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离世间品第六)
太虚大师讲述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闽南佛学院
己二 修远离行
离世间品第六
离世间者,世间之意义有浅深不同:浅者即人世之间,离此人世之间而独居山林旷野之处,名为离世间也。因在人世间中,常为尘俗之所劳累,种种烦闷之所缠绕,故离此烦累沉闷之所而到山林清静处,享受安闲恬适之生活,即为离世间也──此凡夫之离世间。
但此离世间义,乃依俗人之观察名为离世间耳,而实非佛法中之离世间也。故进一步言之,即离欲界五欲烦恼之世间,而欣禅定相应之上界也。欲界以贪五尘欲为特质。禅定相应之上界者,但是十八界中之法界,唯此法界能与禅定相应;其余五根、五尘、五识,皆不现行。所以此第二种之离世间义,即是离五欲而到禅定之地,名离世间。此比前义稍深,但仍共其余宗教。禅定之离世间,仅是佛法初步之基础,不能为佛法中纯正之离世间义也──外内共同之离世间。
佛法之离世间义,即是虚伪、不真实、无常之法,以及三界正报之有情世间与欲、色界依报之器世间,皆谓世间;不但欲界如是,色、无色界亦然,故谓“纵经八万劫,亦必落空亡”。所以佛法离世间义,即是出离三界依正之有情器世间而到无漏涅槃妙境之法界也。但此仍是三乘共同之离世间义,非至极究竟大乘不共法之离世间也。
究竟离世间者,即超出三界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九法界,以及超九法界之佛界、涅槃、或超过涅槃之任何法。凡是可以分别、对待、安立、思议,与稍有言语识想之立足点者,皆是世间,所以此大乘不共之离世间义,即是根本无分别智所行,诸佛大圣之所独证,超过一切思想、分别,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之一真法界也。
总上四义,第一最浅者,即是世间凡夫所谓离世间也;第二稍深者,即是外内共同修持禅定之离世间也;第三又深者,即是三乘共同修证之离世间也;第四最深者,即是大乘不共之离世间也。此四种中,第一凡夫之离世间,非此经中所明;后三种离世间义,在此品中皆统摄无余也。
庚一 菩萨兴问
辛一 乐远离行白众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乐远离行,承佛威力从座而起,于大众中为诸菩萨说阿兰若行,普告一切诸菩萨言:“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应作是念:以何因缘,远离世间修阿兰若清净妙行?诸佛子等一心谛听!我承佛力,今为汝等分别演说阿兰若行”。诸菩萨言:“善哉!大士!为我等辈及未来世求菩萨者,惟愿说之!我等乐闻”!
尔时者,即是前会常精进菩萨等闻佛说法已讫之时。大会众中,即有一菩萨常乐修行阿兰若行,常常厌离世间五欲之苦,出白佛言而为诸菩萨说法也。承佛威力者,菩萨本不能说此妙法,但因佛力加被,故从座而起说阿兰若法也。普告一切诸菩萨言,即是乐远离行菩萨对众说明住阿兰若之义,修阿兰若行之要门,应当如何观察如何思维修行也。换言之、菩萨住阿兰若者,非如世间闲人雅士隐居山林,或恶性众生等空住山林,毫无获益;而菩萨住此阿兰若处,乃修行善法远离五欲也。诸佛子等下,即是告白大众,使大众诚心谛听此阿兰若法。诸菩萨言下,菩萨告白后,于是大众欢喜踊跃,即同声赞叹此菩萨之美意,并奉请菩萨说此行法,我等愿乐欲闻也。
辛二 乐远离行正说
壬一 长行
癸一 观世间诸恐怖
子一 总标
是时、乐远离行菩萨告诸大众:“一切世间多诸恐怖,出家菩萨为厌世间种种恐怖,舍离父母及诸眷属,住阿兰若修远离行。”
以下总标菩萨以何因缘修阿兰若行,即是乐远离行菩萨乘自本愿、本行、所修、所证之法,开示大众也。是时下,即出家菩萨,观一世间之法,都是恐怖之相,与生死烦恼之因。因世间法以分别为中心,即造种种恶业受种种苦报,轮转不息也。又此世间之法,若再微细观之,状如幻化泡影,生灭无常,法法皆不自在,三界皆是行苦。所以菩萨抛父母、舍妻子、住阿兰若,依正信、见、戒而修无漏善法,远离世间之恐怖也。如心经中说:“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窐碍;无窐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所以住阿兰若也。
子二 详说
丑一 观恐怖相
寅一 略观诸结
“云何名为种种恐怖?或有菩萨而作是念:我为恐怖,一切烦恼从我生故。或有菩萨而说我所是为恐怖,一切烦恼我所生故。或有菩萨而说七慢是为恐怖,种种慢不敬善人故。或有菩萨以彼三毒而为恐怖,造无量罪堕恶道故。”
‘结’者,即烦恼之别名。前文讲世间恐怖,但何法为恐怖?故在此文中,先从诸烦恼结略观恐怖之相也。云何下,菩萨虽总修阿兰若行,但观念各有不同,如佛使五百比丘观察苦本,其所见各异也。或有菩萨观察烦恼结因皆由有我而生,故此我相甚为恐怖;因有我为根本故余烦恼法麇集而起,遇顺则贪,逢违则嗔,造尽三恶业行。如世人各执我故,于是各各相争相杀,造种种烦恼而不得安宁也。或有菩萨觉察烦恼之因皆由我所而起,因执我所有故方起种种恶念、种种争斗。否则、若但有我不有我所,则此我法不及他人,即与他人无关;因无关故,即不起执著贪求男女、财产等欲,故此我所甚为恐怖也。或有菩萨观察七慢,为生烦恼之因,因慢者恃己淩他为性,有此慢本,一切善法不能虚心敬求,一切善人不能诚心恭敬,于是生起种种烦恼、斗争、相残、相杀等等之祸因,而使自己人格堕落,故此我慢甚为恐怖也。或有菩萨觉得贪、嗔、痴毒为烦恼之本,因有贪、嗔、痴三毒故,即造种种恶业轮堕三涂,故此三毒甚为恐怖也。
寅二 别观五欲
或有菩萨以彼五欲而为恐怖,耽著世乐堕八难故。譬如世间有七步蛇,当害人时毒力炽盛,出过七步即便命终;一蛇毒力尚能损人,何况五蛇共为伤杀,毒力转盛命难得全!世间五欲亦复如是,一一欲乐各能引起八万四千微细尘劳,迷惑愚夫令堕地狱、饿鬼、畜生及余难处受大苦恼,何况具足贪著诸尘?如恒河沙无数诸佛出兴于世说法教化,隙光迅疾终不得见,常在恶道犹于自家,处无暇中如戏园观。过去有佛欲令众生厌舍五欲而说偈言:‘譬如飞蛾见火光,以爱火故而竞入,不知焰性烧然力,委命火中甘自焚。世间凡夫亦如是,贪爱好色而追求,不知色欲染著人,还被火烧众来苦。譬如群鹿居林薮,贪于丰草而自养,猎师假作母鹿声,群鹿中箭皆致死。世间凡夫亦如是,贪著种种可意声,不知声能染著人,还受三涂诸苦报。譬如蜜蜂能飞远,游于春林采众华,为爱醉象颊上香,象耳因之而掩死。世间凡夫亦如是,爱著一切受用香,不知香能染著心,生死轮回长夜苦。譬如龙鱼处于水,游泳沉浮而自乐,为贪芳饵遂吞钩,爱味忘生皆致死。世间凡夫亦如是,舌根耽味以资身,杀他自活心不平,感得三涂极重苦。譬如白象居山泽,自在犹如师子王,欲心醉乱处昏迷,追寻母象生贪染。一切凡夫亦如是,趣彼妙触同狂象,恩爱缠缚不休息,死入地狱苦难量。世间男女互贪求,皆由乐著诸色欲,人天由此故缠缚,堕坠三涂黑闇中。若能舍离贪欲心,住阿兰若修梵行,必得超于生死苦,速入无为常乐宫。
以下别观五欲,即对五欲乐详细之观察也。或有菩萨觉五欲之乐最为恐怖,因世人遍贪五欲为根本故,即造恶业,堕八难永无出期也。五欲者,眼贪好色,耳听好声,乃至身贪好触,总言之、即五根贪求五尘之好境也。譬如世间下,以喻显法。七步蛇,毒力最大,伤人至多七步,其人即死。何况五蛇下,即是五欲乐中贪求一欲,即能损人慧命堕入三涂,何况五欲共同伤害,其害固不堪设想矣!各能引起八万四千微细尘劳者,因贪五欲即遍求财产、好色,由此遍求为因即起贪、嗔、痴等八万四千微细尘劳,以致亡身失命也。迷惑愚夫者,即是无智慧之人,受此五欲迷惑,堕三恶道受诸苦也。反之,大智菩萨厌离此欲,而勤修善道也。如恒河沙下,显此贪求五欲之人,常在三涂八难之中,即过去虽有无量诸佛出兴于世教化众生,但此等人不闻不见,纵有见闻亦如日光过隙刹那即逝,即虽在人间亦不遇佛也。常在恶道下,贪五欲人堕在恶道,犹如世人常处家中;堕在八难,亦犹如世人贪观娱乐之园而恒不舍离也。无暇,即是八难处。
过去有佛下,明过去诸佛,为令众生厌离五欲故说此偈也。亦是乐远离行菩萨重说过去佛偈,俾现时和未来之众生获得厌离五欲之利益也。譬如飞蛾以下,以飞蛾等五喻,明贪色等五欲之害,飞蛾见火光,喻贪色之弊。如飞蛾只知火之可爱,奋勇前进,而不知火有丧身之虞。世人贪求色欲亦复如是,只知色之爱人而不知色之陷人也。贪爱好色者,此色非唯男女欲色,凡是贪求好玩美丽之色皆为贪色,皆有亡身之害也。譬如群鹿居林薮八句,此喻贪声之害也。群鹿居于林薮之中,本可栖身藏命,但贪逐猎师之假声离群独出,遂招亡身之祸。世间众生亦复如是,因贪著种种可意之淫声、绮音,亡失一切善事以致丧身失命也。可意声,即顺心悦意之声。譬如蜜蜂能飞远八句,喻贪香之过失。蜜蜂本来游行一切花间无有损失,但因贪象额醉酒之香,故招象耳掩死之祸。世间凡夫亦复如是,因贪香忘反,失一切善造一切恶也。譬如龙鱼处于水八句,喻贪味之过失。因众生贪著美味,行一切不平等杀害之事,丧他人而保自身,以致亡身堕三涂等苦之过失。如龙鱼在游泳之中,为贪芳饵之食,遂吞钩丧命也。譬如白象居山泽八句,喻贪触之失。世人只知贪求男女美色,趣彼妙触以资身心快乐;而不知此色为恩爱牵缠不息之因,堕身沉沦之本。正犹白象安居山泽自在如意,但忽为欲心昏乱,出山追寻母象以致丧身失命也。世间男女互相求下,即总结贪求五欲之过。以男女色欲为最甚,小之凡夫,广之畜类及欲界人天,皆因贪此色欲以致堕落,受欲海缠缚,堕三恶道黑暗中也。若能舍离贪欲心四句,是劝修离欲。若住阿兰若修行梵行,即得超度生死,到于无为涅槃之常乐宫也。
寅三 别观贪财
“或有菩萨以贪多财而为恐怖。自己财宝恒求积聚而不受用,何况能施贫乏众生?于己财宝深生贪著,于他财宝欲令损减,以是因缘命终之后堕大地狱受无量苦。如是苦报名为第一正感之果;从地狱出受畜生身,身常劳苦水草不足,经多时中酬损他财,如是众苦名为第二正感之果;受是罪已生饿鬼中,因饥渴苦无量千劫不闻浆水饮食之名,其咽如针其腹如山,纵得饮食随变为火,如是苦身名为第三正感之果。毕是罪已来生人间,贫穷下贱为他所使,于诸财宝所求难得,于一切时而不自在,如是余报名相似果。一切菩萨分明知见如是因果,常生恐怖欲求解脱。由是恐怖,远离眷属住阿兰若。”
五欲以男女色欲为根,所以离世间义即离欲界之五欲。但此五欲之中,有一欲唯人道之所特别贪求,而余道之所无有者,即此贪财之欲也。因贪求财产故即造种种恶业,故出家菩萨于财欲,特作观也。
或有菩萨观世人贪求财产而生恐怖。自己财宝下,明世人贪求财宝即不肯布施种福;换言之、即世间众生贪求聚集财宝,如百川归海无有满期,自己尚不受用,何况布施人也?于已财宝至正感之果者,出贪求相和堕三涂之因及受地狱之苦也。从地狱出下,是受第二畜生之正苦报。因前世贪求他人钱财,今生以畜生身而酬报正果耳。受是罪已下,即是复至饿鬼中,酬还前世夺人财产使人受饥饿之报也。毕是罪已下,明转生人间偿还前世鞭挞、饥寒、逼迫、种种残害他人之余报也。相似果者,善因善果,恶因恶果,鞭挞因鞭挞果,故名酬相似之因名相似果也。一切菩萨下,菩萨了知此五欲是苦,是堕三涂之因,故生大恐怖,厌离世俗,抛弃父母,入阿兰若发菩提心也。
寅四 广观烦恼
‘或有菩萨以渴爱心而为恐怖,于诸未得一切财宝,日夜追求生渴爱故,或有菩萨我我所见而为恐怖,为诸烦恼作依止故。或有菩萨以诸法见而为恐怖,与所知障作依止故。或有菩萨六十二见而为恐怖,入邪见林难出离故。或有菩萨疑为恐怖,于真正法生疑惑故。或有菩萨以彼断见而为恐怖,执无后世拨无因果,生大邪见入地狱故。或有菩萨以彼常见而为恐怖,执五趣身恒常决定,随善恶业无变易故。或有菩萨以彼嫉妒而为恐怖,不耐他荣怀恶心故。或有菩萨常以掉举而为恐怖,心不寂静生散乱故。或有菩萨以不信心而为恐怖,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或有菩萨以彼无惭而为恐怖,内无羞耻常造诸恶,业障无明难见佛故。或有菩萨以无愧心而为恐怖,外无羞耻弃恩背德,生死轮回堕三涂故。或有菩萨以忿恨等而为恐怖,能损自他互为怨结,于多劫中障佛道故。或有菩萨以彼忘失而为恐怖,于所闻法不能忆持,忘失文义增愚痴故。’
以下广明烦恼中,因经文参差不一,于根本烦恼和随烦恼之小、大、中随,不能划一严明界限,故科文中总名为广观烦恼也。或有菩萨观渴爱之心能起一切烦恼,于未得追求生渴爱故,菩萨生恐怖心也。渴爱者,即贪爱之心,如渴极之人而思饮也,或有菩萨总观我我所见而生恐怖。前文略观诸结科中,别观我我所执,此处总观故不同也。或有菩萨下,上文我我所见即萨迦耶见,此处即是法见。我我所见烦恼障本,此诸法见所知障本,故菩萨观此而生恐怖。所知障者,一切事理境界,应可了知、亲证,今不能如实观察,即为此法执所障,故曰:所知非是障,以障障所知也。或有菩萨观六十二见而生恐怖。六十二见者,即是在五蕴法上,各蕴执有是我、我有、属我、我在之四,遂成二十;再展转三世,加上根本之断常二边见,成为六十二也。或有菩萨观疑而生恐怖,因疑为六根本烦恼之一,以犹豫为性:由此犹豫于正信、正见及一切善法,彷徨岐途不能前进,故恐怖也。或有菩萨观断常二见而生恐怖。因有断见故,即掩没因果、毁谤三宝而造恶业;反之,有常见故,即抹去善恶因果变异之相,亦随之造恶,故观此为恐怖相也。或有菩萨观嫉妒生恐怖。嫉妒者,随烦恼中小随之一,不耐他荣为性,常怀恶心为业;又复见他功德不能随喜,故恐怖也。或有菩萨观随烦恼中中随之掉举、不信,而生恐怖也。因有掉举心故,使心散乱,观定不成;因有不信心故,一切三宝功德不能信受。如人无手者,因正信是手,正戒是脚,正见是眼,但此不信与信相反,故名无手也。或有菩萨观中随烦恼,无有惭故对于内法不知尊重,无有愧故对于内外诸法不明善恶,不知报恩;二者皆无羞耻故,能造恶受罪,故菩萨生恐怖也。或有菩萨观小随烦恼忿恨等而生恐怖也。或有菩萨观大随中失念而生恐怖。忘失者,即失念也,于善法等不能忆记正念,不能受持佛法,故生恐怖也。
寅五 遍观杂染
“或有菩萨乃至一切不善黑业而为恐怖,何以故?一切不善是生死因,轮转三界不得出离,于是无量无边恐怖,皆能障碍出世胜法。或有菩萨以五种盖而为恐布,五种烦恼覆盖菩萨菩提心故。或有菩萨以憎恶心而为恐怖,于诸众生无怜湣心,修菩提行多退转故。或有菩萨以破戒垢而为恐怖,污秽圣法难得果报。或有菩萨以彼忧恼而为恐怖,妄想炽然失善业故。或有菩萨以恶作心而为恐怖,于所修善生追悔故。或有菩萨而说狂醉是为恐怖,不识善恶无尊卑故。或有菩萨以非时死而为恐怖,不住正念归无常故。或有菩萨以妄语业而为恐怖,生生世世所有言说,一切众生不信受故。或有菩萨以四颠倒而为恐怖,由四颠倒轮回生死,起烦恼业不求佛故。或有菩萨而说恶友是为恐怖,随不善友造恶业故。或有菩萨以五蕴魔而为恐怖,是五蕴身从烦恼生,生已即起无量烦恼,因诸烦恼造不善业,由诸惑业堕大深坑,以是因缘而生恐怖。或有菩萨以烦恼魔而为恐怖,大小烦恼能续生死,退菩提心堕恶道故。或有菩萨厌患死魔而为恐怖,发菩提心未得不退,身坏命终生退转故。或有菩萨以诸天魔而为恐怖,天魔眷属充满欲界,障修道人退菩提故。或有菩萨以无记心而为恐怖,于诸善法不能进修,空过长时退善业故。或有菩萨以彼八难而为恐怖,堕八难者从冥入冥,生死长夜难遇明故。或有菩萨观彼地狱而为恐怖,一堕地狱,经无量劫受大苦恼难解脱故。或有菩萨堕畜生道而为恐怖,傍生界中受愚痴报,经无量劫难出离故。或有菩萨睹饿鬼道而为恐怖,于恒沙劫受饥渴苦,难可值遇佛法僧故。或有菩萨想欲界生而为恐怖,烦恼杂起造诸恶业堕三涂故。或有菩萨以彼色界而为恐怖,有覆烦恼能障定故。或有菩萨以无色界而为恐怖,三界之中最为寂静犹如涅槃,有情妄执而为究竟,劫尽命终坠地狱故。或有菩萨数数生死而为恐怖,生邪见家难出离故。或有菩萨厌离生死而为恐怖,死此生彼常受苦恼,障菩萨行求涅槃故。或有菩萨以世间语是为恐怖,心常散乱妨善业故。或有菩萨以心意识而为恐怖,所缘行相不可知故。
杂染之法遍于惑──烦恼、业、苦──生三种杂染,但文段不甚明晰,故总名杂染也。或有菩萨观业杂染法为一切生死因,障菩提胜道,故菩萨恐怖也。黑业者,业有善、恶、无记三种,善业即为白业──清净,恶业即为黑业──杂染,善恶参杂即为杂业──融和,故此黑业即恶业也。或有菩萨观五盖生怖,五盖者,即贪欲盖──顺境希求故,嗔恚盖──违境忿恚故,昏眠盖──昏熟闇冥故,掉悔盖─-轻动追过故,疑惑盖──谛理不决故。盖者,障覆之义,有此五种即能障覆菩提道故。或有菩萨观憎恶生怖,因憎恶故于一切众生即无怜湣之心,无怜湣心故即无大悲,无大悲故即不能普度众生,故菩萨生恐怖也。或有菩萨观破戒生怖。戒者,三无漏学之本,所谓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故此戒本若破,则定慧之果难成,故恐怖也──此破戒为业杂染摄,或有菩萨观忧恼生怖,因有忧恼心即不能专一,心不专一妄想易生,即失善业,故菩萨生怖畏也。或有菩萨观恶作生怖。恶作者,先之所作后生追悔,如先作善后生追悔,则善业难生,故菩萨恐怖也──此是四不定中之一。或有菩萨观狂醉生怖。狂醉者失去通常知觉,于一切善恶尊卑不能明辨,故恐怖也。或有菩萨观非时死生怖。非时死者,失去正念不能随念所生,以及乘业轮转,或堕三涂之中,故生恐怖。或有菩萨观妄语生怖,因在因地妄语,果地即说真实言语众生亦不信受,故恐怖也。或有菩萨观四倒生怖。四倒者无常计常,不净计净,不乐计乐,无我计我,由此四倒生死轮回,故恐怖也。或有菩萨观恶友生怖,因随恶友恶业增长,善业退失,故怖畏也。或有菩萨别观五魔而生恐怖。五魔者,即业、天、死、烦恼、五蕴魔是也。或有菩萨观无记生怖,因无记法对于善法障前进故。或有菩萨观八难生怖,因在八难不能遇佛,常处黑暗故生恐怖。或有菩萨观三恶道而生恐怖。或有菩萨别观三界无常而生恐怖也。或有菩萨观数数生死生怖:因常流转生死之中,若生邪家即难出离,故生恐怖。或有菩萨观厌离生死生怖:因在生死之中,常有生老病死苦故,障碍求菩萨道。或有菩萨观世语生怖,因世间语散乱定心,妨害善业,故生恐怖。或有菩萨观心意识三生怖:心者集起之义──第八,意者思量之义──第七,识者分别之义──第六。此三心法,都是虚妄分别之心,此心为因乃显妄境,由此妄境复成妄因,展转相续无有出期。又此妄心妄境行相难知,故生恐怖也──此中心意识,总括三界心心所。
丑二 示离怖处
“若在俗家,由斯恐怖昼夜相续扰乱善心,不能证得无恐怖法。过去菩萨住阿兰若,皆能证得无恐怖法,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菩萨住阿兰若,悉皆当得无恐怖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在十方诸大菩萨,住阿兰若断一切障,得无恐怖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汝等当知!随应修学三世菩萨摄念身心住阿兰若,调伏妄想永无恐怖,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上文明种种恐怖,此文正指出离恐怖之处。此中可分为三种而大略说明之:第一、从若在俗家至不能证得无恐怖法一节,说在家之人不能究竟离去恐怖,因他常为世俗之所牵攀,昼夜分扰其心,虽善心亦终不能免欲染之所缠缚,所以不能离恐怖。第二、从过去菩萨至得无恐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节,说明过去、现在、未来之诸大菩萨,能断除种种恐怖;其所以能断除种种恐怖者,即是能远离五欲之家而处于清净阿兰若地,以收束其心而求于佛果菩提。第三、从汝等当知至究竟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一文,说明今智光菩萨等修学三世菩萨住阿兰若离恐怖之法,即是调伏身心,使五根不发生六识,攀缘六尘以流转生死。必要调摄其心,使此万念纷纭之心而归为一念,如是一念相续不断,则定由是生,慧由是发,渐次离去三界有漏生死之法,以至于究竟离去一切恐怖,究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若不究竟成佛,则终是堕落于生死恐怖之中而不能出离。唯有出家菩萨,远离尘俗而处于清静兰若,息诸妄想分别而究竟成佛,始能离一切恐怖,否则终不能远离恐怖者也。
丑三 出恐怖本
“复次、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当作何业?作何等念?日夜常作如是思惟:世间所有一切恐怖皆从我生,一切恐怖著我生故,一切恐怖我为根本故,一切恐怖我爱生故,一切恐怖我想生故,一切恐怖我见生故,一切恐怖我为住处,一切恐怖因我生故,一切恐怖分别生故,一切恐怖烦恼生故,一切烦恼我爱生故。”
上面指出远离恐怖之处所,现在指出恐怖之根本。因恐怖无量,必须穷其根本,若根本除则枝末自易断除。故出家菩萨住于阿兰若处,即应常观察。思维下,举出恐怖之根本。此中世间一切恐怖皆从我生者,即是总举一切恐怖皆以我为根本,假使我空则便能远离一切恐怖。所谓我者,不过是五蕴之假体,但众生不知妄认为我,既妄认为我,便执著为我及生我爱与妄想分别,乃至生出一切烦恼,此中所举恐怖之根本,有十余种之数,约其性质相同者而归纳之,即便是以我为根本。由有我故便生执著,则有我见发生;既由我见,又生出我爱以为上首,及我之妄想分别。兹为明了起见,列表如下:
一切恐怖皆从我生─────────我
一切恐怖著我我故─────────我见、我爱(贪)
一切恐怖我为根本─────────我
一切恐怖我爱生故─────────我爱(贪)
一切恐怖我想生故─────────我想
一切恐怖我见生故─────────我见
一切恐怖我为住处─────────我
一切恐怖因我生故─────────我
一切恐怖分别生故─────────我见、我想
一切恐怖烦恼生故─────────我爱(贪)
一切恐怖我爱生故─────────我爱(贪)
上所明即是一切烦恼由爱而生,以爱为上首,以我见、我想为副助;而我爱、我见、我想,又以我为根本。若能明此,即知一切恐怖之本胥在于我,我无则恐怖亦无。仔细思之,的确如是。平常胆大而对于生死不生惧畏之人,不过是意识所熏成之习气,而他之根本仍是有所恐怖;如打仗遇危险而不惧,不过习惯之养成,并不是离去恐怖。若果真离去恐怖,不特一切凡夫不能,即是三果之圣人于入灭定时、遇到忽击大雷之时,尚不能免去惊骇而生我之恐怖,若要离去此恐怖,即是成唯识论所谓阿罗汉与八地以上之菩萨,第七末那不执为我,始能无有恐怖。否则、皆在恐怖我执之中。由此、则知一切恐怖皆由于有我也。
丑四 结应离执
“若我住在阿兰若处不能舍离我我所执,不应住是阿兰若中,不如还住白衣屋舍。何以故?若有我相,不应住止阿兰若处;若有补特伽罗相者,不应住止阿兰若处;若人具有我我所执,不应住止阿兰若处;若有法见,不应住止阿兰若处;若有具此四颠倒执,不应住止阿兰若处。汝等谛听!若有修行依涅槃相,不应住止阿兰若处,何况更起诸烦恼相?”
上明世间一切恐怖,皆由于我我所执;今于明得一切恐怖不外乎我我所执之后,要于此阿兰若中离去我我所执,此中大略可以四种意义明之。第一、总明我法二执,谓出家菩萨住于阿兰若清静之处,尚不能离去我法二执,则便与住阿兰若之本旨相违。盖住阿兰若之本旨,即是求证佛果菩提,求佛果菩提即要离去我我所执。今既不能离去我我所执,则便同于山中之野兽,不如还住白衣之屋舍,何必出家修行耶?第二、即正明我执。此中所云我相者,即是五蕴身和合之假相,即是我之总名,为有情虚妄分别而计执者。补特伽罗相者,即是‘数取趣相’,数数取得六道之相,从此趣而趋于他趣,即是从此一身而到他身,若人、若畜生、若天等。虽数转变而忽此忽彼,但有此忽此忽彼之自体,即以此忽此忽彼之自体而分别计执为补特伽罗,即是我相之别名。此经但举二种我相,在他经论有知者、见者、士夫等种种我相之不同,后当明之。第三、结上之我执而起下之法执。此中之我执,即成唯识论所谓:“有情、命者、预流、一来等”。我所与法见,即成唯识论所谓“实、德、业等,蕴、处、界等”。然此中是说若有我法二执,则不应住于阿兰若处也。第四、别明法执,此中所云四颠倒执者,即凡夫于无常之法而执为常,于无乐、无我、无净之法,而执为乐、为我、为净,所以名之为四颠倒执。涅槃相者,即说修学之人,执著有涅槃所依及涅槃证得,即是涅槃之相。烦恼相者,即是执著我我所相,由执我我所相故而生诸烦恼。要之,此中是说有四颠倒执,固不能住于阿兰若,即是有涅槃相之执,尚不能住于阿兰若,何况于阿兰若而起诸烦恼相耶!
癸二 观阿兰若功德
子一 示当住阿兰若相
“汝等谛听!若有不著一切相,应当安住阿兰若处,是名当坐无著道场,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若心调柔无有诤论,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于世因缘都无所著,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于色、声、香、味、触等法无依止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于一切法有平等见,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于四威仪能调自心,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能舍一切诸恐怖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诸佛子等!以要言之,于诸烦恼得解脱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若得成就涅槃因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能善修行四无垢性,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若有少欲能知足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具足多闻有智慧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若能修行三解脱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永断能缚烦恼结者,应当安任阿兰若处。能审观察十二因缘,应当安住阿兰若处。所作已办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舍诸重担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证悟真如深妙理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
住阿兰若相者,即是住于阿兰若所应持之态度。前结应离执一科,即是不应住阿兰若之态度,因他我我所执尚未舍离,则便违于住阿兰若之本旨。今是明住阿兰若所应具足之态度,此中可以二段而明之:第一段,可说泛明住阿兰若所应具足之条件、可有七种条件:第一,不著一切相,便有住阿兰若之资格。因不著我种种相、法种种相,则便于我法皆不可得,如是则便住无所得之心。第二、若心调柔无有诤论,调柔即是调伏烦恼之心而柔顺于出世之道,无有诤论即是安住于定心而不与六尘诸缘诤论──即不缘六尘等法,盖诤论即生烦恼之过失也。第三、于世因缘都无所著,即是不著于世俗境界。第四、于色声香味触等法无依止,即是不依止于五尘及其他法。第五、于一切法有平等见,即是于止观中观一切法无二无别。第六、于四威仪能调自心,即是于行住坐卧,皆与心相应而使自心安乐。第七、能舍一切诸恐怖,即是舍离上面所举出之诸恐怖法。第二段,可说是总明住阿兰若所应具足之条件,此中举出之条件有十一种:第一、于诸烦恼得解脱者,此就最低限度能对治烦恼言,若真解脱要在见道位,究竟解脱烦恼必须在佛果位。故今从对治言,即地前亦可方便解脱烦恼。第二、成就涅槃因者,即是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乃至三十七道品等法,皆是成就涅槃因者。第三、善能修行四无垢性,即是修习无垢性品中不贪衣服、卧具、饮食、汤药之四法。第四、少欲知足,其性质略与四无垢性相同。第五、具足多闻智慧,即是具足闻、思、修慧。第六、能修三解脱者,即是空、无愿、无相三解脱门、亦名三三昧或三空。第七、永断能缚烦恼结者,此是就渐渐对治烦恼而至于极言,与前解脱烦恼稍别,彼是直就解脱而言。第八、能审观察十二因缘,即是能谛审观察无明、行、识乃至老死等法。第九、所作已办者,即是二乘人究竟证得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于免离生死所应作之事已办毕,再不流转生死故。第十、舍诸重担者,即是解脱烦恼,因烦恼未除则如重担之负于身,今烦恼既除则身心皆得轻安自在。第十一、证悟真如深妙理者,即是于见道位通达诸法真实如如之深妙理体。若于上之各种条件,能具足一种、二种乃至齐具,即得住于阿兰若处;否则、等于山中之野兽,或不如还住白衣屋舍之为愈也。
子二 示正住阿兰若行
丑一 不生一切分别心观
“汝等当知!阿兰若处种种药草、大小树木生阿兰若,曾无恐怖亦无分别;菩萨摩诃萨住阿兰若亦复如是,观自身心犹如枯树、墙壁、瓦砾等无有异,于一切法无有分别。我观身心犹如幻梦中无有实,念念衰老,其息出已更不复入,由善恶因随业受报。是身无常速起速灭,是身虚假终不久停。如是身中无我我所,无有情、无命者、无养育者、无士夫者、无补特伽罗者、无作业者、无有见者、如是等相本来空寂,犹如虚空亦如泡沫。常应念念作如是观,一切恐怖皆得解脱,如彼树木无有恐怖。时诸菩萨得大安乐无畏生处,是名菩萨住阿兰若,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明出家菩萨于阿兰若处修学佛道,于一切诸法不应起分别之心,即华严经所谓“不于其处起分别,是故此中最吉祥”也。此中略可以三段说明之:第一、即是乐远离行菩萨告智光等菩萨住阿兰若修观之方法,其方法谓住于阿兰若者,观本人之身如阿兰若处之草木瓦砾,无有分别无有恐怖,菩萨之修习止观亦复如是,于一切诸法亦不应起分别。然此是现量境界,并非如草木瓦砾全无知者。第二、即乐远离行菩萨说明自己修观之法,而观得身心虚伪不实,刹那变坏乃至如是身中无我我所及无有情等。此有情等皆是我之差别相,今以般若经中之十三我相,并列而观之,便可知彼此所出我相之多少。其他经论,亦有多少不同者。兹不繁取。如下表:
┌我…………………………………我 我 所┐
│有 情──────────有 情│
│意 生 │
│摩纳缚迦 │
│养 育 者──────────养 育 者│
│数 取 趣 │
般若经┤命 者──────────命 者├本经
│生 者 │
│士 夫──────────士 夫 者│
│作 者──────────作 业 者│
│受 者 补特伽罗│
│知 者 │
└见 者──────────有 见 者┘
第三、即是乐远离行菩萨说明本人修观方法之后,嘱命智光等亦应如是观察,不应起分别乃至有我我所执等。若能如是观察,则便离一切恐怖而得大安乐,是名住阿兰若修菩提者。
丑二 具足一切功德处观
“复次、出家菩萨住阿兰若,昼夜相续应如是观:是阿兰若善能修习四无垢性安乐之处,是阿兰若善能修习知足之处,是阿兰若于诸烦恼得解脱处,是阿兰若具足多闻智慧之处;是阿兰若伏断烦恼所知障处,是阿兰若能入三种解脱门处,是阿兰若善能证得八解脱处,是阿兰若善能观察十二缘处,是阿兰若善能断除业障之处;是阿兰若能得初果预流之处,是阿兰若能得第二一来果处,是阿兰若能得第三不还果处,是阿兰若得第四果阿罗汉处;是阿兰若证得辟支佛果之处,是阿兰若已办所作得自在处,是阿兰若舍诸重担得轻安处,是阿兰若证得二空真如之处。”
“同阿兰若能修无量大慈心处,是阿兰若修证无量大悲心处,是阿兰若能善修习喜无量处,是阿兰若善能修习舍无量处。是阿兰若能发菩提心处,是阿兰若菩萨修持到十信处,是阿兰若复次进修到十住处,是阿兰若展转增修到十行处,是阿兰若展转修行十回向处,是阿兰若善能修习四善根处,是阿兰若修行六度波罗密处,是阿兰若修行初地至十地处。是阿兰若证得六根清净之处,是阿兰若善能证得天眼通处,是阿兰若得天耳通及宿住智、生死智明、神境、他心如是通处。”
“是阿兰若有惭愧处,是阿兰若不放逸处。是阿兰若修五根处,是阿兰若证得无量无边三昧之处,是阿兰若能得恒沙陀罗尼门证自在处,是阿兰若悟无生忍,是阿兰若永出三界断生死处,是阿兰若得不退转,是阿兰若降伏一切众魔怨敌,销除业障见佛闻法如是之处。是阿兰若得佛不共最上法门。是阿兰若修习戒蕴清净之处,是阿兰若出生无漏三摩地处,是阿兰若能生般若证解脱处,是阿兰若能生解脱知见之处。是阿兰若得三十七菩提分法。是阿兰若能得解脱十二入处,是阿兰若永离有漏十八界处。是阿兰若微妙观察十八空处,是阿兰若容受一切诸法空处。是阿兰若增长十善法生之处,是阿兰若增长坚固菩提心处。是阿兰若三世诸佛赞叹之处,是阿兰若一切菩萨恭敬赞叹如是之处。”
“是阿兰若毗婆尸佛于尼俱陀树下成道,是阿兰若尸弃如来于尸利沙树下成道,是阿兰若毗舍如来阿尸婆多树下成道,是阿兰若俱留孙佛无忧树下成等正觉,是阿兰若俱那含牟尼如来优昙树下成等正觉,是阿兰若迦叶如来娑陀树下成等正觉,是阿兰若释迦如来于毕钵罗树下成道之处。汝等当知!阿兰若处有如是等无量无边功德胜利”。
此明出家菩萨住于阿兰若处,应观阿兰若处具足如是种种功德。此中从复次出家菩萨至证得二空真如之处,略与前‘住阿兰若相’科中后段“诸佛子等以要言之”以下文同,今且摄表以明之。
此中所出之功德,虽比前住阿兰若相后段文中稍多,但不过开合之不同耳。如此中于三解脱之后又加以八解脱一条,虽名相不同,然皆是修无所得之空观法。所谓八解脱者: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灭受想定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此略与八胜处、十遍处相同,为上二界与三乘所共修之法。其善能断除业障功德,略与阿兰若相中之‘永断能缚烦恼结’相同,不过明阿兰若功德中,就其烦恼所感得之业果而言耳。此明阿兰若功德中,多出声闻四果与辟支佛果,即阿兰若相中之‘所作已办’摄之。其阿罗汉果与辟支佛果,正是所作已办之人;其声闻之前三果,虽不即是所作已办者,但阿罗汉果是基于此三果者,故亦摄之于所作已办中。此明阿兰若功德中又举出所作已办者,总明二乘人之得自在,亦无妨碍。前阿兰若相中有‘若得成熟涅槃因者一一条,虽未摄于此何种功德中,但此一条可说是总明修菩提道法者,则可通摄一切。要之、此表中用实线者,即是上下相同;其用虚线者,则可摄于某种中。
次从是阿兰若至舍无量处一文,明阿兰若能修得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之四无量心功德。次从是阿兰若至至十地处一文,明菩萨三僧企耶求佛果菩提,于所经历行位之功德;即是从初发心进而到十信,更进而到十住,再进而到十行,如是展转增进而到十回向,再由十回向展转增进而到四加行,于中修行六波罗密,乃至登极喜地以至十地。但六波罗密在地前所修者是有漏之功德,不得名为清净波罗密;在地上菩萨所修者,则便名为无漏功德清净波罗密。次从是阿兰若至如是通处,明身心获益之功德。初是六根清净功德,六根清净即是住阿兰若能使无始以来眼等诸根之罪垢悉皆消除,即成诸根互用圆满无碍之功德。其次即是获得六神通之功德:此中之宿住智即宿命通,生死智明即是漏尽通。因此通于诸烦恼已尽净无余,更不落于生死,故对于生死已明了通达,非是天眼通。天眼通但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之相,且此中已举出此通,所以断除烦恼是漏尽通,断除生死而不受于生死之谓也。此中所以称智称明者,因此六神通是由于证得圣智而发,或与圣智相应,故此中称宿住智及生死智,又此言生死智明者,若以三明而论,则宿命通为三明中之一明。明之功用,较通之功用稍强,但此中互用而不分耳。
次从是阿兰若至不放逸处,明住阿兰若能得善心所之功德,即是住于阿兰若能生惭愧之心及不放逸之心。次从是阿兰若至最上法门,此明住阿兰若能生一切诸法功德。最初、即能修练五根,五根即信、勤、念、定、慧,为三十七菩提分法中之五根菩提分法。其次、即能证得无量无边三昧,三昧即是禅定。又其次,即能得恒沙陀罗尼门自在,陀罗尼即是总持,总持一切法、一切义、一切定慧、一切咒术而不散失,即说总持恒河沙数之善法亦得自在无碍。又其次、即能悟无生忍,无生忍即忍可印证诸法真如之理体为无有生灭者,故云无生忍,此在初地见道位及八地等皆得悟入。又其次、即能永出三界断生死处,断除烦恼障即是断生死,断生死即是永出三界。又其次、即能得不退转,即是于诸善法唯有增胜而不退转。又其次、即是能降伏众魔怨敌及消除业杂染而见佛闻法。众魔,即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等,此众魔能障人之佛果菩提,故称为怨敌。又其次、即能得佛之不共法门──十八不共法或是一百四十功德法,皆为不共二乘之法。次从是阿兰若至能生解脱知见之处,明阿兰若处能生戒、定──三摩地、慧──般若、解脱、解脱知见之五分法身功德。次从阿兰若至菩提分法,明阿兰若处能生三十七菩提分法之功德,即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是也。又从是阿兰若至十八界处,明阿兰若处能得解脱十二入、及永离有漏十八界功德。眼等六根和色等六尘相合,即是十二入;根尘相对而生六识,即是十八界。次从是阿兰若至诸法空处,明阿兰若处能观察十八空乃至能容受一切诸法空。十八空,即智度论、般若经等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性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其实,十八空亦可概括一切空法,但有此一切诸法空,则其范围比之于十八空又更广阔,以其无限量故。次从是阿兰若至菩提心处,即明阿兰若处能增长十善法及增长坚固菩提心。十善法即是身三支,不杀、不盗、不淫;口四支,不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再加无贪、无嗔、无痴之意业三善根,则成为十善法,次从是阿兰若至如是之处,即明阿兰若为三世诸佛之所赞叹,及一切菩萨之恭敬赞叹。
次从是阿兰若至成道之处,明于阿兰若处成道之功德。毗婆尸,又作毗钵尸、微钵尸、毗婆沙维卫,盖梵音有轻重之不同其义一也。梵语毗婆尸,译曰胜观,或译种种观、种种见等,此是过去七佛之第一尊,而为庄严劫千佛中之最后第三佛也。尼俱陀树,又名尼拘陀树,此云无节,亦云纵广树也。此树端直无节,圆满可爱,离地三丈余方有枝节。尸器,或作式弃、式诘,译曰持髻、曰胜、曰最上、曰顶髻、曰火髻,以入火光定而断欲惑故。此为七佛之第二尊,为过去千佛中最后之第二佛。尸利沙树,尸利沙者,吉祥之义,即此方之合昏树也,俗名为夜合树。尸弃如来于此树下成道。毗舍,即毗舍浮,又名毗舍浮、毗湿婆部、毗摄浮、鞞恕婆等,此云一切胜。毗湿婆译作遍一切,部即自在义,即是遍一切皆自在。为过去千佛中之最后一佛,七佛中之第三佛。阿私婆多,亦云阿湿婆他。梵语阿湿婆,此言马陀者脚,合而言之曰马脚树。俱留孙,亦云拘留孙、鸠楼孙。拘留孙译云所应断已断,或译灭累,或译成就妙美,为七佛中之第四佛,为现在贤劫千佛之第一尊。无忧树即梵语阿输迦树也。悉达太子亦生此树下,即岚毗尼园之无忧树,然俱留孙佛成道之树,但同此名,非即悉达太子诞生之树。俱那含牟尼,又作拘含那牟尼,或作迦诺迦牟尼,译曰金寂,或译金色,或金寂静,或仙人,是贤劫中第二佛,七佛中第五佛。优昙,具云优昙钵罗,译云灵瑞。法华文句云‘优昙华此言灵瑞,三千年中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按此树为无花果类,产于喜马拉耶山麓及锡兰等处。迦叶,具云迦叶波,此言饮光,此为现在劫中第三佛,七佛中第六佛。娑陀、即娑罗树,此言坚固;与释迦如来入灭之树同类。其树四方各生二株,人可于中间居住者也。释迦者姓也,此言能仁;牟尼者即如来之德号,此言寂默,即能仁寂默,为现在劫之第四佛,七佛中之第七尊。毕钵罗树,即菩提树,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谓之菩提树。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茎干黄白,枝叶青翠,每至如来涅槃之日叶皆凋落,顷而复故。探玄记二十四曰:‘毕钵罗树,此云榕树,在岭南亦有此树’。按亦即川、滇、黔之黄桷树。上明七佛住阿兰若于诸树下成等正觉,下从汝等当知至功德胜利,即总明上来住阿兰若处之种种功德。然上面所列之功德,下过举其大略,其实无量无边功德而不可计喻者也。
壬二 重颂
尔时、乐远离行菩萨为诸大众而说偈言:“出家菩萨住兰若,当作何念及何业?世间所有诸恐怖,皆从我见、我所生。若能断除我我所,一切恐怖无所依;若有能执我见心,毕竟不成菩提道:涅槃常住皆无相,何况烦恼非法相?不著诸法及众生,心无诤论修正念,四威仪中调伏心,应住兰若常寂静。能断烦恼、心知足,住于兰若空寂舍,入三解脱无相门,住于兰若离尘垢。能观十二因缘法,四谛、二空真妙理,世间八法不倾动,如是大士住兰若。能观自身如枯木,亦如水沫及幻梦,不著二边平等相,如是萨埵住兰若。罪业缠缚无常身,本来虚假元无实,我法二执及罪相,于三世中不可得。自身他身无有二,一切诸法亦如是,谛观法性无去来,如是菩萨住兰若。栴檀涂身及赞叹,以刀屠割并骂辱,于此二人无爱憎,如是菩萨住兰若。出家乐住阿兰若,昼夜应作如是观:阿兰若处真道场,一切如来成正觉;阿兰若处妙法空,出世正法之所生;阿兰若处圣所尊,能生三乘圣道故;阿兰若处圣所宅,一切圣贤常住故;阿兰若处如来宫,十方诸佛所依故;阿兰若处金刚座,三世诸佛得道故;阿兰若处涅槃宫,三世如来圆寂故;阿兰若处大慈室,菩萨住此修慈故;阿兰若处是悲田,三世诸佛修悲故;阿兰若处六通室,菩萨于此游戏故;阿兰若处大无畏,能断一切恐怖故;阿兰若处三摩地,诸求道者得定故;阿兰若处陀罗尼,诸持咒人神力故;阿兰若处善法堂,增长一切善法故;阿兰若处菩提室,菩萨修道得忍故。若欲永超三界苦,菩提、涅槃当修证,遍周法界利群生,应居兰若菩提室。所修六度、四摄法,回施三有及四恩,自他俱入甘露城,同证一如真法界”。
此中初一颂,颂出恐怖本之一科。次一颂半,是颂前长行结应离执一科文。次三颂,是颂长行示当住阿兰若相文。次四颂,是颂长行不生一切分别心观。次八颂,是颂长行具足一切功德处观。次二颂,是总结长行并重颂之颂。即是要有情住阿兰若求佛果菩提,以远离生死之苦而修四摄六度,作自利利他之事业。所谓四摄者,即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四,以此四法而摄受一切有情,故名四摄。三有者,即三界之别名,因三界有于生死之苦,故名三有。甘露城,即是涅槃城。一如真法界,即是一真法界或真如法界。
庚二 如来印成
尔时、乐远离行菩萨摩诃萨为诸大众说是法已,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大众及未来世求佛道者,分别演说阿兰若处殊胜功德,利益安乐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趣向菩提正真觉道,汝所成就无量功德,千佛共说不能穷尽”。
此以前乐远离行菩萨在如来法会中,对在会大众说明本人出家修行之心得。一方面明处于世间为种种不善法之所染污,不易解脱三界生死之一切恐怖;一方面又明若要出离世间之一切恐怖,则必须处于阿兰若处而修佛道,因阿兰若处能生一切清净功德。故嘱在会诸众,出离五欲杂染之地,而于清静兰若依其所说之法而作如是观。但说虽如是说,而不知是否与佛相同,因要释众之疑惑,故有如来出而印证许可,以明其说真实非虚,以释在会疑惑,且亦令未来生信,此即本科文之大意也。
庚三 法众获益
尔时、会中智光菩萨、无量阿僧祇菩萨大众,闻阿兰若最胜功德,即得闻持陀罗尼门。无量众生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千亿众生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此即智光等无量无数菩萨,得闻乐远离行菩萨说阿兰若之功德,即获得闻持陀罗尼之利益。闻持陀罗尼,乃四种陀罗尼之一,即是闻听佛法而总持不失也。次有无量众生发菩提心得不退转。次有千亿众生,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其义如前诸获益中说。上来,应机渐说中之五乘共法,于此告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