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无忧无惧过生活
达摩难陀法师著
林淑丹、廖舜茹译
‘人出生、受苦而后死去。’这是安娜托·法兰斯的著作中,一位智者对生命所作的诠释。然而,有些自由派的思想家则认为:‘人只是一个小小的机器,由原子任意的排列所组成,不过是自然进化的一部份,痛苦则是人类挣扎求生存不可避免的过程,人命并没有特殊的‘意义’及目的。而死亡是化学成份的分解,分解殆尽后,不残存一物。’
当以上两种说法,被某些怀疑论者、甚至伟大的思想家广为采用的同时,其他哲学家及宗教上的先驱也想发掘出生命的意义及目的,尤其想要探讨人生所受苦难的问题。
根据释尊的看法,每一种物质都不会消灭,始终以成、住、坏、空的顺序循环不已,永不止息。释尊也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受苦于无止尽的变化及冲突。然而,这些受苦受难的人们因为期待永生与灵魂不灭,愿意忍受这些痛苦。就因为存有这种期待,人们遂产生永远无法满足的私心,因此导致恐惧及忧虑。
释尊在他的教诲中,提供了我们道德行为的标准,他认为虽然我们生活在痛苦与不确定感中,然而如果我们学习去区分成熟与幼稚的行为,我们仍然有可能体会到实质的幸福。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心灵必须先要有正确的观念。也就是认清生命的贪婪本性及追逐感官喜乐的倾向,并检讨人生变迁与贪婪的结局,以适当引导自己的生活,走向幸福之道。
为何忧伤
第一版《为何忧伤》(Why Worry)于一九六七年出版(一万册),随即获得读者广大的回响并以每版五千册的纪录再发行了六版以上,赞赏及感谢的信函从世界各地蜂拥而来。有的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有的则来自南非及许多亚洲国家。那些表示赞赏的人不仅只有佛教徒,还包括印度教徒、回教徒、基督教徒,甚至一些自由思想家。这本书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兴趣,部份原因是用词简单明了、内容浅显易懂,更重要的原因是本书的目的在揭示生命的真相,不仅以佛教的观点,更是融入其他宗教及伟大思想家合情合理的观点,给予那些陷入纷乱复杂的文明世界中的彷徨迷惑者,适度的安慰和建议。
有些人甚至来信表示他们是如何藉由此书,及时了断自杀的念头。有人则说他们每天晚上会阅读上几页,帮助自己静下心来,以确信世上的种种问题,总有简单及实际的方法可以解决。
自从《为何忧伤》一书出版后,发生了许多事情。这其间我读了许多读者的来信,以及与各行各业遭受困扰的人充分地讨论后,得到不少新的体验及领悟,因此,我决定出版另一册新书。
这本新书讨论人类古老的问题,也针对现今的现象加以探讨,但是初衷仍然不变,那便是表达出一个人如何透过适切的信仰而活得欢喜自在。我想以实际的及本人的观点来讨论问题,因此,引用许多文句、轶事、趣闻、寓言故事等,来说明一个有智慧的人是如何超越时空看待生命。这些颇具东方风味的文字,可能有些读者无法加以联想体会,并觉得它们是属于特殊文化的一群。然而,这些读者若能区分故事本身及其要点,便可以受益匪浅。毕竟,世间的问题及真理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诚挚的希望本书能为读者带来新的体验和希望,并期望读者不要带有讥讽与怀疑的眼光阅读本书。
达摩难陀 一九八九年五月十九日
第一章 恐惧与忧虑
我们为生活付出恐惧与忧虑的代价,而焦虑便是恐惧与忧虑的根源。
恐惧与忧虑似乎是人类生活的一部份,任何一个活在现世的人,都无法从这些不愉快的精神困扰中挣脱。
到底人为何而担心呢?他们的忧虑完全根植于各种不同的承诺及责任,而这些忧虑起源于各种的伪装。在与人相比时总感到不如人:‘也许我无法胜任那个工作吧!’或‘我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无法让人对我印象深刻。’他们不愿意以自己真实的面目在他人面前出现,因此对自己说:‘我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真正的我,这么一来,别人可能对我失去信心或轻视我。’所以他们只有装做别人的样子。
人往往很在乎自己的外表——男人会担心自己秃头;女人则烦恼自己脸上出现皱纹或忧心自己的身材、肤质、身高等问题。
人们也害怕遭受他人的批评与抨击,或遭到上司的谴责,他们害怕被人嘲弄,而不敢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想法,但每当有人表达与自己相同的意见,并且得到别人的认同时,又感到愤愤不平。他们深感自己为批评所累,虽然明知那种批评是不公平也不是他们应得的。
担心自己的家庭又是一个问题:‘或许我根本不是个好爸爸(妈妈、女儿、儿子)。’先生担心自己年轻貌美的太太会对其他男人示好;而太太也会忧虑自己英俊的丈夫会离她们而去或与其他女人私通。未婚男女担心如何找个好对象,而结了婚的夫妻又担心若膝下犹虚会是多么寂寞。在另一方面,已有子嗣的夫妻可能要担心子女的教养问题,有些人则忧虑:‘我老公(婆)已不再爱我,可能会遗弃我。‘或’等到我老了,孩子会不会照顾我?’有些父母过度担心小孩的安全问题,是否有足够的钱应付家庭的开销、家庭的保安问题、或是眷属亲人的健康情形等等。
在工作场合,人们可能烦恼能否顺利完成工作,以及如何做正确的抉择。‘如果我的决定是错的,那该怎么办?’‘我应该现在赶快把股票卖了呢?还是迟些再卖?’‘我的部属在财务处理方面是否值得信任?或是他们会不会趁我不在时背叛公司?’有些人担心可能会造成的损失,或是无法如愿获得升迁,或是被托付太多的责任,有些人则烦恼功成名就时遭同事的嫉妒。
事实上,我们每天所遇到的烦恼永远也无法详细列出来。活著本就充满了忧虑和恐惧,这造成我们内心的黑暗面。人有无数的恐惧——害怕在不安中惊醒、怕敌人、怕饥饿、怕生病、怕失去财产、怕老、怕死、甚至害怕来世。
人不只担忧事情出纰漏,甚至事情进行的太顺利也要烦恼。在他的心中有种隐约的恐惧感,似乎事情会在突然之间出错,眼前的快乐可能在下一秒变成悲哀。虽然有人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但人们还是担心没有消息,无端的担忧使得生活中充满恐惧。这种不幸降临在所有的人身上,只有心地纯洁的人,才能从桎梏中解脱。
忧虑的原因
在所有负面的精神状态中,最不健康、最伤身体的是慢性的忧虑。人为什么会忧虑呢?最根本的答案只有一个——忧虑是因为‘我’和‘我的’概念或佛教说的‘我执’所致。
几乎所有比人类低等的动物均靠本能生存,而人类则不然。人类拥有优越的思考能力及直觉,惯用理智创造永久的自我,在人类思想史上,佛教对于自我观念的探讨,占有独特的地位,佛教的教义指出,自我或精神只是一种概念,通常无法与现实世界相呼应。从对自我的信仰中,人发展错误的‘自我’和‘所属’想法,因而产生渴求、私欲、欺骗、骄傲,以及其他不健全的思想。这‘自我’的概念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小至个人冲突,大到国与国间的战争。
从‘自我’的观念中,人们错误地相信,必须不断地满足充满欲望的肉体。因此无法满足需求和欲望,便会带给他烦恼和忧虑。
因而,忧虑只是一个渴望世俗欢愉的负向心理状态。对某样物体愈执著就愈怕失去它,但是,当一个人的欲望获得满足时,新的需求又会产生。
同样的,人害怕与厌恶的事物有所牵扯,对喜悦的执著与对不快事物的厌恶便造成忧虑。有时极端的话,只要与某样物品或情境有所关连,即使对本人无伤也会产生忧虑。例如对黑暗的恐惧、置身于封闭空间的恐惧、对空旷空间的恐惧、惧高、害怕动物、恶魔、幽灵、怕小偷、怕敌人、怕符咒、幻想被人攻击或背地里遭人杀害等。
一个人经历的忧虑与遭遇,只是自我对多变的尘世欲望所产生的交互作用。无法了解这项事实是遭遇诸多痛苦的原因。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够修养内心,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特性,便容易克服痛苦。因为他了解无论是愉快的经历或是所爱的人,终有远离的一日,而且随时均可能发生;可能在事业起步之初、或中途、甚至在结束之际。在这不确定的世界里唯一确定的事是凡事均有终点。所以一个认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或事必躬亲的人应该想想,当他无法在场时该怎么办。他会被人所怀念,也可能有人会觉察到他已不在人世,但时间不会太久。没有一个人在世界上是不可或缺的,少了他一人,世界还是会继续运转。既然如此,他就大可不必这么担心自己,心怀想像的忧虑,以至伤害自己的健康,缩短人生的旅程,直到终点——死亡。
而亲密关系的破裂亦带来痛苦。当自己所爱的人离开了,便感到失落、灰心、绝望与充满挫折,这是自然反应。当自己被所爱的人拒绝时总是痛苦万分的,但有些人不去克服困难,让时间来治疗伤痕,反而以沮丧来麻痹自己,在心里想了一遍又一遍,找各种方法或手段治疗自己破碎的心,有些人甚至使用暴力来发泄愤怒与挫折。
恐惧和迷信
此外,还有一种在人心蔓延的恐惧:对自然及未知的不可抗力的恐惧。在人学习和野兽搏斗,并且保护自己防御外族时,这种恐惧长久以来即深驻人心。在漫长的蛮荒深夜中,当人与大自然的力量抗衡时,迷信的种子早已深植人心,而传承下来,一代延至一代迄今未止。
恐惧在原始感官中被形容为一种强烈感情的反应。发生时,在本能上有想逃离引起该恐惧情境的冲动,并出现如脸色苍白、颤抖、心跳急速、口干舌燥等生理状态。
根据名心理学家约翰·柏多斯·华生的说法:‘恐惧是三种自然情感的反应之一,另外二种是爱与愤怒。’依华生的观点,突然失去关爱或遇到巨大噪音皆会导致初生儿的恐惧感。他相信即使是婴儿,也需要受到挚爱与给予信心。母爱可以缓和他心中的焦虑。人们相信初生婴儿心中的恐惧可能与前世的生活方式有关,这些恐惧仍深刻地烙印在婴儿心中,而这些与前生有关的恐惧感,时常会在幼儿时期表现出来。
当面对无法理解的势力时,原始人与野兽间的差异便很清楚。野兽直觉的去适应并屈服于威势下;然而,原始人在被凶狠的野兽包围、或面临自然现象如雨、风、暴风、闪电,及天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传染疾病时,会匍匐在地上,向未知的力量寻求保护。从稍早对外界力量的感觉,人认为可以藉祷告来停止灾害,就像自己也可被取悦般。原始人发展仪式及信仰,把自然的力量当作神,若是助力就变成‘善神’,若是阻力,则变成‘恶神’。
于是,那些不了解自然法则的人便心生恐惧,不管是原则也好、动机也好,恐惧是迷信的开始,在许多宗教信徒的内心中,他们依赖神的帮助来满足需求,深恐得罪造物主,因此许多宗教制度及信仰的根基都建立在对未知的恐惧上,而由宗教产生的恐惧是最严重的一种,因为它禁锢并诱惑人心,并助长无知与迷信。
在这千变万化、对问题永无解决之道的世界里,人们渴求自身及所爱之人的安全。在自认为解决了难题时,产生原先问题的环境可能已经改变,因而引发另一个问题,情况依然令人困扰与迷惑。于是,他深感忧虑,就像一个在沙滩上筑城堡的小孩一般,担心著每一次风浪的袭击。
在这种渴求安全感及害怕死亡的情况下,我们只好求助于宗教力量。于是在神秘的宇宙中,对于令人恐惧的物品发展出了信仰,是无知与对未知的恐惧使人产生最初的宗教信仰。人们认为宇宙的一切运行原则,都是由超越自然力量完美的神所掌握。虽然科学的发展多少减低了这些迷信,也增进现代人的知识,但是过去的迷信依旧残留在人心。因此,人们必须从束缚中挣脱开来。迷信削弱意志,囚禁人心,而且荒诞不经的宗教理论及信仰,不仅深植于粗野不文的人心,也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心里根深蒂固。
因此,我们应该记得释尊说过的一句话:‘不论恐惧源自何处,它总是来自愚人而非智者。’
忧虑带来什么
亚力斯·卡罗医师说:‘当嫉妒、仇恨和恐惧成为习惯时,疾病就不远了。’医学的观点是,假如无法消除烦恼与忧虑,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胃溃疡、皮肤病、哮喘将更形恶化。当我们产生需求时,欲望的念头会引起生理的失调,医生发现病人有时是在自我期许下康复,而非医师的诊疗。心灵的伤痛会彻底瓦解健康的身体。企业家若不懂如何排解忧虑及沉重的压力,往往会英年早逝;而无论外界如何地骚动,能够保持内心平静的人,则不会引起生理与心理的疾病。
经验也显示,忧虑时常导致身心失常,忧虑使血液更快干涸。适度的恐惧与忧虑是自然的,并且对自我成长或许也是必要的,可是,若控制不住时,长期的恐惧和忧虑对人体只会造成破坏,这些要素均会削减身体自然的功能。
根据医学上的观点,治疗功能失调症状的患者时,须密切注意病人的心灵状态;同时,忧虑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带给人身体、心灵的摧残。而且,一个长年忧虑的人通常会给家里、办公室中、以及社会上造成不愉快的气氛,透过他个人的忧虑、惊慌引起的卤莽行径,经常会破坏了周遭的平和与欢乐。
如同忧虑可以造成自己及他人的伤害般,恐惧亦然。持续的恐惧使一个人处在长期精神戒备和剧烈挣扎的痛苦中。恐惧腐蚀生命、堕落人心,它是一种强烈的悲观力量,时常为未来前途蒙上阴影。假若一个人怀有任何一种恐惧,他的思想必然受到影响,这种不健全的心灵状况会慢慢侵蚀人性,而变成恶魔的主人。
恐惧力量对我们影响之大,它甚至被形容为人类的撒旦,有几百万人经常生活在恐惧之中,他们对恶魔、幽灵与众神感到恐惧,这是人性无知的表征。
如果对威胁的来临没有预先的心理准备,突然而至的危机可能会将恐惧转变为惊惶失措。
遇到困难有两种处理方法:去改变它,否则便去面对它。倘若可以尽人力去挽回,何必忧伤呢?——去改变它呀!假如已经回天乏术,也毋须沮丧,愤怒和忧心都不会使事情回转的。
——圣提蒂瓦——
生活是一连串不如意的旅程,只要活在世上,困扰和烦恼就会一直成为生活的一部份。生命中充满著利益、名声、赞美与欢乐,然而我们也有面对不利环境的时刻,例如失败、毁谤、责备与痛苦。生活如同钟摆,摇动不定,目前摇荡到令人欣然接受的情境,或许下一瞬间又摆到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状况了。
人通常有夸大问题的倾向,而不去了解事情的真正原因。这与‘小题大作’类似。当失去所爱的人、事、物时,总觉得自己再也不会有任何欢乐可言了。如果遇到一些人无法了解他们的需要,却又不断困扰他们时,便会感到从未受过如此不堪的待遇,而将伤害埋在心里,带著没必要的痛苦,继续接受这些想法的折磨。让我们摒弃这些想法,了解到万事都有终极,所受的困苦总有消弭的一天,不是更好吗?
我们应该了解,生命中所遭受的一切终有解决之道,没有永远受诅咒的灾难,除非自己愿意让事情如此发展。去了解所有制约的现象(包括灾难及各种问题)所引起的原因是很重要的,而且每件事的发生一定有其前因后果。藉由找寻问题的根源,便可以解决各种形式的灾难。
面对问题
遇到问题不可气馁,相反地,要明智地去克服它。没有一个世俗的人可以从困扰中解脱,因此,不是问题本身来区分何者是智者,何者不是,重点在我们面对问题的态度。
苏格拉底的太太是以火爆脾气闻名的,常常挑先生的毛病,几乎每天喋喋不休地责骂他。有一天,在太太骂完了之后,苏格拉底却赞扬她的措词及演讲技巧都比上一次进步了不少。
这显示一个聪明人如何面对问题,并以幽默方式消遣之。
尼赫鲁曾说过:‘我们应面对问题并想办法解决。我们要用心灵去面对,而不是拿怪力乱神为名义当挡箭牌躲开。’
依拉·威克斯在笑谈人的困扰上提出她的观点:
当生命就像一首歌时,
快乐是很容易的;
但人活得有价值——
在于他懂得笑,
尤其在事情错得离谱时。
心灵的困扰是一种考验,
且常是经年累月的,
令世人赞赏的微笑,
是闪烁在泪水中的笑容。
瑞宾·泰戈尔博士是一个著名的印度诗人,他在祈祷文里表达面对问题的态度,而不必藏匿自己的恐惧及忧虑。
不要让我汲汲寻求避免危险的保护,
而是无惧地去面对。
不要让我祈求消弭痛楚,而是有颗征服的心。
不要使我恳求消除忧虑的恐惧,
而是希望有赢回自由的耐性。
不如意的事情发生,譬如当我们喜爱的事物遗失或损毁了,有两种方法来处理:可以责怪自己或他人,因而笼罩在低潮情绪中;或者抛开烦恼,说:‘事情已经过了,丢掉东西已经够悲惨的了,为何还让自己因而不快乐呢?’追溯原因,日后不要再犯错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我们也该想想因应措施,或是可能引发的问题。假如损失没有影响到他人,或许就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因为问题的原因可能十分复杂,不是轻易能够找到解答。如果不幸的事超出我们的控制之外时,我们应该依仗对生命的了解,鼓起勇气去面对它。
换句话说,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去面对问题,而非驼鸟式的躲藏。假如因负面的想法导致不愉快,那真是自作自受。
根据释尊的说法:‘心灵是先驱,是首领;万法唯心造。’他认为悲伤是由自身行为及无知引起的,并指点众生必须自己去找寻快乐,摆脱悲伤。
培养勇气及理解力
藉著正确的静坐方法及释尊的教诲,可以根绝所有负面思想,因为一颗未经修行的心正是所有问题的根源。释尊说:‘心灵是很难理解的,它十分敏锐且游移于意志间。智者会守护它,因为小心维护心灵常会导向幸福。’
人往往易于将自己的忧虑归罪于他人,尤其是找不到解决方法时更甚。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找来代罪羔羊——可以受责备、发泄苦情的人。例如小孩受伤而哭时,为了让他不再哭,妈妈假装打其他小孩,显示已经有人受罚,小孩子报了仇,因而得到满足,便展开笑颜。这明显的表示对人采取报复手段会满足一个世俗者的心。
要承认自己的缺点总是很难,而责怪别人就显得容易得多。事实上,虽然这种态度是错误的,却有不少人引以为乐。所以当遇到相同的情形,我们不应该对人心怀恨意,而应该竭力承受痛苦并冷静地解决问题。要记得当他人制造麻烦令人忧心时,假如我们知道如何保护心灵,便无人可以真正侵犯自己。
在《法句经》中,释尊说:‘即使是最坏的敌人,也不能像自己毫无防御的内心般伤害自己,然而一旦心灵被操纵了,即使是父母或任何亲人也不能帮你。’
以下是一位有名的诗人所写的一首诗,能够帮助我们坦荡荡的以勇气来面对麻烦。
心怀自信
在他人失态而责怪于你时,依然昂首阔步;
在遭他人怀疑时,依然相信自己并宽容他人。
遭受他人欺骗,而不落入圈套,
或遭人怨恨而不回报,
而自己相貌平平,说话也不机智;
依然等待 耐心地等待。
假如拥有梦想,应该心怀世界,
假如拥有思想,而不图利自己;
那么荣耀与灾难便无轩轾。
当赢来的钱财,
孤注一掷于骰子游戏的风险中,
输尽又重新开始,
依然不对损失置啄一言。
当自己口中说出来的真理,
遭流氓扭曲、愚人诬陷,依然可以忍受,
或眼看自己一生的心血遭受破坏,
有勇气以破损的工具重建;
当精疲力尽后,依然可以强迫心智继续运作,
当体力耗尽,
只剩意志说:‘撑下去!’
当与众人接触,依然保持美德,
或与国王并肩而行,依然保持谦卑,
当敌人或挚爱的人皆不能伤害你,
当所有的人把你当成其中一员,但却不过火;
当你原谅不可原谅之事,
世界便属于你,
更世俗的一切事物均包容在其中,
此外,
你将成为顶天立地的人,孩子!
在面临恐惧时,要有相当的勇气去了解事情真相,并有更大的毅力去接受经历过的真理。恐惧是自己造成的,但若能坦然面对,则恐惧就无所遁形。坦白面对恐惧是很重要的,假如我们可以客观地追溯恐惧的来源,这场克服恐惧之战已经拔得头筹了。
忧虑时,不要摆张郁郁寡欢的脸展现给世界看,每个人的问题已多如牛毛了,根本无暇顾及他人的问题。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把问题交给值得信赖的人,或说给能对我们伸出援手的人听,千万不要再添增哀愁给那些自顾不暇、爱莫能助的人。
当遇到困难时,您是否有勇气保持微笑呢?如果能减少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以为只有自己才需要安慰,那就不难了。而且应该惜福,而不怨天尤人。记得一句话:‘我总在抱怨自己没鞋子穿,直到有天我遇到了一个没有脚的人。’思及此,便可以了解还有太多比我们更悲惨的人,自身的问题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想想别人,而不笼罩在自己的困境中也是一种快乐的方法。忙于为他人带来快乐的人,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想到自己的私利。
有个学生问一位著名的英国解剖学家一个问题:‘治疗恐惧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他回答:‘试试为他人做点事!’这学生感到很惊讶并要求进一步的说明,老师说:‘心中不能同时有两种互相对立的想法,否则必会产生互相排挤的现象。举例来说,假设心灵完全被摒除自私、乐于助人的意念占满了,就不会有剩余的空间容纳恐惧。’这观点说明健康的思想与不健康的思想是不会同时出现的,与佛家所言相同。建立起一颗光明的心,困惑恐惧将不会在心中扎根,并且,还要保持一颗温暖的心,帮助他人。
磨练心智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锻炼体魄及言行。五官包括眼、耳、鼻、舌及身体,提供众生对于环境感觉的讯息。眼睛看到物体而创造思想,正如耳朵是听觉系统,鼻子是嗅觉系统般,藉由感官中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心灵可以分辨哪些刺激是令人雀跃的、厌恶的、或是中立的,而且,还侦察出身体对这些讯息的反应。大部份的人对物体的反应是自发性的,亲近悦人的物体,避开令人憎恶的东西,极少人能摆脱这些制约反应的控制。
一个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思想,才能掌握好自己的身体言行。思想可分为健康的与不健康的,健康的思想能够发展出正直的人格,合适的态度和正当的行为。这种思想有助于人类的福祉。相反的,阻碍积极的人格发展,以及对人类有害的便是不健康的思想。
人要学习认识思想的本质,因为思想瞬息万变。人一旦发展出观照思想的技巧,那么他在培养正确思想上已迈出一大步。如果思想不纯正,他应该竭力摒弃这些不正的思虑;如果思想纯正,那么他应该尽力去培养发展它。换句话说,透过对思想了解的修养,人可以驾驭自己的心灵,而不被感官玩弄于股掌之间。
锻炼身体以净化心灵与言行可以带来欢愉。每个人都想活得快乐些,而快乐本就是每个人的天赋人权,想获得与生俱来的快乐,应力行佛家所训诫的净化自己过程:
一、抛弃所有丑恶的念头。(已生恶令永断)
二、摒弃有害的思想。(未生恶令不生)
三、培养健全的信念,并每日身体力行。(已生善令增长)
四、孕育尚未萌芽的健全思想。(未生善令得生)
这四个原则(四正勤)可在日常生活中轻易地实践,此乃保存一颗清澈明朗之心的方法之一,人人均可做到。虽然如此,仍然有许多人无视于自己的渴望、欲求及嫌恶的情绪,其实,假如真心想拥有快乐,实在不该如此。我们应该立即自我觉醒,培养积极健全与启发性的观念,而现在正是开始著手的最好时机。
以正确的观点思考问题
面临棘手问题时,总觉得沮丧,看起来似乎很严重。这时,可以在夜晚时分出外散步,抬头凝视夜空,见到满天星光点点、灿烂夺目。从外太空看来,太阳在整个银河系中也只不过是众多星星的其中之一。假如太阳突然从外太空消逝,就整个宇宙而言,恐怕是浑然不觉的。
我们的世界在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假如我们都消失了,又有何宇宙性的象征意义呢?当然所爱的人、朋友会想念我们一阵子,但除了他们,也许再也没有人会了。与自己相比,我们的困扰又是多么渺小。思及宇宙的浩瀚,太阳相较之下就显得微小,更遑论我们所处的世界了,相形之下,困扰是多么微不足道。
假使从这个观点来看,便可了解八正道中第一道的‘正见’的含意,它是正确的价值观,就是要我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视自己的重要性甚于一切,进而了解生命中的事物哪些重要,哪些则否,以及体会困扰对我们的微不足道。想一下回教徒珍贵的谚语:
信仰是力量的来源,
悲伤是我的朋友,
知识是我的武器,
耐性是我的装束及美德。
——先知穆罕默德
麻烦很快就会远离,今日使您悲伤的明日将被遗忘。也许您记得哭过,但是记不得哭泣的原因。在生命的旅途中,有多少晚上睁著眼睛躺在床上,虚掷心神及劳力,回想著白天所发生的困扰。我们会一再反覆地回想对他人的恨意,但在另一件更令人气愤的事发生时,又让我们回顾究竟一开始是在气什么?想想过去的怨恨,我们会很惊讶地发现,是自己刻意使自己不愉快,事实上,只要使思虑移转,便可终止这一切的不快。
不管困难有多大,痛苦有多深,时间会治疗一切。但在依赖时间之前,为了不让自己受到伤害,有些事是可以做的。我们须常保心中平静,不让烦恼虚耗我们的精力,毕竟快乐要自己创造。
我们无须亲身经历,就可得到知识。以知识作为凭借,很多年轻人以为可以克服世上所有的问题。然而科学解决得了物质的麻烦,却解决不了精神的困扰。没有人能取代经验万物的智者,想想这句话:‘十八岁时,我自忖父亲愚不可及;现在我二十八岁了,我非常惊讶地发现他在十年间学到这么多东西!’这不是父亲的成长,而是您学会以成熟的眼光看待事情。
痛苦的原因不外乎源于自私贪婪的欲求,以及事物无法与我们的精力和环境的改变相配合。
——释尊——
没有比释尊更透彻地体验到人类的痛苦了。让我们深入去了解释尊的一生,以及他如何参透人世痛苦的原因与解决之道。
释尊未出家前贵为一个王子,拥有富丽堂皇、终身备受呵护的宫廷生活,他不愁苦,只有安逸和奢华,终日有美丽的女仆服侍,官中乐师、诱人的舞者忙于取悦他,拥有任何一个正常人所能享受的极限,但他身为王子,生活仍感到空虚。
有一天,世尊到宫外游玩时,看到四种景象,或许这对其他人而言不过是普通的现象罢了,但却带给他很大的冲击——他分别遇到一个老人、一位病人、一个死人及一个化缘的僧侣。他对这四种现象印象深刻,因为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见到的景象,他悟出生命原是由苦难堆砌而成的。前三种景象提醒他老年、病痛及最终的死亡是人世间不可避免的宿命,他也不例外。
但是僧侣的出现,让他重新唤起希望,给予他灵感和勇气来放弃王位及世间所有的享乐,去寻找真理,以拯救在痛苦深渊中的生灵。
一天晚上,释尊决定放弃物质享受,去探索宇宙间人类生存意义的解答。他悄然离开皇宫,身上只穿著一件单袍,整整六年之久,他四处飘泊,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及在哪儿歇脚。他没有同伴,除了路人施舍的食物之外,没吃过一顿正餐,像乞丐般,他手持破碗进食。过惯了奢华生活的他,在第一眼看到穷人施舍他的粗劣杂菜时,差点忍不住甩掉,但他忍受一切——粗食、炽阳、豪雨及在湿冷的森林中渡夜——赤足跋山涉水,为真理不断地访求老师。
最后,终于让他在菩提树下悟出真理。在此过程中,他分享贫苦大众的人生经验,领悟到贪欲不只来自于奢华的生活,更来自藉苦行磨练心智以获得智慧和自由的迷思,他差点死于刻苦的自我磨练,但事实证明苦行对悟道并无丝毫助益,他也曾试著与最好的老师学习,但却得不到他想要的解答,最后他体验出必须靠自己去寻求真理,他放弃对自我折磨并采取‘中庸之道’,避开极度的奢华或自我虐待。本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决心,藉自制的工夫而成为万世景仰的释尊。
释尊发现痛苦来自各种欲望,要摆脱痛苦,必须遵循八正道的方法。在彻底领悟生命本质后,释尊奉献一生,教导那些愿意听他述说真理及有所了解的人。
生命的本质
释尊正视痛苦与快乐的本质,这不是未启蒙的心可以看见的。通常,大部份的人不愿面对生命的真实面貌,往往藉由白日梦或幻想,以获得虚假的安全感。很多人从来看不见、不明了、甚至不在乎去寻找生命的真相,反而比较喜欢生活在平凡乏味的世界里。
假如我们检讨一下人性,很明显的可以发现到人性充满缺陷,每个生物,不管是人或其他生物均为永无止尽的生存之战而挣扎,虽有短暂的快乐,但同时也伴随病痛的侵袭、年老及死亡。
德国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兼哲学家歌德曾说过:‘假如让他算算这一生中快乐的日子的话,加起来不到两个星期。’
不管我们如何巧妙的安排、组织社会、协调人际关系,只要世界存在,即使是最好的人,还是难逃苦难;即使我们拥有财富,避免生活的刺激,却也躲不过死亡,我们的肉体终将分解。必死的命运是人世上不变的法则,生存的终结是死亡,这个念头对无知的人而言,是难以容忍的,他们沉于享乐,并误认为生命是永恒的。
拒绝认清真相,接受生命(如年老、死亡)的真理,到头来人必定吃足苦头。唯有念及死亡的必然,以及保持正直不阿的心态,必定能够赋予人勇气,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并在悲伤或面临死亡的刹那间保持镇定。
贪欲像影子般跟随人的一生。在婴孩时期,就必须承担责任;在成年时期,更在养家活口的重责中挣扎,而晚年的生活又充满病痛、虚弱、依赖、孤独、受苦乃至死亡,这就是所有人类的命运。
当一个过客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期待安全感或追寻永恒的快乐是极其愚蠢的。人为了一丝快乐而努力工作,忍受苦楚。但如果人想获得永久的快乐就必须放弃易逝的享乐;若人要结束痛苦,须将私心连根拔除,并学习惜福。
了解生命的真实
没有学佛的人无法参透生活即是痛苦的真正含意;想想,地球上的生物不是捕食猎物,便是遭其他动物捕食,甚至草食性动物亦生活在恐惧当中,因为他们是其他动物及人类的牺牲品,没有人可以从生存的战役中逃脱,因而生存一定会带来对痛苦、死亡的恐惧及生活的不确定感,释尊一生的转捩点,在他还是个王子时出现。有天,他看到一只青蛙被蛇吞了,然后一只老鹰猛扑带走蛙和蛇。释尊对此感触良深,所有生物均是可怜的,因为所有生物总要挣扎躲过自己的克星,同时,他们又为求生存而捕食他物。这实在令人费解,为何伟大而怜悯的神创造这些无辜的生命,目的在使他们受苦?何以造物主让众生不断地生活在捕食的恐惧中?
在充满贪欲的世界中,释尊义无反顾地为无常的世界,提供稳定的保证。一些不明了的人因而称呼他为悲观主义者,他们像在沙滩上筑城堡的小孩,认为随著潮汐来往,城堡必毁坏的预言是悲观主义者。但是在尘世的不定中,释尊赐予我们比安定还要好的东西。他提出追求最终稳定的方法——涅槃,永恒的平静及无虞。
根据佛教的观点,世事本是无常。人之所以不满足是由于不了解世界的无常。很多人甚至无法领悟这个道理,即使知道,也不习惯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由于无知,我们责怪政府、不满社会或厌恶除了自己以外的每个人。对于身为文明人而言,实在应该为我们的自大与无知负责。阻挠我们悟道的障碍是私心、骄傲、仇恨及无知。就是这些污秽的心态妨碍我们寻找真理。
通常我们不喜欢真相,是因为事实总是令人不悦或无法满足欲望。没有比‘展现自己的真实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这句话更重要、更深含意义了。换句话说,便是忠于自己的良心。不管我们是否接受欲望导致悲伤的道理,都不会也不能改变宇宙万物的基本原则。我们应该能够分辨对错间的不同,但由于无知和愚蠢,我们时常给自己找上千个理由,表示察觉不到个中差异。以我们的智慧,我们可以为自己的行为找上各种的理由,但追究其根本,我们最好还是承认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应该如同一个外科大夫般,找出扩散的癌细胞,予以切除。手术是很痛苦的,但是一旦癌细胞切除后,拥有健康的希望又将令人雀跃万分。
稍纵即逝的快乐
生命不完整是因为生命无法永恒,法国哲学家亨利贝格森说:‘生活是为了改变,改变是为了成熟,成熟是为了不断创造自我。’所以,那些痛苦颓丧的人应该寻求光明及依靠,而不是把快乐的希望建筑在宛如河口流沙的生命中。
当一个人拥有快乐的生活时,都会希望时间能停止流逝,然而,时间不断地流逝,却是我们生活上的一个特质。在不断起伏的时间中,我们随著生、老、病、死载沉载浮。
释尊:‘生命是无常的,但死亡却是必然。’
短暂的生命向每个人大招其手,年轻人终究会衰老,健壮的身体会受病魔侵袭,精力将会耗尽,美丽会变成丑陋,所有的生命也会步上死亡,无人可阻挡这个过程。死亡尾随生命而来就有如夜晚紧跟著白昼般,不论贫富、老幼都一样,然而,人很健忘,以为生命是不朽的。
如果细看人生,会发现生命的变动与起伏频繁:乍起乍落、成败得失、鼓励嘲讽、赞美责难。我们内心情绪的反应随之快乐悲伤、欢愉沮丧、满足失望、期盼恐惧。
这些情绪把人送到极乐境界,但不久又推入万丈深渊。还尚未歇息,旋即又推向另一峰潮,我们怎能奢求永驻高峰顶点呢?然而,在一波又一波的生命浪潮中,心中有一座平静的岛屿,能够保护我们,不受风浪侵袭,这片心田是历经挫折后的智慧结晶,能够提供我们安宁与平静的力量。
生命之幻象
即使快乐也是建筑在贪欲之上。在我们修行的路途上,不管喜欢与否都要认清这一点。乍听之下,似乎会令人不快,但是如果因而放弃,那么距求真理之路则将遥不可及,而且会受幻想所蒙骗。
由于世界偶尔也有美好的一面,所以要相信这一点并非易事,但环顾四周,即使在春天这般璀璨的景色下,还是有许多人死亡,而且更多的人遭受不治之症的折磨,事实上,我们会经历各种不同形式的失望、挫折、恐惧与痛苦。随著年岁的增长,经验的累积,如果不故意蒙闭自己的眼睛,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会逐渐开阔,如再深入看生命的内涵,会发现我们可以自他人的生活领悟生命的无常,一个喜剧的结局有可能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细微的失误可能会毁了人的一生。
因此,生命是无常的,这项体验多少安慰了人们追寻的心灵。
世界运转不息
从新生到衰萎
如水中的泡沫
晶莹、破灭而后消失
——雪莱——
西藏佛教徒兼瑜伽大师、诗人密勒日巴阐明了以下简单、易理解的生命之图:
年轻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
老年如火势蔓延至田畴,
突然就来到你跟前,
释尊说过:‘生与死就像日出日落,
来得快,去得也快。’
病痛有如一只被弹弓打伤的鸟,
知否?健康和精力总有一天离你而去,
死亡则像一盏枯竭的油灯(在最后的闪动后熄灭)。
这个世界是短暂的;
我保证没有一件事是不变的,
作弄的命运如同瀑布,
从不会往上倾泄。
一个罪犯有如一棵有毒的树——
一旦靠近它,便会受伤,
一个罪人如同冻伤的豌豆——
也像腐败的肥肉,会毁了一锅的食物。
佛法的修行者就如同农夫在田里耕种。
命运法则就像轮回——
不论是谁乱了它的秩序都将损失惨重。
轮回有如一根肉上的毒刺——
假如没有拔掉,毒性便会蔓延全身。
即将来临的死亡,
有如黄昏时树木的影子——
飞快消逝,令人阻挡不及。
当此刻来临时,除了神圣的佛法之外,
谁也阻止不了。
虽然佛法是胜利的泉源。
但毕竟受其鼓舞的人还是少数。
许多人都纠结在轮回的悲剧里,
在注定的不幸中,
与盗贼互争利益。
年轻健壮时,
总不曾想到会生病,
但病痛往往来得如闪电般急速。
当生活在尘世纠纷之中,
总想不到死亡的降临,
但它也如雷电般急遽地劈在人头上。
病、老、死如同手口,
彼此相互交错,
难道你不怕以往所经历过的悲苦吗?
假如再有不幸,痛苦必将更深一层。
生活上的灾难接连不断,
如海上的浪潮般波涛汹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直到自己自其中解放,
痛苦和快乐才能随意来去,
像街上偶遇的路人般。
快乐有如做日光浴,
总随著人转移;
短暂的人、事、物也如暴风雪,
来时总不会好意的示警。
思及这些,
为何还不跟随佛法呢?
——《密勒日巴之歌》——
我们能满足欲望吗?
在今日遭贪求、仇恨、怀疑及恐惧支配的所谓先进社会中,愈来愈多人感到孤寂、挫折、嫉妒及充斥著敌意,无法认清生命的意义是一点也不稀奇了。现代的青年更从犯罪到吸毒,在在显示出对生命的迷惘。
人类的敌人是私心,所有罪恶缘此而生。人总是渴求快乐与财富,以为快乐是建立在欲望的满足上。这种想法在物质主义的社会更为风行,当无害的欲求带来某种程度的快乐时,不应该以为感官的满足是最大享受,或是快乐的唯一泉源。抱持这种想法的人所过的生活是空虚缥缈的,如同追逐彩虹式的生活,显然不切实际。
有些事物带给人快乐,不想让它轻易溜走;有些事物则给人痛苦,令人避之唯恐不及。除非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及厌恶感,否则,祸端总是接踵而至。欲望和反感彼此牵连,一会儿行为是反感所驱使,一会儿又是欲望所致。
当饥饿或口渴时,我们会感到不适,因此,欲望使人想平息这不适感,可以说我们所有的欲望皆起源于此,由于不适感或空虚感的趋使,然后便开始去寻找自认为可以抑制痛苦的妙方。倘若没找著,空虚与不适便持续下去;倘若找到了,欲望或饥饿得到满足后,过一会儿便消失不复存在,当期待的快乐消失后,我们会感到遭受欺骗与失望,因为结果永远无法与期待相符。新的欲望于焉产生,而尘世的生活便建立在不断追寻欲望的满足中。
有人花一辈子的时间搜集物质的东西,却永远不满足,反而身陷于无穷的欲望中,寻求不著自己要的东西就失望不已。但即使好不容易寻获所需,也一样无法欢欣,因为所寻觅的物品不如想像中的美好,他们的欲望与期待无法圆满达成,获得的事物也感到不满意,总以为‘草是邻家的绿’,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快乐的。拥有愈多,欲望就愈大。有人说,人的需求如食物、房屋及衣服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但却常常满足不了人的欲望。
肉体上的满足不是真正的快乐
很多人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事实上,钱在现代社会为求生活舒适或许有用,但终至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反而更制造出问题来,所以,我们该当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当我们了解事物真正的内涵,而减低对感官的需求时,便会自平凡与知足中得到心灵的平静。
为满足希望或怨恨,人常常给自己或他人制造麻烦:国家之间发动战争,冀求打倒对方,霸占领土,各国的历史便由灾难与战争占尽整个篇幅。但是,人活在现世中很难认清自己,在尝尽百苦、面对多少危险后,尚不能觉醒,面对现实。就像骆驼喜欢吃有剌的灌木般,吞食愈多的剌就涌出愈多鲜血,但仍旧不肯放弃,继续埋头猛吃。事实上,所有现世的欢乐就像吃热马铃薯般,总是令人容易受伤。
释尊谓所有的悲苦乃源自于错误的索求:更多的钱好放纵一番、权势以淩驾人,寻求长生不老之道等。这些欲望使人对生活不满,并只顾及自己的需求而忽略他人的利益。如果这些人没有得到满足,便益发地不满,然而在得到自己所求之时,又因为害怕失去所得,仍然感到不满与失望。
因此,所有心灵上的痛苦皆是来自于肉体渴望逸乐。我们时常伪装自己,不以真实面貌示人,渴望拥有自己所缺乏的东西或摒弃不想要的物品。因此无庸置疑的,无法让人享受真正快乐的罪魁祸首就是欲望。
恐惧,是由于我们想要避免不愉快的经验;贪婪,是因为我们想要拥有;嫉妒,是希望他人不要拥有我们所缺乏的事物;悲伤,是盼望重获人或物,这些负面的情绪皆是由于欲望造成的,并束缚我们,所以,唯一的办法只有摆脱肇因的欲望了。也许不易做到,但也非天方夜谭,克服之后,随之而来的将是平静与满足。
释尊曾说过:‘天上人间的喜乐比不上欲求消失的欢愉。’
以下亦值得深思:
遗憾使一个人负担沉重,
而快乐是把担子卸下来;
当人把担子除却后,
将不会再成为他人的负担。
痛苦是生存所付的代价,而痛苦的产生是因欲求而来。为了满足欲望,我们会做出一些事情,而种下因果的种子,在今生或来世,我们的行为会带来回报,换句话说,自私的欲望会在轮回中显现出来。由于我们以往的行为掺杂其他因素,才呈现今日所经历的快乐或悲伤。
观照自己
有人一生不断学习,从经验中累积智慧,而了解到要求愈多痛苦益甚,要消弭痛苦不是仰望上帝,而是从自己身上寻求解决之道。
无论如何,一个只具有凡心的人总会遭受太多身心的悲苦。少壮时想让日子填满欢笑,但尚未尝到,即早已迈入老年,临老时,虽苦恼身体无法享受快乐,但心灵对欲望的追求仍不减年轻时代,这些人的欲望随著年岁而增长,愈老欲望愈强烈,当然痛苦也就相对愈大了。
不能控制欲望归因于一个人的骄傲。在骄矜的外表下,人时常作恶多端而无法认清事实,我们应该避免在保有健康拥有美好生活的年轻时期,坚持骄傲。
有些人看不清自己,傲视群伦,过于自满,因而有此高傲的想法,这可能极度危险,因为骄傲是失败的前身。
●
牛粪上骄傲的甲虫:从前有一只甲虫飞到牛粪上,非常喜爱这个地方,便邀其他同伴一同在粪上建立它们的小城市。在辛劳的工作数天后,终于在粪堆上建造了一座城市,甲虫们对自己的成就感到相当得意,决定推选第一只甲虫当国王。为了荣耀国王,其他甲虫在城中举行盛大的阅兵大典。正当游行进行到一半时,有一只大象碰巧经过,看见一堆牛粪便举起脚以免踩到。然而,国王看到大象却很生气的咆哮著:‘喂!难道你对本王一点尊敬也没有吗?难道你不知道把脚抬在我的头上是很无礼的吗?立刻道歉,否则我就要判你罪了。’那大象低头一看,道:‘吾皇陛下,请原谅小民之罪……’说著便跪下,摧毁了国王、城市、市民,与骄傲。
●
释尊看到人生四象,克服三种骄傲:看到老人,丢开身为年轻人的骄傲。看到生病的人,抛开健康者的骄傲。看到去世的人,挣脱生者的骄傲。倘若能摆脱这些骄傲,当自己经历这些人生过程时,就不会惊恐和沮丧了,想想以下所言:
我易老;我没有战胜老年。
我易生病;我没有赶走病痛。
我是易于死亡的;我没有挣脱死亡。
人世的改变与分离都与我很亲近。
我是自己行为之结果;无论我种了什么因,
是好是坏都是自己造成的果。
在现在社会,年轻是最大的本钱。人会花大量的钱保有年轻,因此,有人即使年纪再怎么大也要到处掩饰,甚至隐瞒自己的年龄。
●
年轻女性的年龄:有一位女电影明星被员警逮到酒后驾车,员警问她的年龄,她回答‘三十岁’。
过了几年后,这位电影明星因类似罪状上法庭,同样也谎称自己的年龄是‘三十岁’,然后依旧认得她的检查官问:‘怎么可能呢?五年前你说你三十岁,怎么现在你还是三十岁?’这位已过气的明星为了压过他的气势,眨眨她的假睫毛说:‘阁下,我已经被提醒过好几次:在法庭前不能更改证词,所以我已经告诉过你我三十岁了,这次也决不会改变的。’
●
既然每个人都想活得快乐,而且不必如上述的电影明星对自己年龄撒谎,‘自知’乃是最重要的条件。第一步要知道心的本质,藉由心智发展及沉思来驾驭心性。心灵的修养可培养人一生的洞察力,宛如火炬照明生命中蜿蜓的小径,并使人从恶劣中分辨出至善,从错误中寻出正确之途。使内心的想法豁然开朗,因此,沉思冥想也有洁净心灵的功效。
我们冥想时,慎防幻想,尤其是心灵方面的幻想。有经验的冥想者倘若不小心,也常误入歧途。
●
一个冥想家的幻想:曾有个僧侣端坐冥想,欲达到至高境界,在心灵全神贯注状态下,他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创造出肉眼可见的具体幻想。因此,他认为自己已臻于完美,修持达到阿罗汉的地位。
他有位学生的修行也是十分崇高,而且境界已经达到阿罗汉,当他达到这个境界时,便了解老师由于自我蒙蔽,无法达到阿罗汉的地位,但问题在于如何让老师认清事实。
有一天,他跑到老师那儿,并问老师是不是个阿罗汉?‘当然是啊’!老师回答著:‘为了证明给你看,我可以创造出任何你心中所想的东西。’‘那么,变只大象吧!’学生说。一只大象立刻呈现眼前。‘让它攻击你吧!’学生又说。老师便让大象攻击他,就在大象要开始袭击时,老师见状拔腿就跑。
‘嘿!等等,假如你是个阿罗汉,’学生说:‘应该不惧怕,怎么你跑开了呢?’之后,老师便了解自己并未达到阿罗汉的境界。
●
人的肉体最多也活不过一个世纪,且经历世事的瞬息万变。人的感情是感觉和想像的汇集;人的心智乃是思想之河。我们的人格随时间改变,在肉体与心灵庞杂的交互中,没有一个永久的实体可视为不变的。
假设有个坑洞约一百呎深,且底下摆了些点燃的木炭,之后,放个梯子,然后叫人一个接一个爬下去,那些人一开始并无怨言,直到三十呎至四十呎深时,才开始抱怨,在四十至五十呎深时,感到一股热气,当走到七十呎或八十呎更接近火源时,他们体验到强烈的赤热感。同理,虽然释尊说人生是痛苦的,但年轻朋友从没吃过苦,可能无法体会,然而,对于解释倘若经历更多便更能看清痛苦的此项事实,这实不失为一个好例子。
我们必须承认在生活中为求方便,我们仍用传统的字眼,如‘我自己’或‘你自己’,这如同我们常说太阳自东方升起,事实上,我们是指地球绕著太阳自转而言。
做好事也许不难;困难的是要心地善良。但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度,且在他人控诉、批评、阻碍之下,还能为人服务,又属其中最难的了。
英文中‘人’这个字源自梵文,意即心智。人不只有肉体也有心灵,因为具备心智,人就能够思考,这是心智的特殊功能。藉由心智而非肉体,人能够被人所了解、欣赏及追随。倘若一个人不以心灵去理性的思考、慈悲的待人,那么,他就不配为人。
人出生到世上是来做些善事,而不是虚度光阴、无所事事、对社会造成负担的。应该不断的要求自己变得更有智慧,否则便辜负了上天所赋予我们的独特能力。
在宇宙无数的生物中,人类努力攀上山的最高点,并挣扎著朝向完美存在的最高峰而行。我们目前已十分接近山峰了,再一、两步就可以到达,即使无法走完达到顶点,我们人生的道路是正确、安全的,不至于有跌落回低等动物的危险。最后一步通常是相当困难的,然而,秉持著坚忍的毅力及决心,我们可以确信自己达到永不后悔的境地。
因此,目前最急迫的事,是要确定我们不会跌落至更低的生物形态中,为了这个目标,必须试著明了生命的过程,并领会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涯的掌舵者。本著佛法指示的蓝图,领导自己的生命,不致降至低等的生存形态。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
生命在大部份人的眼中是怎么样的呢?只是一个重覆单调的生活吧!有二十五年,他们工作为求生计;另外二十五年,挣扎于无尽的渴望中,以求累积更多的财富;而再另外的二十五年,慢慢步向死亡甚至完全不知自己的生命因何而活的意义。
很多人为了谋生,无暇享受生命,想保持自己光鲜的外表,却忽略了内在的修养。遭感官所蒙骗,以假为真。每天辛勤工作,甚至打落牙齿和血吞,为求财富、权势及地位,以为假如抓紧这些生命中的报酬,便可以‘成功’了。在此,有位作家想告诉我们人是如何过一生的:
我们活著、工作、梦想,
每个人皆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时欢笑,
有时悲伤,
日子因此消逝。
可以说,面对现代生活最大的弊端就是有太多的行动。行动,再行动,直到进入坟墓划上句点为止。很少人能花五分钟在静谧中好好松弛自己。
今天,人能以两倍音波的速度搭超音速飞机旅行。在陆地上,也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搭乘所谓的‘子弹列车’旅行,或乘气垫船呼啸海面。在这些人类活动中,目的在以更短的时间,从事更多的活动。他来去匆匆,因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不得不然——匆匆忙忙吃饭,解决一餐之后又加入每天的竞争中。跳上床,辗转难眠到夜半,当正要入睡时,闹钟却响了,又得起床开始另一天的生活。现代人已经把身心摧残得体无完肤了。人的神经状态是禁不得起这种的生活步调,所以崩溃是迟早的事。大自然从来不赶场,我们应该也是一样的。
现代人往往工作过于忙碌,以至在睡梦中也会说梦话或梦游。现代人生活的步调宛如他们所制造出来的机器般,频频发出怒吼。紧张精力的消耗、精神泉源的浪费在在侵蚀人的身心。
人似乎陷入各式各样的想法、观点及意识的困境中,这个现象发人省思,大众传播,如电视、电影、报章杂志等改变人的思考方法、欲望和生活型态;人类的性欲遭媒体彻底的利用,游说人们买些不需要的东西。音乐、舞蹈及其他形式的娱乐提供现代人休闲活动,但现在已经被如吸毒般的感官刺激所取代,因而导致心灵浮躁不安,甚至引发人们原始的兽性,最后,人们变得困惑,舍正道而不为,而走上放纵、荒淫之途。
生活如战场
世界本身宛如一个大战场。每个地方都有打斗、暴动及血腥事件。生存充满著不断的挣扎:无论是分子之间、原子之间、电子之间,以至男人之间、女人之间、人与动物、精神自然之间冲突频仍,乃至于人的有躯之体都充满变迁与挣扎。
犹如世界般,心灵本身也是烽火连天的,每一个小小的事件都影响到心灵的平衡。当小孩出生时,父母的心灵极度欢喜,而小孩生病或出了意外、得了不治之症时,又变得难过著急、郁郁寡欢。心在极喜、极悲中游走,因为一颗没有修行的心看不见生命的真正本质。因此,世人常会感受痛苦、恐惧、与不安定感,在不断的变迁中,情绪很少得到满足。然而,在另一方面,一个用冥想修养内心以及可以看清事物本质的人,他的心灵不会附属于这世俗世界,也不受其束缚。因此,他便可以从痛苦及世界的不完美中挣脱开来。
生命像一个永恒的战场,分别有两条防线防御我们,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而所谓外在的防线是知性及理性。假如第一条防线弹尽援绝,人会退到第二条防线:内心感情与思考,并重新奋战。当第二防线也失去了,他会先退出疗伤一阵子,为的只是哪一天能再出军作战。然而,如果人完全的退缩,躲在自己的壳内,生活在气愤、挫折、欲望和幻想中,经过长时间的轻消慢蚀,那健全的心智一定深受影响。
一个无法驾驭的心灵会被下述不健全的思想所左右:如私心、贪婪、世俗的名望、所得及财富。假如没有时时检视这些贪心、私欲,心灵会导向罪恶的渊薮,把人转变成邪魔妖鬼,杀害摧毁阻碍他们的人。
由于高度的物质享受和生活舒适,现代人早已忘了自然之音,只想从生命中攫取更多的东西,但因此精神及体力均告崩溃,而双双瓦解。人被迫相信‘成功’意味有能力做任何事,而且要做最好的。当然,这在体力上是不可能的,此外,他全神专注在未来的快乐上,以至忽略倾听生理的需求及珍惜眼前重要的东西。所以,无法分辨孰轻孰重,也是我们挫折、忧虑、恐惧及缺乏安全感的原因之一。
因此,结果会如何呢?这些焦虑及压力便会造成心理障碍及困扰,即是众所皆知的‘情绪杀手’。这些负面的情绪如恐惧、忧虑、不安、嫉妒心等等,不只使当事人受苦,也连累了周遭的人。
在许多已开发国家里,发现每十人中约有两人正受精神异常之苦,而患有精神疾病或其他病状,需要接受精神科医师的治疗。愈来愈多的医院和机关因精神上的各种疾病患者而设立,还有更多极需治疗,却没有接受治疗的人。社会犯罪率的增加也与精神疾病有关,数字已达到令人警惕的地步了。其中一个由弗洛依德研究出来的结果是:‘强迫性罪犯及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这些人需要的是体谅与治疗,而非惩罚。’我们应该采取社会改革与健全的方式,而非一味的报复。
有些精神治疗上的技巧,可以用来医治那些心理不平衡的人,首先需将尘封已久的心理问题重新浮现。精神病医师鼓励患者多谈,并吐露出那些刻意掩饰下深藏已久的想法,有些问题甚至患者自己都未曾察觉。精神病医师不会告诉患者该做些什么,而是让他们发觉自己错误的看法,产生自觉。因此,一个有技巧的心理医师会诱使每个患者吐露造成病因的秘密,每个实例都是患者本身的体验。这种表露问题的做法会给患者产生洞察力,使其了解问题的本质,以及解决的方式。
这种做法类似释尊‘自助’的方法,主旨在使人了解生命的本质与人自己的真实面貌和问题。依著循序渐进的方式,我们将会领悟到世上最大的问题在于自己的渴望和无知。同时,应该修养身心,以减少心灵污染,并将问题连根拔除。藉此,能够让我们体验心灵的成长,并从世间事物及苦痛中解放。
步向精神健康之道
我们应该对具有破坏性的精神力量及情绪时时检视,并减少到能够处理的程度。其中,松懈是必要的,而非奢侈品。我们应筛减所有不必要的活动,然后早早起床,才能有充裕的时间更衣、与家人聊聊天,并养成习惯,从事一些对个人有益的活动,如阅读、冥想、身心的松弛等。
所有的病苦端视他如何横渡生命中的潮流。没有人能逆风张著帆漂洋过海;相反地,他必须调帆整舵、顺风而行。生命中的潮流总是流向同一方向,从不会更改流动的航线,如同太阳不会改变它的运行般。人须使自己适应生命的波动,以便令周围环境与自己完全融为一体。
遵从释尊所指示宇宙不变的自然法则(法),遵行这项法则的人,无论是今生或是来世都会活得快乐。运用自己的心智导向正确的道路上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人心应凿建流向公正、公平、宁静世界之渠。倘若任心恣意漫游,将变得肤浅、歪曲,与堕落。世上大部份的苦痛都源自一颗难以控制、扭曲、邪恶的心。倘若人心无法平静,也就不能与人和平相处。
恨,是一种不健康的态度,它只会增加更多的黑暗面,防碍正确的思考。如果能够驾驭得了恨,爱就得以解放。能够扼杀恨,爱就得以展翅翱翔。恨会为我们带来懊悔,爱则带来宁静和平。恨会使人变得无情,爱却软化人心。恨阻碍我们行事,爱却能够推波助澜。藉由对爱价值的理解,我们应该连根拔除对世人的恨意。
人往往祈求祥和,然而,只有在人内心的冲突解决后,世上才有和平呈现。欲达成此点,必需要修养人心。或许有人会问:‘如何修养呢?’这是个逻辑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想做?’倘若答案很清楚的是‘是’,加上承诺,他更可以发展修养内心的技巧了。
心灵基本法:
看而后觉
觉而后想
想而后欲
欲而后动
第五章 抑制怒气
愤怒的人只张开嘴巴却闭上眼睛。
从前有位富有的寡妇,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一个忠实又勤劳的女仆。有一天,女仆心血来潮想探究她主人的慈悲怜悯是否发自内心的真诚,或只是上流富有社会外表下的伪装而已。
有一天早上,女仆近中午才起床,翌晨也故技重施,女主人盛怒下对女仆施虐并鞭打她,以致伤痕累累。这事传遍邻里街坊,富有的寡妇不但声誉大跌,而且也失去了一名忠仆。
反观现代社会中亦然,许多人在周遭环境优渥下就会显得慈善、谦虚。如果环境骤转,变的不尽人意,人们就暴露出原始的劣根性。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周围的人良善可亲,我们也可以温顺有礼,如果周围的人邪恶异常,我们很快也会变得张牙舞爪。’愤怒是丑陋的,而且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情绪,蛰伏在人心,蓄势待发,并伺机操纵人的生活。
愤怒可以像吹熄的蜡烛,会暂时蒙蔽人的双眼,而且令人做事违背常理。因此,无法抑制的怒气容易成为伤害身心至深的本源。然而,愤怒如同其他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
愤怒的隐忧
有些生物天生构造使然,无法在白昼看见任何东西,有些生物在暗中则不能清楚运用视力。一个充满忿恨和痛苦的人,则无法认清任何真相。俗语说:‘一个愤怒的人只会破口大骂却看不进任何东西。’有人说,当愤怒的人重回理智时,会把怒气转移到自己身上,如同银行的存款可以产生利息般,停滞在心中的怒气,他日会变成痛苦的根源。
人生气时是在跟谁呕些什么呢?人根本是在跟自己呕气,而自己是自己最可怕的敌人,我们必须彻底根绝这个心腹大敌,因为自己最知道本身的弱点。
愤怒加上情绪的煽动,会燃烧得更为炽热,尤其是情绪的背后还有欲望作为支持。在盛怒的当下,人会失去理智,变成伤人伤己的危险动物。愤怒会使人赔上自己的声誉、工作、朋友及所爱的人、心情的宁静、健康、甚至失去自我。
释尊曾经谈及愤怒的破坏力。当一个人生气时,会有七件事情降临在他身上,因而造成亲者痛、仇者快。这七件事是哪些呢?
一、虽然刻意装扮,依然丑陋不堪。
二、虽然睡在柔软舒适的床铺,依然痛苦缠身。
三、他会误认善意作恶意,错把坏人当好人看,并且做事卤莽不听劝告,而导致痛苦与伤害。
四、他将失去辛苦赚来的钱,甚至误触法网。
五、他将失去勤勉工作得来的声誉及名望。
六、他的朋友、亲人将与之形同陌路,不再同他为伍。
七、死后将转世投胎到畜生道,因为一个任怒气驾驭的人,在身体、心灵及言语皆显示不健全,而造成令人惋惜的结果。
——《阿含经》——
以上种种不幸是敌方希望自己的对手能亲自身历其境的。但这也是愤怒能够为人带来的后果。
抑制怒气
控制怒气的良方便是把不产生愤怒的原因放在心上,藉著意志力,把心智专注在有益身心的事上,以消除负面的情绪。要对侮辱我们的人表现出平静的一面是不容易的。虽然身体并没有受伤,但自我已感到受辱,因此便想反驳攻击。面对侮辱,而回报以谦恭与尊重的态度是非常困难的表现。然而,人格的挑战正是端视我们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考验,似乎从小我们就喜欢采取报复行动以满足虚荣心。
心怀他人淩辱我、鞭笞我、击溃我、掠夺我的想法的人,将无法浇熄仇恨之火。
——释迦牟尼佛——
是光明而非黑暗,才能驱散黑暗。是仁慈的爱,而非仇恨的心,才能克服恨意。
有些人像刻在石上的字般,易怒并持续了近一世纪般长久。有些人则像写在沙里的字般,易怒,但怒气很快就消弭于无形。有些人则如写在水中的字般,不保留任何已成过往的想法。但最完美的是如写在风中的字般,让侮辱与难以入耳的批评在无意中擦身而过,他们的心中永远都是纯净而安宁,呈现出光可鉴人的一面。
纵使对他人不平的待遇感到气愤不已,仍应抑制怒气。因为我们处在受扰的心灵状态中,心志无法维持在正确的路线上。当愤怒时,必须警觉自己的怒气,冷眼观察我们的愤怒,当作一种心理状态,不要接近导致愤怒的事物。生气时,应该训练自己观测、分析自己的感觉,藉由不断的自我分析,将使人更有自信控制自己,且不至于做出愚不可及、毫无理智的事情。释尊的箴言是:
所谓好,是在行为上有所约束;
所谓好,是在言谈中有所节制;
所谓好,是在心中保持分寸;
所谓好,是在任何事上皆得宜。
至高人品的人会在各方面克己自励,
因此能够从悲苦中释放。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采取同样的态度来抑制怒气。其中一个颇具效果的方法便是施行‘时间延宕法’。汤玛士·杰佛逊为这个策略下了结论:‘生气时,在开口前数十下;如果愤怒异常,那就数到一百吧!’
有个口诀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可以在心里对自己多念几次:
我可以抑制自己的怒气,
我可以缓和自己的暴躁,
我可以常保冷静谐和之心,
我可以如岩石般屹立不摇,
我对自己有信心并充满希望。
藉著重覆这些话,我们可以增强信心及换取心灵上的平静,即使是面对冷酷无情的人,也可以牢记释尊所言:‘倘若有人愚蠢地戕害我,我会还以无限的爱;愈是恶意地对待我,我愈是以谦冲的态度相待;我会因而得到善果,而他却落得恶名昭彰。’
一个邪恶的人侮辱一个德性崇高的人,犹如一个人抬头向天吐口水般;唾液不仅没有污损了天,反而弄脏了自己。毁谤者宛如向人撒沙土的人一样;逆风时,尘土将吹向撒土者的身上,因而反受其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受到迫害;不幸反会缠绕著毁谤的人。
●
睿智之人从不向愚蠢之人挑战:有只野猪曾下定决心想当森林之王,于是从休息的粪堆中挺立起来,跑到狮子的地盘上,想与森林之王挑战。当然狮子只是嗅嗅这只臭气冲天的动物,不予理会便自行走开了,甚至连裂嘴怒吼的程式都免了。这则故事在阐释:当聪明人被心智愚蠢的人挑战时,有德性的人不应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
释尊对于驾驭愤怒也给世人一些指引,假如能够遵从,必能有所裨益:
仔细回想释尊对我们的开示,藉此理解愤怒的危险及对思想造成的伤害。回想我们所恨的人的一些优点,倘若我们将他拙劣的人格弱点,视而不见,并开始念及他的本质善良及曾做过的好事,如此怒气可能会缓和下来,心中更会充满慈爱。
牢记因果报应,今日种的因,明日则变成果,万物都是如此的。明了这个法则,便不容易对他人动怒,相反的,还可培养慈悲为怀的心,而他人则必须面对自己劣行下所种植的恶果。
对所有的人、事、物均散播一份慈爱。常保关爱及慈悲心的人,会得到更多的恩赐。
对于错怪或伤害自己的人,我们的思想不要被仇恨所蒙蔽,心怀怒气对自己比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将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即使活在仇恨的环境中,也要努力经营一个充满欢乐与爱的生活。
私心戕害一个人的人格及心灵成长。
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且自私的人只为自己而活。他不懂如何去爱或学习尊重别人;为芝麻蒜皮小事斤斤计较,生活变成永无休止的痛苦,时常疑心他人是自己的劲敌,并嫉妒别人的成就与功业,此外,他贪图他人的财产,无法忍受别人的快乐。最后,把自己的思想导向歧路,成为社会上的危险人物。
且不管是贫是富,自私的人永远受贪欲所支配,不会餍足,对自己所拥有的从不知足。圣雄甘地曾说过:‘这个世界可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却无法填满每个人的贪念。’如果一个人是富裕的,他会担忧房子、田地及所有的财产。并且想尽办法要赚更多的钱,不愿意让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即使是个十分合理的理由也不肯。他随时要担心被抢、被绑架或被欺骗,成天烦恼自己的事业及员工的诚信度,烦恼死期及遗产会被他人如何瓜分。而在另一方面,倘若这个人很穷,他会一直追求财富,当他无法用正当方法及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时,他会藉助旁门左道,以满足自己的欲求。
私心乃源自错误的观念及无法看清生命的真相,源自渴望以及自我膨胀。私心是个十分具有破坏力的力量,若没有采取预防及正确的措施以减少负面的情绪,可以导致源源不断的苦难与悲愁。有谁曾细细思量威廉·格莱斯的话呢:
私心乃人类最大的诅咒。
思想是种力量,自私更是一种强劲的负面力量,会招致不良的影响。这与一般的道德法则相符:思想的因,导致行为的果。痛苦及灾难乃源自邪恶的念头,而快乐便源自良善的思想。
我们受思想操纵,长久的恨意或心中怀著仇怒会将人撕成碎片。强列的恨意宛如细菌般导致身体不适并引来疾病。假使人不幸有个敌人,让憎恨深入心中,仇恨变成永无止尽,便是对自己所做最最残忍的事了。
培养爱与同情的必要性
处于困境中的天地万物均与灾难为伍,一般的人心中有丑陋的一面,但是很幸运的,我们也有善良的美德等待被挖掘。至于是选择德行抑或与罪恶为伍就靠自己了。一颗同情他人疾苦的心是需要经营的。唯有克服私心、修养良好品德、善解人意及慈悲心才可以带来幸福美满的生活。不该指责他人,挑剔他人的弱点和错误,而忽略了此人的贡献及善良的本质。
在《法句经》中,释尊说:‘世上的仇恨不是用仇恨来平息,而是用爱。此乃不变的原则。’耶稣也曾教过人自然法则:‘人应善待那些恨他的人。’
善行是引领人走向本性中良好的一面,恶行则会招致破坏的后果,活在憎恨中的人终会死于恨意中,犹如靠剑生存的人终将丧命于剑下般。每个邪恶的思想如同自己拔剑指向自己,只要能领会这事实,就不该怕自己会产生邪念及自私的想法了。
宗教的真理是:邪恶只能靠正面力量来克服。爱及同情心是化解仇恨的解毒剂,友好则是愤怒的矫正器。正面力量的存在,暗示负面力量的消失,爱及同情心、友好亲善的态度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没有什么外在力量能像内心的想法(心识)一样,影响我们。‘一个人的思想造就他的行为’。此乃确切的事实。
自我超越确实远比征服其他敌人要来的困难;即使是神祇、灵魂或梵天(印度神话,一切众生之父)均无法使自我压抑的人自束缚中释放。
——《法句经》——
私心乃嫉妒之因,且嫉妒助长私心。
曾经有只蛇的头部和尾部互相争吵谁才是领导者。尾对头说:‘总是你在带头,实在不公平,你应该偶尔也让我领导啊!’蛇头答道:‘不可能的,因为这是我们的天性,我本来就是头,无法跟你替换。’
争吵持续了好几日,直到有一天,蛇尾忍无可忍便一马当先爬得比头还快,并赶紧窜到树旁。蛇头无法赶上便决定让蛇尾自行主张。但不幸的是,蛇尾看不见该往哪个方向进行,这条蛇便掉入火坑中被烧死了。
有些人从不满足自己现有的财产且嫉妒那些比他们拥有更多的人,藏匿在这些人内心的嫉妒感使他们不知把握现有的快乐。在他人眼中已经做得有声有色的人,仍然汲汲蝇蝇的追求,并为有人比他们更好而感到痛苦。这些人应该探讨自己的内心,评估自己所接受的恩赐,而非一味的嫉妒他人。
嫉妒的起源
嫉妒的根本原因乃是私心。当一个人变的古怪异常,生活以自我为中心时,他会视所有的事物为潜在的敌人。会羡慕他人的成功,并垂涎他人财产;此外,他无法忍受见到别人快乐,且嫉妒他人的成就。最后,变得完全无法与人沟通且极具危险性,而时常制造许多事端。问题也是来自诸多原由的:
●
许多烦恼源自于心:有一只狗四处旅行,想看看自己国家的风貌。未料,几天后便自他方归来,朋友问它是否途中遇到其他困难,它说沿途上遇到许多人和动物,他们并没有找麻烦而让它自由来去。
‘唯一面临的问题是由我们同种的狗制造出来的,’它答道。‘它们不让我静心走走,反而向我吠叫、追赶并想咬我。’
●
同样的,当一个人成功时,不认识他的人不会来烦他。不幸的,他必须忍受他的朋友及亲人的嫉妒,对他开始造谣生事,制造阻碍。在这种情形下,应该试著培养耐心,或许可以这么想,与陌生人打交道比自己的亲友要单纯许多。
自私会导致错误的观念,而看不清生命的真相。自私是个极具破坏力的情结,因为欲望会招来一连串的痛苦与悲惨。我们应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以抑制这种负面的感情。
思想是促成美事的力量,所得的果正是思想所种之因所致。根据宇宙的定论,我们的痛苦与快乐完全肇因于自己思想的邪恶或正直。倘若不幸有了敌手,让恨意深植心中,是对自己所做最糟的事。
我们都与苦难为伍,且受难于痛苦之中。是要修养品德抑或和罪恶有所牵扯都是自己的抉择。因此,假如他日我们无法忍受看到或听到他人的成就时,就应该重新评量自己的观点了。
心灵的觉醒
藉由回顾、检视人的负面想法,将会发现只有自己才能扰乱自己平静的心与内心的平衡。与他人比较时,由于想到自己无法与别人并驾齐驱、或他人的成就总是超过自己,而为自己带来痛苦。潜藏嫉妒心对任何人都没有益处,此外,嫉妒心是世上许多分裂、不和的原因。
我们应了解负面的情绪如嫉妒、愤怒及憎恶会遏阻心灵的成长。必须努力从诸多不良的影响中解脱出来,嫉妒不能为自己带来朝思暮想的事物,反而会引人走入憎恨、焦躁、身心憔悴的死巷。
随时对邪恶的念头提高警戒心,每当心存不善时,必须试著将其转换为善良的思想,要对自己心中的思绪严加督正。藉著循序渐进的自我觉醒,我们可以摆脱恶劣的思想,而不被它所奴役。
应付嫉妒心
既然已经了解嫉妒的危险,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及精力,以培养对人的慈爱与同情。想想,纵使他人更上层搂,我们又有什么损失呢?反而应该立身朴质、铲除自我中心的欲望,并为他人的喜悦而快乐,拥有这些纯正想法的人才是有福之人,对整个世界也是一种恩典。我们应该体会他人的痛苦,而产生同情心,并且摒除自私的想法。唯有克服私心,修养品德及体谅他人、慈悲胸怀时,才能达到快乐满足的生活。
释尊鼓励其弟子在他人快乐时,设法去体会他们的喜悦,这是对付嫉妒的解毒剂。在他人成功、飞黄腾达之际,应该抱持喜悦恭贺的态度。对于自己所爱的人成功了,要这么做或许不难,但对敌手诚心敬贺就很难办到了。然而,只要详加思考:‘难道我们不想要功成名就吗?难道我们不希望他人诚心的恭贺我们吗?假如我们希望他人如此待我,他们一定也期望我们为他们的成功、幸福与快乐而祝福。’抱持这样的态度可以使人从痛苦及毁灭中解脱,因为我们知道恶意和恶行均源自于嫉妒之心。也可防止自己阻碍了他人的向上之心。
在另一方面,我们对于那些觊觎自己成就的人应有包容的心。他们的反应有时是因为我们表现得不够谦虚的缘故。在比我们失意的人面前,切勿炫耀自己的成就;在成功之际,应回顾以往失败的经历,才能更了解表现不如人的感受。
当他人因嫉妒而与我们公然作对时,勿使自己陷入愤恨之中,并应该提醒自己,如同每一个人,我们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应想想:‘我为何对他恼怒?愤怒不能解决问题,只会使事情更加恶化,恼怒只会牵扯出一连串恩怨,使自己痛苦万分,如果对他回报以憎恨,如同手执燃烧的冥纸,掷向他人身上般,而徒然伤害自己。’在此有则清楚描述一个法师如何说服一个嫉妒的敌手,而毫不动怒的故事。
●
你有办法让我听命于你吗:从前有个法师,他的论道广为各阶层人士所接受,因为他从不用晦涩的字汇,而是以内心的诚意与听众沟通。
一天晚上,有位从别的宗派来的禅师加入他的言谈,这位禅师对于法师能吸引广大民众感到十分不满,其中甚至还包括他以往的追随者。这位以自我为中心的禅师打算与法师好好辩论、较量一番。
‘喂,法师!’他叫道:‘等等,其他人可能听从你的话、遵从你,但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对你产生任何敬意的,你有什么本事让我服从你呢?’
‘到我身旁来,我表现给你看。’法师说著。
禅师隔开人群并自傲的站在法师身旁。
法师笑了笑:‘到我左边来。’禅师依言而行。
‘不,我想你站在右边我们比较好说话。’法师说。禅师又自信满满的踱到右边。
‘你看!’法师说:‘你正在服从我呢!我想你是个非常温和的人,现在去坐下来听讲吧!’
主啊!请你将我从朋友的恶意批评中解救出来,至于敌人,我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伏尔泰——
没有人敢理直气壮、大拍胸脯说自己没有敌人。甚至伟大的宗教家大公无私、造福人群者如释尊、护持神、耶稣、穆罕默德,或是伟大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社会改革家如林肯及和平之父甘地等先圣先贤,都有与之对抗的敌手,何况是世间的凡夫俗子呢?这些伟大的救世主及领导人极具耐心的忍受敌手的残害与抨击,而不违背自己的原则。甚至有些人视原则高于一切,因而失去生命。
曾几何时,为他人著想的人竟也常遭心怀恶意之人迫害,似乎善与恶总是不断的冲突。当一个人努力做好事时,有些人老是喜欢挑他的毛病,而吝于表露出赞美之意。不论是对于做过的事或未做的事都有人埋怨。释尊有一位弟子,名叫阿苏拉,他抱怨门下弟子不易传道,且对弟子们回答问题的方式感到不满。释尊说:‘人会抱怨别人太安静,也会抱怨那些说太多话甚至抱怨言谈适当。因此,世上没有一个人不饱受抱怨之苦的。’
人必须做好心理调适,随时有接受责难的准备,即使这些毁谤毫无根据。林肯对应付批评有一套审慎又实际的方法。他说:‘即使我们对他人的抨击反驳,可能还是换回不了小店关门的命运,我以竭尽所知所能的态度去做事,不到事情尽头,绝不罢手,如果最后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他人的批评又有什么关系,如果事后显示我是错的,那么,即使十个天使的保证,也是枉然。’
心中的镜子
一个人的思想和信仰塑造了他的生活、经历与环境。宛如镜子般,每一个人心灵中的自我意象反映在真实自我上,可以由外在的我看到自己性格及内在想法。人若领悟不到自己的性格乃是思想与信仰的影响,他便成为环境的牺牲者。然而只要他察明这个真理,就可以自丑陋的思想中挣脱出来。
一个人看到他人的丑陋面正是自己本性的反映。因此,人不应急切的将自己内心不健全的思想及憎恨投射到其他无辜、不幸的人身上。让我们抱持耐心,切勿立刻对他人骤下评断,应该将心比心,从更广的角度来看事情。试著去探索事情的原委,抱持这种态度可以使人过著与世无争、平静的高尚生活。让我们谨记释尊的教诲:‘一个时时观察他人过失的人容易动怒,非但不能消除他人的污秽,反而会增添自己的污秽。’波顿·贺尔写著:
我用批评的显微镜看哥哥,
说:哥哥显得多么粗糙啊!
我用轻视的望远镜看哥哥,
说:哥哥是多么渺小啊!
然后我看真相的镜子,
说:我与哥哥多么类似啊!
挑剔他人的错误
看见他人的错误是非常的容易,然而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困难之至了。佛家说人们像除去米糠般挑剔他人的错误,然而当隐藏自己错误时,却像只狡猾的猎鸟般掩饰住自己。我们不应该时时钻研他人的错误,或是批评他人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事,并且时时谨记自己的职权和怠忽之处。
牢记这些珍贵的教诲可帮助我们洞悉自己的本性,抑制不良的想法,以顺正道而行。倘若人有专挑毛病的心态,就会认为即使玫瑰也有刺。在欣赏美丽之际,为何还要介意瑕疵呢?每个俗世之人都难免有过失啊!要记得没有人是完全的坏或彻底邪恶的。
下次开始挑他人毛病时,深记以下罗勃·路易士·史蒂文生所说的话:
最坏的人也有这么多的优点,
最好的人也有这么多的缺点,
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必要去找他人的错失。
遭人批评时该做什么?
当有人对您生气时,问题的原因可能源自阁下所做的事,倘若是阁下的错,赶紧俯首认罪,并为自己错误的行为致歉。倘若遭误解,与对方来一次心与心的交谈,并欣然倾力相助。相反的,如果对方已因嫉妒而怒火中烧时,实不应该用愤怒还以颜色,虽然这是自然反应,然而开战不能平息战争,只会造成冤冤相报,何时能了呢?最糟的情形不过是结局的不公正。释尊说:‘胜者招致憎恨,而落败带来愁苦,只有放弃胜败之心,才能快乐、平静。’
以慈爱克服愤怒并非容易,而且包含某些程度的自我控制:意即为了快乐和安宁,必须克制自己的怒气。释尊说:‘无论在多少次战役征服多少人,唯有能征服自己的人才是最伟大的胜利者。’这需要耐心,但所获取的结果是值得此项努力的。
另外,真挚的微笑。倘若您对敌人微笑,表现出爱与仁慈的慈悲思想,奇迹便发生了。快乐的笑容有正面积极的力量,能够溶化你们的心墙。只有爱才能够将负面的思想转变为积极的念头,愤恨只会造成敌手立场更为坚定。
他将我摒除在小圈圈外,
视我为异教徒、叛党之徒,极尽嘲讽之能事,
但爱让我拥有智慧战胜他;
让我们将他带入我们的圈圈内。
——马尔侃——
聪明人不会以仇报仇来摆脱敌人,因为如此一来,便如滚雪球般,塑造更多的敌手了。征服敌人较适当的方法是向他们表示亲善及谅解之心,找出他们的需要及中伤自己的原因,然后,试著学习称赞他们,而不是严加批评。虽然此举不被大多数的人认同,然而却十分有效。奥斯卡·王尔德(英国剧作家及小说家)曾说过:‘要原谅敌人,因为再也没有任何事比此事更令他们恼怒的了。’尝试过此法的人证实这是最有效又切实际的方法,能使敌人变成朋友,这也是佛家的哲学。
佛陀教人要以仁慈克服愤怒、贤德克服邪恶、慈善克服私心、真实克服虚假。
在恼怒他人并将之视为敌手之前,只要回想两件事:
一、人心怀恨意即须承受比敌方加倍的痛苦。假使想摆脱最大的敌人,应该先平息自己的怒气。
二、我们不只从朋友身上学习,也学自敌手。给他们怀疑的权利,他们可能十分有理,倘若不注意他们说些什么(反而对他们的行为感到愤怒),可能会失去一个学习、改善的机会。这意外的新事实也许很重要,因为与自身息息相关,即使是朋友也会碍于友谊,而不指出我们的弱点。假如我们能敞开心房而不贸然断定,即使是敌人,亦有与之看齐的优点。
不要害怕遭受批评
甜美亦可能会导致厌烦。赞美是甜蜜的,然而过多的赞美可能招致人的厌倦。评论犹如苦药或令人痛楚的针剂:当然令人厌恶,却对我们著实有益。
不用害怕遭受批评,应该牢记没有人可以真正避免批评,即使是伟人亦同。批评是无益的,因为它使人处于防备状态,令人拚命想保护自己。批评亦是危险的,因它伤害人的尊严与骄傲,造成对他人的怨恨。但批评也有建设性的一面,我们应该倾听他人对自己的评论,尤其是具建设性的,并接受自我改善的机会,我们应该抑制自满,而不对他人的批评心怀恨意。对于抱持不同观感的人,我们不应该立刻贴上标签、烙下记号视为敌人,并非所有批评我们的人都是敌手,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正面的态度,而且专注聆听批评的内容。对我们的评价有否根据?或是否有值得学习的事物呢?自批评中,我们也许可以找出自己看不见的弱点。
而另一方面,我们或许会遇到固执己见的人,对他人的善意不予理会。此时,我们可以试试用和平渐进的方式与他们沟通,也许徒劳无功,亦毋须心怀恨意,而对他们施以报复的手段,因为如此一来,自己也会陷入他们打滚的泥泞中,与敌手相去不远,同时也污染了自身。很多人常会介入无关自身的事,想要恶意去伤害或批评他人,最后,反而自己陷入困扰之中。
同时,也不该过于吹毛求疵。对他人的事追根究底、从中干涉。以下有则关于东方的民间传说,可以阐述这一点。
●
勿多管闲事:从前,有些伐木工人正在砍伐一根倒地的树干。他们将树干一劈为二,为了让工作进行顺利些,便用一根楔子嵌入二半树干之间,在近中午时,大家想休憩片刻,便留下插著楔子的树干在原地。不久,来了一只猴子,它想知道楔子在树干上有何作用,便跨坐在树上,尾巴悬在劈开的树中间,在用力的摇晃楔子之后,终于把它移开位置了,但此举让树两端猛力撞击并压碎了猴子,猴子因而丧命。
●
当有人对你出言不逊时,该怎么办呢?你可以做下列检讨:对手的言行举止对我来说公平吗?倘若他们毫无事实根据,那么,与其愤恨不平,不如将事情淡化处理。你甚至应该同情他们,因为作恶多端的人最终只会伤害自己。倘若你是无辜的,就视对方为无知的人,需要人引导吧!记得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曾说:‘天父啊!请原谅他们的无知,而非他们的所为。’
避免此类问题的方法是尽可能减少与不善的人接触的机会。这是为何释尊曾说:‘假如你没有任何可以信赖的朋友,最好还是独居一隅,各自生活。’
也许这并不可能,倘若我们必须与自私自利、一心想从我们身上夺取利益的人打交道的话,该如何是好呢?这些人宛如蚊子般,不但吸取血,还传播病毒,果真如此,那么不要给他们任何机会伤害自己。《法句经》中记载:‘让我们快乐的活在仇人之中吧!’没有理由把自己陷入复仇的漩涡中,虽然这主意十分诱人。试著从这些微不足道的麻烦中升华,我们之所以会动怒,是因为尊严受到严重损害,倘若能够撇开这些错误的自我观念,便会了解没有什么值得让人气得火冒三丈的事情,也没有一个集罪恶于一身,恶贯满盈的人。
在修养耐性与体谅时,不应该使自己为他人所利用。在面对不公正的攻击时,应该冷静维持自己的尊严,同时亦不放弃崇高的原则。
●
你可以踩我一脚:有位年轻人在走向火车包厢的走廊上时,不慎踩到一位旅客的脚。虽然道过歉,年轻人还是惨遭男旅客愤怒严厉的斥责。
‘亲爱的大人,’年轻人说:‘难道您看不出这是不小心的吗?假使您对我的道歉仍不以为然,如果您喜欢,可以踩我一脚。’
男旅客对自己所为深感愧咎,便不再斥责这位年轻人了。
●
有些人或许会觉得上述的小故事很值得赞扬,道德高超,但是绝对无法做到,并且在这适者生存、事不关己的世界中太过于乌托邦式了。的确,要做到这般境界有点困难,但还不至于办不到。虽然有人以犯罪为乐,但他的本性中还拥有潜力,能克服邪恶,以及自罪恶中解脱。有些人只为短暂的暴利而误陷法网,但是为长远打算,他们应该循正道而行。通常,眼前的利益蒙蔽了急欲获利的人,使他无法将眼光向远处看。假若他能瞭望更宽广的视野,纵使无法转劣为优,至少会注意到,对自己施以仇恨者,不反以仇恨施之,可减轻不少罪孽。
不应该因遭受批评而放弃自己原本已做好的工作,倘若自己处事得宜,情操正直,有继续奋斗下去的勇气,不受舆论的影响,那么,这样才是真正了不起,无论处于何地,皆可轻易的将成功操之于自我的手中。
那些牺牲时间为民服务的人获得掌声,同时也饱尝批评,因为有些人会嫉妒他们。此乃尘世中自然的现象,犹如结香甜可口果实的树遭到更多人以石头去掷一般,树大招风啊!
释尊说:‘崇高道德的人不会偏离正道,欲望不再紧随著世俗的喜悦而来,让所有事情顺其自然,智者不论处在喜悦或悲苦中,都能心存平静永恒之心。’
第一次以光辉的慈爱面对敌手时,勿期望见到立即的效果。倘若尽了力而无回报时亦不要气馁。必须更具信心、决心和毅力,奋勉实行以战胜敌手。藉此,给对方一个知道自己错误的机会,他必会感激你的仁心与勇气。
在试著赢取友谊或平息口角之争的过程中,事实即是事实,不必扛下自己来犯的错误。倘若你真的犯了错,应该坦然谦虚的承认。然而,倘若自己是对的,严守原则,并抱持一颗纯净的心,远离气愤、憎恨与复仇。另外,不应该轻视小国小民或弱小地区的民族,以为他们毫无防范之力。事实上,俗语说,伟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如何对待小人物。
即使是弱势动物,如果互相合作也能战胜凶猛的野兽。
●
团结就是力量:有一只大象曾撞倒一个栖在树枝上的鸟巢,结果鸟巢及巢中的蛋尽皆毁坏。母鸟十分难过,但大象只是阔步离开,甚至没说句抱歉的话。母鸟便飞到啄木鸟处求救,啄木鸟找到大象,啄出它的眼睛,而后成群的苍蝇停伫在大象的眼窝上,散播病毒。一度壮硕的大象现已盲了眼,无助的到处奔窜,寻找水源。母鸟仍旧不肯放过,到处寻求声援,予以报复,于是请求青蛙待在一个大枯洞旁呱呱叫著,大象以为有水,直冲洞口,便摔进洞里死了。由此看来,母鸟、啄木鸟、苍蝇、青蛙们均是弱小的动物,却可以杀死一只如大象般的庞然大物。因此少数民族只要祸患与共,也可以改变世界的命运。
第九章 控制不稳定的情绪
喜怒无常的人不只在社会中制造不愉快的气氛,而且呈现出一付丑陋的表情。
每个人或多或少受到情绪的影响。我们应试著去了解自己的心情,以便能够支配它,避免做出令人遗憾的事来。处于情绪大起大落的压力下,应该延缓做成重要的决定。因为在愤怒或恶劣的心情下,我们无法看清事实,考虑欠周详,无法达成完善的决定。相反的,当我们兴高采烈,得意洋洋时,更易懈怠,思考较不客观,所做成的决定也容易有成见。因此,需要花点时间让心冷静下来,分析问题,反覆思虑。一颗平静的心不会受到喜怒无常的影响,所下的决定或判断将会更客观,而易臻于完美。
心情的改变呈现在脸上,可藉由看镜子得到印证。这是个治疗情绪不稳的锦囊妙计。当我们看到镜中怒目而视或闷闷不乐的怨怼的表情时,令人忍不住想咧嘴而笑。相反的,如果我们微笑,放松脸部肌肉,便有振奋精神令自己欣喜的结果。
我们举棋不定的心情亦显示出瞬间的心灵状态,在反覆无常的改变中,人视为永久的‘自我’仅是个幻象罢了。当人快乐、悲伤或愤怒时会说:‘我好快乐、悲伤或生气。’无论如何,此乃保守者表达自己的方式。然而,感觉到这些心情的我在哪里呢?在脑中、在心中、亦或灵魂中呢?倘若仔细观察自己,将会发现没有一个永恒的‘我’,只是一连串的身心状态,忽起忽落。道元禅师说:‘学佛就是学著静观自己,静观自己便是忘记自己,忘记自己就是视自己为万物之一。’
倘若真有永恒的‘我’,这个我会一直是相同的,没有任何改变。我们永不会变老。因为这些精神力量起落太快,以至后人以为这是不断的、永恒的。有如我们很难相信地球确实是绕著太阳转一般。假如我们视真实的自我并不存在,那么我们所有的情绪——无论好或坏的——只不过是通达恬静及和谐的阻碍罢了。理解这点便可以更容易的驾驭情绪。
想像身体如同一辆公车,而所有的心境是乘客,乘客若想坐在司机的座位上驾驶方向盘,试想结果会如何?一场意外或惨遭横祸是可想而知的。假如不知如何处理性格中不稳的情绪,便可能造成类似的灾难。
所以,司机必须减少乘客的人数,沿途让一些人下车,抛开喜怒哀乐、贪婪、嫉妒、憎恨等情绪。用这种方式分开注意力,那么,就不会有人想要争夺司机的位于,司机既可以安心驾车,又可以掌握完全驾驶的权利,身心皆在自我意志的支配之下,便可以随心所欲,想开往哪里就开往哪里,你将是自己的主人,主宰自己的命运。
‘自我’这个观念惹来不少麻烦。因为我们一直以为有个永恒的自身或自我,因而过于重视自己,时常认为自己的需要比任何一个人都来的重要。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我们不会为他感到高兴(虽然理当如此),反而奋不顾身的挖掘他过去的隐私、家丑,将之公诸于世。同样的,倘若他人长的较俊秀或做事较有技巧,我们又萌生妒意。而对抗这些负面的情感最好的方法,便是对他人成就,同感喜悦。试著卸下隐藏于胸臆的自傲及优越感,便可以结交到更多朋友,否则只会带来更多的烦恼。
缺乏同理喜悦的心还会引起另一项错误。我们不愿承认自己的成就是得自他人的援助,好朋友通常会离开,就是因为人们通常不知该如何答谢朋友所付出的友爱。今天世上还有许多成功的人,不愿相信既有的一切乃得自父母的帮助,人而忘恩负义至此,实须花所有代价根除才行。
深思与仁心
当心情不好时,有些人会残酷的对待那些比他更不幸的人,大发脾气,以提高自己的优越感。‘我找不到任何慈悲为怀的人’,有个作家这么说著:‘我仍然能记得我的理发师,厨师及邮差都是和我一样,是上帝以相同的黏土捏塑而成的。’假使无法与人为善,便会摧毁心灵的宁静。因此,我们必须深记平日所遇的每个人均有其生存的自尊。
为他人著想的行为可大可小,原则是相同的。那些以外交手腕及策略对待员工的人,将很难得到喜悦,而一个快乐、有冲劲的部属正是任何组织最大的宝藏。替他人或动物著想的必要性可藉由以下的故事表达无遗。
●
切勿匆促行事:从前有个国王受教于一位名闻遐迩的驯马师,学习驾驭的技术,就在四轮马车抵达空旷的原野时,马匹甚至还没有机会暖身,国王就开始用皮鞭鞭打马匹,想与师父相互较劲,所以,很快的国王就远远落后在驯马师的后面了,不论他怎么用力吆喝、鞭笞也徒劳无功。国王非常生气,他召唤驯马师:‘显然你并没有把最好的驾驭技巧教给我。’
‘陛下,’驯马师回答,‘我已经教完了所有驾驭马车的技巧,实在是陛下过度急切了。我们骑师有个准则,就是先考虑到马匹的状况,然后再与之配合。当陛下落后时,变的心焦异常,以至慌乱的鞭打马匹,丝毫没有考虑到它的安危。陛下,您只关心是不是能取胜而毫不在意马匹的感受,这是您失败的主因。’
对每个人寄予同情
‘不寻求毫无价值的快乐,在崇高责任的喜悦中寻求快乐。’源于释尊的指点,这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教诲,而非抽象虚无的信念,并且能够带来自我成长与创造社会幸福快乐的秘方。
即使有些人不受情绪变化的影响,也会表现出愤怒、憎恨之情。倘若人们能够对他人仁慈和体谅,人类的历史可能会重新改写。然而,纵观历史,显示人对施与痛苦比减轻更有兴趣。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看看周围的人,爱因斯坦曾说:‘这个世界太危险了而不能居住,不是由于人们作恶多端,而是因为人通常坐视不管,任由事情发生。’
由于人的愚蠢和无知,无法看穿施加在他人身上的痛苦,矜弱无助的动物遭到所谓文明人的虐待或捕杀,来满足追求舒解身心或冒险的心态。而贫穷无辜的人被无情的剥削,好满足现代社会的欲望。因此,许多人必须为少数人的娱乐和兴趣而受苦。
攻击毫无防御能力的动物,或自私的利用他人令人感到不齿,然而嘲笑他人,或非人道的行为对待他人,并引以为乐,更能够暴露出人性中脆弱和黑暗的一面。只有愚蠢的人才以作奸犯科自得其乐。苦痛是所有生物都经历过的,我们都能感觉得出痛苦。然而,有些人竟以嘲笑他人的痛苦为乐,当他人欲加害自己时可就一点也不可笑了。看他人处在痛苦深渊中并不有趣,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人却不做如此想。想要人格崇高,我们必须抛弃这些污秽的心思,无论是对待伟大或卑微的生物,我们都应予以同情与关爱。
倘若我们没有对他人的服务表示感谢,那么又怎么能期望自己的孩子对我们怀有感谢之情呢?
家庭是世上最古老的社会单位,事实上,它是缩小的社会模型,而且传递文明的火炬到下一代是每一代的责任。
大部份的父母珍爱其子女。没有一个父母不愿牺牲、不满心怀著爱的为自己儿女的幸福著想。不幸的,受现代唯物论的影响及压力,使得父母的负担比以前沉重许多,甚至遭到家庭分裂的威胁,而远在人类文明之初,家庭即是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怎能轻易破裂?
父母的压力
压力的来源有很多。首先,在近两百年来,经济型态剧烈地从农业转向工业,家庭不再是农业社会上的经济单位,父母外出工作,只在下班时刻才回家,孩童被称为钥匙儿童。他们工作的性质是分秒必争、且靠工作表现领取报酬,在经济不景气时,更濒于被解雇或是减薪的威胁中。
而小孩也生活在各式各样的期望中。由于受到学校同侪及广告媒体的影响,孩童也暴露在各式各样的期望、消费和需求之中。另外,父母有时还会因为自己教育水准不高,而遭小孩批评与轻视。父母甚至与孩子没有共同的话题,而造成父母与子女间的代沟。
这些转变带给父母极大的压力,很多人似乎无法应付孩子心理的需求。除此之外,许多人皆经历过本世纪两次令人颤栗的世界大战,他们改变对神的看法,过去人们认为神是仁慈的,他的关爱对世人一视同仁,在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里,由于人类自身的经验与科学现象的发现,许多人开始对宗教质疑。
子女的压力
很多父母本身有俗世的期望,倘若孩子没有依照他们的标准生活,便会感到失败及无助。对于孩子的世俗成就寄以厚望,与亲友、邻居街坊互相比较,完全忽略了精神层面的价值。于是,子女成为这些心理压力下的牺牲者,自幼即被灌输种种观念,如必须在功课上力求表现优异,找一份高薪的工作,登上金字塔的顶端,以及尽其所能囤积财富,但是很多父母忽略了子女的品德修养,例如感恩、诚实、正直、仁心、体恤及宽容等美德。对父母而言,追求财富及世俗的成就远比品德重要得多。
由于这种社会压力,无论是非,不管后果,父母一味地鼓励孩子甚至强迫孩子认真工作,为所谓的‘成功’奋斗。他们强加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于小孩身上,期望子女聪明伶俐、受人欢迎,出人头地。父母认为功成名就代表竞争、征服、与压制对手,却忽略了培养一个人内在和谐的必要性。
不论小孩是否有兴趣,让他们参加电脑、音乐、芭蕾舞、游泳等才艺班,父母错认为这些活动对成功与快乐极为重要。但是,假如孩子有兴趣并具相当的天份,或父母想丰富小孩的自我意识及见闻,那么,追求健康的活动并没有错。陶冶心性及培养技艺的活动对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是必备的,而体验生命之美会帮助孩子更懂事、更富同情心、更能欣赏大自然的曼妙之处。
父母自子女身上反映出自己的容貌及性格是很自然的。
●
我的美貌和你的智慧:萧伯纳曾遇到一位风姿绰约的年轻女演员,有一天,她在萧伯纳耳旁轻声细语的说:‘假如我们结婚的话,生下来的小孩有我的花容月貌及你的聪明才智,不是很棒吗?’萧伯纳是个称不上英俊的人,他回答道:‘亲爱的,这实在是个很不错的建议,但假如我们的孩子有我的相貌及你的头脑呢?’女演员听罢,赶紧逃之夭夭了。
●
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是很重要的。成功与快乐不只靠上才艺班学习这些技艺而已,父母不应让孩子处在这种压力下——能力不足却被要求有辉煌的成就;尚未具备领导能力时骤然领导他人,或成为一个明星选手却没有运动细胞。在这种不实际的目标下,小孩太早被迫进入大人充满压力和责任的世界,结果造成孩子总是疲惫不堪,导致对一切事物心灰意冷、漠不关心,而使他们无法享受快乐逍遥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要把自己的野心转移到小孩身上,夺走他们应得的快乐童年吧!
发掘潜力
父母应该透彻了解自己孩子的潜力,小孩将来才能依他的方式,在最好的时段达成愿望。由于小孩还不够成熟,无法筹画自己的未来,我们不能期望一个小学生计画大学、决定职业或安排婚姻,然而,有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天份,都有潜力。在学校成绩较差的小孩或许是天生对机械很在行、或是个极具天份的厨师。因此,去了解小孩专精之处为何、性向为何,是父母的责任,父母应该要多留心子女的才能与天赋,并鼓励孩子为社会谋福利及自我理念的实现。依据小孩的心性,培养与训练日后谋生的专长。
●
一套有效的口诀:在先前关于佛陀的本生故事当中,有一则消遣性的故事。从前释尊是位有名的老师。他传授知识、指示那些领悟力较高的学生,毕竟在当时几乎没有高级的学校,智力高的老师习惯短期留宿些学生,分别教他们艺术、语言及其他重要科目。他们较集中于道德修养、宗教性的知识,并传授如何成为一个不具攻击性的公民,因为学生十分关心日后的职业问题。释尊观察到一位学生,在读书上很不得要领,老师为此十分烦心,但却不给他任何压力,相反的,他设计出一套方法让这位学生能够具备谋生的技能。
有一天,他召唤这位学生来到跟前,并和气的告诉他已学有所成,此刻该是他投注于家计谋生的最好时机了。随之,释尊教导他一个十分有力的背诵口诀以备不时之需。学生看到老师的殷切神情受到极大的鼓舞,便向老师辞行,并对未来充满希望及信心。时时刻刻留心于他所学的,他更加专注于老师所传授的口诀,而不做其他任何事,这口诀根据不同的状况,会有不同的意义。
有天晚上,他睡在屋外,听到附近有人挖地的吵杂声。意外的,他醒过来并开始背诵口诀,诵词的意义是‘挖呀挖!你究竟为何而挖?’听到这声音,在挖洞的那人丢弃他的工具慌张的逃走了。感觉这般骚动,他起身出去查看究竟发生什么事,惊喜的发现一个金币盒。小偷显然早已埋藏前晚偷来的金币,现在正想把偷埋在地下的钱挖出来时,一听到吟诵的声音吓的魂不附体,拔腿就跑了。年轻人很幸运的拥有这些金币。国王耳闻这位年轻人有一套法力高强的口诀,一吟诵便可赶走所有的盗贼,便邀请他睡在宫殿大门旁。
有一天,当他睡在宫殿门旁时,突然被窃贼挖掘的声音吵醒,他立即开始吟诵他的口诀:‘挖呀挖!你究竟为何而挖?’盗贼本想穿过宫殿围墙掠钱财宝物,一听到诵词马上放弃挖掘赶忙跑开了,门警及侍卫听到骚动,在宫中抓住盗贼并将他们绳之以法。门警及侍卫都知道是年轻人的吟诵口诀帮他们抓到盗贼,在国王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后,便邀年轻人住到宫中来,并指定他当国王的贴身护卫。
年轻人受到鼓舞,非常快乐且勤奋尽责的在工作岗位上坚守职责。国王早已耳闻他吟诵口诀的法力,要求年轻人教他,国王把口诀深记在心,且每当有空时便朗朗上口。在偶然的机会下,有段事故发生了:军中最高指挥官欲行刺国王,图谋篡夺王位,便要求理发师在替国王刮胡须时趁机割断国王的喉咙,并答应付给理发师一笔优渥的报酬。翌日,理发师如往常般带著他的用具欲替国王刮胡子,并磨亮刮胡刀,如指挥官唆使的,准备割断国王的喉咙,当理发师用石头磨利刮胡刀时,国王恰巧开始吟诵口诀,意为:‘磨呀磨!我知道你为何磨刀。’理发师吓了一跳,双腿股战、跪地求饶。然而,国王对于刺杀一事毫不知情,便问理发师怎么回事,他又是怎么了,出乎国王意料之外,理发师揭发他是如何被最高指挥官教唆行刺国王的秘密,国王立即传唤他的内阁议员并判最高指挥官死刑,而那位教国王口诀的年轻人则代替指挥官的职位。
●
倘若老师及父母尽心去了解孩子心灵的承受力、精神本质的习性及潜在天赋,那么,要培养孩子成为好公民就不难了。
父母必须重新评估自己处于上位的态度,父母们彼此互相比较自己儿女在学业上的成就早已蔚为风尚,纷纷尽其所能鼓励孩子在成绩上有优异的表现,我们必须接受原来本质的他,而非期望中的他。不过,此为所有父母不知不觉犯下的错误,但也并不意味著父母可以任由孩子成长,而忽略养育之责或最高理想的追求。父母在考虑到孩子的天资、性向及能力之后,鼓励孩子达成目标,所有人并非生下来都是平等的,因此,父母必须了解孩子的潜力,并帮助他们朝这方面领域发展。
父母应认清孩子的自然本性,而不是一味强加自己的观感于他们身上。要知道,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生的工程师或医生,只要给予鼓励与支持,自然能发挥能力并展现最大的潜力。
●
天才儿童:从前有个男孩在写诗方面天赋异禀,却出生在贫穷的家庭。即使与人闲话家常,他也能不由自主地吟起诗句来,他的天资让许多人啧啧称奇,唯独他的父亲因不曾受过教育,无法欣赏孩子的天赋。有一天,他的孩子以诗句回答他的话时,他十分愤怒并开始鞭打小孩,小孩遭藤条鞭打时,以诗句回答父亲:
慈爱的父亲,假如您必须鞭打我,
请动手吧;
然而诗句是我出生的礼物,
并非我强求得来的赠品,
亦非我能放弃的;
慈爱的父亲,允许我,至少让我运用它。
●
父母须确实提供小孩良好的教育环境,并具备合宜伦理与道德规范的指导,只有靠良好的伦理及心灵上的修养,小孩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发掘自己的潜在本能。佛学作家法兰西斯.史多瑞说:
知识是世界上的成功之钥,
沉思是领悟完美幸福的良器;
而道德则为二者所需。
父母教育领导小孩,不应只靠告诫来约束,亦应以自己为榜样,教导他们如何尽一己之责及实行义务,并对长者或父母表达谢意,唯有父母身体力行,孩子才有效法的榜样,才能学得更好、更刻骨铭心。
●
把篮子拿回来:从前有一对年轻夫妇,他们与公公同住一堂,公公的脾气暴躁、不时抱怨,让夫妻俩心烦不已,最后惹得他们想摆脱老人。于是,先生把父亲装进大篮子中背在肩上,当他正准备离开屋子时,他十岁的儿子问道:‘爸爸,你要把爷爷带到哪里去?’年轻人解释道,他要留老人在山中一段时间让他自力更生。男孩静静的看父亲离开,突然大喊:‘爸爸,别忘了把篮子再拿回来哦!’年轻人吓了一跳,并停下来问儿子原因,小男孩答道:‘嗯……当你老的时候,我需要用这个篮子来装你呀!’年轻人赶紧把老人带回家中,从此细心照料,供给老人一切所需。
●
有些心胸狭窄的父母常做些缺乏道德的事或在家中言谈粗俗。
父母应特别注意在小孩面前所做的事。以下的诗对于抚育小孩的艺术有实际的帮助:
倘若小孩活在宽容中,
他便学会忍耐。
倘若小孩活在鼓励中,
他便学会自信。
倘若小孩活在赞美中,
他便学会赞赏。
倘若小孩活在公平中,
他便学会处事公正。
倘若小孩活在安全中,
他便学会忠诚。
倘若小孩活在肯定中,
他便学会喜欢自己。
倘若小孩活在接纳与友谊中,
他便学会在世间寻找‘爱’。
很多肤浅无知的父母允许自己的小孩为所欲为,而不灌输任何道德规范的实例。父母在子女长大成人后能否成功的教育子女,实在备受争议。不应镇日神游太虚,应给予孩子正面的榜样,教他们仁爱、尊敬与和谐,以为世界的公民。
父母忧虑的来源之一是子女不够听话或顺从。他们担心以后老了,不能得到子女的照顾。他们也惧怕自己的小孩会因自己错误的行为带来羞耻及不愉快,因此败坏门风。然而父母的爱远比孝心来得伟大,没有人会期待未成熟、毫无经验的小孩像父母对待子女般尽责及充满爱心,直到他们也为人父母,才会明了父母的价值及他们那份毫不保留的爱。
有许多父母尽其所能的教育子女,施予他们良好价值观的范例,然而这些努力都因为孩子顽固、叛逆的本性而付诸流水。还有些无可救药的小孩出生在父母条件极佳的家庭。在此类事件中,父母毋须感到悔恨,因为自己毕竟已经尽了为人父母之责,父母应该做他们所能做的,否则只好接受他们无法改变的事实。纪伯伦写了几句意义非凡的话,提供父母细细酌量,也相同的给子女品味一番:
你的孩子并非属于你的,
他们拥有自己的生命与生活,
他们藉著你来到世间而非源自于你。
虽然他们还是与你共处一室,
但并不代表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爱,
却无法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努力像他们一般,
但别冀求让他们如你一般。
释尊在《法句经》中谈过同样的事,一个智慧有限的人可能以为他的孩子及财富都属于他。然而,即使是他自己也不完全属于自己的,还谈什么孩子或财富呢?财富与子女都会改变,他怎能自以为拥有他们呢?
有些父母会向他们已婚的儿女提出种种要求,这些儿女已有本身的烦恼,而且处于社会莫大的压力中,但当父母抱怨儿女不知反哺报恩时,儿女因此产生罪恶感与羞愧感,父母子女的距离只会更加遥远。然而,假如父母培养情绪保持平稳,不致过度要求子女,父母与子女之间会有更多的亲密及谅解,并造就家庭中最渴望的团结一心。
现代社会中的父母
现代社会中最悲惨的莫过于小孩处在高度工业化国家中,缺乏父爱母爱所遭受的痛苦。当一对新人结了婚,总会计画生一群小孩。一旦小孩出生后,父母便尽最大的能力在道义上负起照顾儿女之责。父母不只要看小孩是否在物质上获得充份的满足;精神和心理方面也同样重要。
父母亲对子女的慈爱及关心相较物质的供给更为重要。我们知道有很多父母不是出生于高尚的好家庭,却也付出许多心血把小孩一点一滴的拉拔长大。反而,许多富裕的家庭提供小孩所有的物质享受,但却剥夺孩子本应拥有的父母之爱,这种小孩将来长大后,一定会缺乏任何心灵及道德的修养。
生命到处充满无常,但死亡却是必然的事实。
——释迦牟尼佛——
整个世界万物都怕死;然死亡对我而言却是一种难得的福气。
——古鲁——
当精卵结合、生命开始的刹那,就宛如射出的子弹般必须达到最终目标。对生命而言,最终目标便是死亡了。不论我们喜不喜欢,所有的人皆必须面对这无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越早接受这个事实,人就越能掌握自己的生命,去追求理想。事实上,我们也不是那么受死亡本身所干扰,而是受困于对它所抱持的错误观念。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盘据于心中对死亡的恐惧感。
人短暂的生命为生理时钟所操纵,时光滴答滴答的消逝在时代的洪流里。当时钟老旧后,迟早我们是无法要求再待多一点时间,一旦时间到了,人必须有经过死亡的自然过程的准备。
有位资深的护士曾说:‘如此多的人对死亡恐惧,一生皆活在战战兢兢的戒备中,到头来却发现当死亡来临时,它也如生命本身般自然,因为到最后的关头,多数人早已不畏惧死亡了。在我的经验中,只有一位妇人对姊姊犯下无可弥补的大错而似乎感到强烈的恐惧。’
‘当男人和女人走到路的尽头时,总会有些奇特及美妙的事发生。所有的恐惧、惊慌都消失了,我时常看到在他们了解这是事实之后,眼中显露出快乐与惊奇,此乃自然界美好的一部份。’
犹如有名的内科医师威廉·奥斯雷所说的:‘在我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大部份的人临终时确实没有任何痛苦和恐惧。’
面临死亡
所有的人,不拘性别、种族、信念均须面临死神的降临,没有逃避的选择。死亡是世界无法避免的过程,我们时常无法神色自若的面对自身的死亡。然而,除非人也能从死亡的恐惧中挣脱,否则他也无法从生命中得到自由。
害怕死亡犹如害怕抛弃一件老旧的成衣一般。
——甘地——
要忍受所爱的人消失在人间是十分痛苦的,因为我们与死者间的感情太深。这发生在一位有名的女士维撒哈身上,她在释尊住世时皈依佛门。在她失去深爱的孙女时,她拜访释尊,寻求消弭悲痛的解决之道。
‘维撒哈,你喜欢拥有如城中的小孩一样多的儿子和孙子吗?’释尊问。‘是的,我真心盼望!’‘然而城里一天有多少小孩夭折呢?’‘不少人!城里从未摆脱小孩夭折的阴影。’
‘那么,维撒哈,在此情形下,你会为他们逐一哭泣吗?维撒哈,钟爱百样事的人,同样也有百种悲苦,无所爱的人也就没有痛苦。这种人才能从悲苦中解脱。’
当人与人发生感情时,必须也有心理准备,在别离时会付出的悲痛代价。
对生命热爱有时也会演变成过分恐惧死亡的降临。因此即使是为了正当的理由,我们也不愿甘冒自身的危险,我们害怕疾病或意外会夺走珍贵的永恒生命。一旦领悟到死亡是必经的过程,我们会希望并祈祷灵魂能够继续留在天堂里,得到安全及保护。这种想法是建立于强烈渴求永生的基础上。
根据心理学报告,许多心理压力是源自于我们拒绝面对现实,不愿接受生命的真实面。压力若不解除,便会逐渐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由于疾病而产生的忧虑和沮丧反而会使病情恶化,人不能选择疾病的种类,也无法挑选吉时去逝,但是我们绝对可以选择面对病情及死亡时毫无所惧。
人往往被死后的身躯吓的魂不附体,然而,按理说活著的身躯远比死后的尸体更具危险性。尸体不会伤害人,但活人的身体却能够无恶不做,做尽伤天害理之事。因此,人害怕或恐惧尸体不是显得太过愚蠢了吗?
何谓生与死
人毋须恐惧死亡,生与死如同一条绳子的两端,不可能剪除一端而希望保有另一端。生与死的奥秘其实很简单,心灵与肉体的集合——俗称五蕴——称为生。五蕴的存在称作生命。五蕴的消散称为死。而重新组合五蕴则称为重生。如此反覆循环、周而复始直至我们达到涅槃的极乐世界。
有许多说法可以阐明这简单且自然存在的‘死亡’。有些人认为死亡代表没有来世,在宇宙间完全消散,有人相信轮回是由一个肉体进入另一个肉体;而有些人则以为是灵魂飘浮不定,等待审判日的来临。然而对佛教徒而言,死亡只不过是短暂存在的暂时结果,并非所谓‘生命’的结束。
每个个体都应意识到在整个命运中,死亡所扮演的角色。不论贫、富、贵、贱,一个人今生最终的休憩地是躺在棺材里,埋于六呎深的地底下或装在骨灰瓮中或撒布在海上。
所有的人均将面临、分享相同的命运。由于对生命真相的无知,我们时常涕泪纵横、悲伤叹息,有时却是哭中带笑。一旦了解生命的本质,我们便可以坦然面对所有事物的短暂性,并寻求自由之钥,除非我们达到自现世事物中得到永恒解脱的境界,否则势将一再地面对死亡。关于这一点,死亡所扮演的角色已相当清楚了,倘若有人觉得死亡难以忍受,那么他应多方努力,以克服生与死的不停循环。
平静安宁的死亡
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尽完他这一生的责任及义务后,能在平静安宁的环境下死去。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为这种可能性做准备呢?举例来说,有多少人排除万难只求能对家属、所爱的人、朋友、国家、宗教及自身的命运尽点义务呢?假如没有完成这些义务是无法死得心安理得、了无牵挂的。
我们应首先学习克服那份不只是人、连神也遭受对死亡的恐惧,勿让现在这一刻从我们掌中逃脱了,那些任由时光轻易飞逝的人在自己生命走向尽头时,将会悔恨万分。
倘若人没有尽完应尽的义务便离开世间,不管他们从事何种职业,在人世间的生存将是徒劳无益的,既对自己无益、对世界就更加无用处了。因此,我们不能忽略自己的责任,才能有心理准备,勇敢且平静的面对死神的召唤。有一天,我们才会到达完美不朽的境界,并从所有的苦难中解脱。
我们出生来到世上,是要为人类的幸福与快乐而努力的,明了这一点相当重要,我们会因对人类的贡献而永垂青史,人们不会因为对自己的付出而记得我们。释尊说:‘人的身体会化成泥土,然而他对世人的影响及贡献却会遗留下来。’
这可以由伟人的具体成就永存不朽得到印证,纵然伟人们没有活在我们的生活中,但依然帮助我们为生活指引出一条路来。事实上,他们对人类的贡献将与我们长相左右、日月同昭。
当人们看到自己的生命不过是川流不息之溪壑的一小滴,他们会更加致力于贡献自己那份微薄的力量。有智慧的人直觉的感觉出活著必须避开邪恶,行善正直,并保有洁净心灵,竭力求得自由。
接授释尊的教诲而明晓生命的人是不会忧虑死亡的。
●
今日我已死:大卫·莫利斯是西方有名的佛教徒学者,享年八十五岁。在他死后不久,有位作家接到来自他的一封信(显然是他早已写好了,并指示在他死后邮寄出去),内容是这样的:‘你会很高兴知道今天我已死了,因为有两个原因:首先,得知我已从疾病的痛苦中解脱,你会为此放下心中的一块巨石。其次是,既然我是个佛教徒,且忠诚的遵守五戒,因此,你知道我的下辈子不可能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下。’
●
佛家确信,死亡并非生命的结束,而是在轮回中另一生命的新生,然而,倘若阁下不想再轮回一次,就必须除去求生存的渴望及其他淤积在心中的污秽。
死亡是无可避免的
这有点矛盾,虽然我们常看到死亡带走多少人的生命,却很少停顿下来自省,自己其实也快成为死亡的牺牲品了。由于对生命的眷恋,我们无法接受死亡的想法,而事实上死亡是必然的。我们喜欢把这种可怕的想法尽可能丢的越远越好——欺骗自己死亡是多么遥远的事,毋须庸人自扰。但是我们应培养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现实,随时准备好去面对现实,死亡是存在的,而且随时随地均可能发生,这是无法逃避的事实。
回顾今天,在短暂的路途上充满各式各样的生存事实——行动、爱与短暂无常。昨天已成梦忆,而明天则是个未知数,为现在而活吧!
有人问释尊,为何德行崇高、修身养性的人总显得如此平静与洋溢著喜悦的光芒?释尊答道:
他们不为过去的事悲伤,
他们不渴求尚未到来的事,
当下对他们而言是足够的,
因此,他们会显得喜悦洋溢。
不追求未来,
不为过去而黯然神伤,
不像砍下来的芦苇般逐渐干枯。
毋须为未来担忧
人常为自己的未来担心,有位算命的江湖术士在参观寺庙后问一位僧侣:‘师父,你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未来呢?’僧侣早已知道是怎么回事,便答道:‘身为一个修道者,我们不会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那算命术士看到坐在打字机旁的两位女孩,又问了她们相同的问题。由于事先女孩已无意中听到僧侣的回答,当下即表示她们也不担忧自己的未来。既然没有人愿意听他剖析命理,算命术士便怏怏地离开寺庙了。他一走后,僧侣说:‘似乎你们也错失了为自己未来赢些东西的机会。’
快乐的秘诀与成功的生活均在于做现在必须做的事。毋须为过去担心,为未来忧虑,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已经做过的事早已消声匿迹,亦无法预测日后可能会发生的每件事,毕竟世事多变难料。然而有一刻的时间是我们有意识并可控制驾驭的,那便是‘现在’。
这个道理总被世界伟大的思想家认可,认为活在过去的记忆或未来的梦想中,而错失此刻及误失良机是徒劳无益的。时光之河淙淙的流著,我们不应呆站著,眼睁睁的看成功的希望变成失败的记忆。今天是使我们的力量为人类带来建树时候。佛陀指点我们,满足可以使我们保持喜悦的心,把握此时此刻,选择完全在于己。
伟大印度诗人及剧作家卡利达沙用梵文表达把握时机的简单道理:
昨日宛如梦境,
而明日只是幻想,
然处于今日,要好好的活,
使每个昨日成为愉快的梦,
每个明日是希望和喜悦的幻想,
好好把握今日吧!
为未来烦恼
许多人一想及自己的未来,便忧心不已。倘若人学会随日常生活的情况而调整自己,是没有理由为未来担忧的。而且,也应好好利用此刻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一个人对生命的塑造在于目前,而非依赖过去或仰仗未来,也只有此时才能决定开始或停止做任何事。无论人如何在空中建筑城堡或心中有何梦想,如果他现在不马上做点事,光说不练的话,一切都将变得毫无价值。
屈从未来的人,易被未来所玩弄。有些人一面临困境或麻烦时,习惯找算命师或占卜家,纵使有些占星士可以预测未来,然仍有太多泰然行恶的人假藉拥有预知的神力而信口开河、招摇撞骗。而会去算命的人潜意识里多少有点自虐狂,且喜欢听未来噩运将降临在他们身上,算命师很能揣测、摸清顾客的性格,并大方的告诉人们即将来临的噩运诸等可怕的情节。这些容易轻信且过于肤浅的人,为避开噩运,大花钱财于仪式、及所谓的咒语与护身符上。然而,在另一方面,若人得知会有好运,便开始把白花花的钞票投注于赌博或奖券上。不管是哪一种情形,‘愚者容易失去钱财’说得一点也不假。
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人常没来由的为自己的健康、家人、收入、名声及财产烦心,他们想掌握变化万千的事物,愈是担心自己的未来,愈会对自己生活失去信心,养成自私的欲望。一个老是想改变自己生活状况的人是无法领悟何谓平静安宁的心。
相信命运的人会想:‘这是上天注定的,是上帝对我的安排,因此,我必须向上帝祈祷并祈求他改变我的生活方式。’于是,花许多时间去作祷告,反而忽略了自己每日应尽的责任。
假如我们相信佛,便可悟出下列的道理:此乃我前生或今生种的因,我须藉由努力行善及以冥想坚固心灵、尽力修持正行。如此一来,不愉快的影响可以减轻,而成功就更容易了。
没有一颗星星是值得信赖的,
也没有一盏领航的灯,
我们只知道要
善良、公正、正当。
勿循原路回头寻求过去的事,
珍惜尚未到来的将来。
有洞察力者可清楚看见
现今就是此处、目前,
如此的智者渴求成功,
对于任何事均不会落空或动摇。
与其浪费多余的精力为将来担忧,不如把握此刻可以做的事以充分发挥潜能。记得,现在是过去的孩子、未来的父母。
第十三章 如何找到真正的快乐
‘快乐’,命运之神说道:‘这项奖励,人人皆有机会,然而唯有耐心耕耘的人才能获得;你已经走过一半的人生旅程,现在,请你站起来往前走,你追寻的目标正在转角处。’
你想要拥有快乐吗?对于这个简单的问题,人人都想回答‘是!’是的,世人皆想拥有快乐。但是,快乐的要素和如何获得它的观念却因人而异。
一位作家曾说:‘多数的人对快乐的定义,在于不断的追寻,希望成为梦想中的自己。对于这些不幸的人们来说,快乐是彩虹的彼端,是整壶的金子。他们花了大半辈子追寻彩虹,但他们从没有发现阴影亦步亦趋地追随。因为,快乐是该往内心去寻找。’
快乐存在于追寻的过程中,并非终极的目标。拥有崇高理想的人是快乐的;对周遭事物感到满足的人是幸福的;不去干扰他人,让他人拥有平静生活的人是幸福的;对社会贡献所学的人是幸福的;对本身职业、家庭杂务和日常小节皆存有爱而去做的人是幸福的;拥有爱的人是幸福的;快乐的人是幸福的。
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幸福,纵使知道幸福会轻易消逝,人们还是日以继夜地找寻幸福。但是,在一番苦干之后,通常人们仍然距离幸福非常遥远,为何会如此呢?
追寻幸福
现代人的生活非常艰辛——人们辛苦地奋斗,希望得到金钱上的报酬、生活上的舒适和奢华。但是,这种生活方式不会带来快乐,反之,它带来的是焦虑和压力。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重要时刻,心灵的愉悦远超过物质生活所带来的感官刺激。
不容否认地,生活的舒适来自于经济的优渥。我们无法谎称那些生活在饥饿、悲惨中的人们是快乐的。在贫民窟那样的环境下,的确压抑了人们的幸福。一个大家庭必须挤在一间小屋内生活、吃饭、睡觉和扶养小孩的情境,确实令人为此感到同情。这般卑劣的环境和悲惨的生活,常使这些地区成为犯罪的温床和痛苦的深渊——除非这个地区是由希冀在穷苦中找寻平和的圣人们组成。
无论如何,富裕和贫穷、幸福和悲哀皆是相对的字眼。一个有钱的人可能是不快乐的,而另一个穷人却可能拥有快乐。假如金钱能够正确而有效地使用,那么富有是上天的赏赐。相对而言,穷人们的悲哀之一,却是他们的物欲;通常,他们在物欲无法获得满足的情况下,对生命充满怨恨。而富人们的悲哀是,心灵无法自财富中提升,他们愚蠢地死守金钱。因此,幸福并不来自上述的这些富人和穷人们。
有些人们认为快乐的来源,来自于一个情投意合,可与之相守一生的伴侣。有些人们认为,孩子是快乐的源头。但这些却不是永久不变的。生命的伴侣会死亡或离开;而有些子女带给双亲的悲哀,远超过快乐的时光。
我们应该学习对自己拥有的东西感到满足与快乐。即使连最微小的期望都无法实现时,我们对目前的状况仍该感到满足。
●
没有孩子的妻子:从前有对贫穷的夫妻,结婚多年但膝下犹虚。尽管在各方面,他们皆感到幸福,但这位妻子却有著强烈的母性本能,非常希望能有个自己的小孩。丈夫建议领养,但她却百劝不听,坚持小孩必须是她自己的骨肉。于是他们试了各种偏方,却不见效果。她因而感到沮丧、压力、焦虑和不完整的感觉,并影响了她的健康。渐渐地,为人夫者也发觉到妻子的改变。她甚至假装自己怀孕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
然后,某天丈夫回家时,却发现妻子手上抱著一捆东西脸上散发著愉悦的气息。他检查了她手上的东西,才知道那不过是一块木头。妻子百般呵护那块木头,把它当成真正婴孩般地照顾,尽力扮演为人母亲的角色,还将它打扮一番。她甚至为她的‘宝贝’做了个温暖而舒适的摇篮,唱著温柔的摇篮曲哄‘它’入眠。
实际上,她的举止如同一位小孩在玩著洋娃娃般。那位丈夫对此感到非常忧虑,带她到一位有名的精神病医师处去诊治。这位专家细心地检查了她的状况,然后做了一个惊人却人道的决定。他对那位丈夫解释道,这个女人藉由幻想来得到真实生活中所无法拥有的快乐。必须将那块木头丢掉,让她的举止恢复正常。但是,这将剥夺了她的幸福泉源,对她而言是件残酷的事。
●
有时,我们的抉择必须出自于内心,而非冷静的理解力。同时,我们如果有了非份的欲望,它会影响我们对常理的判断。
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影响个人的幸福甚钜。菲力浦·吉伯斯爵士在他的《逃脱之道》一书中曾说道:‘人类对于幸福课题无止尽的探索中,希望能够寻获某一种政治和社会制度,让个人的机会得到最大的发展。这类幸福包括了:一、适量且有趣的工作。二、个人、家人和周遭亲友的安全无虞。三、在生活上最低限度的舒适。四、对于敏感且热心的人而言,假如大部份的人类都在受苦,他也无法快乐。五、在不伤害他人的荣誉下,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在这类思想和行为的自由下,他可以充份享有冒险和享乐的机会;他可以拥有美感经验、洞察知识的真谛;征服自我及其所处环境;尝试对心智和身体有益的事物。’
释尊教导人们采用无害且正当的方式去得到快乐。不可以为了自己的快乐,而使他人或其他生物受苦。请记得释尊的忠告:‘那些自食其力不伤害他人的人,才能受到上天的祝福。’
幸福的要素
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增进智慧。悲智双运可以使人们达到完美的境界。如果我们只具有善心而忽略了智力,我们将成为好心的傻瓜;相反地,如果我们光注重智力发展而忽略了情感的培育,我们将变成没有同情心的顽固智者。根据佛教教义,为了求取性灵上的自在,人们必须结合慈悲心和智慧。藉由爱的鼓舞和知识的指引,人们方能得到良好的生活。
慈悲是什么?慈悲是爱心、珍惜、仁慈和宽容。慈悲表现于对生灵的爱心和关怀,尤其是对处于不幸情境者的同情。
智慧是什么?智慧即是认清事物的本质,将心灵的高贵面发诸于举止间。当一个男人遇见深深吸引著他的女子,他便希望再见到她,他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她的出现。但是,当情况改变,他无法再见到她时,他不可以有不讲理且愚蠢的举止。毕竟,在人类经验中包含了无法满足的一面。假如他对她不存有虚幻的依恋和自私的执著,他就能从这种痛苦中,找出相对的自由。在快乐的人生中,痛苦和悲哀仍然存在著;但是,这并不意味著人们无法由感官快乐中找到快乐的感觉。只是这种愉悦是短暂的,而且无法提供永恒的幸福。对于这项事实的了解,即是智慧。
幸福的要素是单纯的,他们是一种心灵状态,无法藉由我们周遭的事物,例如财富、权力或名声而获得。当人们毕其精力,累积超过他们所需的财富,直到发现尽管拥有全世界的金钱也无法买到少许幸福时,他们才会醒悟和懊悔浪费了生命,但为时已晚。所以,我们必须认清追寻感官快乐和幸福是两码子事。感官的刺激容易消失,无法提供人们永恒的幸福。而且,我们可以用金钱换取感官上的快乐,却无法买到幸福。幸福的基础来自单纯的善良和清晰的是非观念。
除非人们对自己感到满意,否则无法感到快乐。心灵的平静,只能藉修行和禅定来获得。我们所需努力的仍多,但做得太少。经由自我分析和净化心灵,我们与生俱有的美德方得以展现。这项工作并不容易,需要耐心、决心和毅力。
幸福犹如香水般;当你洒向他人时,你也能沾其芬芳。
假如你想获得宁静、愉快的生活,请允许他人也拥有这般的生活。除非你根据上述崇高的原则来调适你的生活,你无法冀望幸福与平和。同时,你也不应期望他人的感谢。戴尔·卡内基曾说:‘假如我们希望获得幸福,那么,让我们不再介意他人是否为我们的付出而感谢,只要衷心地给予他人你所拥有的。不知感恩图报是很自然的,如同杂草般会轻易蔓延孳长;而感谢的心却如玫瑰般,需要人们的培养、灌溉、爱心和保护。’
对于容易获得的事物,人们很难存有感激的心。只有在这些事物被取走时,人们才会产生感谢的心态。我们所呼吸的空气和拥有的生存器官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甚至被滥用。但是,人们不该像鱼一样,直到被迫离开水面,方知水的重要性。
亚伯拉罕·林肯曾说:
根据我的观察,人们唯有决心使自己快乐时,他们才会感到快乐。
我们不能希望只靠祈祷就能得到快乐,而必须努力方能得到这些祝福。对神的信仰和祷告是有益的,但是,当你出门时,别忘了锁上门。因为谁也无法保证神会一直替我们看管著这幢房子。我们不应该逃避自己的责任。假如根据道德规范来生活,可以在现世筑起一座天堂。但是,当违反这些规范时,在现世就会尝到如地狱般的炼火。当人们不知如何根据宇宙自然的常规来生活时,常替自己招惹麻烦。不仅使自己缚手缚脚,更常感到一股不平之气。假如每个人都能循规蹈矩的生活,那么,不用等到往生就能享有天堂般的快乐。因此天堂与地狱就在现世。善行和罪恶在世间循环不止,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人类都无法确定‘天堂’和‘地狱’是否确实存在。对于这项课题,至今没有定论。
●
天堂和地狱在何处?从前有位僧侣,他最有兴趣的讲道题目是‘天堂与地狱’。有位皈依者却对这位僧侣的反覆说词感到厌倦。于是,某天他站起来说:‘告诉我天堂和地狱在哪里,假如你不能回答我,你就是说谎!’这位僧侣向来是位单纯的人,他在此时显得相当害怕。他不但没有回答,而且保持缄默。他的沉默使得这位听众更为生气,他大叫著:‘告诉我,否则我揍你一顿!’这位僧侣很快地恢复了他的机智,回答说:‘地狱就在你身边,而且带著你的愤怒。’那位男士了解到真相之后冷静下来,开始笑了起来。然后,他问道:‘那么,天堂在哪里?’僧侣回答说:‘它就在你周遭,和你的笑容同在。’天堂和地狱之别,在于我们如何生活。只要是生物存在的宇宙角落,必定同时存在著天堂和地狱。
幸福在何处?
我们往何处去找寻幸福?‘在你内心’,佛陀如是说。无人会否认幸福是人类所渴望的,但幸福却不是凭空可得。幸福是种理性状态,并非是生理上的嗜好和热情。
●
对生活感到满足的人,却连衬衫都没有:有位东方国王感到不快乐,于是向一位哲学家寻求忠告。这位哲学家建议国王找出全国最快乐、感到最满足的人,然后穿上他的衬衫。经过长时间的找寻后,终于发现了这个男人——但他却连件衬衫也没有。
●
一位知名作家曾说:‘假如你想要见见全世界最快乐和满足的人的话,请看看那位穿著乞丐装的王子。’
无法满足的欲望是人们不快乐的主因,抛弃你的欲望,你将由不幸福中得到释放。‘我只传授一件事,’佛陀说道:‘人们受苦的原因和停止受苦的方法,就如同海水只有一种碱味般,我的解决之道只有一途。我将指引你们一条道路,由此你可以由不真实走向真实生活,由黑暗处走向光明面,由死亡迈向永恒。’
平静和满足也是依个人需要而定;狗儿喜欢骨头不喜欢青草,牛却喜欢青草不喜欢骨头。同样地,有些人喜爱刺激的生活胜过宁静。有些人却喜爱安静的生活胜过刺激的事物。某些食物对某人而言犹如天堂盛宴,但对某些人却是有害的。能治愈某人的药物,却可致他人于非命。某些人的快乐,却能够扰乱他人的秩序。
幸福是种心灵的状态,能够经由己身修行来得到。外在的财富、名声、社会地位和受人欢迎,都只是幸福的短暂来源。幸福的真正来源在于心灵,具有涵养的心灵,才能提供真实的幸福。某些人认为人们无法获得心灵上的平静,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每个人皆能藉由净化心灵来开发内心的平静。
放弃世俗间会腐坏消失的事物,人们可以得到不朽的幸福感。
光将肿瘤切除,无法将疾病根除。同样地,光靠暴力无法得到平静,必须除去冲突的主因。
相较于以往,现在的人类多么希望能远离矛盾、悲哀、自私、欺诈和斗争。我们不仅希望家庭、办公室和个人生活能获得和平,甚至希望全球皆能获得同样水准的生活。因冲突而产生的紧张、焦虑和害怕,不仅令我们困扰,而且极需从内心和生理上发泄出来。因此,人类变成世界上最暴力的族群。
全球的冲突与动荡
今日,全球性核毁灭的威胁是非常有可能的。假如核战爆发了,将无庇护所可供避难。人们使自己陷入了混乱中!科学的进步使核子发挥了巨大的能量,却也危害了人类本身。只要人类被无知、自私、不公正、复仇和其他邪恶的摧毁力量控制,就无人可安全地远离核战的恐惧。
当第一颗核战投掷在广岛时,这道‘昏眩的闪光’改变了全世界的历史。笼罩在广岛的放射尘为全世界的人们带来了痛苦、害怕、怨恨和不确定性。相较之下,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在菩提树下的悟道,对人类的影响力是光芒四射且无远弗届。为人类提供一条道路,远离贪婪、怨恨和迷惑,创造一个充满爱、仁慈和幸福的世界。
今日我们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包括了道德堕落和智慧的不当使用。虽然科技为我们带来便利,却使这个世界远离了安全和宁静。所以,科技的进步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缺乏保障。假如在人类的发展中,缺乏了性灵上的进化,人类将陷身于危机中。
释尊为人类指引了一条道路,使我们拥有和平、繁荣和善意。但是,当今的人们却忽视了这项历久弥新的讯息。对于堕落的人类而言,核毁灭只是一步之遥。人类虽然具有控制自然的巨大力量,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本性。假如人类继续朝毁灭的道路走去,终将导致自我灭亡。
在找寻宁静和谐的路上,世界领袖们想藉著国际协约来防止争端。二次大战后所成立的联合国,就是为了建立国际的秩序和稳定。或许它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但至少国际间拥有一个运作的机构,提供各个国家以文明的方式来解决纠纷。但是,不同种族、国家、宗教之间的敌意、恐惧和猜疑,皆使和平共存的目标不易达成。在职合国中,无止尽的协商和政客的花言巧语,并不能阻止国家间的战争,停火协商一再破裂,国际间却无力惩罚。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要如何找寻宁静和幸福?当恐惧自心中升起时,人们是不可能拥有幸福的。
构筑和平
假如我们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矛盾和斗争中,我们是无法获得快乐而满足的生活。为了拥有和平,我们必须放弃所有的斗争。一旦本心由斗争中获得释放,它将为社会福利的工具,而非社会进步的绊脚石。无形却拥有强大力量的心灵,将可促进人类的福利,而不是带来苦恼和悲哀。
用刀将肿瘤切除,并无法治好疾病,流出的污血只会增加更多的肿瘤。所以,应找出疾病的根源并给予治疗。同样地,主导人类活动的心灵也需要平和、宁静。所以,宗教导师所教诲的道德原则,能够引导人们过著爱心、真诚和公正的生活。
超越世俗享乐
宗教导师们总认为人类的幸福,并不在于感官上的满足与热情,或者充分的物质享受,这个事实与人类经验互相吻合。即使我们拥有全世界的享乐,若无法取得心灵上的宁静,反而因天生的无知而产生焦虑和怨恨,仍然无法快乐。
衷心的幸福并不能以财富、权力、子女、名声或创造发明来衡量。无疑地,这些事物对短暂的生理舒适有所帮助,但无益最终的幸福。所以,不当的获取这些感官的快乐,反而会成为伤痛、歉疚和悲伤的来源。
眩目的灯光、悦耳的音乐、芬芳的香味、可口的菜肴和诱人的胴体皆误导欺瞒了我们,使我们成为俗世享乐的奴隶。无人会否认感官的喜悦是种短暂的幸福,容易消逝。所以,人们必须了解感官喜悦易逝的道理。
假如快乐的先决条件是拥有物质享受,那么,财富与幸福就成为同义字了。这是事实吗?一位不表同意的诗人写道:
财富能带来幸福吗?
看看四周的人们是多么地沮丧,
这是多么壮阔的悲剧!
大量的金钱四处氾滥,
心灵因此被消灭。
然后,人们要求更多的财富。
财富无法熄灭欲望的渴求,假如我们一味地满足本身兽性的欲望,我们无法快乐。但是,显而易见地,世俗的感官享乐永无止境;因为,当我们得到想要的东西后,我们会要求其他的享受。当我们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时,我们会变得不快乐。所以,感官上的愉悦并非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心灵的无拘无束。因此,快乐的泉源并非来自感官的:只有在心灵不被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找到它。
信心、道德、慷慨、诚实和智慧是世间不朽的宝藏。相反地,情感的依恋、怨恨和嫉妒降低了个人的品德;但是,善心和悲悯所带来的喜悦和无私的态度使个人变得神圣,甚至荣耀了生命本身。
人类保有内在宁静的方法,是内化其思惟而非向外寻觅。我们应该注意不要掉入贪婪、怨恨和欺骗的陷阱中。学习著去开发、保存善心、爱意及和谐所带来的力量。恶与善间的战场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我们必须求取最终的胜利。这场战争并不使用武器,而是运用心灵来了解存在于内心的消极面和积极面。这样的觉醒使我们由矛盾斗争中,开启了健全的思想之钥。
心灵是幸福和悲伤的根源。个人的心灵需要宁静和快乐,才能得到人世间的幸福。个人的幸福有助于福利社会的形成,一个福利国家也将顺势诞生,充满幸福的世界也就指日可待。
在生命的课题中,显而易见地,斗争是无法产生真正的胜利,矛盾也不能得到成功。在令人不快的情绪中,我们无法得到幸福。平静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和俗世权势的拥有。只有在抛却了我们的自我,帮助这个世界回到爱的常态后,我们方能够得到平静。心灵的平静可以征服任何负面的力量,它也有助于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拥有幸福而满足的生活。
道德意识如同一道藩篱,保护了自家和邻居免于被抢夺。
道德和伦理形成了理想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的核心。假如爱是生命的血液,那么道德就是人的脊椎。缺乏道德的生命是危险的,但是,缺乏了爱人的心,生命将形同枯槁。生命的品质随著道德开化而增长,当道德觉醒时,体内就会充满了爱。既然人非生而完美,人们就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发展美德。
道德的开发,是人生重要的一环。但是,人们常误解了道德的定义,以为公认的体面外表,如穿著、礼仪、矫柔做作和伪善就是道德。人们忘了这种传统的道德定义是人为的,受社会制约的,无法随著时间改变,因此比较容易过时。适合当时气候或场合的穿著,却可能随时变得不合宜。穿著完全是习惯的问题,并非深沉的道德课题。习惯不能与永恒的宇宙定律混为一谈。
语言使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差异,但它却不能完全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饮食习惯和宗教信仰仍然是我们知觉的指标,虽然一个人的价值观时常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由这些特殊的传统、课题和渴望中,有些人相信只有他们的思想是正确的,而且依循此观念来行事,这种本位主义是不健康的。认知和信仰乃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日常需要和对未来的期望而建立起来。
道德是什么?它是判断正当行为与否的标准和原则。在巴厘文中,它是Sila,意思是道德发展的自我准则(戒律)。它意味著个人准则的建立并非来自对惩罚的恐惧,而是来自于追求纯洁的动机——爱、独立和智慧,了解自己和自我是一种幻觉。
马来人有句俗谚:
你可以事先后悔;事后的悔恨是无益的。
●
当苏格拉底遇见他的老师时:苏格拉底年轻时去了一间妓院。当他正要离开时,看到他的老师正好经过。这个年轻人感到不好意思,想要偷偷地溜走。但是,老师走近他并问他为何要避不见面。苏格拉底说他对自己的作为感到羞愧,他的老师劝告道:‘你在有所行动之前,就该对自己感到羞愧了。那么,你就不会对你现在所为感到羞愧。’
●
罪恶毋需导师就可学成,
但美德的培养却需要一位教师。
好的习惯难以养成,却容易接受;
坏的习惯容易学会,却令人难以忍受。
道德是获得永恒祝福的第一步,也是心灵的基础。少了坚实的基础,人类无法拥有进步和心灵的增长。缺乏道德的个人不但濒临危险,也将危害周遭的人。只有在道德基础已建立的情况下,人类才可能发展个人的心灵和智慧。这样的努力可引导个人脱离低层次的生活,迈向积极的高层次心灵生活。最后,到达幸福欢乐的顶端。
学习过程需要实地练习才能进步;释尊曾说过:‘一个有智慧的人若不学习佛教教义,就如同色彩美丽的花朵,少了香味。’美德的教导需要格言和实际例子,最佳的例子就是释尊以丰富的热情贡献于人类社会。释尊的道德和哲学应该要人仔细研习和实行,最重要的是被人所了解。因此,只单纯的获取书中的知识,而不加以理解,将无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
不要成为任何经典的奴隶:从前有个人建立了一套宗教礼仪,人们皆尊敬他,视他为有学问的人。有些人遵照他书中的指示来行事,经过数年后,这本书包含了愈来愈多的指示说明,并且建议信徒在做任何事之前,应先参考这本神圣的书籍。于是,信徒们皆将这本书当作日常生活的指南。有一天,当这位领袖走过一座木桥时,不小心跌落河中。虽然他的周遭有许多信徒在身旁,但他们却不知道在这般景况下该如何做。所以,他们翻阅圣书找解答。
‘救命!救命啊!’这位大师叫著:‘我不会游泳!’信徒们说:‘请等一下,大师,不要沉下去啊!我们仍在翻这本圣书,里面一定有当你掉下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当他们还在翻书想要找到适当的方法时,这位大师已经溺毙了。
●
这个故事要传递的讯息,是我们不应被过时而保守的想法所局限,以至忘了使用我们本身所拥有的知识,而应该运用一般常识,将圣经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随著环境的变迁,新的知识和发明不断出现,我们必须学著适应它们,并且有责任地去使用它们来创造人类的福祉。
道德指引和年轻人
舆论皆认为今日青少年的道德感已经沦丧,当然这并非指所有的青少年,但确实有不少的人行为叛逆和对当今的社会现象产生困惑。他们的行为和习惯违反了公共宁静,使得爱好和平的无辜人们遭受淩辱和痛楚。
在某些方面,父母亲必须为这些青少年的坏习惯和缺乏关爱负责。现代心理学者鼓励父母亲对小孩宽容,但却给予青少年过多的自由,使得他们为所欲为。通常,父母亲花太多心思在追逐物质的满足,却忽略了孩子。为了防止道德的沉沦,父母亲有义务将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引荐给孩子们。
在教导道德伦理的过程中,采用何种宗教并不重要。任何宗教皆有一套道德准则来规范信徒,使人类过著文明的生活。同时,宗教可回馈社区居民对信仰的支持和尊敬。假如教徒间产生了歧视、敌意和嫉妒,那将是件不幸的事。
保有善心还是行善
撒哈迪斯在他的《佛教伦理学》中曾说道:‘一般来说,道德有两种解释(1)保有善心;(2)行善。’前者是真正的道德,后者仅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方法。个人可保有善心,便可做善事。但是,很少人能保有善心。有些人表面上的举止是有利他人,但实际上做的是利己之事。这种行为的动机来自渴求晋升、祝福、进天堂或奖励之故。或者,因为害怕遭受惩罚下地狱而行善。以上这些善行皆源于自私的心态,所以佛教认为保持善心方是真正的道德。
承认自己罪行的人,胜过那些佯装无罪的人。莎士比亚在他的剧作中表达了上述的理念:马克白夫人怂恿丈夫杀死国王前,先将蛇蝎般的脸孔佯装成纯洁的玫瑰花般。对于在光天化日下犯罪的人,我们能够轻易地找到。但对于伪善者的恶行,总是在事情变得无可救药时,我们才发觉他们的企图。
一个人虽然富有、幸运和享有往生善报,却不具有美德与善心,就如同以积蓄为生的人,一直从他的积蓄内拿钱来花用,却不再储蓄。当金库耗光后,他将是精神上的贫者。对于他悲惨的景况,他该怪谁呢?神还是命运?都不是!他只能责怪自己。
对于人类而言,何者为其行动准则?实在令人难以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知道影响抉择的准则,如同水也有其一定深度,轮回也是如此。若给予适当的环境,轮回将得到顺其自然的结果,达到最高修为。这是自然的演化,而非奖惩的后果。对于意志不坚强者而言,佛教的教诲有助于鼓励他们向上,制止他们被邪恶所吸引。
哲学家桑塔亚纳曾指出:‘人生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并非在善与恶中做抉择,而是在善行与善行间做一抉择。’当年轻时,我们并不能了解欲望之间有著许多矛盾。一个年轻男孩可以在面对未来的许多计画时踌躇不前。但对成年人而言,他必须放弃许多计画来完成他的责任。
对于情感的处理方式也是如此,我们可以谅解年轻人一再转换他们的兴趣,但若成年人的举止如上述的年轻人般,此事就成为一件笑柄。成年男子穿著属于年轻人的休闲服,成年女人仍在为洋娃娃打扮,皆是令人感到可悲的画面。他们尚未学习到成长需要许多的牺牲,才能达到伟大的目标——这个目的地充满了成熟的爱和完整的成就。
亚里斯多德说:‘理想中的人类是乐于帮助他人,但却为了他人帮助了自己而感到不好意思。’由上述说法可知给予他人善意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高尚的行为,而接受他人的帮助却是卑下的。但是,在佛教的教义中,无论是给予或接受,都不应有高高在上或矮人一截的想法,不应有秘而不宣的动机,也不应该有希冀物质或心灵回报的念头。如此一来,我们的行为动机将是纯洁的,不包含一丝一毫的私心。
透过宗教来改造个性
树木是经由本身的果实而广为人知;同样地,真正的宗教必须有永恒的结果。因此,透过它的结果,我们可以判断一个宗教的价值。
当个人信仰某一个宗教时,该教义应该可以改进个人的行为。倘若他仍如以往般贪婪、怀恨和善妒、不为受苦者感到悲悯、受到轻微刺激即以刀刃相见,那么,该宗教即不具有劝善的能力。
个人所信仰的宗教若只限于情感或崇拜,该宗教将不具有价值。除非,他的行为举止也因此变得彬彬有礼。但是,怒气若仍存在于内心,外在的进步只是假像。
真正能净化人心的宗教,应该能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本质,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幸福,我们不但能愉悦地接受,当幸福离去时,也能坦然地承受结果。威廉·贝克进一步地说明这项事实:
能把握瞬间喜悦的人,
将永浴于灿烂的阳光中。
实践教义能使个人由自身拥有的东西中,体会到心灵的转换,而非一味地奢求梦中阁楼。表面的物质享受不能使个人变得神圣,只有内心的澄净和模范的生活才有此种力量。特权、阶级、肤色、财富和权力并不是做绅士所必须的条件。只有良好的特质能使个人变得伟大,值得人尊敬。
你的财富可以粉饰住处
但是,只有美德能装扮自己
你的服饰可以点缀外在
但是,只有你的行为能够代表你
道德的实践不应该只限于个人,而是需要社会全体一致地实践。若想拥有一个安宁的社会,人们不应省略心灵的修为。人们或许认为他们可以恣意行事不受惩罚,甚至采行电视所误导的价值观。但是,无人能规避行恶所得到的后果。由道德实践者所组成的社会,才能够得到宁静。
除此之外,生活在和平、幸福的社会,居上位者更需确切地实践道德规范,因为他们的行为举止将影响居下位者。佛陀曾说:
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若是公正且富善心,阁员们也会变得公正而富善心。当阁员们是公正且富善心时,将影响高级职员们。当高级职员们是公正且富善心时,下属将受其影响。当下属们变得公正且富善心时,全国的人民也将变得公正且富善心。
傻瓜只是等待著幸运日子的来到
但是,运气常却与他失之交臂
唯独本身才能创造自己的幸运
——《阇陀伽本世经》——
大众常相信幸运有好坏之分,这是因为人们对佛教教义、世界局势缺乏认识,而将自然的现象归诸于运气的好坏。根据佛陀教导我们的佛教律法,可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当一个人在过去或现在行恶后,在面对恶果时,他就不应该将之归诸于坏运气。相反地,他所经历的恶果,正是肇因于他的恶行。任何了解佛教律法者,都知道相信运气是错误的行为,因为他们知道恶果来自于过去邪念和不道德的行为。因此,他们知道幸与不幸,归因于生活态度。没有运气这回事,人们可以对自己的抉择负责。
别怪罪于星象
虽然佛陀不否认某些行星对人们的影响,但意志薄弱的人常屈服于星象的影响。他们的想像力和恐惧,使星象的影响力加剧,而产生挫折和沮丧。但是,具有坚强意志、勇气、才能、信心的人们却能克服困难,不臣服于星象的影响。运气和才能有著密切的关联,他们皆根源于心灵的力量,这是每个个体皆可开发的潜能。
人们不应屈服于不幸,并以没有好运气为借口,也不应该允许自己成为这些借口的牺牲者,阻碍了物质及精神层面的进步。即使人们因为业障而导致事业的失败,他应该保持健康心理并多作善事,使其影响力减至最低。他可以以许多形式来行善,无论是心存善念或实际行动皆可不花分文。例如,他可以使自己变得仁慈、有耐心、有善心、肯去了解他人,这些皆是有价值的作为。
佛教教义认为努力是最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修正人性的邪恶面。在今日,努力实干可使个人创造新的宗教,改变个人所处的环境。靠个人力量去改变因果报应是件可行之事。假如因自己的无能、无经验或懒惰而导致失败,他必须试著改进自己,学习如何克服失败,而不是一味地怪罪于星象、恶魔或灵魂。了解自己的本性,承认自己是脆弱个体,将是改造自我的第一步。
命运掌握在你手中
在释尊教义中,没有所谓宿命这回事。假如我们验证他人和自身经验,将可以了解今日的不幸和痛苦,源自于我们昨日的错误行为。
●
他人带来的不幸:克里德沙是位著名的梵文诗人,生于西元三世纪,居住于印度。在他小的时候,他和母亲住在一间和皇宫面对面的小茅屋。在皇宫的高墙内,有个种满芒果的果园。在采收的季节,果树因挂满多汁甜美的芒果而低垂。当无人看管时,克里德沙就会爬过高墙撷取芒果。
有一天,当克里德沙又在偷摘芒果时,他并未注意到国王正从皇宫的窗口望著他。就在那个早晨,当国王在剥芒果时,不小心伤到了手,流了许多的血。于是,国王召唤巫师,想知道这个意外预示了什么征兆。
巫师想了一会儿,然后询问国王早晨是否看见不寻常的景象。国王说他看见一个小男孩在皇宫内偷摘芒果。‘陛下您所看见的景象非常不吉利,这个男孩将为您带来恶运,’巫师这么回答:‘陛下您必须马上除掉这个男孩才好。’
于是,国王命令属下将男孩带到他的面前。这位可怜的男孩颤抖著,然后有人宣布国王看见他偷芒果,而这件事将为国王带来恶运,并且问他在被处死之前,是否有任何话要说。
‘皇上,我很遗憾为你带来噩运,’克里德沙说道:‘但是,今晨看见我偷芒果的人似乎也应该受罚,因为他也为我带来了噩运。’这个回答使国王震惊,同时让他了解听信那些自称智者的巫师们的解释,不过使他自己看起来愚蠢罢了。国王因此对克里德沙印象深刻,将他收为养子。在皇室内,克里德沙发挥了他的文字才能,然后成为印度的著名诗人。
●
人类并非只是他所无法控制的宇宙棋盘中的兵卒,个人的命运,无论好坏,皆是由自己去争取、去创造。人们因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创造了自己的命运,他所给予自我生命的种种,迟早将回报到自己身上。他无法逃避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因此,不论现在或是未来,人们皆是自己生活的建筑师,是命运的创造者。
塑造个人命运的因果报应绝非意味报应。在这种伟大的宇宙力量内,业障不代表惩罚。
大自然是公正的,它不会接受谄媚,也不接受请求。在适当的时机,我们将知道过去行为的结果。因此,我们不是向上天大声请求就可以得到好处。我们必须学著了解世界局势的自然趋势,以及平静心灵所必须忍受的无常和不公正。
因果报应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无穷的痛苦或永恒的祝福皆非佛教的真谛。处在生死轮回的任一环节都不是永恒的,只有自轮回中解脱,达到涅槃的境界,才能得到永恒的幸福。
发展成熟心灵的过程包含了自我训练和道德指引、纯净心灵和对生命的正确引导,使之充满了善心、和谐和无私的奉献。各式的宗教提供不同的方法,教导人们如何由痛苦中得到解放。在佛教中,人们可藉由宇宙的道德律法和纯化心灵来远离痛苦。然后,他就可以不再依赖外界的力量,而主宰自我的命运。
身为人类,我们不应将精力浪费在哀悼过去或虚掷于怠惰和轻率间。否则,我们将失去了解生命目的的机会。同时妨碍了进步,使我们无法脱离痛苦。在有生之年,我们必须忍受心灵的痛楚依然行善。一味地虚掷光阴,不仅会误导他人,同时我们在可贵的生命中也将丧失有所作为的机会。
某位哲学家曾说:‘命运即是我们先前努力的结果,我们先前的努力被称作命运……我们的成就经由努力而达成,因此奋斗就是命运……我们现在和过去的努力是不同的两个方向,就如同两只公牛间的缠斗。强者总是打败弱者,……所以,无论是现在或是过去的努力,力量强大者主导了我们的命运。不论是何种情况,个人的美德力量决定了自我命运……人类自己的想法决定了他的命运,他可以使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所以,只有人类的努力,才能创造事物……因此,人人应致力改变不利于己的已知的命运。人类透过正当的奋斗,能够达到他所希望的目标。’
万物皆美,但非人人可见。
——孔子——
第十七章 为他人的福祉牺牲自我
伟大的人总将自己的血肉之驱奉献于全世界的利益和福祉。
当人们被问及金钱或生命何者重要时,我们会得到各式各样的答案。对一个小器鬼而言,金钱较重要。对一个有钱人而言,他的生命较重要。对一个伟大的人而言,他的理念较诸金钱和生命重要。但是,伟大的人可说是寥寥可数。有时,他们为了实践理想,拒绝向环境屈服,而遭到他人的迫害;苏格拉底被迫饮鸩、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甘地遭人暗杀皆是最佳例证。
伟人有一个共通点,他们皆运用其智慧、悲悯、权力、精力和知识为人类创造利益和福祉。他们了解若他人不能沾其雨露,他们也无法达到幸福的最高点。释尊认为个人应先建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然后再教导他人,聪明人是不会做后悔的事的。
假如一个人将其聪明才智滥用于自私的欲望,那么,按照佛教的观点,他是疏于修身养性,这种自私的态度对他无益。诺贝尔奖得主亚伯特·史怀哲曾说:‘只有知道如何奉献的人,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鲁斯·史默泽写道:
有些人以日子来计算生命,
有些人以心脏跳动、热情和眼泪来测量。
但是,太阳底下最正确的测量法,
是你这辈子为他人贡献了多少心力。
许多人认为牺牲即意指较原计划奉献更多,实际上,这件事并非光指个人对价值观的认知和不自私的程度。当人们知道,他人的需要较一己之需重要时,他会将自己的事情放在第二位。下面有个真实的故事可说明这个论点。
●
帮助他人抑制悲伤:从前有位医生开了间免费的诊所,为穷人一星期开放一次。某天,有个人冲进诊所,告知医生他最喜爱的小儿子死了。虽然为此感到沮丧,这位医生还是继续他医治病人的工作。
知道这件事的人,都对医生冷静的行为感到讶异。当被人问及此,他解释道:‘我的儿子已死,我无力救治他。但这些贫病孤苦的人们,却需要我的治疗。我知道我可以为他们做些事,所以,我抑制了悲伤来帮助受苦的人们不是更好吗?’
●
行善并非是种责任,它是一种权利,可以让我们拥有健康和幸福。
——劄拉斯特——
对所有的人仁慈
有时,人们会对他人的苦难视而不见,甚至故意加深他人的痛苦。看到他人受苦而感到高兴,是人类极不文明的想法。假如自己不愿受苦,那么我们有何权利去加重他人的苦难。释尊说:‘自爱者将不会伤害他人。’
你愿意他人如何对待你,你也应该照此去对待他人,这是所有宗教导师都赞成的金科玉律。人们经常忽略一项事实:对每个人来说,生命都是非常珍贵的。但是,回顾人类的历史,充满了屠杀、血腥和折磨,由此可见人们是多么冷漠,不尊重生命本身。甚至,对某些人而言,杀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嗜好。这样的次等人使人类的历史充满了血腥。因此,许多人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一段精神异常、非人性的历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个历久弥新的俗语,在此我们要加上一句‘己所欲,施于人。’人们应该实践这些俗语,以克服人类自私、自大的天性。
●
更专注于自身的责任:有些行善的人为了他人之事而日夜奔波,甚至惹上麻烦。你是否听过有关驴子的故事?从前有个人养了只狗和一只驴子,有天晚上,狗吠叫个不停,使得主人无法入睡,于是他将狗痛揍一顿。接下来的一整天,狗都躲在角落里,一付不痛快的样子。偏偏那天晚上,有几个贼潜入屋内,狗却故意漠视本身的职责而保持沉默。驴子呆在外头看到这一切,它对自己说:‘看啊!我的主人在睡大头觉,而小偷正在打劫,狗却连管都不管,我必须马上代替狗的责任,尽我所能地大叫。’驴子出于善意,来做非它本份之事。主人被吵醒了,大叫:‘怎么了?昨晚是那只狗,现在又轮到这只愚蠢的驴子。’说著他就下了床,在盛怒中拿起鞭子一直抽打驴子,使驴子痛苦不堪。于是,它得到教训,也感到悔恨不已,说道:‘自作主张去做别人份内之事者,活该挨打!’
慈悲心的内涵
生命是弥足珍贵的,当人们感到生命即将被剥夺时,他们会因恐惧而退缩不前。他人也和我们一样不希望死亡的来到,甚至不愿想到死亡这件事。所以,我们不应残害或找借口去杀害任何生物,不论是多么微小的生物。我们应该敞开仁慈的心房,为比我们不幸的人著想,试著去帮助他人。
释尊教导我们不可以故意去伤害任何生物,假如社会上人人皆抱著慈悲、感激之心,愿意随时回报他人,那么人与人之间充满和气,人类社会将变得宁静,使人乐于居住。人际关系就如同双向道般,有著一报还一报的准则。当爱与尊敬在私底下和公共场合皆被人们实践,冲突和误解将消失于无形。
我们应该多去帮助和服务他人,同时,我们应该强化本身了解事物真相的能力,方不会被事物表面所蒙蔽,这种训练可以藉由本身的常识达到。当我们试著去帮助他人时,我们应该确实了解想要帮助的物件和他的态度。如此一来,我们才能给予他们最适当的照顾。
当心你要帮助的对象,有些无辜者常因帮了邪恶的人而引来麻烦。虽然宗教鼓励人们帮助他人,但是,是在了解状况下才可以进行。
●
当心邪恶的人:从前有个人看见一只老虎被网子抓住了,老虎请求这个人放了它。这个人说:‘不,我放了你的话,你会吃掉我。’但是,老虎一直哀求,并答应这个人它会永远留在他身边保护他。这个傻子相信了老虎,把网子解开了。不用说,老虎一下子扑到这个人身上。这个人与老虎缠斗并大叫救命,这场骚动引起了一只狐狸的注意,走过来看发生了什么事。这个人告诉狐狸他解救老虎的经过,而老虎也说这个人是心不甘情不愿地救它。当他们争执不休时,狐狸说道:‘嘿!等等!我搞混了。假如你们要我做裁判,我必须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的。现在,我想要知道当你走过来时,老虎身在何处?’这个人开始解释,但狐狸却制止了他,‘我仍然不明白,让我看看老虎是怎样被网子逮著地。’于是,这只笨老虎又再进入网子。当狐狸确定这只野兽再度掉入陷阱时,它转过身对这个人说:‘现在你可以走了,以后当心那些邪恶者信口开河、无心遵守的诺言。’
真正的胜利
今日,人人皆试图操纵他人,人们尽全力争取金钱、权利和地位,无非是为了控制别人。我们应该了解征服自己更为重要。释尊曾说:‘控制自我胜过控制世界,对世俗享乐的自制胜过全世界的财富。’每个人应该试著控制自己的愤怒、嫉妒、傲慢、贪婪和其他缺点(贪、嗔、痴、慢、疑)。勇气、决心和毅力等建设性优点需要自我控制才能得到。
在甘地被暗杀的前几个礼拜,他的一位访客问他:‘为何在他孱弱的身躯内拥有这么多的勇气?’甘地回答道:‘勇气是心灵的一部份,并不属于肉体。’
虽然一个人必须在战争中征服数千人才能获得胜利,但是,征服自我的人,方是最伟大的征服者。
——释尊——
假如我们能够克己,他人将会因此而信任并尊敬我们。释尊便是先征服自己,再以他的爱心、慈悲和智慧征服这个世界。因此,他广为佛教徒和非佛教徒所尊敬。人们必须了解到自己才是自我命运的主宰,自己的快乐和悲伤是自己所造成的。因此,了解到这点后,我们必须调整自我,才能得到宁静且值得他人尊敬的生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从一个理性、中庸的宗教中找寻必要的保护和指导,这个宗教能够使我们自由地思考,而不是一味地盲从。
人们必须了解他所得到的后果,来自他的所作所为。假如不能挣脱出负面的情绪,他将会面对不断的危机。当心中存有不好的念头时,他必须以智慧控制心思。唯有教化的心灵才能拥有快乐健康的举止、言语和想法。在《佛的静思》这本书中,令人尊敬的法依拉那博士写道:‘假如能够充分的冥想或修身养性,随之而来的慈悲心将成为我们行动的助力。也就是说,善意在心中扩散时,必须付诸实行。’
人们所处的世界被多种力量所操纵,我们必须了解世界局势,以便调整自己的生活,使自己能够面对和克服难题。如此,方能了解自己在这个社会的位置,并和自然律法及其他人类和平共处。这个世界混乱不堪,是人类所造成。但是人类可以激发怜悯心和建设性的行为,来改善环境的品质。如此一来,人们不仅使自己心灵成长,也有助于增进人类的福祉。
人类的价值
藉佛教来发展人类的价值观,是一件简单之事,以下是基本原则:人们必须努力工作而且诚实待人,不可以浪费时光,偷懒会导致一事无成。即使是睡眠,也必须有所节制才有益健康。不可借口天气太冷或太热,延后原来的计画。必须以诚实和积极的心去做事。根据记载,‘释尊是世界上最有活力和积极的宗教导师。在他为人类服务的四十五年光阴中,平均一天只睡两个小时。他周游全国,教导人们如何拥有崇高的生活。
长寿的生命并不一定够美好,但是,一个充实的生命却是永恒的。
——班杰明.佛兰克林——
说得太多是危险的
沉默可以避免不幸
爱说话的鹦鹉,其笼门永远无法打开
不会说话的鸟儿却能够自在地飞翔
——瑜伽行者——
从前,有四个好朋友相互约定保持沉默,以静思来度过七天。第一天大家皆保持沉默,在静思中度过。但是,当夜晚来临时,油灯因缺油而开始闪烁不定。仆人在一旁打著瞌睡,于是其中一人忍不住对仆人说:‘帮油灯添油。’
第二个友人听到第一个人说话时,吓了一跳,于是说道;‘我们不应该说话,记得吗?’第三个人说道:‘你们俩个人真笨,为什么要说话?’第四个人小小声地抱怨著:‘我是唯一没有说话的人。’
人们藉著言语和文字的相互沟通而超越其他生物,建立了伟大的文明和复杂的社会系统。他不但可以和当代的人沟通,也可以将思想诉诸于文字,在他死后的遥远年代仍可以和后世沟通。
在现代社会,沟通在人际关系中扮演决定性的角色。自出生起,我们内心就有和他人谈话、沟通的欲望。倘若善加利用,语言对我们帮助很大。但是,通常我们来不及细思,就脱口而出。就像先前故事中的四个朋友,我们常为说出的话感到后悔。但是,话已出口不可能收回。或许,我们会为此道歉,但是伤害已经造成。
有位作家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不应该带有过度的愤怒和肮脏。’
错误的语言
显而易见地,人类是万物中最大的说谎者。你一定目睹过谎言、不公正的谈话、挖苦人的话、闲言闲语和流言所带来的麻烦和动乱。
有些人靠著圆滑而狡猾的话欺骗无辜的人们,却能远离惩罚。所以,与他们打交道时,应该学聪明点。
●
水牛的脑子出了什么问题?有个古老的故事,谈到一只狮子渴望吃到美味的水牛肉。但是无论它多么努力,却老是逮不著这头水牛。所以,它决定运用它的狡猾来达到目的。它召来狐狸当助手,并对狐狸说:‘我不知道我和水牛兄为何要相互仇视,请转告它,从今以后,我决定当个素食者,同时邀请它到我的洞穴分享食物。’狐狸找到水牛,并转达了这个消息。刚开始水牛感到狐疑,但狐狸极力说明狮子是诚意的。终于,水牛被说服了。它到了狮子的洞穴,被体贴地款待后,它不知不觉地睡著了。狮子可不浪费时间,转瞬间它扑到可怜的水牛身上,一口咬死它。狮子最喜爱吃水牛的脑,然而由于这阵扑杀而感到困顿。所以,它决定好好睡一觉,叫狐狸好好看管猎物。当然,狐狸也觊觎水牛脑许久了。所以,当狮子睡著后,它打开水牛的头盖骨,大啖起美味的牛脑。饱餐后它将头盖骨有技巧地放好,装著一付无辜的脸孔等著狮子醒来。狮子睡醒后,迫不及待地想继续吃那美味的水牛脑。但是,当它发现里头空无一物时,心中充满了讶异和愤怒。盛怒之下,它要求狐狸解释。狐狸回答:‘主人,头盖内空无一物的原因,在于水牛本来就无脑。假如它有头脑,还会掉落到你的陷阱吗?’
●
释尊认为错误的言谈(语业,即口所说之业也)有四种:
第一种是说谎(妄言)。当人们身处法庭,或在亲友的公司内任职时,虽然不知道事情的答案,他却常说:‘我知道。’知道答案时,却又常说:‘我不知道。’为了使自己得到小小的利益,他不惜说谎。
第二种是反咬他人(绮语)。当一个人心思飘摇不定时,他常散布谎言导致团体的分裂。不顾友谊,不做和事佬,在争吵中感到快乐和兴奋。甚至以言语刺激他人,使人们相互争吵。
第三种是严厉的言谈(恶口)。这些话不但无礼且自大,还让别人感到难过。人们总是为了最小的错误去指控别人,却对别人的善行一字不提。有位作家曾说:‘当我是好人时,人人皆忘了我的存在。当我做了坏事,人人皆记起了我。’
第四种是胡言乱语(两舌)。它的内容是无的放矢,谈论没有根据的事物。它不但不合时宜、不体贴、放纵而且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下回在我们开口说话时,必须先想想。如此一来,可以使我们避免争端和伤害他人。在话说出口前,我们必须分析我们的想法和意图。不仅要知道我们即将说些什么,也必须知道理由、时间、场合,并以合适的方式来表达。
一个聪明的人知道,慎言可使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有句俗话说:‘假如鱼知道何时该闭上它的大嘴巴,它就不会被鱼钩抓住了。’以下的寓言可说明这个事实:
●
患感冒的狐狸:从前有只年老而饥饿的狮子,因为体弱而无法出外狩猎。它有一只狐狸助理,服侍它多年。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它决定吃掉狐狸。但是,身为百兽之王的它可不能这样就吃掉它的助理。于是,它决定找个适当的借口。它唤来狐狸,然后说:‘狐狸!我要问你一个问题,你必须给我正确的答案,否则我要杀了你。告诉我,我现在身上的味道闻起来舒服还是恶心?’狐狸明白这是个陷阱,假如它说狮子闻起来很臭,狮子会感到侮辱然后杀了它。假如它说狮子的味道令人感到舒服,狮子可以说谎的借口杀了它。所以,狐狸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回答:‘我恐怕你问这个问题的时机不对了,你看到了,我患了重感冒,鼻塞得很严重。所以,我真的无法告诉你我的感受。事实上,我怕我会把感冒传染给你。所以,出于对你的关心,我要离开你远远地。’
聪明的人知道在何时说些适当的话,才能不使自己掉入邪恶的陷阱中
●
愤怒的字眼可能会带来令人不快的后果。一个能掌握环境的人,不会使自己轻易地陷入争吵,或产生不智的行为。永远记得一点:当你的理智失去平衡时,你就失去这场战争。冷眼旁观自己对别人所造成的影响,的确是件快人的事。当别人无法使你生气时,他们会愈来愈急躁,然后他们才知道你是真正的赢家。把握机会去认识人性;当人们发脾气时,看起来是多么地愚蠢啊!同样地,你应该知道自己生气时,看来是多么地愚蠢。
在紧张的情势下保持理智
聪明的举止,可以使我们避免争执。有时说的一些话或做的事令人恼怒,而使得情况变得剑拔弩张。有些人会采取强硬的态度,提高了嗓门,使得每个人心跳加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运用机智,缓和紧张的情势。
●
假如我没疯,我怎么能够说你也疯了?有个脾气暴躁的老人。他的心情转变非常快速;上一秒钟他可以因一个笑话而大笑不止,下一秒钟却因故大发脾气。当他去拜访朋友时,常常发生这种情况,每个人都因他的行为而困扰不已。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说或许他心态有问题,才会产生这样疯狂的行为。当他听到这番话,这位老人变得非常生气。他跑去质问这位朋友:‘为何你说我疯了?’他看起来非常严肃,随时准备大吵一架。
这位朋友明白自己不该说这句话,但现在该怎么应付呢?这位朋友是个虔诚的信徒,他并不喜欢使冲突升高。于是,这位朋友忽然回答:‘你知道我也疯了吗?我亲爱的朋友,假如我不是疯了,我又怎么知道你也疯了呢?’听到这番简洁的外交辞令,这位老人大笑起来,一个可能发生的严重冲突也就消弭于无形了。
●
在争执中,不易发现真理。一个懂得修辞的人,能够为自己的利益,顺势将对手的观点摧毁,使得真相转向、扭曲而隐藏不见。激列的争辩并不能够带来任何益处,激列的争吵或以不当言语伤害他人皆会隐藏事实的真相。剧烈争执中的人,通常防御心特别强烈,不但不容易察觉本身的错误,也会忘了问题的本质。
另一方面,当某些狡猾的人明了他们无法为自己的错误找到借口时,他们通常会指控对方的短处,或者,以其他的理由使对方转移注意力,甚至忘了原先的指控。
假如我们要明了真相,必须保持冷静和别人讨论。当我们慢慢地说话时,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脾气。当我们被激怒时,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心,不可以使自己陷溺其中,甚至产生盲目而愚蠢的行为。我们不可以被愤怒和怨恨所左右,以至于做出无益的举止。我们必须掌握局势,不为局势所控制。这是个人能够自我控制的证明,沉默胜于愚蠢的行为。
不幸的是,某些没有教养和心胸狭窄的人在面对误解和争执时,通常以种族、阶级或肤色的相关毁谤性字眼来侮辱他人。这种令人不悦和不健康的态度,不但使人终生带著敌意和怨恨,甚至导致了暴力和流血事件。
注意自己的想法
明了人类心智活动本质的人认为,一旦想法形成了,无论好坏,它将永植于心中。对于这种论点,颇值得我们深思。对于各种想法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应有所选择,以便确立本身的价值观。
想法外现于言语
言语将之付诸于行为举止
行为举止将成为习惯
习惯内化为性格的一部份
所以,关心我们本身的想法,及其形成背景
让我们的想法源自于爱
因关心万物生灵而存在
以上的话反映了释尊在二千五百年前曾说过的话:‘我们即是本身所想的模样,一切行为来自内在的想法,这些想法使我们造成今日所处的世界。以下的诗句具有永恒的价值:‘真理存在于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们应养成随时注意言语的习惯,然后,我们可以分辨何者是挑衅的言语,何者是可以让别人快乐的话。透过自我意识,我们才能对本身的想法、言语和举止作一番评价。控制了想法,就控制了言语。控制了言语,就控制了行为。当所有的感官都获得了控制,人们将变得无害而神圣。
培养说话的技巧
将我们的舌头视为仆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是主宰舌头的主人。舌头照命令行事,说些我们想要说的话,而不是它要我们说的。不幸的是,对大部份人而言,舌头变成主宰,而人们变成舌头的奴隶;人们必须听听舌头说些什么,人们似乎无法命令它的摆动。这般缺乏控制,总会酿成大灾难。
有些人经历了说错话所带来的不愉快后,决定保持沉默。他们捍卫了舌头,不使邪恶的话脱口而出。但是,身处这个社会,我们能够一直保持沉默吗?
●
保持沉默或说话皆无法逃避问题:从前有位僧侣,他的徒弟是个懒虫,老是睡到日上三竿。有一天他叫醒徒弟,并对他大叫:‘你还睡,连乌龟都已经爬到池塘外边晒太阳了!’就在此时,有个人想要抓些乌龟给母亲医病,他听到僧侣的话后,就赶到池塘边。果然,有许多乌龟正趴在太阳底下。他抓了几只乌龟,为母亲炖了汤。为了感谢僧侣的建议,他带了些乌龟汤给他。僧侣却对乌龟的死感到愧疚,于是发誓不再说话。
过了些时日,当这位僧侣坐在寺庙前,他看见一位盲人朝著池塘走了过去。他原本想要叫盲人不要再往前走,但他记起了他的誓言,决定保持沉默。正当他的内心在交战时,盲人却已经掉到池塘里了。这件事让僧侣感到难过,才明白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一味地保持沉默或喋喋不休。我们必须使用智慧,才能生存在这个世界。
●
说话的艺术在于轻声细语有礼貌,不可以莽撞无礼。假如我们要避免争执或批评,就必须学习在适当的时机说适当的话。
说出事实是件重要的事,但是,假如你要说的事实会令人感到不快,就得放聪明些。
或许我们不是圣人,无法去爱敌人。但是,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幸福,至少让我们学会谅解。
——戴尔·卡内基——
一位吃人女巫极力想追捕一位圣人的女儿和她的婴儿。当圣人的女儿知道释尊在寺院宣扬教义时,她去拜访佛陀,并将她的儿子放在他的脚下,请求他的祝福。那位吃人女巫原本被禁止进入寺院,但在释尊的示意下,女巫也获准入内。释尊同时为吃人女巫和圣人之女赐福。
释尊说她们俩的前世中,有一人一直无法怀孕,所以她的丈夫娶了另一个女人。当大老婆知道另一个女人怀孕时,她将药放入食物中,使另一个女人流产了。她一再使用这个伎俩,直到第三次使得会怀孕的女人因此而死亡。在死之前,那位不幸的女人在盛怒下,诅咒她将报复大老婆和她的后代。
因此,她们因过去的竞争中所引发的不和,导致世世代代带著仇恨,相互残害对方的婴儿。女巫想杀死圣人之女的婴儿,只不过是深植心中的仇恨的延伸罢了。仇恨只会带来更多的仇恨:只有爱心、友谊、谅解和善心能消弭仇恨。在明了了她们俩的错误后,她们接受了释尊的劝告,决定和平相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若带著仇恨的心,死时仍会将仇恨带到下辈子去。
爱心和善意
假如我们拥有正确的心灵态度,便有助于增进快乐。爱是快乐之钥。人类皆有给予和接受爱的天赋,我们内心天生就充满爱。
爱对他人而言是无价之宝,透过爱,我们可以给予需要爱的人温暖。爱与被爱的人,比远离爱的人幸福。我们付出愈多的爱心,就会得到更多爱的回报,这是永恒的因果关系。
在释尊的教义中,心怀爱心胜过拥有一份好工作。爱可释放心灵,无论多好的工作都不及一个点的爱,拥有一颗爱人的心可以轻易获得一份好工作。这样的爱能够散发光芒,照耀大地。
爱是大自然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强而有力的爱是形成社会的黏土和水泥,也是宇宙的灵魂和生命。爱是全世界最珍贵的东西。无论你过去和现在是多么地不快乐,你仍然可以在未来获得快乐。爱是快乐之钥,而你是那把钥匙的拥有者。记得,爱必须由本身做起。扩展你的爱心,对所有的生物存有怜悯心。那么,你会得到许多爱的回报。有时,告诉某人我爱你是件冒险的事,但回报却是极富价值的。
灌溉爱心
对于爱的定义因人而异,根据释尊的说法,爱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依恋某人或某物。爱应该是不间断地自我牺牲,对万物充满慈悲。释尊曾说:
让人们不再相互欺骗,
不再互相轻视。
在愤怒或意志薄弱时,
也不会相互伤害。
爱就如母亲般;即使是冒著生命危险,
也会极力保护她唯一的孩子。
所以,让人们培养无止境的爱心。
爱犹如泥土,使万物生长。它丰富了人类的生命,不给予丝毫的限制和牵绊。爱提升了人性。爱毋需花费分毫,爱应该是没有选择性的。或许有些人会认为爱是一种获得,但它基本上是一种付出的过程。
在培养爱心和善意时,应该由家中做起。父母亲之间的情感,影响家中气氛甚钜,家中成员因此感受到爱、呵护和分享。夫妻间应该相互尊敬、谦恭和忠诚。
父母亲对子女有五项责任:不可做坏事,树立好榜样,让孩子接受教育,支持、谅解孩子的恋爱或者为他安排婚姻,在适当时机让孩子继承家中的财产。
另外一方面,为人子女者应荣耀父母,并善尽为人子女者之职责。他应该服侍父母,珍惜家族血统,保护家庭的财富,以父母之名行善,在父母过世后以庄严态度来纪念他们。假如夫妻、父母亲和为人子女者皆遵从佛陀的劝告,家庭中将充满快乐和平静的气氛。生命是由种种小事组合而成,习惯性的微笑、善意和尽义务,将使我们的心灵获得快乐。
一个有爱的人会拥有慈悲心,我们应该养成习惯,去帮助身陷困难或比你们更不幸的人。我们不应该只是在情感上为他人感到悲悯,应该将这种情感化为实际行动。爱心和善意扩大并不意味著赠予,而是表现慷慨和有礼的精神。善意是一种盲人可见到、聋者可听到的美德。在这个世界,有人需要你用言语去安慰他,他会因你的出现而感到愉快且朝气蓬勃,他会因你的帮助而脱离苦海。无论你的存在是多么地不明显或不重要,你对人类而言,是项珍贵的资产。所以,你不应该为此而感到沮丧。甘地曾说:‘你的善行多半是不显著地,但是,重要的是,你做了。’
寻找四周比你不幸或不健康的人,然后尽一己之力去帮助他们。我们应该不断的培养仁慈心、爱心和善意。凡是世上的人,皆有被欺骗的经验,你也不例外。假如你被人欺骗时,不用感到羞愧或侮辱。但是,假如你欺骗他人,就是件可耻的事。对那些对不起你的人,千万不要存有报复之心。
有时,你所在乎的人似乎对你漠不关心,你会因此感到心情沉重。但是,这不是沮丧的好借口。既然你坚信你对他人含有慈悲心,别人的忘恩和不在乎无关紧要。
当内心有爱时,
四周将环绕著光明。
当内心有爱时,
每一句话都含有欢乐的气氛。
当内心有爱时,
时光将轻缓、甜蜜地流逝。
今日,感激是种少见的美德。为了我们自己的快乐,不必期望我们的行为要获得他人的感谢。假如心存此念,我们将为之沮丧和苦恼,假如荣誉和感激随行善而来,我们要处之泰然。假如情况并非如此,我们也不要在意。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法容忍不同种族、宗教、传统或肤色的人,就像是身为爱斯基摩人却厌恶雪般。
忍辱是佛教道德中一项重要的美德;因为,它能使人远离麻烦,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容忍性。同时,它能够帮助我们去了解他人的问题,避免说出具毁灭性的评论,使我们知道圣人也有犯错的时候。另外,我们也会了解邻居们所犯的过失,在我们身上也可以找到。
一个心灵启蒙的人,或许较他人有更大的容忍性。一个能容忍的人不会干涉他人思想上的自由,因为那是与生俱来的自由。他不会轻易地被激怒,即使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也会承认他的观点可能是正确的。假如他认为别人有错时,他会试著说服他人,并且藉说理来告诉别人错在哪儿。但是,他不会强迫他人接受他的观点。
人际关系的最大悲哀之一,是人们无法容忍不同的意见。假如在宗教教义中,不同信仰的人无法像文明人般站在平等的立足点上,那么,所谓有慈悲心的传教人是彻底地失败了。在平等点上,我们才可以讨论和交换相同的意见,同时容忍不同的观点。当某些干扰产生时,我们必须知道如何克服他们,使情况不致恶化。
●
如何避免骚动不安:从前,某村庄的村长有个坏脾气的父亲。每一次老人发脾气时,他就会冲出屋外,大声地责骂他的儿子。虽然全村的人都知道他的脾气,但他易怒的脾气常常将情况弄得很窘,而且令其他的村人感到困扰。
有一天,村长将一个铁制铃铛挂在屋外,命令村中的男孩每当他的父亲骂他时,就敲铃铛。铃铛的噪音惹来他人的注目,不久这位老人了解自己愚蠢的行为,便不再骂他的孩子了。
耐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必须忍受许多事;我们必须忍耐精神上及肉体上的各种痛苦,我们必须面对担忧、挫折、沮丧和各种可以想像的恐惧。知道如何处理痛苦对我们有益,因为许多肉体上的不适来自于错误的思惟习惯,不健康的心灵态度和不必要的焦虑。在这般情形下,试著有耐性点是有益的。
耐心是信徒可资模范的特质之一,诚心、善解人意和温柔有礼也会因而产生。拥有以上四项特质的人被公认为值得尊敬的人。
●
追随释尊的模范:有一次,一位婆罗门(印度四大阶级中之最高者)以供斋名义邀请释尊。但是,当释尊来到他的屋内时,他不但不款待释尊,却用鄙薄的言辞连续地问了一堆问题。
释尊礼貌地询问他:‘曾有人来拜访你吗?’‘是的!’他这么回答。‘当他们来时,你如何款待他们?’‘哦!我会准备一顿丰盛的大餐。’‘假如他们不愿出席呢?’‘不可能吧?我可是很欢迎他们!’‘婆罗门先生,你以供养的名义邀我来,却以我无法接受的侮辱态度来招待我,请你收回去。’
释尊并不是在报复,只是客气地回报婆罗门。释尊劝告我们不要心存报复:‘怨恨并不因怨恨而终了,而是因爱而终止。’
从来没有宗教导师如释尊般,被人们极力地推崇,却也被人们严厉地批判、辱骂。但是,这不过是这位伟人的命运。
在法会中,一位名叫辛卡的厉害女人,假藉怀孕之名指控释尊。但是,释尊始终有耐心地忍受著这种侮辱,最后证实他是清白的。
释尊曾经被控谋杀一位曾受其门徒帮助的妇人,佛教徒从未如此严厉地批评释尊和他的门徒。于是,门徒阿难恳请佛祖离开这个村落。
‘为什么呢?阿难!假如其他的村人也辱骂我们呢?’‘那么,我们再前往别的村子吧!’‘阿难,这么一来,整个印度将没有我们容身之处。有耐心点,这些没有根据的辱骂将会消失。’
有一次,一位名叫玛格狄亚的闺女,她无知的父亲希望她能够嫁给释尊。但是,释尊对她美丽的外表却表现得很冷淡,使得玛格狄亚非常讨厌释尊。因此,她雇了一个酒鬼,在公共场合中侮辱释尊。释尊镇定地面对这个侮辱,但是玛格狄亚却得为她的恶行感到不安。
侮辱是人类必须面对和忍耐的寻常事,我们修行愈深,变得更伟大,却也必须忍受这种羞辱。
耐心的力量
在心灵获得自由后,释尊的门徒宾头罗回到他的故乡拘睒弥国(kosambi),为了回报那儿的人们对他的善行。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宾头罗来到卡劄比的周边,并在印度河边的树荫下沉思。
同时,尤达那国王(king Udena)也带著妻妾去那儿游玩,经过一番嬉笑娱乐后,他在另一棵树下小憩。当国王在睡觉时,他的妻子们和侍女四处漫步,然后来到宾头罗沉思的地方。她们尊敬他,请求宾头罗教导她们。
当国王醒过来时,他跑去找他的妻妾们,发现他们都在听宾头罗讲道。国王一向善妒好色,因此他对宾头罗发脾气并辱骂著说:‘身为一位圣徒,你却坐在女人堆中,和她们打情骂俏,你无法为自己辩解了。’宾头罗只是静静地闭上眼睛,保持沉默。
这位生气的国王拿著剑威胁宾头罗,但这位圣徒却如岩石般不为所动。他的举止使得国王更加生气,于是他打坏蚁窝,将爬满蚂蚁的泥土丢到宾头罗身上。但是,宾头罗仍坐著沉思,静静地忍受这种痛苦和侮辱。
最后,国王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请求宾头罗的原谅。这次的意外事件,使释尊的教义得以在皇室中宣扬,并扩及于全国。
恒持耐心,因为愤怒只会使人陷入死胡同。当我们感到愤怒时,肉体会受到伤害,心灵也会受到干扰。刻薄的话如同离弓的箭,一千句道歉的话也无法恢复原来的情况。在盛怒时,千万不要说刻薄的话,因为它是无止尽的麻烦的开始。培养耐心,否则那些情绪的破坏力将使我们犯罪。
●
我听不见你说些什么:有一次,释尊的大徒弟舍利弗被一位婆罗门侮辱。但是,那些辱骂性的字眼丝毫不影响这位令人尊敬的舍利弗,婆罗门变得愈来愈生气了:‘你没有听见我刚才说的话吗?’婆罗门大叫著:‘你难道没有什么话要说吗?’
舍利弗对著婆罗门微笑著说:‘我的朋友,我听见你大声而清楚地叫著,但是我知道你所说的话都是无益的,所以我听不见你在说些什么。’
●
忘记所有的邪恶和侮辱,记得所有的善行。这个世界已充满了太多的憎恨,让未来的世界充满著善心、慈悲和智慧。佛教并不是以硬性的规矩来教导人们应付问题,而是以柔软心来对治。憎恨或愤怒如同其他具毁灭性的情绪,我们不应该压抑它,而是要慢慢地连根拔除。
假如我们以暴制暴,那么暴力将变得永无止境。憎恨会更加深恨意,复仇的意念将会产生更多报复的想法。怨恨永远无法战胜怨恨,只会增加更多的怨恨。对付这些邪恶想法的最佳方法,是以慈悲心、宽恕、容忍和耐心去矫正。甘地曾说:‘一报还一报,这个世界将会变得盲目。’
我们不应降低自己的人格,或者遭他人厌恶。
生存于这个世界,我们的欲望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无论是拥有多大的权势和影响力的人,仍然会遭遇挫折。他所没有的东西,就会希望得到它。当他拥有许多东西时,他就会希望换个口味,每个人都有无止境的欲望。
在心灵上,希冀他人的关爱,却总是带来挫折。当一个人恋爱了,但他的情感却不能得到回报,他便会因此感到沮丧。这是年轻人常遭遇的问题。即使事情进展得很顺利,也有可能突然有所转变。
●
谁娶了那个女孩?从前有个年轻人深深地爱上邻镇的女孩,他每天都写信向那女孩表达爱意。在写了上百封的信后,他惊讶的发现,女孩嫁给了那位送信的邮差。
●
有些人一见钟情,而且快乐地厮守终生。有些人一见钟情后,却感到迷惑和后悔。但是,对大部份的人而言,双方感情是经过时间的培养。因此,当爱苗无法在瞬间发芽时,我们不要轻易地感到沮丧。俗话说:‘胆小的心灵无法获得淑女的芳心。’这句话意谓著不能坚持的人,无法获得他喜欢的人。
有些人能以成熟的态度,使他人慢慢地注意到他们的善意、体贴、坚持和爱人的心。我们不应吝于表达自我的情感。毕竟,人类的情绪就像大自然的万物般,会因时空而转移。当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表现良好时,他人自然就会发掘对方的优点,并产生好感,但这些转变需要时间来培养。
但是,我们无法赢得所有人的好感。尤其是所得到的回答清楚的表达‘不’时,我们就不应该用尽其极表达爱意。我们应该给予他人做决定的权利,同时尊重这个决定。法律上并没有规定人必须回报他人的善意。当一个人付出而没有得到回报时,仍应该以朋友的身份为对方祈福,不因此事而妨碍了个人的人格发展,并让自己令人厌恶。
●
分辨实际的魅力:从前有个年轻人,他希望他理想中的女孩能够爱上他。他试著送花、送礼物,但女孩却不为所动。试过各种方法都失效后,最后他想到了一个计画——爱的魅力。于是,他跑到寺庙中,试图说服僧侣为他调制一帖药。‘对不起!这儿不生产这种东西。’僧侣说道:‘假如这个女孩对你没有兴趣,试著找别人吧!’但是,这个年轻人坚持他只希望能得到她的爱。
劝告无用后,僧侣只好试试别的方法。僧侣说:‘好吧!带著这瓶油,明早你第一件事就是去见她,然后把油涂在她的额头上。’
这个年轻人隔天一大早就起床,在女孩家门口焦急地等著。当她带著扫帚走出门口去扫地时,他跑上前,将手伸到油瓶中,照著僧侣的指示将油涂在她的前额。
这个女孩不只感到厌恶,而且变得很生气,她用扫帚将他赶出去。这个年轻人因著爱的魅力而学到苦涩的一课,于是他决定把爱意转向一直喜欢著他的女孩。事实上,他因这次的意外学聪明了,娶了那位真正爱他的女孩。
决裂
在任何爱情的关系中,都存在著决裂的可能性。亲密关系飘缈不定,可能有变质的一天,使两人面临决裂。而决裂的关系总会带来痛楚,尤其是专注于同一物件的人。情感的脐带迟早会断落,每切断一次都会使人流血。人们有时必须接受一项事实:人皆深受情感的影响,我们所言所行可能随时会在记忆中苏醒,情绪会如同洪水般充塞心中。
此时,有些人们会如同受伤的猎物般四处飘荡。假如我们对于决裂已无能为力,那么最重要的事,便是接受它。唯有接受决裂,才能抚平受伤的心,而不至于一直企图想挽回颓势。人们在伤口愈合前,必然会经历许多情绪的困扰。
首先,震惊是第一个反应,很难想像双方已经分手了。在震惊之后,感到自尊受到伤害,颜面尽失。在找到挽回自尊的方法后,还必须忍受独自一人的寂寞。虽然非一日或一周,但是,寂寞终究会消失。只需要花费较长久的时间,但它仍会消失。在这段期间,我们应该试著活在今日,不要回想过去,或者对未来过于焦虑。活在今日能帮助我们度过最糟的日子。不再受到分手的影响,获得真正的自由。
在这段调适期间,应避免做出过于愚蠢之事。我们一直从报纸上得知某些人因伤心而自杀或去杀人。曾经有一个年轻人投河自尽,在他口袋中发现用塑胶膜包装好的情书。他的女友嫁给别人,他因而心碎,于是自杀了。另外,有些人因为恋爱失败所产生的挫折和沮丧而发狂。有些人遭人遗弃后,甚至拒绝结婚或恋爱。
为何人们必须忍受这些折磨?因为他们不了解生命的无常,因此常为情绪所困扰,对他人产生依赖和不合理的期望。一个能够了解生命本质的人,知道世事多变。在某一刻,情况令人感到愉悦而顺利。但是在转瞬间,情况却变得很糟糕,令人难以忍受。就如同钟摆的晃动般,我们所愿意见到或不愿见到的情况充斥世间,然而,我们必须全盘接受。
或许有人喜欢享受胜利的快感,但是,他必须承受失去的危险。名声、赞美和快乐的反面是诽谤、责骂和痛苦。但是,在历经最糟糕的情况后,事情应该会有转机;失去后能够再获得,坏名声可以变成好的,责骂会转为称赞,痛苦后能获得幸福——这就是世界的无常。心灵,也如同世事般多变。只要双方能够无私地给予、相互尊重和分享两人之间的爱情,就能够变得深邃而成熟。但是,如果一不在意,或者非关双方的责任,情况自然的转变,也会使爱情变质。
对于心灵的烦恼或挫折,对治的方法之一,就是从他人的经验中了解本身痛苦和困境的程度。有时,你认为天地为之变色。但是,假如你回想一下,你将会惊讶地发现,你比其他人幸运得多。总之,你会不由自主地夸大了你的问题。别人的烦恼比你多,而且他们不会无端地去庸人自扰。
另一个减少烦恼的方法,是将过去的情形重新思考一遍。而且,想想经由你的耐心和努力是否能克服类似、甚至更糟的情境。利用这个方法,现在的烦恼将不会把你击倒。相反地,你会下定决心去解决当前的问题。你应该了解既然已经遭遇过那么糟糕的情况,无论下回将遇到什么事,都有信心解决。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你会重拾信心,而再度面对你心中的任何问题。
有些人相信婚姻生活好比天堂,但是,当婚姻处理不当时,就如地狱般可怕。
在婚姻生活中,丈夫和妻子都必须对婚姻关系付出心血。这种关系是一种兴趣的交织网,双方皆必须为对方有所牺牲。只有彼此间成熟的了解和关怀,才能在婚姻中建立起保障和满足。
幸福的婚姻并没有捷径,两个有亲密关系的人长久地生活在一起,误解和摩擦是家常便饭。为了克服嫉妒、愤怒和怀疑,需要相互间的谅解和容忍。人相处在一起,必须相互付出,婚姻中,你不可能只向他人要求,而本身却不必为他人牺牲。
建立成功的婚姻
成功婚姻的基石在双方的协调,并非仅是找到正确的伴侣。双方皆须试著经由成熟的尊敬、爱和关心来调整自己。爱是一种内在的感觉和满足,来自于自身的成熟。在一个成功的婚姻内,一个人不能总是要求事情照著他的意思去做。有一个有趣的俗谚说——男人有其意志,但女人自有办法。两人共走的道路仅有一条,或许这条道路崎岖不平,甚至是险境重重,但却是一条两人携手共进的道路。
幸福的婚姻,不是闭起双眼即可获得。我们常会看到对方的缺点和优点,必须承认没有人是完美的。一对夫妻应试著在日常生活中,共同分享快乐和痛苦。相互的谅解是快乐婚姻的秘密之钥。婚姻是上天的赐福,不幸的是,许多人的生活中缺乏沟通和了解。
婚姻的大部份困扰,通常来自于相互间的不妥协和没有耐性。避免误解的黄金定律即是多学习容忍、谅解和耐性。人类总是很情绪化地,因此有发怒的倾向。丈夫和妻子应该极力避免在同一时间内生气,这是快乐婚姻的定律。假如两人不在同一时间发怒,耐心、容忍和谅解等高尚心灵将解决问题。
丈夫应该以尊敬、谅解和体贴的态度来对待妻子,而不是把她当作奴婢或者摆在手边的洋娃娃。或许丈夫是家庭的经济来源,但是当丈夫有空时,也应该帮忙做家事。另一方面,妻子不应在丈夫耳边唠叨,抱怨一些琐事。假如丈夫真的有不少缺点,为人妻者应该有耐心地沟通,用礼貌的态度指正他。当个人的事业陷入危机时,配偶应试著在不打扰对方的情形下将事情处理好。假如醋劲太大,就应该试著压抑对配偶的猜疑,尤其很多事情并不容易判断对错时。在佛教中,良好婚姻关系的首要之务,即是尊重和信任。
婚姻中的性
在幸福的婚姻中,性应该发生在适当的场合下。如同火般,性可以是个好仆人,却也可以是捣乱者。性不应被不健康地压抑,也不应该被病态地夸大。对于性的渴望,就如同其他情感般,应该规律化。虽然对大多数的夫妻而言,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我们必须明了性不是一个人快乐与否的首要因素。另一方面,有些人有著丰富的性生活却仍然不快乐。真正的爱并非肉欲,而是一种契合的心灵状态。
性并非只是肉体上的满足,而是永久伴侣关系的基石。历经时间的磨练,爱和尊敬显而易见是亲密关系的基础。康乃尔医学中心的海伦·凯伯兰医师说:‘没有亲密的关系,就没有真正的爱情。’她对于亲密的定义是一种分享的感觉,而不只是讯息的交换。没有亲密关系的夫妻只能谈些琐事,譬如天气、最近的电视节目或者晚餐该吃些什么。他们从来不让对方明了他们是否快乐或不快乐,害怕或担忧。他们也不关心对方真正的感受。
夫妻应该尽力培养贞节和忠诚等永恒的美德,这些美德会增进夫妻间的亲密程度。没有人能够免于因果循环的宇宙法则。社会成员间的和谐和个人成长,在于承认这些基础法则,而不是让自己屈服于动物的兽欲,为我们所爱的人带来痛楚。自重、尊严等人类特质在现今社会中,日渐腐蚀殆尽。
●
谁比较文明?山地部落中女人的传统服饰,是裸露其上半身。但是,那些世代辛勤工作的男人并不会因而神魂颠倒、无意工作。然而,当一群研究他们生活的研究人员到达时,首领告诉女孩们要藏起来,因为在部落中被男性族人包围,她们仍然会很安全。但是,对于那些来自文明世界、受过教育的人可不知会对女孩们做些什么轻薄的举动。
●
今日的人过于依赖、坚持一种观念,认为性是骚动的原因之一。我们的祖先替性找了许多借口,产生许多伪善的行为,幸好今日这层面纱多已揭去。但是,今日的性观念却是过于推崇和怂动,因此阻碍了性价值观的进展。大众传播媒体特别强调了生命中色欲的一面,使人类受到各方面的性冲击而变得不健康。于是,有人以性为生活重心,忽视了其他重要的责任。
愉快的婚姻
释尊曾说:‘差劲夫妻的结合,就如同两个尸体一起生活。’差劲丈夫和好妻子的结合,就如同尸体和天使共同生活。好丈夫和好妻子的婚姻生活就如同两个天使在一起生活。有一个关于婚姻生活的笑话:一个好的婚姻存在于盲妻子和聋丈夫之间(妻子不会看见丈夫的缺点,丈夫听不到妻子的唠叨)。
许多的宗教律法,规定一个男人可以娶一个以上的太太,有些宗教规定一夫一妻制。至于佛教教义则认为婚姻是个人的选择,同时人们也必须守所处国家的法律。即使是允许一夫多妻制,却有证据显示一个男人拥有许多老婆,只是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烦恼和负担。
对于大部份的人而言,烦恼已经够多了。但是许多人却不去克服它,却往外寻找更多的麻烦。
●
一个男人和两个妻子:从前有位长者,不满意已经结缡多年的太太。于是,他决定娶一个极具魅力的美貌女人。但是,这个女人却羞于让他人知道她嫁了个老头。为了使他看起来年轻些,她将他头上的白发拔掉。当大老婆知道此事,为了使他看起来老些,也开始拔丈夫头上的黑发。两个女人的战争持续许久,最后那个男人因此变成秃头,头上没有一根白发,也没有任何的黑发。
●
女士们对于生日和各种纪念日牢记于心,细心的丈夫应牢记这些日子,不要以忙碌为借口,记得向太太表达感谢之意。这些小举动可以让你所爱的人知道你对她的看法,你愿意去取悦她,而她的幸福与你息息相关。为人妻者应感谢丈夫的体贴作为。这些善意,都是使家庭生活幸福的因数。这些表达爱意的小举动,是幸福婚姻的基础。
今日的夫妻,能够经过家庭计画来决定家庭的规模。聪明的夫妇应该衡量经济和能力来做一番计画,佛教徒没有理由拒绝避孕和节育。然而,一但胎儿成形了,它有继续生存的权利。佛教并不支持和赦免如杀人般的堕胎行为。
婚姻好比一对剪刀,刀、刀叶无法分离。通常他们以反方向行进,但会伤害任何夹在他们中间的事物。
婚姻的锁链是如此地沉重,它需要两个人共同负担。
美貌是非常主观的,你认为美丽的事物在别人眼中却可能是丑陋的。
广告深深影响了我们对美的看法,但美丽却是我们亲眼所见,如同俗谚所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积极的晋身策略改变了人们对时尚、品质及浮华的接受程度。经过了一段时间,盲目的男男女女误以为美貌是人类的基本权利。而且,对许多人而言,美貌是指外在的表面而非内在美。当他们找寻朋友或终身伴侣时,外在的美丽是认定的条件。
为了获得姣好的面孔,人们花了许多额外费用,试了千百种方法只为了达到渴望的外形;人们参加减肥课程、跳有氧舞蹈、整容、穿时髦服饰、梳新发型。通常人们对外在非常敏感,尤其在发觉身上增加些许赘肉后。
男人也无法逃避这种流行,男女皆花了许多时间在装扮上,只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漂亮些。现代女性在昂贵的服饰和化妆品上花了许多金钱。此外,化妆品公司也以各式各样昂贵的促销活动企图影响他们的购买选择。
有些学识修养渊博的女人对服饰也非常著迷,听起来的确令人感到讶异。假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街上遇见另一对男女,这个女人很少会注意另一个男人,她通常会注意另一个女人的穿著打扮。
除了努力追寻美丽外,人们都忘记与生俱有,却很少使用的本质。或许,因为化妆品提供了一种速成美貌,代替了真正的美丽,使得人们忽略了自然的天成的美。
在速食的时代,所有的东西都讲究现成,女人也求助于市场上唾手可得的化妆品来获得美丽。现在,让我们回到美丽的本质,或许我们会问:‘美丽的本质究竟指的是什么?’它是慈悲、爱心、同情心和一颗美丽的心。在所有的化妆品中,善心是最佳的产品;它是天然的、便宜的,而且永远有效。拥有这种美丽特质的人,毋需在脸上扑粉或做头发,看起来就很漂亮。
即使一个人生来长相平庸,若他肯培养慈悲心和耐心,他仍然是具有魅力、光芒四射的人。这些美德会增加内在的魅力,然后显现于外,使个人具有令人不可抗拒的气质。这种个人的特质会吸引许多人。而外在肤浅的美丽就如花朵般,无法持久。但是,当内在美的魅力增加了,在人们变得更成熟之际,便会散发更浓郁的香气。
另一方面,即使一个人天生英俊或身材姣好,但是个性善妒、自私、狡猾和自满,人们不会愿意接近这种人。假如一个人充满善意、不说刻薄话、彬彬有礼,他会比自满的帅哥、美女更吸引人。美丽的外在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是能持续多久呢?尤其对于内在污秽的人,外在的美丽是非常容易消逝。俗谚谓:‘美丽是肤浅的。’此话相当正确。但是,善意的美丽却能够持久,而且为人人所称羡。
这个世界就像是一面镜子,我们朝它微笑,就可看到一张微笑的脸。但是,假如我们朝它皱眉或生气,我们就会看到同一张丑陋的脸。同样地,我们若保有仁慈心和同情心,人们会以相同的特质回报我们。假如我们表现出自于内心的美德,将化为外在的良好举止。
假如你生就美人胚子,你应该认为你是幸运儿。佛教认为天生美丽是上天的祝福。但是,不应该因美丽或英俊就变得自大、自满,这样只会使你遭人排斥,自满不仅使你面貌变得丑陋,更重要地,它会成为心灵成长和幸福的阻碍。
通过正当的方式来累积财富,不是件错误的事
在下了几天豪雨后,一个以善泳著名的村庄因河堤溃决而氾滥成灾。当雨停时,村庄中五、六个朋友决定搭船到对岸去。刚航到河中央,船却开始解体了。因为乘客都是善于游泳的人,于是他们跳下船,开始游到对岸。但是,他们发现其中一人游得很慢,似乎未尽其全力。
‘喂!你为什么落后了?’他的朋友大叫著,‘你向来游得比我们都好。’‘我腰上缠著上千个铜板,很重呀!’‘这儿的水流很急,赶快把铜板丢掉!’他们劝告他。但是,他摇摇头,不管多么疲倦,他也舍不得将钱就这么丢掉。
有些朋友爬上了对岸,远远望见他正在下沉。‘把钱丢掉!’他们又再次大叫著:‘你怎么这么呆,你正在往下沉啊!’但是他仍然揽著钱,于是很快地被急流带走,最后溺死了。
满足
没有人能够获得完美的幸福,除非他能够控制贪婪的心灵。只要不停地追求物质的满足,他就永远无法找到幸福,只会陷身于捉摸不定的梦中。人无法得到他所想要的一切,因为人性是贪得无厌的。
对金钱的迷惑
在今日的物质世界,人们深信金钱至上,每个人都想要一夕致富,于是人人极尽所能,用尽一切办法敛财。由于这个世界急于累积财富,道德、荣誉和正直似乎丧失对人性的影响力和意义。在物质主义的包围下,人们快速地失去精神的价值。经过正当手段去取得财富并非坏事。但是,采用非正当的手段将招来麻烦、困难和罪恶感。
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人们忽略了一项事实;金钱只是达到目标的方法。人们无法明了财富的本质、意义和目的。他们只对一个目的产生兴趣——累积更多的金钱。最后,他会感到挫折和迷惘,因为他并不比贫穷时感到更快乐,这也就是为何有些富人感到不快乐、烦躁不安和感到悲哀的原因。他们忘了金钱只能买到感官的世俗的快乐,而非真正的幸福。
在报上常见诈骗百万元的案件,这些可憎的行为使人痛苦,甚至使人因肉体或精神上损失而致死。但是,这些可鄙的行为常是那些具有社会地位的人所为。他们利用聪明才智和别人对他们的信任,来搜刮他人的财富。
由于人们一心一意想一夕致富,导致互相欺骗,破坏彼此的信任,他们人生的唯一目标是赚钱,赚更多的钱,甚至对宗教的告诫漠视不理。诚实和正直对他们变得毫无意义,他们需要更多的钱来满足感官上的娱乐和对财富的渴望。
错误的平等
我们必须承认,累积财富能带来某种程度的快乐和安全感。但是我们不应该将累积财富当作是人生的唯一目标,而忘记有许多事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意义。为了使生命有意义,并且充满宁静和谐,必须对财富培养正确真实的态度。
对现况感到满足的人,将永远感到不虞匮乏。
——老子——
每个人都在找寻幸福,这是很自然的事。不幸地,许多人将幸福与财富视为同一件事。但是,对一位智者来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一个伟人的特征在于很容易对简单的事物感到满足,而且欲望很少。所有伟大的人都过著一种简单、高贵的生活,试著学习自我克制,远离淫荡、浪费精力的生活。而且,需求愈少,幸福愈多。希腊哲学家伊比鸠鲁曾说:‘假如你想要使某人快乐,不要增加他的财富,只要把他的欲望拿走。’
财富并不是获得幸福的唯一方法,显而易见地,物质安慰无法满足贪得无厌的心。我们的日常所需可以轻易地满足,但是我们的欲望却贪得无厌。事实上,一个知道减少欲望的人,能够从生命中获得更多的回馈。人们的身体只需些许的物质就可以生存下去,但是,许多人在经济许可下,却拚命地大吃大喝。他是为吃而活,而非为了生存而吃东西。我们也毋须太多衣服蔽体,就如同苏格拉底所说的话:‘你所谓的幸福是好食物、华丽的衣裳或其他奢华的物品。但是,我相信没有欲望的人是上天的最大祝福。为了获得最大的幸福,一个人必须学习感到容易满足。’
善用财富
财富必须被善加利用,以便增进你和他人的福利。假如一个人终其一生依恋财富,不对国家、朋友和信仰尽义务,他的生活将充满忧虑和空虚。最后,当离开世界的时间来临时,他才会明了他尚未充分使用他的财富。没有人,包括他自己,会从拚命积蓄的财富中得到任何益处。
释尊曾劝告我们避免愚蠢地累积财产,却不试著去改善生活品质和他人的幸福。‘当你死时财产会留下来,你的亲友会送你到你的墓地。但是,只有你在世间的所作所为会跟著你到墓地下。’
人有从善及作恶的本质存在,无论如何,人们会为了隐藏他不诚实、不道德的行为而去扭曲事实的真相,甚至欺骗他人。但是,当我们做了错事时,最好还是承认自己犯的过错。否则,人们将一辈子背负这条锁链。即使是墨索里尼和希特勒让他人承受痛苦时,他们仍然坚持其动机是善的。当雌老虎叼个婴孩去喂它的小老虎时,它也是有这种想法。假如你想要得到真正的快乐,你必须检讨你行为的动机,确信本身的动机并非出于自私,而是为了人类的福祉。因此,现在是重新检讨我们所拥有的价值观的时机。
或许下面某位不知名作者的诗作,能让我们更了解金钱的价值:
金钱能够买到什么?
买得到床铺,却买不到安眠。
买得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
买得到食物,却买不到食欲。
买得到衣饰,却买不到美丽。
买得到住屋,却买不到家。
买得到药,却买不到健康。
买得到奢华,却买不到舒适。
买得到享乐,却买不到快乐。
买得到宗教,却买不到济世的精神。
不要说这属于你的,那属于我的,
而是说,我们暂时拥有。
或许,如此我们才不会为了消逝的荣耀
而感到遗憾。
与他人和谐地相处意谓著与大自然和谐地相处,而大自然本身是你的保护神。
快乐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能够与他人和平共处。我们必须承认为了达到目标,人们可以经由不同的途径去完成。因此,当别人拥有不同的习俗与意见时,我们毋须因而沮丧。
礼节和习俗
不同社会的人对礼貌的标准不同;在有些国家,客人在晚宴中愈是吃得啧啧有声愈好,而且,客人在酒足饭饱之余打嗝,并非不礼貌,反倒是告诉主人他们真的很喜欢这餐饭。有些人认为用手吃咖哩饭是不礼貌的,对他们而言,用叉子和汤匙吃咖哩饭是件浪漫的事。但是,这样的餐桌礼节在其他的社会或许被认为是粗鲁的。在某些国家,将手指放在嘴巴或鼻子上表示在侮骂对方,但是在其他的国家,这种举止并不具任何意义。有些人认为被人用鞋子打是件可耻的事,有些人认为拖鞋本来就是用来打小孩。
尤其是当我们出外旅游时,会发觉其他的社会普遍存在著奇异的风俗民情。我们不应带著偏见断然地判断何者正当、何者不是。礼仪本身无所谓好坏,但是,当他人对此感到不舒服时,就可称作不正当的礼仪。
生活在多变的社会中,我们不应盲从于传统、风俗、礼仪、惯例和仪式;遵循祖先当时的信仰来行事,此乃食古不化的行为。祖先所流传下来的惯例和传统或许是好的,但有些是无益的。我们应该敞开心胸,接纳那些对当今社会重要而同质的传统。
释尊对于惯例、传统、信仰给予下列的忠告:当你了解某些事情对你和他人而言是有害而错误的,那么就放弃它……当你知道某些事对你和旁人而言是有益的,那么就接受它、听其行事。
有些长者无法忍受现代年轻人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他们期盼孩子们会遵守拥有悠久历史的习俗和传统。实际上,他们应该允许年轻人去参加那些无害的现代活动。年长者应该回想起年轻时,他们的父母主观地否决当代流行的生活模式和行为举止时,他们的内心感到多么痛苦。今日,对事物持不同的观念是造成父母和孩子不和的主因。但是,这并不表示在孩子因某些错误的观念而做错事时,父母踌躇不前不去劝告、指导他们。只是表示父母在指正孩子时,应该了解预防甚于惩罚。父母亲也应该解释他们为何赞同或不赞同某些价值观。
容许他人与你意见不一致的权利
假如一个人单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毋须面对不同的意见。但是,假如我们选择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必须学习尊重和处理与你的看法相距甚远的意见。
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尤坦曾说,当他在办公室工作时,他小心翼翼地避免在言语行动中,将自己的信仰和传统加诸于同事身上。但是,当他在家中时,他完全按照缅甸的传统,包括语言、食物和宗教。这显示了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从来不会运用个人的影响力,强迫他人接受他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同时,我们生活在一个权力胜过权利的世界。强者压抑弱者,富人剥削穷人。但是,我们应该避免这种行为。假如我们无法认同他人的意见,至少我们必须学习如何表达不赞同的意见。我们应该以温和有礼的态度来表达,而不是只顾著压抑别人。那些用武力强迫他人接受其意见的人,只会显示他们无法说服对方,承认他的意见是正确的。
当别人赞同我们时,我们会感觉很舒服,但是个人的成长总发生于别人有异议时。有时,他人会批评我们的言行举止,所说的话我们不乐意听到,但是我们如果细心聆听,会了解那些话带有真理。假如我们愿意改变行事准则,我们将会有所成长。这个世界犹如种植了各式花朵的花园,如同蜜蜂采蜜,我们有权利选择美丽的花朵,不撷取无所助益的花朵。我们的行事,无法取悦每个人;因为,不同的人对我们的行事方法各有自己的意见。
●
我们无法取悦每个人:从前,有个男人和他的孩子牵著驴子到市场去卖。当他们走在路上时,有些人见状对他们说:‘看看这两个傻子!他们为什么不骑驴子呢?’这个男人听到了,就叫小孩骑到驴背上,他在旁边跟著走。有个老女人看到这个情形,就说:‘这是什么世界呀!那个年轻人舒服地骑在驴背上,他可怜的老爸却走路。’这一次,年轻人跳下驴背,换他的父亲骑驴。于是,他们继续往前走。此时,一位年轻女人经过他们身旁说道:‘你们俩为何不能同时骑上驴背呢?’于是,他们俩都骑到驴背上。这时,另一个人看到他们后大叫:‘哦!可怜的动物。它必须驮著这俩个肥仔,这些人是多么地残忍呀!’这时,父亲和儿子觉得实在受够了,他们决定不再骑在驴背上,以杜绝悠悠之口。但是,看到这情形的人却大笑著说:‘看看这俩个笨驴仔牵著一头驴子。’当然,驴子也不喜欢如此地任人摆布。于是在接近河边时,它拼命挣扎想逃脱。结果,父亲、儿子和驴子通通掉落到水中。
●
当你试图取悦每一个人时,到最后你无法使任何人感到高兴,却替自己惹来麻烦。
耐心和容忍
那些能在艰苦时刻仍保持高昂斗志的人,相当值得赞许,同时,他们的精神也可以激励周遭的人。他们对事积极乐观,因此避免了许多困扰。一个有智慧的人,能够藉著适当地回应他人的言语和嘲笑来避免争吵。
当别人想要侮辱我们时,我们必须学习如何面对他人,并以反讽回报。
●
以笑话回馈:从前,有个有名的英国人去参加一个宴会,当他离开家时,他的朋友们决定对他开个玩笑。他们在他的外套背面画个驴脸。宴会结束后,他去取回外套,才发觉有人对他恶作剧。他非但不生气,反而冷静地问:‘今天下午谁把自个儿的脸擦在我外套上了?’他的朋友们对他的问题感到讶异,于是,他解释道:‘我只是想知道是谁把他自个儿的驴脸留在我外套的后面了。’
●
当你在游戏中输了,你该怎么办?你不应该发脾气,因为你若发脾气,你不但会破坏了游戏的趣味性,还会丧失朋友对你的尊敬。
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发掘、培养深藏于人性中的耐心、爱心和诚实的种子。最后,个人终生的努力将会为当代及后世的人带来福利。这样的人才是文明的人,而且,他会以怜悯和谅解来面对困难。
伟人的特征之一,在于他以冷静的态度来面对日常的烦恼。
●
他不是我的仆人,而是我的导师:一位伟大的佛教法师狄庞卡拉,有一次被邀请至西藏宣扬教义。这位导师沿途带著一位爱吵架、不负责任,而且厨艺糟糕的厨师。西藏人观察这厨师一阵子后,以尊敬的口吻问这位导师:‘大师,您为何要容忍那位无用厨师的坏脾气呢?他只是会妨碍您,对您一点帮助也没有,您为何不将他遣送回去呢?我们很乐意帮助您。’这位导师微笑地回答:‘哦!你不了解,我并不以为他是我的仆人,我以他为师。’西藏人感到讶异地问道:‘大师何出此言?’这位导师解释道:‘他的无能和好争吵的天性,每天教导我学著去容忍和培养耐性。因此,我认为他有其价值。’
●
或许有些人会说耐性和容忍的特质不切实际,而且过于理想化不易实现。有些愤世嫉俗的人怀疑人们处于互相敌对的世界,只能勉强苟存,怎会有兴趣去培养爱心和善意。当然,这些特质不易实行,需要一些坚持和决心。但是佛陀和他的弟子在无数的场合中,证明它的可行性。
善用外交辞令
你无法藉著纠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来获得宁静,同样地,就算将世界所有的石头和刺除去,仍然无法开辟出坦途大道。在不平坦的道路上,若想要走得舒服,我们就该穿上鞋子。既然我们无法将世界上所有的障碍物除去,我们就应该保持心灵的平静。
若某人犯错,你会有许多方法去改正他,然而,在公共场合中对他批判、责骂和大声叫喊却无济于事,你的行为只是使他更坚持己见。
所以,请以友善的态度指正他的错误。他会因此乐意接受你的劝告,在未来,他会感谢你的指导和好心。
每当你在陈述你的意见时,应该避免一些刻薄的字眼和愤怒,以免伤害他人的情感。另一方面,当别人指正你的错误时,你不应该发脾气或是带著一张不快乐的脸孔。或许,你认为发脾气、露出狰狞的脸孔、对别人大吼大叫可以吓吓他人,让他们忽略了你的缺点。但是,这是错误的态度。粗鲁、大叫、愤怒和诅咒,只会徒然暴露出一个人的意志薄弱。
达赖喇嘛曾说:‘当我遇见一个人时,我未曾考虑过他的种族、肤色、信仰或生活方式。我只是想到我遇见了人类家族的一员。’
心灵是我们命运的建筑师,它可以使我们生病,也可以让我们痊愈。
自然终究是平衡的,人们无法干扰其均衡状态。大自然的律法是无偏无私,不因祷告、赞美或牺牲而动摇。自然的活动包括物质和心灵层面,不受俗世执法者的干扰。其中规范人类生命特质的法律是因果循环论。这条律法规定了人类的道德层面,由想法、言语、举止所导致的健康或不健康的行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终究会产生善报或恶报。
假如一个粗暴的人,有著邪恶的举止,不和宇宙律法和谐相处,他不良的恶行将会污染了周遭的气氛。他的不良行为所产生的恶果使他无法拥有快乐、满足和宁静的生活。而污染的心灵使自己和他人不快乐。相反地,假如他和大自然和谐相处,他将拥有正当而和平的生活,周遭气氛将因他的美德而得到净化。他积极的心灵,深深地影响了他周遭的人们,并创造一个和平而幸福的环境。
美德的养成
拥有美德且积极的心灵,并非可以自动产生。对许多人而言,特别容易陷入愤怒、嫉妒、坏心眼和复仇心等负面情绪之中,尤其是面临外在的竞争时。
●
什么是真正的宝藏?从前有个人,将谄媚他人视为个人的胜利。有一天,他得到一块玉,他想将它献给大臣。但是,无论他怎么说服大臣,大臣始终拒绝接受。
那位仁兄说:‘这可是真正的宝藏!平凡人没有使用它的权利,只有像您如此高贵的人方值得佩戴它。这块玉就像是天生该由您来拥有它,戴著它。’‘或许你把这块玉当宝贝,’这位正直的大臣说道:‘但是,我不是可以轻易地被收买!这就是我的宝藏。’
●
美德需透过刻意的训练方可养成,一个想要获得美德的人,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培养美德,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就如同学生必须反覆地复习功课,才能获得成功。首先,他必须下定决心,尽力去发展具有建设性的人格特质,尤其是对具强烈消极倾向的人。全心全意地努力,便可以改变这些负面的倾向,而培养出正确的思考、言语和举止。一但养成这些好习惯,他将发现他无法再去做一些负面或不良的行为。他所养成的好习惯将具有自发性、创意和技巧,并使他拥有幸福。
善加使用心灵
全能的心灵是善与恶的创造者,心灵可以导致邪恶,所有邪恶之事皆是心灵所致。心灵也可为我们带来快乐成功与欢愉。令人惊讶的是,虽然心灵在我们心中,但是我们并不了解其本质。但是,有些人无法见到自己的未来,竟然说他们可以了解别人的心灵。
●
了解别人的心思:有一个人宣称他可以了解别人的心思,也因此赚了一大笔钱。有一天,一个年轻人跑来找他,年轻人将一枝大拐杖拿给他看,然后说:‘说出我内心的想法,告诉我,我会不会打你呢?’这位心灵解惑者了解他身处险境;不论他说是或不是,这个年轻人都可以否认。因为无法知道这位年轻人在想些什么,因为他了解自己最好什么话都不要说。
●
释尊认为邪恶无法透过救世主得到赎罪,反而因无知而造成污染,而无知可以藉由智慧祛除;不认为人被神所诅咒,出生即带有原罪,注定悲惨的命运。相反的,释尊采取光明面的观点,认为每个人皆具有行善的潜能,即使是最邪恶的人也可以经由努力,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而且,无论是多大的罪恶,皆不能以无止尽的痛苦来惩罚他。
心灵是一种工具,假如善加利用,它是极具建设性的。相反地,若不善加利用,它则有摧毁的力量;这项抉择,是由我们自己所决定。一个想法能够将幸福或悲伤的锁链切断。这就是为何在佛教教义中,强调心灵训练的原因。显而易见地,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心灵,是开放、快乐、宁静而满足的。
心灵如同电力般,电流可以杀死一个人,也可以照亮他的家,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同样地,一个行为邪恶、否认良心制裁的人只会招来痛楚。相反地,控制自我心灵可以使他获得最大的幸福。
释尊曾说:‘心灵是光辉的;纯洁的力量是其本质。只有在人为蓄意污秽下,它才会遭受污染。’控制我们邪恶的想法并不容易。更困难的是要断绝贪念、恨意和欺骗等不健康的想法。唯有心灵上的训练,才能根除这些念头。
所有行为的背后都有思想作为主宰,这些持续不断的行动决定了我们的个性。假如我们想法仁慈,我们就会变得仁慈有礼。假如我们的想法残忍,我们的行为就会变得残暴不仁。假如我们有欺骗的想法,我们就会常常去骗人。假如我们的想法诚实,我们的行为就会诚实不欺。假如我们带著怜悯的想法,我们就会怜悯他人。我们的想法影响了我们的举止和本性。
我们的传道任务
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和智慧,与发展人格同等重要。身为人类,我们应该感到快乐。能够当个人,是我们过去行善的结果。身为人类,我们有最大的机会去获得美德和智慧,并藉此增进我们的福利和幸福。让我们的生命充满目标,为人类的生存增进美德。我们不应该浪费生而为人的机会,滥用这项特权,犯下不道德的行为而引起悲惨的事情。也不要让日子像云彩般流逝,不留任何痕迹。
今日社会需要的是前人的智慧,对后人来说也是最高的智慧。佛教不仅是前人或后代所拥有的智慧,佛教是由释尊所发掘的永恒智慧——法,这个智慧如同被泉水四季灌溉的深井般。让我们拥有这个泉涌不断的智慧,没有了它,个人和社会无法获得永恒的宁静和真正的进步。
古代的哲学清楚地告诉我们,生命的目的不仅是自私地为自己而活,而是应该以服务他人为神圣职务。
首先,让我们确定在佛教观点中,如何探讨人性尊严这个简单但常令人感到困惑的课题。
人类的何种特质提升了人性中的尊严和神圣?其基础在于我们日常人际关系的宝藏:那就是道德、伦理、才智和性灵。在心灵活动中,我们可以辨别是非、荣誉和羞耻。这些就是我们因身为人类,而该感到光荣的特质。正因为我们珍惜这些特质,我们方不同于禽兽。
为了发展个人的心灵,人们必须控制思想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辨别道德、伦理、是非、好坏的力量。这些皆是支配人类生活的象征,动物并没有这些特质——它们依本能行事。显而易见地,只有人类能够发展心灵活动和思考力量达登峰造极——包括彻底了解佛教的精义。
道德上的耻辱和恐惧
在混沌之世尚未有宗教出现时,人类为两种道德感所影响,以维持人类的尊严。这两种因数是‘羞耻心’和‘罪恶感’;有做坏事念头时,‘羞耻心’这个纯洁的心灵就会感到羞耻,‘罪恶感’使人在做坏事时感到退缩。道德上的耻辱和道德上的恐惧常常左右了人类的举止。动物任由生存的本能来行事,并不经过道德上的思考。无论如何,当人们屈服于药品、纵酒、贪欲、愤怒、嫉妒和自私等负面影响时,人们就丧失了均衡感。他们否认自己拥有人性尊严的权利,行为举止就如同禽兽一般。
我们以身为文明人为荣,某些人的行为却不如禽兽,为此我们感到深深的遗憾,这自然不是我们乐意见到的发展。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拥有罪恶感和羞耻心两项特征;他对别人是仁慈的、具慈悲心的,他害怕会伤害他人,却随时准备帮助他人。这些看似寻常的价值观,却需要去珍惜和拥有。我们应该发展人类特质,而非违反此特质。在服务他人时,我们开发了潜在的美德,谅解、友善、怜悯、诚实、纯净、有礼、富人性和满足的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拥有,并为此感到骄傲。
人类的不同本质
在人类的本质中,有许多有益的价值观需要我们去维持和细心地灌溉。简而言之,这些本质可分为三方面:动物本质、人类本质、天赐本质。这三种本质在各个层面皆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假如我们屈服于动物本质,对于丑陋邪恶的举止不加以控制或努力去压抑,我们将成为社会的重担。宗教是控制我们动物本质的有效工具。由宗教导师所教导的教义,应该成为人们行为的指引。宗教也应该是开发、灌溉和改善我们潜在的人类本质的工具。在开发和改善了人类的本质后,我们可以达到神圣的目标——天赐的本质。达到此一境界后,那些贪婪、愤怒、恨意、嫉妒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特质将消弭于无形,这使得人类更加神圣和值得尊敬。藉由宗教的帮助,我们的动物本质得以控制,然后我们可以开发改善人类的本质,最后达到上天赐与我们的神圣本质。
天赐的本质需要我们去开发;譬如良心、友善、为他人著想、慈悲心与仁慈等等,并对他人的进步感到同等欣喜,不论输赢、赞美或责怪都能做到不偏不倚,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讽刺地是,许多有信仰的人仍然抱持著错误的观念;他们竟然认为人类可以仅藉助祈祷和轻松的礼拜仪式来获得神圣的目标。这种态度需要修正。我们有义务去努力,使自己过著真实而有尊严的生活。我们必须实践人性中善良的价值观。世间的宗教,引导我们获得宁静和谐生活的道路。我们应尽力行善,同时将罪恶之事连根拔除。所有的宗教应该提供其追随者重要而适当的指导,使人们互相尊敬和谅解地共同生活、共同工作。身为信徒,我们彼此之间不应该产生恨意、嫉妒、敌意或高高在上的行为。佛教教义,正是给予我们这般的指导。
若想过著有尊严的生活,均衡的生活方式是不二法门——千万不要过著极端的生活。释尊并没有劝告我们为了遵循教义,必须去折磨自我的身心。我们可以以中庸之道来实践信仰,千万不要做得过火了。万万不要忘记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面——心灵的成长。释尊的教诲可以分成三部份:现世的幸福、未来的幸福和永恒的幸福。努力去追寻永恒的幸福,你便能获得有尊严而神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