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形成、教理和
人生价值观
徐恒志居士著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这次袁家毅教授要我向同学们作一次关于佛教学术思想的报告,鉴于本人对佛教认识不够全面,知识水准不高,本来不打算来讲,但考虑到佛教是一种影响深广的社会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来谈一些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它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使同学们扩大视野,了解佛教对我国传统文化、道德结构、生活领域等方面的影响,是有一定意义的,于是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现在我分三个方面来讲。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予指正。
佛教产生在印度,它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他降生在印度东北喜马拉雅山麓的迦毗罗卫国,就是现在尼泊尔国境内的毕柏罗婆地方。释迦牟尼是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原名悉达多。他从小就学通了各种学问和兵法、武艺,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物。但当他青年到城外郊游时,见到了病人、老人、死人和出家人,给了他很大启发,常常独自思考,怎样才能使人类的痛苦获得解脱?当他看到印度四个阶级的不平等待遇,也感到很不满意。为了探求宇宙人生的奥秘,他二十九岁时终于排除了各种阻挡、干扰,抛弃了人间的尊荣富贵,在一天夜里,看了正在酣睡中的妃子和爱子最后一眼之后,便跨上马背,离开了王宫,到深山去探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六年极其刻苦的生活,在三十五岁那年终于克服了内外魔障,明悟了一切事物无不是因缘所生,从而体验了宇宙人生的真实状态,成为一名觉悟者——佛陀。释迦牟尼佛证道以后,他就毫不停顿在印度和恒河两岸,开展了弘法、教化工作。他的目的在使人们都能像他那样明白真理,解脱痛苦。他并不要求人们对他作盲目的崇拜,也不是用麻醉的方法,使人们得到安慰和寄托,而是用纯理智、纯客观的自我悟证,使一切众生——主要以人类为中心,获得智慧和幸福。他奔走各地,传教说法近半个世纪,到八十岁那年从容、安详地圆寂了。
佛教形成以后,不断向各国传播,特别盛行于亚洲,许多国家普遍地把佛教奉为国教,近年来在欧美各国也广泛流行。这说明佛教文化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后,经过二千多年的传播与发展,逐步纳入了中国文化的框架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以后,宗教政策得到了恢复和贯彻,这不仅使宗教的文化艺术,受到了重视和保护,也为以历史发展的观点,推动宗教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
佛教对宇宙人生有独到的见解,这就是因缘和合、生起万法的观点,即不管是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乃至我们的主观认识,无不都是各种条件和合的现象,缺少一个条件就不能产生事物本身。譬如一棵树便是由种子、肥料、阳光、人工等所结合;这个大课堂是由水泥、钢骨、砖木等所建造,条件不具足就不可能有树木和会堂这些现象。同学们有学习的要求,这是‘因’;经过家长的赞助,老师的教导,这是‘缘’;将来便能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这便是‘结果’。可见万事万物,因缘和合,才能生果。既然是因缘和合所生,就不免要迁流、变化,它们的体性是空的;体性虽空,但不妨有事物的各种假象,这就叫‘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这是用两点论来说明一切事物的。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豁然开悟,就是洞彻了宇宙人生是一系列无穷无尽的缘起现象;明白了事事物物都是生灭变化、互相依存的,没有孤立和绝对的存在,正像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如果没有物质运动,也就没有时间、空间的概念。
在人生领域里,人们一切活动,看来是各自进行,实际上是农民为我种田,工人为我织布,我们的衣、食、住、行事事都依赖别人的帮助,才能生存。我们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他人提供方便。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互相依赖,互为缘起。用‘缘起性空’这一根本观点来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自然形成了下列一些基本哲理:
(一)印证真理的三种标准——三法印
(1)诸行无常: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消灭的无穷循环中,没有恒常不变的东西。如宏观世界的各种天体:太阳系、银河系、星云、星团等等,无不在运动变化,所以佛教说世界是成、住、坏、空,不断循环。这一论点,已由当前宇宙学家的新发现所证实。美国天文学家佐治.甘茂(George Gamow)曾发表了‘宇宙是在虚无一物的情况下形成的’这一观点。形成的过程是从非物质,先形成次原子的粒子、微子等等,然后形成原子,进入了物质状态,再进而聚合到了极大密度时,压缩到极点,就发生了巨大爆炸、辐射出去的气体,逐步形成了星云系统。目前世界各著名天文台都摄得许多‘喷射星云旋系’和‘无线电波星云旋系’(Radio-galaxy)的照片。例如美国海勒天文观测台摄得一座典型的喷射星云旋系,射出的强烈光炬,长达一万光年。这就说明了虚无之中能射出物质。同时,许多天体,则是在不断衰老之中,太阳上出现黑的斑点,正是太阳内部剧烈运动的结果,由于它每分每秒在释放著能量,当然也有缩小、爆炸和熄灭的日子。发生、发展、消灭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不可抗拒的规律。天体的成、住、坏、空以及现代科学所说物质可变为能量,能量可变为物质,正是佛教理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物质领域里的精辟概括。但是佛教的这一论点,实际上不仅指物质领域,而是论证物质、思维和绝对理体的融通不二的境界。同样肉体上有生、老、病、死,思想上有生、住、异、灭,说明我们经验世界中的一切现象——不管是物理的、生理的和心理的,无不在迅速发展、变化之中,所以说一切是迁流无常的。
(2)诸法无我:‘诸法’是指一切事事物物。所谓‘我’主要有二种含义:1.常住不变的意思,即不因时间、空间等各种条件的变化而消失;2.能作主宰的意思,能随心所欲主宰一切。但事实上,我们的身体是随著细胞的新陈代谢而生生灭灭,细胞又是各种元素所合成,不可能常住不变;也不可能有主宰一切的能力。譬如谁都不想死,但死字临头,哪个能自作主张?因此,所谓我,实际上也是‘缘起性空’的。
(3)涅槃寂静:‘涅槃’译为‘圆寂’,即一切智慧、道德都圆满,一切烦恼、习气都寂灭,带来内心世界永恒的宁静。当人们掌握了无常、无我的道理后,就会对客观世界和主观意识不再坚固执著,不会凝结、僵化,打破‘我’字当头的种种不良倾向,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处理一切,平衡人们的精神生态。这种‘涅槃寂静’的境界已被许多学佛的人所证实。从逻辑推理上来说,我们的思想、心念既是有生有灭的,那么必然有一个前念已灭,后念未生的‘不生不灭’的空寂灵明境界,这是可以理解的。大乘佛教更综合和深化了‘三法印’,而说‘一实相印’。通过时时以智慧观照,有助于化除我、法二种执著,达到超越主客观分别,进入光明自在境界。在证实这一客观真理——实相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到人我一体,从而发起了同体大悲心,积极向上,与人为善,自利利他,达到净化心灵、净化人生的目的。
(二)对一切事物的三种观点——空、假、中
这是缘起性空道理的高度概括。任何事物都可从空、假、中三方面去认识。上面所说的树,就可以这样说:‘所谓树、即非树,是名树。’因为树是各种条件的结合,本质上是空的(即非树);本质虽空,但不无树的假象(所谓树);虽假而空,虽空而假,对立面的统一,不妨立树之假名,就是中(是名树)。著名的佛教经典A~;金刚经A~;,就有许多这样的论点,其中甚至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未学佛法的人就搞不懂,为什么弘扬佛法的人,却来一个一百八十度转弯,彻底的自我否定——‘即非佛法’?要知道虽然有佛法,但佛法也不过是藉言语、文字来表达的概念,执著佛法与执著妄想,本质上没有两样,譬如珠粉入眼和尘埃入眼,同样会遮蔽视线,所以说‘即非佛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佛法中所包含的辩证法因素是十分丰富的。
(三)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因果论
从因缘所生的缘起观出发,必然形成动机、行为与效果一致的因果规律的理论,这是佛教重要学说之一,它对促进个人品德,自觉抵制不良习气,大公无私,遵纪守法,从而改善社会风气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教化作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含有因果的道理。例如你恶言伤人,人家便会用恶毒的言词来回敬你,或者伺机报复;如果你热心助人,当你遇到困难时,便会有人来帮助你。同样,你对社会有大的贡献,就会得到社会的尊重。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恶口骂人,被骂人心中发生的怨恨必然反馈不良信息到骂者身上,反之则是良性信息的反馈。佛经上曾说:‘害人得害,行怨得怨,骂人得骂,击人得击。’孟子曾说:‘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这些都是因果律的反映。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也是因果律的生动说明。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为善的终身潦倒,作恶的反尊荣富贵的现象,在传统学说中往往无法解说,引起人们对因果报应的怀疑。佛教的‘三世因果论’传入中国后,便突破了哲学思想上的困境。佛教说明生命的信息流,不仅限于一世的生死,因为反应在心理方面的因果关系是比较复杂,超越时间的限制,它是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儒家不也曾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吗?佛教更具体说明善恶报应的严肃性、规律性,真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佛教三世因果学说,是以身、口、意三方面造作的能力(业力)不失作为理论根据的。概括说明因果关系的教理是‘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1)苦谛:这是佛教对人生的价值判断,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一般说来,人生有八种苦:生、老、病、死、爱别离(与亲人别离)、怨憎会(和不可爱的人会合)、求不得(得不到所欲望的东西)、五阴炽盛(心身日夜如火炽盛燃烧)。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真是科学猛进,知识爆炸,逐步迈入了信息社会,但对人生所产生种种痛苦的解脱,仍是无能为力。像日本是一个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但据前二年的报载,这个国家一年内曾自杀二万多人。最近报载:‘据统计,法国每年有一点二万人自杀,自杀未遂和有自杀企图者,更是高达十二万人,精神空虚,生活无望,是自杀的主要原因。’这些现象值得人们深思!
(2)集谛:‘集’就是集合、聚集,是说明受苦根源的真理。人生由贪、嗔、痴等烦恼的因,促使身、口、意三方面进行颠倒活动,形成了业力——一种看不见的潜在力量,惑、业结合,便会招集种种苦果。这就是所谓‘因惑造业,因业受苦’!
(3)灭谛:是说明灭苦的真理。灭除了惑和业以后,就进入了安乐、清净状态,也即上面所说的‘涅槃寂静’。
(4)道谛:是说明要解脱痛苦,必须修道的真理。佛法实践的法门无量无边,但都是以持戒、修定、开慧为实践的总纲:以持戒对治妄作妄为;以修定对治散乱不安;以开慧对治愚痴颠倒。分别来说,就有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摄等无量法门。
上面所说的‘四谛’中,‘苦’、‘集’二谛是讲世间的因果,‘灭’、‘道’二谛是讲出世间的因果。大小乘佛法都是以‘四谛’为理论基础。进一步说明三世因果关系的,是造成生命循环的‘十二种缘起’,这里从略。
从上述‘缘起性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出发,佛教特别重视人的价值。首先,释迦牟尼佛就是在人间成佛的,虽然他教化的对象很广,但是以人为本位,只有人最适宜于探求真理,彻证真理。因为佛教认为宇宙间有较好享受的高级生命,他们不存在脱离苦恼的需要;低级生命如牛马畜生之类,智能低劣,又被人们所奴役,也没有追求真理的可能。只有人是‘万物之灵’,又处在苦乐相等状态中,有智慧和能力,可以为追求真理去奋斗。人们在各种苦恼交迫的情况下,又都有解脱的要求。所以佛陀教导弟子们要以‘八苦’为师。‘苦’当然是人们所厌恶,但如果因受苦而奋发图强,便可变压力为动力。正像孟子所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逆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老子也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说,坏事可以变为好事,好事也可以变为坏事。要想达到清净圆满的佛陀境界,还要以人身作为基础。所以佛教中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就是提醒人们不要自暴自弃,不要辜负这宝贵的人身。
另外,我们知道在自然科学中,‘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关于物质运动最重要的普遍定律之一。它说明能量的形态,虽然可以发生转换,但能量的总和是保持不变的。佛教的轮回学说也可藉此来作比喻说明。佛教认为人的生命也可转换为另一个形式——低级生命和高级生命的互相转换,其中佛教心理学上所说最深层次的能量——第八识,始终在起主导作用。它含藏的一切染净种子,遇缘便起活动,无始以来,相续不断,推动生命长河的向前奔流。而人正是通过努力向高级生命发展的重要基石。换句话说,要成佛就要从人做起,先要做个好人,贯彻人类应有的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完成了人格的修养,学佛的基础也就奠定了。
佛教的道德结构可概括为两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具体地说,就是要求人们认真实行‘五戒、十善’。‘五戒’:就是不杀生(主要是不杀人)、不偷盗(不偷窃属于别人的东西)、不邪淫(不乱搞男女关系)、不妄语(不说假话)、不饮酒(不酗酒闹事)。这些戒条十分重要,也十分合理,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杀人、偷盗、乱搞男女关系,国家也要绳之以法。一个信口开河、言而无信的人,或者酗酒闹事的人,都是不受人们欢迎的人。
‘十善’是‘五戒’的开展,从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去除十恶,做到十善:行为上,不杀生而保护生命;不偷盗而勤俭节约;不邪淫而纯洁清白。言语上,不妄语而说老实话;不两舌而说团结话;不绮语而说朴质话;不恶口而说和善话。思想上,不悭吝而广行布施;不嗔怒而难忍能忍;不愚痴而勤修智慧。
但‘五戒、十善’还是个人的道德准则,对一个修菩萨行的大乘学者,佛陀更要求深入世间,无私奉献,‘恒顺众生’、‘庄严国土’,进一步实行‘六度、四摄’等广大法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大家的利益而努力工作,从而充分体现人生的价值。
‘六度’:就是1.以‘布施’度悭贪,不但不贪分外之财,还要以钱财和学问、知识来帮助别人;2.以‘持戒’度放逸,促使人们去恶从善,遵纪守法,造成严谨的生活;3.以‘忍辱’度嗔怒,忍受别人对我的侮辱怨害,大量包容,并能安忍众苦,与艰苦的环境作斗争,不被种种烦恼所动摇;4.以‘精进’度懈怠,就是大勇无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5.以‘禅定’度散乱,排除杂念,使思维能力统一集中,制心一处;6.以‘智慧’度愚痴,用高度的判断、觉察力量,善巧方便地开展工作,研究学问,把握时代的脉络,学好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此外‘四摄’就是从四个方面摄取众生:1.‘布施摄’就是以物质、才能等来帮助别人,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作贡献;2.‘爱语摄’就是和颜悦色对待别人,使别人生欢喜心而受感化;3.‘利行摄’就是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处处代别人著想,热心服务社会,维护社会公德;4.‘同事摄’就是与大家同甘共苦,打成一片,任劳任怨,埋头苦干。
从以上‘六度、四摄’的道德内容中,反映出大乘佛教立足人间、无私奉献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把这些内容与‘五戒、十善’等道德规范连结在一起,推动人们心灵、气质的不断升华,有利于形成欢乐、和谐的人际关系,进入真、善、美的和平、幸福境地。它与精神文明建设互相协调和补充,对社会的安定、繁荣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使超越世间而又不离世间的人间佛教思想,充分发挥社会效果。在此基础上,佛教学者通过努力实践超越二元对立的绝对真理,追求自我完善,积极开发自性潜在的无尽宝藏,无限扩展新的生命力,掌握自己,利济他人,把小我融化为宇宙全体,共同奔赴光辉的未来,圆满实现人生的终极价值。
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说:
‘修菩萨行的人不仅要发愿救度一切众生,还要观察、认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无我的,要认识到整个世间主要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不断发生、发展、无常变化、无尽无休的洪流。这种迅猛前进的滚滚洪流,谁也阻挡不了,谁也把握不住。菩萨觉悟到在这种无常变化的汹涌波涛中,顺流而下,没有别的可做,只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样才能把握自己,自度度人,不被无常变幻的生死洪流所淹没,依靠菩萨六波罗密的航船,出离这种无尽无边的苦海。这是佛教无常观的世界观和菩萨行的人生观具体的实践,这也是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
真可谓语重心长,淋漓尽致!赵朴老的讲话可作为今天报告的最好概括。他的所谓菩萨行,正是佛教对人生价值的肯定。
这次报告的目的是和大家共同进行一次学术上的探讨,填补对佛教文化和哲学思想在认识上的某些空白。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