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净空法师讲述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这一品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诸菩萨赞叹十方诸佛如来。为什么极乐世界的这些人要赞叹诸佛?其中的意味无有穷尽。在一切经里,众生能在一生圆满成佛,只有一条道路,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此,每一位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不忘本。他怎么晓得有西方极乐世界?怎么会往生到那里去?是以前他的老师(佛)教他的。现在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得到这么多好处,对于最初为他介绍的老师,总是念念不忘,所以时时刻刻都赞叹。不但赞叹,而且常常要回去看看。

 

如同我们今天能知道西方极乐世界,选择修学这个法门,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的。我们将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会时时刻刻想念释迦牟尼佛的恩德,也想回来承事供养,来看看佛、供养佛。佛在这世间,在地球上,灭度已经三千年,到那里去找他?佛在我们世间示现灭度,在别的星球上他又出现了。

 

过去我们总认为娑婆世界是一个大的银河系,是一个大千世界。但是黄念祖居士说,银河系只是一个单位世界而已。如果他的话是真的,释迦牟尼佛的教区(一个大千世界),至少有一百亿个银河系。天文学家现在还没有发现,还没有看到太虚空中有一百亿个银河系。科学发展到今天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连这个大千世界的边缘都还没有找到。何况佛讲,太虚空中像这样的大千世界无量无边。

 

因此,释迦牟尼佛在地球上灭度,其他星球上的众生缘若成熟,他就在那里示现,教化众生,还没有出离娑婆世界。我们想找他老人家,并不难,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有能力找到释迦牟尼佛,向他致谢。因为他的教训,我们才能得到这样殊胜的利益。

 

从他方世界往生的那些人,跟我们的心情没有两样,没有一个不怀念本师佛的。这才真正符合《观经》三福里所讲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对于师长的恩德,确实念念不忘。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于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刹。供养诸佛。

 

此文是世尊告诉阿难尊者,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事状况。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菩萨。西方世界是菩萨法界,没有其他的声闻、缘觉、六道,全是菩萨。从下下品往生一直到等觉,全是菩萨。见了性的大菩萨,我们不怀疑他有这个能力。没有见性的菩萨,要想回到自己以前的世界去供佛、去度生,实际上是没有如此能力。

 

世尊告诉我们“承佛威神”,‘佛’是指阿弥陀佛。到了西方世界,‘本师’就是阿弥陀佛。承受本师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即使下下品带业往生,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也具足这样的能力。跟《阿弥陀经》上讲的一样:‘其土众生,常以清旦’。‘清旦’就是早晨。每天都是这样,‘各以衣□’,‘衣□’是盛花的工具,‘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你看,“于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刹”,从《阿弥陀经》的这一段经文,可见极乐世界的菩萨们,生活多么悠哉游哉,自在安乐。

 

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恩德很大,今天听了释迦牟尼佛的开导,我们深信,接受,发愿,念佛求生净土。为什么有许多人听到了,不相信,不接受,还要修学其他的法门?佛在此经说得很清楚,因为我们过去生中多生多劫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才有这样深厚的善根;今天听佛说法,才会相信。释迦是我本师,我们感谢他的指点;过去帮助我们种善根的那些诸佛,也不能忘记。因此,供佛就不只供一尊。除释迦本师之外,生生世世教导我们,帮我们种善根的诸佛如来,我们现在虽然记不起来,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能力都会恢复。这是得阿弥陀佛威德的加持,使自性能恢复通达无碍,知道过去生生世世的事。过去那些对我们有恩德的指导老师,当然也同释迦牟尼佛一样,我们也要供养,也要亲近、承事,所以喜欢到十方无边净刹,“供养诸佛”。

 

如果这尊佛与我们没有关系,没有缘分,则见都见不到。前面经文读到,阿阇王子等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还是少善根、福德、因缘。他们听到释迦牟尼佛讲此经,还不肯发愿求生净土,就可以想像‘供养四百亿佛’的善根还是太少。才知道净土法门的殊胜,真正能信受奉行,这个人连佛菩萨都尊敬。因为他已经是无量劫来所培养的深厚善根,今天闻佛说法,即起现行,就注定他这一生往生不退成佛,诸佛那有不敬重他的,护法神那有不保佑他的。所以,此处经文里讲的,十方无边净刹一切诸佛如来,都是过去生生世世的本师佛,这种关系非常密切。

 

华香幢幡。供养之具。应念即至。皆现手中。珍妙殊特。非世所有。

 

这是说供养具。我们拜访老师不能空手去,总要带点礼物。‘供具’就是礼物,送给佛的。佛的福报是圆满的,他什么也不缺。不管他缺不缺,我们作学生的对老师,礼貌总要周到。这些供具,如何经营?不需要操心,西方极乐世界是大圆满的法界,没有一样不圆满,想去供佛,想带什么东西去供养,只要念头一动,供养的东西已经在手上,这多自在!所有一切供具,决不是世间所有的。大经中常说,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西方世界也是从心想生。世间人的心肮脏、污秽,所以变现出来的东西就不庄严、不殊胜。西方世界的人心地清净,因此他们变现出来的供具清净、庄严。何况还有阿弥陀佛神力的加持,不但我们世间不能比,就是十方诸佛世界,恐怕也很难相比。

 

以奉诸佛。及菩萨众。

 

带了这些礼物去供养佛。佛还有许多弟子,单单供佛,不跟佛弟子们结缘也说不过去,所以供佛还得供诸菩萨。西方世界的人,有能力供得起,不像我们想供养却供不起。我们真的没有这个能力;他们有能力,一切随心所欲变化所作。下面举一个例子,可见其供具的庄严。

 

其所散华。即于空中。合为一华。

 

许多供养具当中,以华为例。他们散的华在空中。‘华’表菩萨无量的因门,无量的法门,即菩萨所修的八万四千法门。四弘誓愿里讲的‘法门无量誓愿学’。“散华”表示无量的法门。“合为一华”就是表万法归一。这一门就是净土法门,是广大的法门,所以殊途同归,最后合成一个法门。这个法门不但自己成就,也令无量无边众生都平等成就,华表这个意义。

 

华皆向下。端圆周匝。化成华盖。

 

散华在空中,要是向上就看不到,所以一定要向下,才能完全看到华,才看到它美不胜视。华聚成一个,变成“华盖”。‘盖’又有表法的意义,‘盖’的作用有防晒、防雨、遮灰尘等。台湾不如外国,污染非常严重。古时候道路都是石子铺的,到处是泥沙、石头。主要交通工具是靠骡、马。马在道路上跑就有灰尘,所以灰尘很重。从前用的盖跟伞相仿佛,但它是带穗子边的,是遮灰尘用的。晓得它的意思,就知道它表法的义趣是‘防止身心的污染’。什么东西能防止身心的污染?就是大乘菩萨法。菩萨法门,无量无边的法门归纳起来是‘六度’。六度就是‘华盖’,保护我们心地不受环境的污染。

 

佛法意在言外,其味无穷,具高度艺术,须细心体会。‘布施’防悭贪的污染。贪心、悭吝是严重的心理污染,是一切污染的根源,用布施的伞盖来防止。‘持戒’是防止恶业的污染。‘忍辱’是防止嗔恚的污染。‘精进’是防止懈怠的污染。‘禅定’是防止散乱的污染。‘智慧’是防止愚痴的污染。华盖表这些意义。六度是纲领,展开来就是无量无边的法门。

 

百千光色。色色异香。香气普薰。

 

这三句是讲华盖的色与香。不但有色而且放光,无量的色就是无量的光明。世间的七宝有色、有光,是反射的光,不是自己发的光,而且没有香气。西方世界即使变化之物也具足香光。我们在经上看到的‘香光庄严’,即指西方极乐世界光明遍照,香气普薰。这样的世界,人人有分,问题是自己愿不愿意去,想去没有一个去不成的。古德说‘万修万人去’,问题在你修不修。你要真修,从那里修起?一定要知道这个法门怎么修法。《观无量寿佛经》讲的比本经详细。此经是把西方极乐世界,完完整整的介绍给我们。《观经》是专讲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摄受众生的理论、方法、因果三桩事。《阿弥陀经》是劝信、劝愿、劝行。三经确实各有不同的宗趣。《观经》跟我们讲的是方法,特别要记住。

 

修行之前的预备功夫,韦提希夫人发现西方极乐世界,一心想往生净土,于是要求释迦牟尼佛教她求往生的方法。佛在没有讲方法之前,先跟她讲‘净业三福’。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明白说出从那里学起。不管你修学那个法门,成佛之道决定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三福’好像盖房子打地基,不管盖什么房子,中国式的、外国式的,盖高楼、盖平房,总而言之,基础是一样的。这才晓得‘三福’的重要。

 

我这一次回来讲《地藏经》。其实去年在美国的每一个地方,我都讲《地藏经》,因为去年在美国有两个道场成立。新道场成立一定要讲《地藏经》,就是打地基。《地藏经》讲的就是《观经》的三福。《观经》三福的详细说明就是一部《地藏经》,不管什么法门,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它一开始就讲‘孝亲尊师’。佛法是‘师道’。不孝亲、不尊师,无论修学什么法门都落空,都不会有成就。充其量只能修世间有漏的福报,不可能有成就。这非常重要。

 

从‘三福’修起,这是同修们不可以不知道的。真正知道用功,下手从那里做起?本经在‘三辈往生’说过,‘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就是孝亲,就是尊师。不‘发菩提心’,就是不孝,就是不敬。不能‘一向专念’,不能老实念佛,就是不孝,就是不敬。父母希望我们成为圣贤,俗话说得好,‘一子成佛,九祖升天’,祖先都沾光。纵然造恶业,堕在地狱,也沾光,也能升天。所以说,度家亲眷属用什么方法最好?没有比这个方法更好。出家不求往生,未必能行,未必能得度。要真正念佛,求生净土。

 

真正修行,在家决不比出家差。诸位看大陆宽律法师写的《近代往生随闻录》;台湾林看治居士写的《念佛感应见闻记》,记载最近四十年来往生的同修,其中在家的比出家的多得多。在家的瑞相比出家的好,在家有站著走的、坐著走的,出家的还没有。预知时至,临终没有病苦,说走就走,在家人当中大有人在。诸位同修一定要珍惜这个法门。

 

盖之小者。满十由旬。如是转倍。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西方世界的华盖,确实就像我们世间的云彩一样,愈变愈大。怎么愈变愈大,这个义趣,诸位能不能体会?像前面讲的,我们到了西方,第一个想到的是本师佛。再看过去生中,我们亲近的诸佛,想到一尊佛,又想到一尊佛,逐渐逐渐想到过去无量无边劫,这个华盖就愈来愈大。怎么变现的?随著报恩的心变现。想一切诸佛对我都有恩德,生生世世,我们都是他的弟子。不只是一尊佛,诸佛都有恩。不但诸佛有恩,诸菩萨也都有恩。菩萨是我们的学长、同学,时时刻刻照顾我们。不但菩萨有恩,众生也有恩。众生供养我们衣、食、住、行,一切需求都要靠众生,恩德无有穷尽!从此处思惟,才知道‘四重恩’之深、之广,无有穷尽。

 

供养具从此显示出来。什么人知恩?诸佛菩萨知恩。什么人报恩?诸佛菩萨报恩。凡夫愚痴,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知道恩义,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可怜愍者’。忘恩负义,连父母之恩都不知道,何况其他的。凡是忘恩负义,虽得人身,失掉人身之后不免堕落三途,而出三途太难。这些可怜愍者,谁能帮他忙?诸佛如来都不能帮忙。自己造的业因,必定要承受果报。由此可知,教育非常重要。教育就是长时间教化熏修,唤醒他的迷惑,希望他能改过迁善,能从三恶道回头。什么人回头?能把基础修稳固的人就回头。

 

我在讲《地藏经》时,特别向同修们说明,‘三福’中的第一条四句做到了,就不堕三恶道。第二福做到了,就有修小乘圣贤的条件。三福十一句都做到,就有资格念佛往生不退成佛。

 

我在这一会跟大家讲真话,佛在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标准,就是这么高。这部使一切众生一生平等成佛的经,不是一般人能修的,先要把基础打好,有了这个基础,就有资格修学念佛法门。为什么人家常说‘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李老师常说‘一万个念佛人,真正得生的,也不过三、五个而已’?因为那三、五个基础做好了,功夫得力,那有不往生的道理。其他不能往生的,虽然天天念佛、天天诵经,而基础没做好,所以不能成就。这个基础就是《观经》的三福。

 

我们成立净宗学会,在‘缘起’上就把修学的宗旨、方法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理论的依据就是净土五经一论。方法就是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等五种科目。很简单、很好记,一点都不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不外乎对人、对事、对物,果能遵守经训五科目,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准则,这是‘修行’,这是‘修净土’。真正把路找到,就心安理得。理明白,心也安,剩下来的就是认真做。路找到了,没有丝毫迷惑,所以知恩要报恩,于是‘华盖’就像云彩,愈转愈大,表显这个意义。

 

随其前后。以次化没。

 

我们献花供养,供养后回来,第二个人又去供养。我们的花谢了之后,他们供养的新花又出现,“以次化没”。

 

若不更以新华重散。前所散华终不复落。

 

我们供养佛菩萨回来之后,若没有人再去供养,则此花盖不散。若有新的人去供养,旧的花盖自然就没有了。如果后面没有人接著供养,前面的花永远存在。诸位要真正知道,‘华盖’表法的义趣是‘六度万行’,护持我们的身心,一尘不染,是取这个意义。这样的花才美,世间的花怎么能比?世间的人心都有染污,西方世界没有染污,所以花也是无法媲美的。

 

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

 

前面以光、色、香表法,再以音乐赞叹。如果以凡夫来讲,真是感情的圆满流露,赞叹佛德,报恩到了极处。真正供养佛,不在这些光、色、香、音乐,而是帮助佛接引众生、教化众生,才是报恩。

 

光、色、香接引上上根人。上上根人,见色、见光就开悟。譬如读这部经,利根的人一看,就晓得它表法的意思,他看得出来。中下根人看此经文,只看到华这么美、这么多,不晓得它的含义所在,一点好处都没有得到。因此对中下根人,须向他解说清楚,音乐歌叹即是跟他说明。不说明,他不懂。故有音声说法才显大圆满,上、中、下三根普皆得到大利益。帮助佛教化众生、帮助佛接引众生,才是真正报恩济苦。

 

诸位读了这一段经文之后,想想每天在佛像前供养香花,也观想香花结成云盖,如此能不能报佛恩?还是不能。要怎样才报佛恩?必须劝导一切众生学佛。和我们接触的人,不管认识或者不认识,要以种种善巧方便,诱导他入佛门,就是这段经文的意思。

 

诱导十方一切众生入佛门,光、色、香很重要。我们学佛,若学得瘦巴巴的,给人家的印象,好像几天没吃饭一样,让人以为学佛吃素吃成这个样子,没有营养。自己的光也不好、色也不好、香也不好,让人一看就吓跑了。这怎么行?如果我们的光明表现在精神上,十分光彩,色相比谁都好,人家就很羡慕,会来问你,‘你怎么这样快乐,怎么这样幸福,身体怎么这样好?’我就告诉他们,‘念佛,吃素,就有这些好处’,于是大家都来学佛。为众生说明念佛的好处,就是‘歌叹佛德’。

 

讲一部经是歌叹佛德;讲一句偈也是歌叹佛德;劝人念一句阿弥陀佛也是歌叹佛德。这样学佛在生活中都用得上,这是事实,不是虚妄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身体健康、强壮,色相殊好,没有疾病,都是心想来的。心里健康、清净,色身就清净。心里没有妄想,身体就舒畅。身心自在,也不容易衰老,这是接引众生的‘招牌’。招牌不好不行,招牌要自己修,何况还得三宝的加持、弥陀本愿力的加持,这个招牌就更好。不是为自己,是为了接引众生。招牌是手段,劝一切众生学佛是目的,而不是为自己享受。自己享受就变成我执法执,那就错了,你的身心又被贪、嗔、痴、慢染污。所以,佛的相最好,人中色相没有比佛更好的。知道这个道理,这部经就没有白念。

 

经须臾间。还其本国。

 

这就是《阿弥陀经》上‘即以食时,还到本国’。他们已经游遍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上供诸佛,下度众生。这样绕一圈回来才“须臾间”,显示他们的神通能力不可思议。这是‘神足通’,自在飞行变化不可思议,无量无边世界绕一圈,没有多久,又回到极乐世界。《阿弥陀经》上讲‘饭食经行’,回来之后还在外面绕几圈散散步。大概散步后就敲钟,表示阿弥陀佛讲经说法,大众又上课了。

 

都悉集会七宝讲堂。无量寿佛。则为广宣大教。

 

这是阿弥陀佛召集大众上课,讲经说法。

 

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

 

这些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每天生活的状况。每天上课闻佛演畅妙法,才能转烦恼习气为无上菩提。由此可知,如果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这个世界修行,转烦恼了生死真正是难。

 

佛说凡夫修行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从那一天算起?是从证得须陀洹果那一天算起,没有证得须陀洹果之前不算。因为还搞六道轮回,怎么能算。证得须陀洹果之后,人间天上七次往返,一定证阿罗汉果。所以,证得须陀洹果称‘位不退’,绝不退堕三恶道。证得位不退,然后慢慢再进步是‘行不退’、‘念不退’。三个阿僧祇劫才成佛,成什么佛?不是究竟圆满佛,是‘藏教佛’。成藏教佛要三大阿僧祇劫。要是成圆教佛,《华严经》说要‘无量劫’,不只三大阿僧祇劫。

 

读这段经文得到证明,西方菩萨们每天供养无量无边诸佛的福报有多大。每一尊佛为你说法,只说一句,每天就听无量无边的佛法,业障还消不了,还要阿弥陀佛天天给你说法。每天去供养,每天去听诸佛说法,才能在西方世界一生成就。每天法喜充满,因为每天都进步,每天都消业障,每天都开智慧,快乐无比!业障天天消,消尽了就圆满成佛,智慧才能达到究竟圆满。所以,这几句经文跟佛在其他大经里所说的一对照,才知道为什么一切诸佛如来赞叹念佛法门,劝我们修学这个法门。再细心想想,如果不学这个法门,有什么本事断烦恼?不要说断烦恼,有什么本事不造业?这个事情麻烦!天天造业,念念造业,正是《地藏经》所讲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这怎么得了。

 

遇到这个法门,真是不简单、不容易。从这一小段,领会到佛说修行证果的真相,实在很难。到了西方世界,断烦恼快,开智慧也快,诸佛帮助你,阿弥陀佛帮助你。除了有情的菩萨之外,无情的环境也帮助你。所以,在西方世界的成就是其他世界不能比的。

 

即时香风吹七宝树。出五音声。

 

树是无情,风也是无情。‘五音’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音符:宫、商、角、征、羽。现代音乐的乐符有七个音,古代也是七个音,有两个是半音。五音交配,就是无尽美妙的交响乐。风吹著树,树在那儿演奏交响乐。因为西方世界的树都是宝树,风吹就像风铃一样,音色美妙无比。

 

无量妙华。随风四散。

 

天华自然由空中下降,随风四散,在空中飘舞,像‘散花’一样,美不胜收。

 

自然供养。如是不绝。

 

无情众生,听到弥陀说法也感动,也来供养,何况这些无情的音乐说法。在《阿弥陀经》上讲得很清楚,经文前后也讲到,演奏的是法音,不是凡夫的音乐;是教我们念佛、念法、念僧,教我们念三宝。佛、法、僧,也就是觉、正、净。彼土万物皆悉香光说法,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在西方净土,此类法供养相续不断。

 

一切诸天。皆赍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彼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前后往来。熙怡快乐。

 

读了这一段,想想这样美好的地方,我们想不想去?这是极乐世界大众的日常生活状况,真正美好、真正幸福、真正美满。世间人讲幸福、美满,皆是有名无实,他们真正是名实相符。“诸天”是指天神。他们也有能力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华严经》上有例子,这些天神不是普通的天神,是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在他方世界以天神的身分教化众生;现在回来供养佛。西方世界的菩萨在十法界里,化无量无边身,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智慧、道力、神通,跟诸佛如来几乎一样。这是不可思议,难信之法。通常一般菩萨要得到这样的自在,能在六道自在的舍身受身,教化众生,至少要修满两个阿僧祇劫。也就是说,普通果位要到七地菩萨,才真正得自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像我们这样去的,往生到那里就有此能力。那些菩萨看了怎么不羡慕!所以这些菩萨化现的天龙、鬼神,也到讲堂四周散华供养。

 

“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伎乐’就是‘乐工’,现代称为演艺人员。小乘经上不许佛弟子歌舞,‘八关斋戒’是小乘戒。此处是大菩萨,不是小乘。众生的根性不同。小乘人的戒律是一板一眼的,严持戒律。不杀生就决定不能杀生;不偷盗,一点也不敢动。大乘严持禁戒,该杀的可以杀,该偷的可以偷。制戒的用意不一样。小乘严持戒律是持‘戒条’,是在事上。大乘严持戒律是在心。杀生,有没有杀生的心?没有。有没有偷盗的心?没有。事不相干!事可以做,可以不做,一切皆以利益众生而定。

 

大乘戒是‘论心不论事’,小乘戒是‘论事不论心’。心里想偷没偷,小乘不犯戒,但是大乘就犯戒。大乘人起心动念就犯戒。若事上偷了,心里没有动心,则不犯戒。所以,大小乘戒的精神不一样。大乘戒比小乘戒难持,大乘戒在‘起心动念’上持;小乘戒是在‘事相’上持。想杀人,但是并没有杀害他,在小乘不算犯戒;大乘就犯了杀戒。若去杀一个人,但心里并不想杀他,这在大乘,没有犯杀戒。这是大小乘持戒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大乘人才真正大自在。《华严经》上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有障碍?一有障碍就不圆满,就不自在。

 

《无量寿经》极乐净土,是大乘之大乘,一乘之一乘,究竟圆满的法界。所以,佛说法,大众修行,天女散花,载歌载舞,美不胜收。敦煌的壁画,我们在电视上、画册上都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天女散花,奏乐跳舞。这是天人供养佛、供养菩萨、大众,显示佛法,活活泼泼,不是消沉的,不是死寂的(然此境界,凡夫肉眼不见不闻)。世间一般人为什么怕学佛?以为不能唱歌,不能跳舞,又不能看戏,娱乐全都禁止,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佛为什么教初学许多禁戒,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是因为我们的心随境转,所以才须禁止。凡夫烦恼已经太多,再接触这些境界,烦恼妄想也随之增多。若达到心地清净时,不再被外面境界转,佛就鼓励我们多接触。接触外面一切境界,才是真正修行。佛法修什么?修定、修慧,就是这两样。我们接触外境而不动心,就是定。看得清楚明白,这是慧。‘慧’是明了,‘定’是不动心。所以,唱歌、跳舞、看戏都是修行。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则一切生活都是修定、修慧。此是高级的修行,不是普通的修行。

 

《华严经》五十三参的善财童子就是这样修法,这种修学是‘历事炼心’。什么人都可以接触,什么场面都可以接触,在这里面圆满定、慧。如果一接触就动心,就坏了,就错了。一般讲,什么时候才能修学这个法门?诸位一定要记住,到西方极乐世界才可以修学。没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要执持小乘戒,因为现在我们还不是大乘菩萨。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大乘菩萨,就可以载歌载舞的修行,没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可以的。我这些话,你们都要听清楚,不要误会,不要搞得将来堕落三途,怪我没把话说清楚。

 

通常佛在经上讲,开悟的人,禅宗大澈大悟,明心见性以后,这是粗境界。念佛人证得‘理一心不乱’,就有这种境界。‘事一心’还不行。事一心只得定,没有开慧,没有见性。理一心见性,见性也就是真正见到诸法实相。见到诸法实相后,心在境界里自然不动,自然不染,此时才可以五十三参,历事炼心。没有到这个境界之前,决定不许可,这是必须知道的。佛法修学到最后真是快乐无比。

 

学佛就像念书一样,小学生智慧没开,要听管教,管得很严。中学生稍微长大一点,懂一点事,开放一点,还是严加管教。到了大学已成年,就愈放愈宽。到研究所的时候,你的私生活再不会有人管教了。佛法也是如此,我们今天没有开悟,是在佛法的小学,当小学生,现在看到大学生的生活,很羡慕,但不能学,一学就坏了。西方净土是佛法大学,在此经中才能看到佛法的究竟,才能看到佛法的圆满,才是学佛理想的目标。要得到这样究竟真实的快乐,就要依照佛法按部就班来修学,是不能躐等的。

 

经文末后是总结。没有这一句决定不行,因为这个境界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我们带业往生,一品烦恼都没断,依然是凡夫,怎么可以和菩萨一同享受?末后经文告诉我们:

 

此皆无量寿佛本愿加威。

 

这些不可思议的美好庄严,皆是阿弥陀佛本愿功德的加持,使带业往生的人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其享受及果报跟法身大士、等觉菩萨无二无别。念佛法门难信,就难在此。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超越凡夫、二乘、权教菩萨。权教菩萨不敢尝试这个境界。这是弥陀“本愿加威”,将十方带业往生的凡夫提升到法身大士的境界。没有证得法身大士,但是享受、受用跟法身大士完全相同。

 

及曾供养如来。善根相续。

 

这一句说得好!阿弥陀佛并不是平白的提拔我们,为什么不提拔别人,只提拔你?你有什么值得他提拔的?因为你在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如是善因今日成熟,所以佛提拔你。但是还有条件,就是你的善根必须相续。

 

无缺减故。

 

善根圆满没有欠缺,此事非常难得。因为凡夫死生投胎,有‘隔阴之迷’,过去生中修学的善根,已记不得了;佛菩萨却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读到下面一品,那真是令人寒毛直竖。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数之多,无法计算;神通之大,不可思议。我们在此一举一动,起心动念,他们都知道。我们今天想瞒著,能瞒得了谁?只能瞒愚痴的凡夫,诸佛菩萨一个都瞒不了。

 

我们想做到“无缺减”,要怎么做?平常在讲席中,我劝诸位同修要把这本经里的教训都做到,就无缺减。要是有一条没有做到,就有欠‘缺’;做得不足就是‘减’。做得不圆满,没有百分之百做到,做到百方之二十、三十,都是‘减’,不够圆满。必须要认真努力去做!

 

善修习故。

 

什么是“善修习”?‘修’是修正;‘习’是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把自己的缺失都修正过来,这是修行。把佛的教诲完全变成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是学习。儒家重学习,佛法更重学习。《论语》开端就说‘学而时习之’,‘时习之’是时时刻刻用在生活上。佛法就是我们的生活;生活就是佛法。一个念佛人把《无量寿经》当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当成自己日常生活的典范,就是‘善修习’。念经不是念给佛菩萨听,是念给自己听的,并且要认真检点。经典里还有自己没有做到的,时时皆能改过自新就是‘善修习’。

 

善摄取故。

 

“摄取”是双关语,善摄取一切善法以圆满自己的智慧德能。果能摄取弥陀功德成自功德,即是至善摄取。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之后,还要把佛法的好处到处介绍给别人,劝别人学习,也就是摄受众生。劝一切众生依此经教,发心念佛求生净土,就是最善摄取。

 

善成就故。

 

菩萨们成就自他不可思议的功德。每天成就‘圆定’,每天成就‘圆慧’,天天成就‘圆满清净三身’。回顾我们的身心,是否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年比一年清净?果然,即是修行功夫得力。假如身心方面,今年跟去年一样,没有什么改善,这一年就白修,功夫不得力。必须要天天有进步,日新又新,才是现前的“善成就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