿,比阿佛国的三愿,不但内容充实,而更有独到的意境。阿弥陀佛的本愿,是选择二百一十亿国土而结成的。虽然净佛国愿,都存有超胜秽土的意识根源,但在形式上,弥陀本愿,不是比对秽土而是比对其他净土的。要创建一理想的世界,为一切净土中最胜的。
药师佛的本愿是十分特殊的,注重现实利益,药师琉璃净土虽是天国的净化,但是药师佛重在成就其名号功德,主要是以名号摄化众生,而并非以净土摄导众生。药师佛的十二愿是立足有情的现世安乐,进而引导众生趣入究竟的解脱,出世而不离世间。并且在名号利益中,闻药师佛的名号亦可以往生弥陀净土,这可见弥陀净土的影响。所以,药师佛的十二本愿,是由弥陀净土的重净土而回到人间,但是受弥陀净土与密教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其的独特性。
注释:
(1)《大宝积经》卷111,《弥勒菩萨所问会》,《大正藏》卷11,631b。
(2)太虚大师《兜率净土与十方净土之比观》,《弥勒净土与菩萨行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9册),159页。
(3)木村泰贤《大乘佛教思想论》,421 - 424页,演培法师译,台北慧日讲堂,1978年。
(4)《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814页。
(5)《阿佛国经》卷上,《大正藏》卷11,752b-753a。《大宝积经》卷19,《不动如来会》,《大正藏》卷11,102a-103a。
(6)《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768-772页。
(7)《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大正藏》卷12,300c-301a。
(8)《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大正藏》卷12,301a-302b)。
(9)《净土三系之研究》,104页。
(10)《佛光大辞典》,第7册,6696页,星云大师监修,慈怡主编,书目文献出版社据台湾佛光山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六月第五版影印。
(11)《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大正藏》卷14,425a-b。
(12)《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大正藏》卷14,406b 。
佛菩萨依本愿力去实践修行,从而实现了与本愿相对应的净土。因为每位教主在因地的本愿力不同,所以成就的净土也就不同了。从净土思想发展而言,印顺法师说:
净土思想的渊源,有北拘卢洲式的自然,那是从原始山地生活的怀念而来的。有天国式的庄严,那是与人间帝王的宝贵相对应的。这是印度旧有的,但经过佛化了的。北洲与天国,可惜都没有佛法!有佛出世的净土,以弥勒的人间净土为先声。等到他方佛世界说兴起,于是有北洲式的自然,天国式的庄严,有佛出世说法,成为一般佛弟子仰望中的乐土。(1)
所以,净土一般可以分为人间净土与天国净土两大类,弥勒菩萨由于现在居住在兜率内院,所以兜率净土是天国净土;而弥勒未来下生人间,则又是未来人间净土。阿佛净土重于现实人间的净化,则是人间净土。阿弥陀佛净土由于本愿力的最胜,所以成就的西方极乐世界比弥勒净土与阿佛净土更为完善、更为完美。药师佛净土则继承弥陀净土的庄严,而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1、弥勒净土
弥勒菩萨的净土可分为现在的兜率天净土与未来人间净土两部分,我们分别加以介绍。
兜率,梵名Tusita,又称作都率天、兜术天、兜率陀天,义译为知足天、妙足天、喜足天、喜乐天。谓于五欲境知止足故。乃欲界六天之第四天,位于夜摩天与乐变化天之间,距夜摩天十六万由旬,在虚空密云之上,纵广八万由旬。兜率天可分为内院、外院,内院为补处菩萨说法处,即兜率净土;外院是一般天人居处,仍有五欲乐。因兜率天是欲界天,此天的天人仍有五欲,但因为一生补处菩萨在此说法,往生此天的弟子得以追随闻法修行,将来再与弥勒一同下生人间,故亦称为净土。所以,兜率天净土是暂时存在的净土,其时间范围乃是起自补处菩萨上生,终于菩萨下生。
兜率内院的状况,《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有详细的描绘,综括经中所说,兜率净土有四项特胜:一、凡往生兜率净土者,能立即面见弥勒菩萨,为其说法,其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如经中说:’菩萨随其宿缘为说妙法,令其坚固不退转于无上道心。‘(2)这是出生快、闻法也快。二、兜率净土相当于一座巨大而华丽的讲堂,净土中的活动,总的来说,唯有听法与闻法。除了弥勒菩萨昼夜六时说法,其余天女、乐器、树声、水声……各种声音皆在演说妙法。三、往生兜率天者,都将随弥勒下生人间,共同建设人间净土。所以弥勒净土的重心在于人间净土;发愿往生兜率,只是亲近弥勒菩萨,将来随同弥勒下生,净化人间。印顺法师说:’弥勒净土的第一义,为祈求弥勒早生人间,即要求人间净土的早日实现。至于发愿上生兜率,也还是为了与弥勒同来人间,重心仍在人间的净土。(3)四、兜率净土虽有无量无数的天女,但由于往生者皆系莲花化生,应无男女淫欲之事,且依前所述,兜率净土乃以闻法为主,似无暇顾及。不过依弥勒菩萨示现之风格‘不修禅定,不断烦恼’,及经文中‘不厌生死乐生天者’之意思,(4)显示兜率净土于男女之事并未严格看待,似有兼收并蓄之喻意。另外,兜率天之本意为知足天,即兜率天人于五欲不致放纵过患,且天人之行微细,如《长阿含经·忉利天品》说:‘兜率天执手成阴阳’,(5)兜率天为凡圣同居土,所以欲望之有无,是个人的修行问题。
未来人间净土是弥勒菩萨下生我们这个世界而成佛度众生,《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说:
于未来世人寿八万岁时,此赡部洲,其地宽广,人民炽盛,安隐丰乐。村邑城廓,鸡鸣相接。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彼时诸人,身虽胜妙,然有三患:一者,大小便利;二者,寒热饥渴;三者,贪淫老病。有转轮王,名曰饷佉,威伏四方,如法化世。……极大海际,地平如掌,无有比(坎?)坑砂砾毒刺。人皆和睦,慈心相向。兵戈不用,以正自守。…时有佛出世,名曰慈氏,……如我今者十号具足。……为有情宣说正法,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为诸人天正开梵行,令广修学。(6)
轮王是以五戒、十善的德化来化导人民,使世间过著长寿、繁荣、欢乐、和平的生活。佛教一向推重轮王政治,在这样的时代,又有佛出世,用出世的正法来化导人间。理想的政治,与完善的宗教并存,这是现实人间最理想不过了!竺法护译的《佛说弥勒下生经》详细地介绍了未来人间净土的庄严及其殊胜。在这德化的大同世界里,什么都好,只有‘寒热,大小便,淫欲,饮食,老’的缺陷。转轮圣王是世间正法的象征,而转轮圣王至弥勒佛前出家学道,经中说:是时蠰佉王,闻弥勒已成佛道,便往佛所,欲得闻法。时弥勒佛与王说法,初善中善后善,义理深远。尔时大王复于异时立太子为王,赐剃头师珍宝,复以杂宝与诸梵志。将八万四千众,往至佛所,求作沙门,尽成道果,得阿罗汉。(7)
这代表了世间正法与出世正法的结合,这是弥勒系净土思想最有现实意义的重点。这是佛教初期,从现实人间的、佛法的立场,表现出人间净土的理想。
2、阿佛净土
阿佛是在此世界之东方,过千佛,是现在存在的他方净土。《阿佛国经》对阿净土的庄严进行详细地描述,以下将综合为几点进行述。
从佛法修道上来说,净土是理想的修道埸所,在净土中修道者一定能达成崇高的理想,这是佛弟子崇仰净土的真正理由。阿佛土虽是他方净土,但仍旧保持著人间佛教的特色。阿佛相容声闻与菩萨,声闻弟子非常容易证得罗汉果。阿菩萨发成佛的大愿时,是比丘,并誓愿‘世世出家’,行头陀行。在阿佛净土中,《不动如来会》说:‘在家者少,出家者多’;(8)这是推重出家的净土。阿佛国中的出家菩萨,是不住精舍的。如经中说:‘诸菩萨摩诃萨,在家者止高楼上。出家为道者,不在舍止。’(9)这正是树下坐(露地坐)──头陀的生活形态。理想的出家菩萨,不是近聚落住,在寺院中过著集体生活,而是阿兰若处,头陀行的比丘。阿净土中的声闻弟子,汉译本说:
1、众弟子不于精舍行律──善本具足故。
2、诸弟子不贪饮食、衣钵、诸欲──少欲知足故。
3、佛不为诸弟子授(制)戒──其无有恶者故。
4、无有受戒事──得自在聚会,无有怨仇。
5、诸弟子不乐共住,但行诸善。(10)
阿佛国的声闻弟子,是不住精舍,依律行事的。佛没有为他们制戒,他们也没有受戒,没有和合大众,举行羯磨(‘不共作行’),只是独住修行。这是比对释尊制立的僧伽生活,而显出净土弟子众的特色。佛教自制立学处、受具足戒以来,渐形成寺院中心,大众过著集体生活,不免有人事的烦扰。在印度,部派就在僧团中分化出来,留下多少争执的记录。不满此土的律仪行,所以理想净土的出家者,是没有制戒的、受戒的,聚会时没有怨仇,过著独往独来、自由的修道生涯。印顺法师说:
阿佛国的菩萨与声闻弟子,与“原始般若”出于阿兰若的持修者,是一致的。在现实人间,有少数的阿兰若远离行者,以释尊出家时代的生活(四清净),及佛弟子早期的生活(八正道)方式为理想,而表现于阿佛的妙喜世界里。(11)
阿佛虽说相容声闻,却更加推崇菩萨,菩萨一往生阿佛就得阿惟越致,而且承佛威神之力,到十方佛听经闻法,解意后才复还阿佛,这一点跟极乐世界的风格大不相同。在阿弥陀佛的本愿中,特别重视极乐世界的菩萨可以承佛威神到十方佛去供养诸佛,这与阿佛的菩萨到十方佛所游学,差别是很大的,这体现了两大净土重‘信’与重‘智’的不同风格。
阿佛净土在社会方面是没有政治形态的,如说:‘如郁单曰天下人民无有王治,如是舍利弗!阿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佛无有王,但有阿如来天中天法王。’(12)超越政治组织,没有国王,在传说上,受到北拘卢洲自然生活的影响。这其中也有现实的原因在内,因为自从阿育王之后,印度的政局混乱已极,特别是在大乘勃兴的北方。希腊、波斯、赊迦人,不同民族先后入侵印度。‘三恶王’入侵,使民生困苦,佛教也受到伤害。由于对现实政治的失望,于是北洲式的原始生活,表现于阿佛国中的,就是没有国王。社会困苦与混乱的原因,主要是生活艰苦与掠夺。在阿佛净土中,没有‘治生者’,‘贩卖往来者’,衣食都是精美而现成的,享受与天人一样,同时因为佛出人间,所以人间比天上更好(13)。住处,是七宝所成的精舍;床与卧具,女人所用的珠玑璎珞,都自然而有,满足了人类的一切需要。一方面,女人没有女人的过失、不净与生的苦痛。大家都‘不著爱欲淫’,连音乐也没有淫声,这就自然消除了男女间的纠纷与苦恼。在净土中,没有一切疾病;没有恶色(也就是没有种族差别),没有丑陋,没有拘闭牢狱的事,也没有外道的异端邪说。这些都是承袭弥勒未来人间净土,并且比未来人间净土更加殊胜,如未来人间净土在生理疾病上唯有三病,阿佛却没有三病;前者有转轮圣王,后者便只有法王,没有国王。这些庄严不是用来享受的,而表明了阿佛是一个纯粹学道修行的佛土。
3、西方极乐净土
《阿弥陀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14)阿弥陀净土是在我们世界以西,非常遥远的地方,是现在他方的净土。阿弥陀净土不是比对秽土而愿成净土,是比对净土而要求一更理想的地方。净土经典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作了详细的介绍,它是法藏比丘抉择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经过五劫的思维而建成。一切庄严可以分依正二种庄严,依报庄严即是器世间清净,正报庄严即是众生世间清净。根据经中所载,正报庄严的情状有:身相端严、寿命无限、具六神通、常住正定、不堕恶道、莲花化生、乐如漏尽、无不善名、道心不退、智慧辩才、得无生忍、威力自在、声闻菩萨无数、补处甚多;依报庄严的情状有:国土平坦、七宝为地、气候温和、罗网悬空、六时雨花、宝花充满、化佛说法、佛道埸树、宝树发音、万物严丽、无三恶道、宫殿庄严、国土清净、浴池香洁、池水随意、香气普熏、饭食精洁、法服随念、化鸟演法。(15)
阿弥陀佛建立的极乐世界,在很多方面都比阿佛的妙喜世界更进步、更理想。社会上,重男轻女,于是佛教女性厌恶女身的情绪很深,有转女成男的信仰;在阿佛净土中女人已经没有女人的痛苦,但到阿弥陀净土进而为(色界天式的)的纯男无女的净土。阿佛的魔虽然不害人,可是极乐世界则连魔也没有了;阿佛只说阿成佛时,即使没有天眼的也能见到佛的光明,而极乐世界的人民则有天眼、天耳、他心、神足、宿命等五神通;阿净土没有三恶道,但是美丽的禽鸟能增添净土的情趣,小本《阿弥陀经》说:‘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16)阿佛的人民仍由女人孕育生,极乐世界的人民则在莲花化生,清净无比。总之,阿佛具有的优点,极乐世界全有并且更殊胜。
阿净土与阿弥陀净土是初期大乘佛教净土的二大流:阿净土是般若流,是重现实的、自力的、智证的、重头陀行的净土思想;弥陀净土是重理想的、他力的、信愿的净土思想。阿弥陀佛净土,为佛果的究竟圆满;阿佛净土,为从菩萨发心得无生法忍。所以印顺法师说:
东西二方所表现的净土虽有不同,然从全体佛法说:阿译为不动,表慈悲不嗔,常住于菩提心;依般若智,证真如理,这是重于发心及智证的。阿弥陀译为无量,以菩萨的大愿大行,如《华严经》所说的十大愿行,庄严佛果功德;一切是无量不可思议。无量──无量寿、无量光,著重佛的果德。(17)
所以,这一东一西的净土,是说明了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成佛的完整的菩提道,理智的彻悟与事相的圆满,是大乘行者不可缺一的。然而,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佛教终于走向了偏锋,专重果德的仰信,这是净土思想的一大损失。当然,众生根机的下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实。
4、药师佛净土
药师佛净土是他方净土,《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说:‘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18)所以,琉璃净土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东方。关于药师琉璃净土的庄严,经中描述的很少,如《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说:’彼佛土纯一清净,无诸欲染,亦无女人及三恶趣苦恼之声。以净琉璃而为其地,城阙宫殿及廊宇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19)药师净土出现在弥陀净土之后,当时弥陀净土已经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介绍药师净土的庄严只需要以西方极乐世界为例,同样都没有女人与三恶道。
药师净土位于东方,东方是太阳生起的地方,表生──以生度众生,所以中国人便有一种特殊的意识,东方代表生机,药师净土便演变为现实人间的消灾延寿。其实,药师法门是立足有情的现生安乐,进而引导众生趣入究竟的解脱。相对东方,西方极乐世界位于西方,西方是太阳落山的地方,表死──以死度众生。弥陀法门重在接引众生死后往生极乐世界,进而得到究竟解脱。印顺法师说:‘这在中国人心中,有意无意间,成了一种很明显的划分。所以西方净土盛行以后,佛法被人误会为学佛即学死。’(20)药师净土的出现意在推崇西方净土的同时,而强调现世的关怀,这也是对弥陀净土的补充发展。
通过对四大净土的简单了解,我们可以对净土思想发展有一个总的印象。弥勒的兜率天净土、阿佛净土、阿弥陀佛净土、药师佛净土,都是现前存在的净土。未来人间净土,则在弥勒下生人间时成立,兜率天净土就暂时结束。未来人间净土、阿净土,都是人间实现的净土,是针对我们身处的世间而予以净化;在理想程度上,阿佛净土是更进一步。兜率天净土是属于天上的净土,阿弥陀佛净土与药师佛净土则是天上净土的高度净化,阿弥陀佛净土更进而标榜为诸佛净土之王。
净土的环境则越来越庄严,这也反应了净土思想发展的成熟过程。天国的特色是衣食自然,随心所欲,而且天人是化生的。所以兜率净土与极乐世界,都是衣食自然,人民则为莲花化生,药师佛净土既然庄严如极乐世界,那么人民也应该是莲花化生。而未来人间净土与阿净土,其衣食虽无虞,人民却以一般妇女怀孕的方式诞生。未来人间净土仍有三恶道、人民仍有三病,而兜率天净土、阿佛净土、阿弥陀佛净土、药师佛净土则无三恶道、三病。未来人间净土、阿佛净土的人民都有男女之别,但是阿佛净土的女人无诸不净、妊孕生时平安无痛苦;极乐世界与药师佛净土则是纯一男性的净土,是完全没有男女爱欲的净土,而阿净土虽不著爱欲,但必须以‘以因缘自然爱乐’而传宗接代。(21)未来人间净土仍有轮王统治,仍有理想的政治形态,是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结合的净土;而兜率天净土、阿净土、阿弥陀佛净土、药师佛净土都没有国王,是纯粹学道修行的净土。未来人间净土与阿净土都是声闻、菩萨共学的,都容许阿罗汉入涅槃的,阿佛净土更强调阿罗汉现涅槃时现种种神变,而且遗骸自行化去,非常清净;至于极乐世界,虽也是二乘共学,却归入一佛乘。总之,净土思想的发展是逐渐完整、丰富,从此土到彼土,从人间到天国,而不断地传出。
从四大净土来说,当然以阿弥陀佛净土最为殊胜,中国佛教也最为遵崇西方净土。但是,如果从完整的净土来说,确实各有殊胜处,也各能适应一部分根机。印顺法师评价说:
中国人特重西方净土,也即是重佛德而忽略了菩萨的智证大行(阿佛国净土);又忽略了现实人间净土(弥勒净土)的信行;这已经是偏颇的发展了。等到与药师净土对论,弥陀净土,也即是被误会作“等死”、“逃生”,这那里是阿弥陀佛净土的真义!阿弥陀佛净土的信行者,应恢复继承阿弥陀佛固有的精神!(22)
从现代适应根机来说,只有以西方净土为主体,而强调综合其他净土的思想,加强人间净土与天国净土的结合,做到生与死的全部关怀,这是现代净土宏扬者的任务。
注释:
(1)《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807-808页。
(2)《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卷14,420a。
(3)《净土与禅》,17页。
(4)《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卷14,419c。
(5)《长阿含经》卷20,《大正藏》卷1,133c。
(6)《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藏》卷27,893c-894a。
(7)《弥勒下生经》(大正一四·四二二上)。
(8)《大宝积经》卷20,《不动如来会》,《大正藏》卷11,107b。
(9)《阿佛国经》卷下,《大正藏》卷11,758b。
(10)《阿佛国经》卷上,《大正藏》卷11,757c。
(11)《初期大乘佛教起源与开展》,783页。
(12)《阿佛国经》卷上,《大正藏》卷11,756a。
(13)《阿佛国经》卷上,《大正藏》卷11,757b。
(14)《阿弥陀经》,《大正藏》卷12,346c。
(15)方伦《净法概述》,《净土宗概论》(《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4册),64-68页。
(16)《阿弥陀经》,《大正藏》卷12,347a。
(17)《净土与禅》,28页。
(18)《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大正藏》卷14,405a。
(19)《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大正藏》卷14,413c。
(20)《净土与禅》,32页。
(21)《阿佛国经》卷上,《大正藏》卷11,756b。
(22)《净土与禅》,32-33页。
诸佛成就净土的目的在于摄化众生,使众生在良好的环境里,更能好好的修行,而庄严净土。诸佛依自己的福德智慧资粮,感得究竟圆满的净土,从众生自身来说,依靠自己的福德智慧是不能生净土的,所以这必须有:一、佛的愿力加持;二、众生的三昧力;三、众生的善根力成熟。能这样,众生也就能够生到净土了。印顺法师说:‘佛菩萨成熟了的净土,摄引一分众生于中修行,是约佛与众生展转增上相摄说。所以究竟的佛土,是佛而非众生的。’(1)所以,净土是佛与众生机感相应的结果。由于佛菩萨的本愿不同,成就的净土不同,摄化的众生也就不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往生法门。
1、弥勒净土的往生法门
弥勒净土可分为兜率天净土与未来人间净土两种,所以也就有不同的往生法门,而往生兜率天净土主要是为了未来随同弥勒菩萨来到人间成佛,这样二者也就有相同之处。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有五处讲到往生兜率净土的地方,窥基大师的《观弥勒上生经疏》并且分为三品往生,这是抗衡弥陀净土而施设,并不是很妥当,所有往生到兜率净土的众生都能见到弥勒菩萨。现在挑出两处作为往生弥勒净土的法门。经中说:
佛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上,于莲花上结跏趺坐。……如是等众生,若净诸业,行六事法,必定无疑,当得生于兜率天上。‘(2)
窥基大师认为此段经文述修六事法,并且是上品往生:
一、精勤修诸功德,依窥基疏,修诸功德即是修福,亦名播种福田,而福田有三种:敬田、恩田、悲田。敬田乃恭敬三宝,恩田乃报父母、师长恩,悲田乃悲一切痛苦众生,此三者能生极大福报,是曰福田。
二、威仪不缺,依窥基疏,为坚守诸戒,即是持五戒、八戒、具足戒。
三、扫塔涂地,依窥基疏,为整理制多(即佛塔),修饰道埸。
四、香花供养,依窥基疏,为四事什物,随给济等。即以衣服、卧具、汤药及其余用品,随所需要,即供给。
五、行众三昧、深入正受,’凡夫行三昧闻思等定,圣人入正受随所得禅,或凡三昧,非六行定,天行定者,必上生故,深住闻思,亦名三昧‘。即是随各人根性,使心不乱,但亦不必要修入深定。
六、读诵经典,窥基法师说:’演说修习十法行等‘,这是对于经典的十种行法,有书写、供养、演说、谛听、披读、受持、开示、讽诵、思惟、修习等;此处之经典,狭义指弥勒经典,广义则泛指佛教一切经论。(3)
除了六事法,经中还多出一句:’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这种称名往生的思想和《观无量寿经》所说的同出一轨。《净土三系之研究》说:’弥勒净土思想在后来的发展中,受到阿弥陀佛净土思想的影响,掺入了称名往生的修法,使得原本完全自力的弥勒净土思想杂揉了他力倾向。‘(4)可是站在宗教的立场看,却更能迎合大多数人的需求。
除此六事之外,经中还说:
佛灭后,四部弟子,天龙鬼神,若有欲生兜率陀天者,当作是观,系念思惟,念兜率陀天,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当作是观。作是观者,若见一天人、见一莲花,若一念顷,称弥勒名,此人除却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但闻弥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却五十劫之罪;若有礼敬弥勒者,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设不生天,未来世中,龙华菩提树下,亦得值遇,发无上心。’(5)
这段经文是弥勒兜率天净土往生法门的总结,往生兜率天除了人以外,天龙八部等非人也可以往生,显示兜率净土的摄受物件相当广泛;持戒、行十善是往生兜率的正行。强调闻名、称名、礼拜的重要性。但客观地说,此三者只可视为辅助行,否则弥勒净土思想的精神将遭到扭曲。
在部派佛教时期,便有高僧通过禅定的修习,以神通力上生兜率天;然后是死后以福德业力往生兜率,主要是修习十善法,这是佛教正统的思想;等到阿弥陀佛净土兴起后,受他力救济思想的影响,于是便有闻名、称名、礼拜等往生法门。兜率净土的本意是下生人间实现未来人间净土,这样便转化为著重上生兜率净土。印顺法师说:
所以说弥勒净土,必须理解这人间净土的特色。有的把这人间净土忘却了,剩下求生兜率净土的思想,以为求生兜率,比求生西方要来得容易,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教说。(6)
往生兜率净土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随弥勒佛下生人间,所以往生人间净土的方法之一是往生兜率净土,这也是很安稳的途径。未来人间净土还有极长时间才实现,因此也可以发愿为菩萨,生生世世不离世间,这样也能恭逢其会。弥勒菩萨的风格是:‘具凡夫身,未断诸漏,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这正是菩萨的’留惑润生‘,菩萨为了度众生,虽有能力证入实际,却不愿意证入,因此不断烦恼。将来的人间净土之实现,必须先由现实人间的建设开始,这就需要菩萨不辞生死劳苦生生世世的努力,有更多的人加入大乘菩萨的行列,人间净土愈有实现的可能,这是成佛的正常道,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2、阿佛净土的往生法门
阿佛净土在初期大乘净土中是重自力的、重般若的、重现实的、重头陀行的净土。所以往生阿佛注重自身德行的完成,而不以贪著心往生,如《阿佛国经》说:
有异比丘,闻说彼佛之功德,即于中起淫欲意,前白佛言:天中天!我欲愿往生彼佛!佛便告其比丘言:痴人!汝不得生彼佛。所以者何?不以立淫欲乱意者,得生彼佛;用余善行法清净行,得生彼佛。(7)
由此可知,净土是不能以爱著心(贪图净土的庄严享受)往生的;要修善行,清净梵行,才能往生。所以,舍利弗最初请,就是要知道过去菩萨的愿行,而学习奉行:‘若有求菩萨道者,当如昔者诸菩萨摩诃萨所愿,及行明照并僧那,令入德号以闻者,当如是学奉行之。’(8)从经文中可以看出,菩萨发心修学,应当以阿菩萨为模范,从大愿与净行,为正法而精进,如此得庄严的净土。当然阿净土法门也劝人发愿往生。综合《阿佛国经》与《大宝积经》的《不动如来会》,往生阿佛国的因缘共有七项:
1、发愿学阿佛往昔的愿行。
2、行六波罗蜜,善根回向,愿生阿佛国。
3、愿当来见阿佛的光明而成大觉。
4、愿见阿佛国的声闻众。
5、愿见阿佛国的菩萨众,与菩萨们一同修学。愿见具大慈悲的,求菩提而出家的,舍离二乘心的,谛住于空的,念佛念法念僧的菩萨。
6、念十方佛法僧──’三随念‘,回向无上菩提。
7、诵念阿佛的德号、法经,临终时得阿佛之见护,便得生阿佛。
前二项是往生阿佛法门的根本,足以代表阿净土思想的特色。净土法门,一定有佛力加持的成分,然而往生阿佛仍以自力为主,要学阿因地的愿行,及行菩萨六度。次三项,愿当来生在阿佛,见佛光、声闻与菩萨,主要是与菩萨共学,与般若空性相应。只有在第七项才有他力净土的色彩,但在整个阿净土思想体系中并不重要。总之,往生阿净土的因缘,是清净的愿行。
3、阿弥陀佛净土的往生法门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很多,现在佛教徒一般只知道称名念佛,其实念佛不仅仅只是称名。各种净土经典所阐明的方法也不一样,现在主要依《普贤行愿品》、《般舟三昧经》及净土三经来说明。
《普贤行愿品》也说到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平常所说:‘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如经中说:‘是人临命终时,……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9)普贤十大行愿,不但是发愿,而是实际的操作,以此大愿大行的功德,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这是属于易行道。《普贤行愿品》没有说到念佛,而依次说为‘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佛住世,请转法轮,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10)依普贤的广大愿行而修行,即可以发愿回向,往生极乐。所以往生极乐的方便,本不限于念佛的。
《般舟三昧经》是教人学习‘般舟三昧’,即是修习念佛三昧。念是系心一处,令心明记不忘,与念相应的慧心所,于所缘极乐依正的境界,分别观察。这样的念慧相应,安住所缘;如达到’心一境性‘──定,就是念佛三昧成就了。如三昧成就时,就见无量佛,也即是见十方佛。’般舟三昧‘的意思是’现在佛悉立在前的三昧‘,现在佛即是十方现在诸佛。其具体修法如经中说: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随所闻当念,去此千万亿佛,其国名须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以后见之……是菩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其神足到其佛前,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11)
‘般舟三昧’的修习,在三月中,不坐、不卧、经行不休息,除了饭食及大小便,这是三月专修的‘常行’三昧。成就三昧后,不但可以见佛,而且可以与佛相问答,如经中说:‘欲见佛,即见;见即问,问即报,闻经大欢喜。’(12)这是修习三昧成就出现在佛弟子心中的事实,这在佛教也是很普遍的修验事实。本来,修习’般舟三昧‘是不限于念阿弥陀佛的,是可以随所听闻而念各方佛的,由于当时念阿弥陀佛的人多了,举一般人熟悉而已。西方阿弥陀佛是各方中的一方一佛,见阿弥陀佛当然是不成问题的,经中说:
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得见之。即问:持何法得生此国?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则得来生。(13)
‘般舟三昧’是重于定的专修;念阿弥陀佛,是重于斋戒信愿。不同的法门,在流传中结合起来。般舟三昧对后来影响很大,对后来净土经典的异译生很大的作用,尤其慧远法师的念佛就是采取般舟三昧的见佛而往生西方。(14)
《无量寿经》有各种异译本及会集本,对于会集本的问题日后当有专文讨论,《无量寿经》的古译本中都有明确说明‘三辈往生’,即明示往生的条件与方法。关于往生的三辈(应名为三品),各种译本所说虽有些出入,但根本的条件是相同的:念阿弥陀佛,及发愿往生。印顺法师说:‘所说的念佛,经文但说“专念”,“忆念”,“思惟”,“常念”,“一心念”。’(15)现在以康僧铠译的《无量寿经》简单介绍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
《无量寿经》在说到三辈往生前曾提到闻名往生,经中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16)这是继承《大阿弥陀经》对闻佛名号的重视,是大乘独特的主张。需要注意的是,若犯五逆、诽谤正法,即使闻名愿生,也不得往生彼国。下面将介绍三辈往生的条件:
1、上辈往生: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
2、中辈往生: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常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心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花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3、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17)
三辈往生中,发菩提心、念阿弥陀佛及愿生彼国是共同的基础。上辈除发菩提心及一向念专阿弥陀佛,还须是出家沙门,修诸功德;中辈则除多少修善、持斋戒、布施供养,以此回向;下辈则是不能作诸功德,但能信乐深法,不生疑心,十念乃至一念阿弥陀佛,即可往生。
上面的‘闻名往生’与‘三辈往生’都是莲花化生,但是除此之外,经中还说到‘胎生化生’,这是指疑惑而能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在西方的时间五百岁中住在宫殿,不能见佛闻法,犹如处母胎中,不见母胎之外的事物,故称胎生。经中说: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彼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18)
这边地胎生的法门,更显示阿弥陀佛愿力的广大,对于不信佛理深法,而能信罪福因果、修习世俗善法的人也能予以拔度,这纯是佛力的摄取了。只要是能到这里,跟极乐世界沾上一点儿边就解脱有望了。这突出净土的三根普被,大乘善行、共三乘善行、共五乘善行,都能摄受回向,这是在宗教的施设教化上,在于给人以不绝望的安慰,也是佛法普及的方便。在《观经》中更突出这一点。
后汉支娄迦谶译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所说的三品往生的共同行门,是‘断爱欲’,无论是在家的、出家的,求生净土,都要修梵行,还要‘慈心,精进,不当嗔怒,斋戒清净’可见‘断爱欲’是支译本的特色。(19)
总之,《无量寿经》与《般舟三昧经》的往生法门略有不同:后者专重三昧,往生唯限于定心见佛的;前者通于散心,但也还要一心净念相续。《无量寿经》的化机更广,但除毁谤大乘及五逆十恶而已。
《观无量寿佛经》是讲述观想方法的经典,主旨在教人如何求生净土。本经在开头就开宗明义地说: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20)
这三福,其实是一切修行法门的基础,福慧双修,初是共世间善行,次是共三乘善行,后是大乘善行。印顺法师认为这三者是求生净土的正因,应该说所有的净土行者都应慎重地以修三福为根本。(21)
《观无量寿佛经》主要是阐明禅观次第,观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发愿回向,共为十六观。前十三观是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后三观则是说明三辈九品的往生条件。十三观分别是:一、日想,二、水想,三、地想,四、树想,五、八功德水想,六、总观想,七、花座想,八、像想,九、无量寿佛色身想,十、观世音菩萨色身想,十一、大势至菩萨色身想,十二、普观想,十三、杂想。在十三观中,初六观是观察西方净土之依正庄严,第七花座想等以下五观是观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三尊想,第十二普观是行者观想自己在莲花中的光景。在此对十三观不想作更多的介绍。
《观无量寿佛经》对后来净土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后面三观的九品往生,中国与日本的许多净土宗祖师对此进行发明,从而使净土思想弘扬光大。以《观经》与《无量寿经》相比,《观经》的摄机更广了。现在对九品的因行进行简单的介绍:
1、上品上生: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经典,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到七日。
2、上品中生:不必受持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3、上品下生: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4、中品上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5、中品中生:一日夜持八戒斋,或一日夜持沙弥戒,或一日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6、中品下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
7、下品上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
8、下品中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祗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如此罪人,应堕地狱。
9、下品下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22)
从上面可以看出,往生净土的上品人,都是发菩提心,上品所修的即前三净业的第三福。中品往生的都是三业善净的人,即人中的善人,中品所修的即前三净业的前二类。下品往生的都是一些恶人,但是从中品下生开始,突出临终救度与称名念佛的重要性,这是《观经》的最大特色。印顺法师在《净土与禅》中对《观无量寿佛经》与《无量寿经》进行比较,发现有三点不同:
一、《无量寿经》说:往生净土的人,都要发菩提心;但《观经》,中品以下的往生者,都是不曾发菩提心的。二、《无量寿经》明说:‘唯除诽谤深法,五逆十恶’;而《观经》即恶人得往生为下品。三、关于恶人,《无量寿经》的支译本──《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于阿弥陀佛的愿文中,曾说(相当三辈的下辈人):‘前世为恶’,而不说今世的恶人──五逆十恶等。(23)而《观经》,以下品三生为现生作恶者。(24)
从此可见,《观经》的摄机更广,这在佛教慈悲立场、善恶由心的意义,凡是肯回心而归向无限光明永恒存在的,当然可以新生而同登净土。九品往生,全收一切众生,给予此界众生无限安慰、希望、寄托,难怪阿弥陀佛信仰历久不衰。
《阿弥陀经》是《无量寿经》的略本,主要述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劝念佛往生,流传很广。中国古德一般以信、愿、行来判摄《阿弥陀经》,其中讲到行门时,经中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25)
根据此种要求,往生极乐世界必须具有多善根、多福德,念佛至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才能往生。经中说‘执持名号’,玄奘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译为‘思惟’,从真正的意义上说,执持也是心念执持不忘,阿弥陀佛是他方佛,行者在经里看到或听到佛的名号,于是继之去观想极乐国土的依正庄严,这就名为‘思惟’或‘执持名号’。然而从广义上说,称名念佛当然也是执持名号,再加上《观无量寿佛经》的影响,于是称名念佛的方法大大流行,形成后世净土修行法门的主流。
综上所述,可知《般舟三昧经》著重平时修行,以平时见佛,作为往生的确证;《无量寿经》著重临终时见佛往生;《观无量寿佛经》的化机更广,五逆十恶的人只要临终知道悔改,称阿弥陀佛名,即可往生,使得称名念佛大受欢迎。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可深可浅,上智乃至下愚都有入门处,大根器的菩萨学人乃至五逆重罪皆可往生,而给予不同的品位安置,在法门的设施上极尽完备之能事。
4、药师佛净土的往生法门
根据佛法的正义来说,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净土法门,是适应一类希求现生乐的众生;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则是适应另一类希求后世乐的众生。因为如此,所以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中大多说明闻名、持咒、供养、受持的方法与现世的利益,对往生药师佛净土的法门则很少提到,只有经中说:
若有四众……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崭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花中,自然化生。(26)
这是愿生西方而没有把握的众生,由于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至心称念;依此称念功德及如来的本愿力,便可获得加持力,感得八大菩萨的引导,往生西方净土。另外一种说法,初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因没有把握,后又得闻药师如来名号,始有八大菩萨的接引,是往生东方净土的。
往生净土最基本的是愿力与功德力,药师佛净土亦不例外,所以往生药师佛净土需要的条件是发愿往生,然后就是称名、持咒、供养、受持等修诸功德。由于药师法门本身并不注重往生药师佛净土,所以对往生法门几乎无述,而对现世的种种救度则备详之至,这是药师法门的特色。
通过对四大净土的往生法门的述,我们就可以发现四大净土都有一些相同点,也各有侧重点。净土是清净而理想的环境,菩萨庄严净土,为了摄化众生;众生受了菩萨的恩德的感召,即向往而来生其中。所以众生欲往生净土,首先必须有愿力,然后是自己的功德力。诸佛依本愿而庄严净土,若众生学诸佛之本愿及菩萨行,则自然生于净土。如《维摩诘所说经》中说: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嫉彼供,不高已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法。(27)
这八法是菩萨为人为法,对自对他的正常道,如果能依此而修,则可随愿往生净土,这也是最稳当的法门。
从四大净土的往生法门可以看出,以往生阿净土的要求最高,必须学阿佛愿行及菩萨六度波罗蜜为主,尤重修习般若空观,并且强调不可贪著心往生。所以这是注重自力成就,不仰赖佛力的法门。其实,照这样修行,可以任意往生十方佛。或许这种以六度为主的往生法门对一般众生而言过于严格,所以实际上并没有人发愿往生阿佛,也渐渐被遗忘了。
从其他三个净土来说,作为一个有心往生净土的行者来说,至少必须持戒、修十善,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否则的话,等临终时,那是十分无可奈何的事情。兜率天净土位于欲界天,故往生法门以持戒、修十善业为正行,与社会伦理一致,对社会有积极的净化作用。造恶众生以忏悔、礼拜、称弥勒名也可往生,摄受非常广大的众生,且法门非常简易,称弥勒名不需一心不乱;因为欲界天靠福德力即可,不需禅定力。往生兜率天净土是为了将来随弥勒佛下生人间。未来人间净土摄受的众生也十分广,只要与佛法结了缘,将来都可赴龙华三会;另外就是世世行菩萨道,致力于人间净土建设的菩萨。极乐世界的往生法门最为完备并且丰富,能够摄受各种根机的众生,随各人不同的努力程度不同,也就得到不同的往生品位。造恶众生,乃至五逆十恶,还能依靠称念阿弥陀佛得以下品往生;即使不信佛法的人只要犹信罪福,愿生彼国,也能往生极乐世界的边地宫殿。往生药师佛净土也必须称药师佛名号、持咒、供养。所以,以极乐世界的摄机最广,往生的要求也最低。
作为净土的修行者,如果能有为庄严净土而求生净土的愿力,这是最好的;次而求之,也必须是为了更好地修行而成就菩提度众生,而往生净土,这是一个净土行者的最基本心态。如果是为了贪图净土的享受而生净土,势必对往生净土造成障碍。同时,修行是一种生死倏关的事情,决不能存侥幸的心理,等临终救度,这正如印顺法师所说:‘譬如荒年缺粮,吃秕糠也是难得希有的了。在平时,如专教人吃秕糠,以大米白面为多事,这岂不是颠倒误人了!’(28)
注释:
(1)《净土与禅》,36页。
(2)《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卷14,420a。
(3)《观弥勒菩萨上生经疏》卷下,《卍续藏》卷35,751c-752a。
(4)《净土三系之研究》,53页。
(5)《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卷14,420b。
(6)《净土与禅》,20页。
(7)《阿佛国经》卷上,《大正藏》卷11,756a。
(8)《阿佛国经》卷上,《大正藏》卷11,751c。
(9)《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0,《大正藏》卷10,846c。
(10)《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0,《大正藏》卷10,844b。
(11)《般舟三昧经》,《大正藏》卷13,899a。
(12)《般舟三昧经》,《大正藏》卷13,899b。
(13)《般舟三昧经》,《大正藏》卷13,899a-b。
(14)厚观《般舟三昧》,载《中华佛学研究所论丛》(一),140-147页,东初出版社。
(15)《净土与禅》,47页。
(16)《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卷12,272b。
(17)《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卷12,272b-c。
(18)《无量寿经》卷下,《大正藏》卷12,278a。
(19)《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3,《大正藏》卷12,291c-292a。
(20)《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卷12,341c。
(21)《净土与禅》,51页。
(22)《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卷12,344c-346a。
(23)《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1,《大正藏》卷12,281c。
(24)《净土与禅》,53-54页。
(25)《阿弥陀经》,《大正藏》卷12,347b。
(26)《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大正藏》卷14,406b。
(27)《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大正藏》卷14,553b-c。
(28)《净土与禅》,55页
我们通过对四大净土的教主、因地本愿、净土状况、往生法门的简单述与比较,可以发现净土思想发展的变化过程。从净土施教的真意上说,也各有殊胜处,也各适应一类根机的众生。所以,这对我们现代弘扬净土思想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弥勒净土思想是出世与入世的完美结合,在入世方面,它富于‘不修禅定,不断烦恼’的大乘精神,深入般若空慧,了知涅槃与世间无有分别,所以能世世入世度众生,建设人间净土;未来人间净土有转轮圣王出世,政治与宗教相辅相成,对国家、社会乃至世界和平都有发性。在出世方面,其修法简易,持戒、修十善即可往生兜率天,即使破戒造恶之人,但得称名、礼拜亦可往生;往生者都可面见弥勒。弥勒净土思想对现实与未来都有关怀,是一种很契合现代社会的修行法门。
阿佛净土是由阿兰若比丘所传出,是重于头陀行;与弥勒净土相比,阿净土则超越政治组织,只有法王──阿佛的教化;阿佛净土重于自力修行,以六度为主要的修行法门。阿佛净土是人间的净化,并且人间胜过天上;在净土中,女人除了生育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痛苦,这样提高了女性的地位。
净土思想发展到阿弥陀佛净土的出现,已经到完善与成熟的阶段,这从阿弥陀佛的本愿从二十四愿增加到四十八愿可以看出。阿弥陀佛的根本特性是超越一切佛,胜过一切佛,于是从这个特性出发,其净土中的一切无不是最完美的,往生者能必至一生补处,其往生法门也是最简易的。阿弥陀佛净土流行最广,后来阿弥陀佛净土成为‘净土’的唯一代表。
药师佛净土思想出现最晚,所以受弥陀净土与密教影响很大。它的出现刚好补救了弥陀净土过于注重后世而生的弊端,它重视现生安乐,它的修法也是为了解决现世的问题,这种思想对现代社会有很大的适应性。
净土是比对现实世界的缺陷,而表达出理想的世界。这四大净土恰好能说明净土思想发展脉络,首先未来人间净土是在我们生存的世界,然后移到天上的兜率天净土,往生兜率天净土也是为了将来能随弥勒佛下生。阿佛净土的出现,标志著净土已经由此土移到他方净土,阿佛净土是重于菩萨行的人间净土,要学菩萨行的难行道,这对众生根性来说未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对比以前净土的不足,阿弥陀佛净土则显出圆满与完善。由于阿弥陀佛的本愿过于注重未来的救济,而药师佛净土的出现则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从此,我们可以得到一条线索,净土由人间到天上,由此界到他方,由现实到来世,然后再回到现实。
佛法的本质是自己追求生命解脱的智慧,所有心灵的提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以前的解脱者只不过是‘过来人’,他所能给我们的只是解脱的方法,而路必须我们自己去走。在这些净土中,只有未来人间净土是尚未完成的净土,其他都是已经成就的净土,从而只要求生净土就可以了,菩萨庄严净土的意义逐渐被人们忘却了。原来学佛修行是要学习诸佛菩萨的愿行,以他们为榜样,而现在却成为受施者。重自力成就、行菩萨六度往生的阿佛净土根本引不起人们的信仰,兜率天净土由自力的五戒十善之外,又开出闻名、礼拜、称名的他力法门。极乐世界的往生法门本身原就是注重他力,虽有重自力的般舟三昧、十六观,到后来则被人们冷落;而称名念佛、闻名往生、边地胎生等他力法门则大受欢迎。这种从自力到他力的发展脉络十分明显,这与原始佛教的自力解脱则相差很远。
我们从净土思想发展来看,随著净土思想的发展,佛教的一些宝贵品质被遗忘;可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正是因为净土思想的出现,挽救了部派佛教因埋身于经院式繁琐的佛学研究而脱离了广大信徒的弊端,为僵硬的佛教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净土思想充满了宗教的热诚,合乎人性的需求,确实是佛教中最能普及的法门。净土思想在印度生,有它二千多年前的历史背景;可是佛教发展到今天,时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如何从丰富的净土思想中抉择出适合现代根机的法门,这是现代净土弘扬者的主要课题。
中国佛教发展到今天,弥陀净土已经成为主流,但是从全体佛教来考察,似乎应该有所补充,那就是来自其他净土思想的精华。在现代社会,弘扬净土首先必须以药师净土的注重现世利益为接引,以弥勒的人间净土为基础,以阿净土的住慈悲心、住如法性为根本因,以阿弥陀佛土的行愿庄严为究极果。即使专修西方净土,也应该记住《阿弥陀经》上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在念佛修行的同时,能随心随力尽一分自己的现世责任。我想:提倡人间净土与西方净土并重,这是今后佛教的主要方向。
A、经论部分:
一、新修大正大藏经 新文丰出版公司
01、长阿含经 第一册,第一号
02、杂阿含经 第二册,第九九号
03、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第三册,第一八三号
04、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十册,第二七九号
05、大宝积经 第十一册,第三一O号(六)不动如来会、(四二)弥勒菩萨所问会
05、阿佛国经 第十一册,第三一三号
06、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第十二册,第三四九号
07、无量寿经 第十二册,第三六O号
08、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第十二册,第三六一号
09、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第十二册,第三六二号
10、观无量寿经 第十二册,第三六五号
11、阿弥陀经 第十二册,第三六六号
12、佛说般舟三昧经 第十三册,第四一七号
13、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第十四册,第四五O号
14、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第十四册,第四五一号
15、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第十四册,第四五二号
16、弥勒下生经 第十四册,第四五三号
17、弥勒大成佛经 第十四册,第四五六号
18、维摩诘所说经 第十四册,第四七五号
19、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第二十七册,第一五四五号
二、观弥勒上生经疏,唐·窥基撰,卍续藏经,第三十五册,新文丰出版公司。
B、专著:
01、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
02、印顺《净土与禅》,台北正闻出版社,1990年。
03、印顺《药师经讲记》,妙峰·常觉记录,台北正闻出版社,1991年。
04、吴信如《药师经法研究》(第一、二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年。
05、廖阅鹏《净土三系之研究》,佛光出版社,1989年。
06、杨惠南《佛教思想新论》,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2年。
07、木村泰贤《大乘佛思想论》,演培法师译,台北慧日讲堂,1978年。
08、矢吹庆辉《阿弥陀佛研究》,日本明治书院,1943年。
09、《佛光大辞典》,星云大师监修,慈怡主编,书目文献出版社据台湾佛光山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六月第五版影印。
C、论文
01、厚观《般舟三昧》,《中华佛学研究所论丛》(一),东初出版社。
02、方伦《净法概述》,收于《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4册,张曼涛主编,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03、香川孝雄《弥勒思想的展开》,收于《现代佛学术丛刊》第69册,张曼涛主编,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04、太虚大师《兜率净土与十方净土之比观》,收于《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9册,张曼涛主编,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