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讲义
文珠法师讲述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卷帙浩瀚,内容丰富,诠义深广微妙,译传中国,共有三种不同的译本:
一东晋时佛陀跋陀罗译的六十卷华严,俗称晋译华严,或六十卷华严,有七处八会三十四品。
二唐朝实叉难陀译的八十卷华严,俗称唐译华严,或八十卷华严,有七处九会三十九品。
三唐般若三藏法师译的四十卷华严,俗称新译华严,或四十华严,是八十卷华严经中入法界品的别译本,由二十一卷扩展为四十卷,仅得一品,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最初,当六十卷华严译成后,与梵本勘校,发现其中入法界品有漏处,后唐贤首三藏法师,每讲六十华严,常感译文前后难以连贯,因此,就教于日照三藏。日照三藏携有华严经梵本互相对校,发现第八会漏译二处经文,遂由复礼法师笔授,慧智法师译语,加以补译,完成今日藏经中的六十卷华严,共七处八会三十四品。
后来,中国武则天称帝时代,认为旧译六十卷华严经,未备大全,故特别遣使者往于阗国(今之新疆),求取梵本,并征聘译经的人。当时,于阗国有一位知名度颇高的学者,名实叉难陀法师,应聘携梵本来中国,被武则天皇帝迎请至洛阳太遍空寺,会同菩提流支、义净、复礼、法藏等法师,历时五年,始译出八十卷华严。
在译经期间,武后亲临译场,协助译事,并亲撰序言,题写品名,八十卷华严经的翻译成功,武后功不可没。八十华严,文辞通畅,义理周详,共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内容将佛的境界,佛的功德,佛所证的妙理,以及菩萨的不思议修证行门,该因彻果,阐述无遗。
直至唐贞元年间,有南天竺乌荼国王派使来朝,奉献国王亲自手抄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入法界品,内容详述善财童子亲近奉事佛刹极微尘数善知识。唐德宗得此梵本,欢喜无量,于唐贞元十二年,诏般若三藏法师,于长安崇福寺从事翻译,至十四年二月,译成四十卷华严,共得一品,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因为四十卷华严,详述善财童子参礼五十五位善知识,每一善知识,皆为善财宣说其所证的不思议解脱法门,而能证此不思议解脱境界的主要原因,正是普贤菩萨的十种愿行。可以说: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是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的方便,所以四十卷华严,皆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顾品。
今天要讲的普贤行愿品,正是四十卷华严经中最后的一卷。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现在,先解释经题,其次解释品题与译题,然后讲解经文。本经的经题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语是: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欲底修多罗,译名大方广觉者杂华严饰契经,略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或华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等七个字,是一经的总题,题中有通有别,大方广佛华严六字,是本经的别题,别限于此经故;经之一字是通题,通于佛所说的一切经故。严格的说:别题只是‘佛华严’三个字,‘大方广’亦是通题,因为通于圆觉等经故。
本经的名题,在人、法、喻、三单三复具足一的七种立题规则中,是以人、法、喻三种立题。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唐朝清凉山澄观国师,于其撰述的华严疏钞中,直释此经的总题言:‘极虚空之可量,体无边涯大也;竭沧海之可饮,法门无尽方也;碎尘刹而可数,用无能测广也;离觉所觉,即万法之幽邃,佛也;劳敷万行,荣耀众德,华也;圆兹行德,饰彼十身,严也;贯掇玄妙,以成真经之彩,经也。’读此可知,本经穷理尽性,彻果该因,理行无尽,位冠群经,实是佛一代时教中,至圆、至极、至顿之大法。
‘大方广’三个字中的大字,是指佛所证的法身,亦即是一切众生本具的理体。此法身理体,广大周遍,何止体大、相大、用大,而且是果大、因大、智大、教大、义大、境大、业大。同时非对小而言大,或先小后大。若是对小言大,则非真大;若是先小后大,亦非本大。由于法身理体,法尔天然,不假修成,常遍常圆,不可思议,如圆觉经言:‘觉性遍满,圆无际故。’是名真大,本大,亦名理大,是从体立名。
‘方’是方所,是法则。众生本具的法身理体,法尔天然,竖穷三世,横遍十方,无所不在。如水之在地,能资生万物;如电之在空,运用自在。故圆觉经言:‘圆觉流出,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以其法门无尽,理性周遍,因名之为方,是从相立名。
‘广’是多博义,众生本具的法身理体,性具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色心,圣凡因果,无不包含。故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十法界因果,妙用无穷。如圆觉经言:‘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意思是说:四圣六凡,一切因果,原本皆由众生本具的觉性所现,因名为广,是从用得名。
体是心性之体,相是心性之量,用是心性所具。心性之体是中谛理,统一切法,故名大。心性之量,是真谛理,泯一切法,故名方。心性所具之用,是俗谛理,立一切法,故名广。此是以心性解释大方广的含义。
若以佛法解释大方广三个字,则大字是指心性的本体,法尔天然,离过绝非,清净无染,是佛所证的法身德;心性之相,量周沙界,竖穷横遍,无所不在,是佛所证的般若德;心性之用,具足万法,潜兴密应,妙用无穷,是佛所证的解脱德。
可知大方广三字,在众生的立场说:是指众生本具真如自性的体相用三大;在佛果说:是佛所证的法身,般若,解脱三德;若在修证方面说:则方广是如来十二分教之一,代表大乘经典。菩萨秉佛大乘的教法,理解本具的理性,集广大的愿行,证广大的佛果。教、理、行、果,能行所行,能证所证,无不极其广大,因名大方广。
太虚大师说:大方广是八地以上的菩萨及佛所证的心境。因为八地以下的菩萨,根本智及后得智都未能同时现前,虽方广而不名大;八地菩萨,虽然能够二智同时显现,事理双证,但仍然限于妙观察智;必须八地以上的菩萨,乃至佛果,始能镜智圆明,证理究竟,若性若相,无不周遍。以其尽法相之量,因名方广;以其同时即为法性之体,因而名大。此经是以菩萨极地之普贤行愿,显毗卢如来之圆满果海,所诠正是由圆因所显圆果之大方广法,因此,立名:‘大方广’。
‘佛’是觉义,觉义有三:本觉、始觉、究竟觉。菩萨由于自觉本觉之理,而起始觉之智,自行化他,二行圆满,觉悟究竟,名之为佛。故凡是能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皆可以名之为佛。
天台宗观行疏,依据众生本具的佛性,及菩萨修证的位次,立六即佛名。大意是:菩萨因中修行,亲近善知识,得闻本觉清净本然,圆明遍照之理,是名理即佛。
因而激发始觉智,开始觉知众生本具的佛性,理性平等,只因妄想无明为垢,不能证得;若除妄念,即如如佛,是名字即佛。
既知本具佛性,理当作佛,自应据理起行,勤修戒定慧,念念反观自性,由戒定慧力,内伏烦恼,外止攀缘,是观行即佛。
由观行位,加功策进,觉久功深,进入十信位,断见思烦恼,伏无明惑,仿佛见佛性,名相似即佛。
十信位满.步步高升,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诸位次,渐断无明,证法身,所谓:‘无明分分断,法身分分证’是分证即佛。
若从等觉位,断最后一品无明,进入妙觉极果,究尽诸法实相理,圆证无上菩提,名究竟即佛。
澄观国师,在华严疏钞中,以十义解释佛字。
一法界义:因为佛的德性真常,周遍法界,十法界依正因果,无不具足佛性,所谓:‘一色一香,无非中道;野草闲花,皆是般若’,此即是法身佛,亦即是题中的‘大’字。
二本性义:指佛的根本智,寂而照,照而寂,寂照不二,是报身佛,亦即是题中的‘方’字。
三涅槃义:佛证法身,从体起用,化用无尽,自在无碍,化毕归寂,名为涅槃,即是应身佛。
四随乐义:乐是欲乐,是指众生机;随是随顺,指佛圣应。诸佛教化众生,有机则应,无感不通,是佛的意生身,亦即是题中的‘广’字。
五正觉义:佛已经因圆果满,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成就菩提之身,因名正觉佛,即题中的‘佛’字。
六愿义:愿是行愿,宏愿,佛称性起行,体周法界,宏愿无穷,成就愿身佛。
七三昧义:佛修首楞严王大定,具足八万四千细行,积福集德,福德圆满,成就福德身,名三昧佛。愿及福德,都是题中的‘华’字。
八业报义:佛的福德圆满,感报相好庄严,由因感果,微妙难思,即是庄严身,名业报佛,是题中的‘严’字。
九住持义:佛安住觉道,转无上法轮,福泽四生,恩沾九界,即是力持身,名住持佛,是题中的‘经’字。
十心义:佛知万法唯心,具足威势,仪容映然,即是威势身,名为心佛,总括经题七字,因为经题,若通若别,总不离一心故。
‘华’,华是因,佛是果。华含有十义,用以譬喻佛因中修行十度之因,以庄严佛果上的十身。
一含实义:以华含有果实之义,喻佛德性周遍,因该果海,是十度中般若度。
二光净义:花的本身光洁明净,喻佛本智明净显了,无所不照,即十度中的智度。
三微妙义:花之色香微妙,喻佛行周沙界,一一行门,具足万行,微妙难思,是十度中的方便度。
四适悦义:华令见者,适意悦愉,喻佛自行则戒行清净无染,化他则顺物应机不失,令见者欢喜,是十度中的戒度。
五引果义:犹如莲花,华开莲现,华谢果成;用以譬喻佛的行因,能结成正觉的果实,因行圆满,便证菩提,是十度中的忍度。
六端庄义:华相华丽美艳;喻佛无边胜行,无穷愿力,庄严法身,是十度中的愿度。
七无染义:华的本身清净无垢,如莲花出于污泥不染,出于清水不沾;喻佛行愿,恒与定俱,处浊恒清,远离诸垢,即十度中的禅度。
八巧成义:华之用途极广,居家旅行,喜庆举丧,皆需要用华点缀;喻佛所修德业,利他众行,善巧成就,即因行十度中的檀度。
九芬馥义:华香芬芳馥毓;喻佛众德住持,流香弥远,即十度中的力度。
十开敷义:花朵盛开,灿烂无比;喻佛种种德行荣敷,心华灿烂,是十度中的精进度。
‘严’是庄严,严饰。佛以因行十度的因华,庄严成就佛果十身,华是能庄严,佛果是所庄严,若因若果,若能若所,无不庄严。
华严疏钞说严亦有十义:
一以因严果以成人,是由因显果义。
二以果严因以显胜,成果之后,能令一一因行皆无边际,即题中‘佛华严’三字。
三以人严法以显用,是明佛旷劫修因,方显法身之体用。
四以法严人以显圆,若不得法之体用,因果不能圆妙,即题中‘大方广佛华严’等六字。
五以体严用令周遍,如用不得体,不能周遍。
六以用严体而知本,若无大用,不能显体本之广大,是题中‘大方广’三字。
七以体严相而知妙,谓相若有体即入重重无碍。
八以相严体以明玄因,无相不显体之深玄,即‘大方’二字。
九以义严教超言念,由所诠义理难思,故知能诠之教离言绝相。
十诸用互严以融摄,如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等。
如是以因果,体相用,及教义等互严,以显佛之性德,行德,果德,皆圆融无碍,微妙难思,因名严。大方广是性德,属于法;佛是果德,属于人;华是行德,属于喻。华为能严,佛是所严;华与佛之因果是别相,严是总相,因名‘大方广佛华严’。
‘经’之一字,是通题,通于佛所说的一切经典。昔日佛对众生演说正法后,弟子将佛所说,结集成文,流传于世,不但传于千古而不变,而且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因名为经。经有十义:
一涌泉义:经藏诠义无穷,如泉水的滔滔不绝,涌注无竭。
二出生义:佛经诠义,能出生一切善法因果。
三显示义:经能显示一切事理性相因果等法,令人明了生解。
四绳墨义:经诠要义,能定邪正,令人心随正教,远离邪念;知因识果,去恶修善,如木匠之绳墨,能定曲直,知所取舍。
五贯穿义:经能贯串佛所说性相,事理,智断,行位,因果等义,令不散失;如人以线穿花成鬘,用以庄饰。
六摄持义:经能摄持所化众生,令舍妄归真,返本还源,不致攀绿六尘,流转生死。
七是常义:经诠要义,是万古常规,历久不变。
八是法义:经中所诠妙法,是诸佛共轨,万圣同遵,无能越者。
九是典义:经诠正理,典直无邪。
十是经义:佛说诸经,是众生出离生死的途径,是进趣涅槃之正路。
以佛所说教典,皆具足以上十义,因名为经。本经是以普贤胜行的因华,以显毗卢佛果圆满,性德圆融,微妙难思。复由毗卢佛果威德神力,彰普贤行愿境界无尽,因果互严,人法皆胜,因名大方广佛华严经。
品的题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原出于唐贞元年间,般若三藏法师所译的四十卷华严经,即是唐初所译,八十卷华严经中的入法界品。但八十华严,独缺此文,此文是般若所译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个别印单行本流通。因此,今之品题,非限于此单行本,亦是四十卷华严之总题。而此单行本既然是四十华严最后之一卷,当然亦可以称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入’,通于能所,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普贤行愿是能入,以能入之普贤行愿,入于不思议解脱境界,能所互相契合,互相证入,因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不思议’,显示此法是:心不能思,口不能议,微妙难测,故名不思议。其义有四:
一广不思议,以事相繁多,其境界相,广阔无涯,名不思议。
二深不思议:以理性周遍,深不可测,名不思议。
三事理无碍不思议:若事若理,皆圆融无碍;若性若相,皆不可议。以诸法性空故,不可作事想;以诸法缘起故,不可作理想。诸法性空而缘起,缘起而性空,名不思议。
四以性融相不思议:即性相互融,重重无尽,名不思议。
‘解脱’有二:一作用解脱:以其作用自在无碍,故名解脱。二离障解脱:以二智照了,远离二障,内体无障,外用无累,故名解脱。二义相成,总名解脱。
‘境界’通于凡圣,凡夫境界,由烦恼发业,招感业系苦果,不名解脱。二乘圣人,及地前菩萨境界,未离所知障,虽对凡夫而言解脱,但不得名不思议解脱。唯地上菩萨,分破无明,分证法身,以根本无分别智,亲证真如理,复以后得无分别智,照了一切法相,无始无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得名不思议解脱境界。但八地以上菩萨境界,证理较前地菩萨更深,能性相理事圆融不二,而佛果境界较地上菩萨更胜。今此题中的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指十地最后心,高位菩萨的境界,亦即是普贤菩萨智慧所显,毗卢遮那佛的境界,因名‘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前面所说:‘不思议解脱’,是所证入的境界,普贤是能证入之人,行愿是能证入之法。普贤二字,有通有别,通指所有一切修行圆满的菩萨,皆可以被称名‘普贤’,以其能承受圆满究竟一切佛法故。或以普贤圆满行海,以表毗卢遮那果海,故名普贤。别则独指为一切菩萨上首的普贤菩萨,梵音‘三满多曼陀南’,译名遍吉,因为此菩萨遍一切处故名普,具备众德故名贤。能主诸佛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菩萨之智德,证德,断德相对。同辅毗卢遮那佛,被称为华严海会三圣。
此外若以法言普贤,其意有二:一约体言:则普贤是指一切众生,各各本具的真如自性,恒常周遍,清净本然,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以其妙体周遍故名普,随缘成德故曰贤。二约用言:则一即一切是名:‘普’,一切即一故曰:‘贤’。
若以人言普贤,则有三位:
一指见道位前的菩萨,从闻大法,悟圆理,发菩提心,修菩提行,遍观诸法性相,广集六度万行资粮,能曲济无遗故曰普,位邻亚圣故曰贤,是信解位的普贤。
二指登地菩萨,依根本智,引发后得智,分证真如理,能德周法界曰普,至善调柔曰贤,是证道位的普贤。
三指位登极果,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起之三轮不思议教化,则果证法界曰普,不舍因行曰贤。然则一切众生自迷至悟;一切菩萨,修因证果,皆可以名之为‘普贤’。
清凉国师谓普有十义:
一所求普:谓上求佛道,愿证佛所证,心心念念,求一切智,即四弘誓愿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二所化普:四生九有,尽未来际,恒思救济,即‘众生无边誓愿度。’
三所断普:无边烦恼,能一断一切断,即‘烦恼无尽誓愿断’。
四事行普:八万四千法门,无边胜行,无不行故,即事门随相行。
五理行普:随所修行,深入无际,穷彻理原,即理门离相行。
六无碍行普:事理二行,互相交彻,圆融无碍。
七融通行普:随修二行,必摄法性,故一行中具足一切行,即事事无碍行。
八所起大用普:所起大用,一一周遍法界,无论事法界,理法界,事理无碍法界,或事事无碍法界,无不该摄,即起用周遍行。
九所行处普:于无边微尘国土中,凡修一行,皆具足一切行,即摄前八门遍帝网刹而修行。如经中偈云:‘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是名所行普。
十修行时普:穷尽三世,念念圆融,如经言:‘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能以最短之一念,入于最长之一劫;于最长的一劫,入于最短的一念。念劫圆融,长短无碍,是修行时普。
菩萨修因证果,无论智断,行用,事理,时处,无不皆普,因名普贤。
‘行愿’,行是身行;愿是心愿。心怀如是愿,身行如是行,由愿与行,相资成事,名为行愿。可以说:愿是理想、是抱负;行是行动,是实践。行愿,就是从实际行动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使自己的愿行一致,实践与理想统一。
今此经题中‘行愿’二字,是指普贤菩萨的行愿,亦即是经中所说:一者礼敬诸佛等十大行愿。此十大行愿,是愿中之王,因名十大愿王。以此十大愿王,启导初发心的菩萨,令其发起普贤菩萨的愿,学普贤菩萨的行,最后得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愿行是能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能所不二,是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
‘品’之一字,意思是说:品类相同。佛说此经,处在舍卫国给孤独园,时在般若,但义属华严,因此,结集经藏的圣者,结归华严时。因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此品共有四十卷,详述善财童子历事善知识,遍求解脱法门。全经可分为五相:
一寄位修行相:善财童子初遇文殊菩萨等四十一人时,文殊寄十信位;德云比丘等十人,寄十住位;善见比丘等十人,寄十行位;鬻香长者等十人,寄十回向位;婆珊那演底主夜神等十人,寄十地位。
二遇摩耶夫人等十一人,名会缘入实相。即会前位次差别之缘,同入实相理,寄位等觉,将生妙觉。
三遇弥勒菩萨一人,名摄德成因相:即摄前会差别缘,归一实之德,以明一生补处,是成佛正因。
四再见文殊,名智照无二相。初遇文殊表信智,今再见文殊表证智,既与本智相应,则离能所相,离分别相,照体独立,不见文殊身相,但得摩顶之法。
五遇普贤一人,名显因广大相。既历前诸位,智极心明,想尽虑绝,法法皆真,依正不二,重重无尽,故随举一法,皆是圆因,故名显因广大相。
今此普贤行愿品,所讲的十大愿王,正是广大之真因,以此愿王广大之因行,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庄严佛果毗卢性海,故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因此品是以普贤十大愿王,引导华藏海众,往生极乐,是以古人将此品列为净土五经之一,作为修净土者日课必诵的经典。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此是本经的译题。因为此经是唐朝贞元年间译的,故于译者之前,冠以唐字。罽宾,是羯湿弥罗国之别名,在印度之北,亦名北天竺。三藏,指经藏、律藏、论藏,是译者的德号。般若,是译者的法号。原名金刚般若,谓此译师,精通经律论三藏,能从金刚心所起的智慧,令自他断惑证真,因名三藏般若。
‘奉诏译’的意思是:三藏般若法师,奉唐朝德宗皇帝之诏命而译此经。自贞元十二年开始,至十四年(公历七九八)译成。
所有佛经的内容,皆分为序分,正宗分,以及流通分。普贤行愿品,虽仅是四十卷华严经中最后的一卷,无如是我闻等六种证信序,但其经文内容,亦含有序分,正宗分,以及流通分三大类别。
(一)序分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这段经文,可以说是本经的序分,初二句是结前,告诸菩萨以下是起后。因承前文,故说:‘尔时’,即是当普贤菩萨在三十九卷经文中,广称赞如来功德已竟之时。
‘菩萨’译名觉有情,‘摩诃萨’译名大,菩萨品位差别高低不等,圣凡亦异,初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修事相行的觉有情,名凡夫菩萨。进入十信,安住圣位的觉有情,名圣人菩萨,亦即是菩萨位中的菩萨。及其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等位次后,登初地的觉有情,方名摩诃萨。普贤菩萨,居十地后心,位在等觉,是菩萨中品位最高者,因名‘菩萨摩诃萨’。又普贤菩萨是众多觉有情中,心境广大,解行众多,功德殊胜的觉有情,因名菩萨摩诃萨。
‘如来’,是佛十种通号之一,梵文多陀阿伽陀,译名如来。如是真如,指能以正智证真如理,而来成正觉教化众生的圣者言。大日经疏言:‘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故名如来。’此中如来,正指毗卢遮那佛,通指一切诸佛。
‘功德’,是指功能之德,因此功能善资润一切有情,造福世间故名功。此功是善家之德,因名功德。又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施物言功,归己名德。诸佛如来,无量劫中,广修六度万行,积聚功德,叹莫能尽,因名‘如来胜功德’。普贤菩萨于前卷称叹如来胜功德已,继续告诉华藏海会中诸菩萨众,及善财童子。
善财童子是福城东长者子。长者有五百童子,善财,是五百童子之一,由于生时,种种珍宝从地涌出,相师取名善财。在佛法言:能厌离恶友,亲近善知识,随学菩萨行,善能积聚功德法财,因名善财。童子,是指个性率直诚恳,天真无邪言,非关年龄。当时,文殊菩萨在福城东(现在印度的孟加拉湾海岸),庄严幢娑罗林中说法,善财闻法即发心,求菩提道。文殊菩萨为坚固他的信心,增长菩提道,教他广参善知识。善财依教南下,遍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最后参礼普贤菩萨,加上文殊,共五十五位。但善财依教南下,故除文殊,其中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同一会访问,故除有德童女,所以史称之为五十三参。
普贤菩萨因善财子的参访,即为其广赞诸佛殊胜功德,显佛果殊胜。但果必由因,欲证佛殊胜果德,当修普贤殊胜行因,因此,善财是本经的发起众,亦是当机众,故普贤菩萨赞佛功德已,即告善财童子,及在会诸大菩萨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善男子’,是菩萨通称,以其能担当大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具足大丈夫勇猛之相的缘故。‘十方’指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世界中,皆有佛住世,转法轮,度众生,故言:‘十方一切诸佛’。
‘不可说不可说’,是数目之最大,‘劫’,是时间的最长。梵语劫波,译言时分,即是时间,时间之最短名一刹那,时间之最长名一劫,劫有大中小之分,佛说劫初人寿八万四千岁,由于人心每况愈下,每过百年人寿自然减一岁,减至人寿十岁时,人因苦恼不堪,回心向善,人寿亦随之增加。如是过一百年增加一岁,增至人寿八万四千岁时,谓之一小劫。积二十小劫,名一中劫。积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
‘佛刹’是指诸佛教化众生的佛国土。普贤菩萨说:假如有人以不可说不可说如是众多的佛国土,碎为极微细的微尘,经过如是众多极微尘数劫的长时间,由十方一切诸佛相续演说佛的功德,亦不可以穷尽。然则,又岂独是我普贤一人所能尽赞佛的功德?此总显如来功德不可思议,然欲成就如斯广大殊胜不可思议的功德,唯一办法,就是修学十种广大的行愿,以十种广大行愿为因,自然可以成就如来殊胜的果德,故言:‘若欲成就此功德门者,应修十种广大行愿’,此是发起演说此十种广大胜行的原因,可说是本经的发起序。
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此是总标名列数。一至十是数,礼敬诸佛等是名。全部华严经不外是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以佛果功德启发一切众生的信解心,令其初发心时,即发起成就佛果功德之心,谓之:因该海果。佛果功德,由摄一切众生因地心行之功而显现,谓之:果彻因源。前面所列的十种普贤行愿,正是因该果海,果微因源的愿行。前八愿是上求愿,后二愿是下化愿,以前八种愿行,扩充大悲心;由大悲心所成就的功德,布施回向于一切众生,而无所住著。如是上求下化,悲智双运,终成佛道,正是本经的宗旨,因名正宗分。
(1)正示十大愿行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圣是圣人,有世间的圣人,也有出世间的圣人。世间圣人,是人道中之圣者;出世间的圣人,则有四圣的分别。声闻、辟支佛,是小乘圣人,菩萨是大乘圣人,佛是圣中之圣。普贤菩萨,位居等觉,故善财童子称之为大圣。
‘云何礼敬乃至回向’,是询问十大行愿的内容。前普贤菩萨告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若欲成就佛果功德,当修十种胜行,并列举十种胜行的名称,但未说其详,是以身为当机众的善财童子,特别提出征询其详,表示自己愿意学习。
1.礼敬诸佛愿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初二句是经家叙述。‘言礼敬诸佛者’,是总标第一大愿之名。十大行愿中,第一大愿,名礼敬诸佛愿。礼是身业,敬是意业,由心生恭敬至诚,收摄妄念,专心一意,策动身体,合掌低头,曲躬俯伏,反掌接足,名之为礼敬,或敬礼。为甚么要礼敬十方三世诸佛?因为诸佛是:三觉圆、万德备的大觉圣尊,是众生的无上福田,应当尊重礼敬。古人说:‘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何况人能遍礼十方过去与现在诸佛,当然是尊重佛的智慧,景仰佛的德行,对诸佛的言教,欢喜信受奉行;自然可以净化身心,增长福慧;人能敬礼未来诸佛,无异是对自己及一切众生人格的尊重,因为自己与众生,都是未来之佛。
人能对自己人格尊重,当然不敢懈怠放逸,自甘堕落,而能发奋向上;人能对他人尊重,不敢轻视他人,就可以对治我慢贡高,促进人间互相尊重与和睦。那么,敬礼三世诸佛的结果,既然可以令人自觉自奋,还可以改善人际与国际关系,取消彼此敌对,止息战争,实现和平共处,共存共荣。
礼敬有种种不同方式,华严疏钞清凉国师,依宝意三藏法师所说的七种礼,再加三种,合为十种礼。
一我慢礼:心不恭敬,身如碓之上下,是我慢礼。
二唱和礼:高声喧杂,词句浑乱,如应赴经忏僧人,身不端肃,意不虔诚。
三恭敬礼:收摄身心杂念,五体投地,捧足殷重,以最尊之顶,叩三宝最卑之足,恭敬至诚,名恭敬礼。若能如离垢慧经所说:‘愿我右膝著地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愿我左膝著地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中不起邪见。愿我右手著地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右手指地时,震动现端,证大菩提。愿我左手著地之时,于诸外道,以四摄法,而摄取之令入正道。愿我头顶著地之时,令诸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如是三业恭敬,名恭敬礼。
四无相礼:深入法性,离能所相,知能礼所礼,皆如影像,不生执著,名无相礼。
五起用礼:法性虽离能所,但能从体起用,普运身心,如影普遍,遍礼诸佛。
六内观礼:即内观法性平等,外不攀缘境像,能礼所礼,皆法身真佛,不向外求。无相礼,是修空观,礼真谛佛;起用礼,是修假观,礼俗谛佛;内观礼,是修中观,礼第一义谛佛。
七实相礼:了达诸法实相无相,内外一如,非空非不空,非礼非不礼,非有相非无相,不执空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名实相礼。
八大悲礼:实相礼,是观智圆明,大悲礼,是大悲利物。随一一礼,皆回迥众生;普代众生而礼佛。
九总摄礼:总摄第三至第八共六种礼为一观,因第一我慢礼,及第二唱和礼并不如法,故不摄入。凡礼佛者,必须先三业恭敬,继之五体投地,捧足殷重,然后进入法性。离能所相,普运身心,礼不可礼,但礼内佛,不向外求。若内若外,同一实相,随一一礼,普代众生,方称如法之礼。
十无尽礼:能礼所礼,重重无尽,如偈颂言:‘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谓之无尽礼。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是明所礼敬之境,广大无限。法界,是指十法界,十法界众生,圣凡悬殊,各有各的界限,是正报;虚空界是依报。虚空无形无相,本无界限,但正报的众生,却将虚空,分为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共成十方;三世,是现在、过去、与未来。故约空间言十方,约时间言三世。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即是说:竖穷三世,横遍十方,无量时空中,所有一切国土,必有佛出世,说法利生,故言:一切佛刹。所有佛刹尽碎为微尘,极如是微尘数众多的诸佛世尊,皆是修学普贤行愿者所礼敬的对象。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以下,是明能礼敬诸佛的因心。我,是普贤菩萨自称,普贤菩萨以其普贤行愿之威神力,能够深心信解。深信,显非善根浅薄的凡夫,所能深信理解,必须是地上菩萨,或凭借普贤行愿威神力加被的众生,始能深心信解,十方三世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充满于法界虚空,其数无穷无尽,而且得见十方三世佛刹极微尘数如是众多诸佛,明明了了,如对目前。
‘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是明能礼的行相。十方三世佛刹极微尘数诸佛,是所礼敬;清净身语意业,是能礼敬。身礼拜、口称名、意作观想,三业所对,无非佛境。身不再造杀盗淫等恶业,反而端严肃庄;口不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而能一心称名,或赞佛功德;意亦不再起贪嗔痴,而能恭敬,志诚,恳切,如是三业专精,故言清净。
又我慢礼,唱和礼,或有相礼,不名清净,必须实行无相礼,内无能礼之我,是无我相;外无所礼之佛,是无人相;不计礼拜数目多少,是无众生相;不记礼佛时间长短,是无寿者相。如是能所双亡,四相皆空,方名清净,但仍未究竟,必须实相礼,了知实相无相,无所不相,不住凡夫有相,不住圣人无相;非有相、非无相,非礼、非不礼,非空、非不空;虽然终日礼佛,不见有能礼所礼,是即有即空;虽然无能礼所礼,不妨终日礼佛,是即空即有;如是空有相即,空有圆融,生佛平等,能所一如,是名三业究竟清净。普贤菩萨,及一切修学普贤行愿而凭借行愿威力加被的行者,皆能以清净三业,于长时间中,常行礼敬诸佛,不休不息,无有间断,无有疲倦,故言: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
此明普贤行愿礼敬诸佛的行相,不但能以一身,遍礼极微尘数诸佛;同时能于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而且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因为身是遍法界之身,佛是遍法界之佛,一亦法界,多亦法界,是以能用尽虚空遍法界极佛刹微尘数之身,遍礼尽虚空遍法界极佛刹微尘数诸佛。如是能礼之身,无量无数;所礼之佛,亦无量无数;礼佛之时,无穷无尽;礼佛之处,无穷无尽;礼佛之因心,及礼敬的行相,亦无穷无尽,即是前面十种敬礼中的无尽礼。
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此以虚空,众生,业,烦恼等四种无尽,譬喻礼敬诸佛的愿行无尽。起信论说:‘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以虚空、世界、众生皆无边,故皆言无尽。因为众生无尽,故众生所起之烦恼无尽,所作之业亦无尽。是以在俗谛理的事相说:不止是虚空界无穷无尽,众生之烦恼,以及众生所作之业,皆无穷无尽,然则,普贤菩萨为甚么说:‘虚空界尽,我礼乃尽。’呢?再说:如果虚空界无尽,行愿亦无尽,岂不是礼敬诸佛的行愿,没有终止的一天?那么,只有永远的修因,证果却是遥遥无期,礼佛何益?当知,在真谛理言:虚空亦是生灭法,终有穷尽的。因为虚空,虽然是无形无相,广大无边,但在众生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性海中,不过是一个渺少的波浪而已。如楞严经说: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于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此两颂半文,是说明虚空的始终。因众生一念不觉,迷失本觉理体,妄起见相二分;因能见之妄见欲有所见,故迷性空而成顽空,此即是虚空生起之始。由于顽空与妄见相对,坚执欲缘,如瞪目发劳,遂依虚空而成四大之色法。复于空中,分别东西南北之方位,又于迁流的色法,起过去、现在、未来之想,如是色空相涉,而成世界,故说:依空立世界。
再由妄想澄寂凝结,而成顽钝无情的国土,国土中有知觉的即是众生。故说: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此是约本识细相,由见相二分,和合成色,因此,四大无知而成有知,心性无形而成有形,遂形成今日的虚空、世界、与众生。
众生因迷本觉而起妄觉,因妄觉欲有所明,而幻起的顽空,于大觉性海中,犹如大海一沤的渺少,而且是生灭无常,本无实体。现实世界,不管是有无漏的有情世界,抑或是微尘数众多的国土,无不皆是依此幻有之虚空而建立。
如果众生有机会见佛闻法,或亲近善知识,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因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或实行普贤十大愿王,广修福慧,直至福慧具足,觉悟成佛时,即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唯一真心,更无虚空、世界、以及三界六道轮回等事相可得,所谓:‘迷时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故说: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当众生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则虚空既尽,依虚空而建立的国土,及其中知觉的众生亦尽,既无依报的国土及正报的众生,当然亦无烦恼与业。众生界尽,已经完成‘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弘愿;众生烦恼尽,众生业尽,亦已达到‘烦恼无尽誓愿断’之目的。因为众生无尽,烦恼无尽,故菩萨要学无量法门,对治无量烦恼,度无量众生。今众生既度尽,烦恼亦断尽,二利究竟,佛道圆成,因行亦满,故普贤菩萨说:虚空界尽,我礼乃尽。
但此只是依据个人的迷悟修证而说,事实上,十方虚空是无穷无尽的,其中国土,其中众生,亦无穷无尽,如是众多的众生,不可能同时修行,同时成佛,更不可能同时粉碎十方虚空与国土。既有国土,即有众生,既有众生,一定会起烦恼,作业,受报,轮回生死,必须救度。故普贤菩萨又说: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如是乃至,是承上虚空界尽,再推广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普贤菩萨礼敬诸佛的宏愿然后尽。但事实上,虚空界不可能同时俱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所以普贤菩萨礼敬诸佛的行愿,亦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以下,是明三业礼敬无间。后念继前念是‘相续’,于中不夹杂他念,一心一意以礼敬诸佛为念,是‘无间断’,由于普贤观行力,以不生灭心,取无相礼,自然三业精进,不生疲倦之心,不起厌足之念,念念无间,相续不断,周遍十方,普礼诸佛,能礼所礼,自礼他礼,皆离相称性而修,是名普贤行愿的礼敬诸佛。
能够修学普贤行愿礼敬诸佛,即等如修诸波罗密。例如:菩萨礼敬诸佛,将此礼佛功德,回向法界众生,即是布施;礼敬诸佛,三业清净,烦恼不起,即是持戒;心无厌倦,忍受疲劳,即是忍辱;不休不息,昼夜无间,即是精进;心意专精,一心不乱,即是禅定;能礼所礼,俱皆空寂,心境一如,即是般若:自行化他,接引众生,即是方便;以此礼佛善根,回向佛道,不求人天果报,即是大愿;专心敬礼,内伏烦恼,外除魔怨,即是大力;能礼所礼,唯是一心,称性起修,全修契性,性修不二,即是大智。
礼敬诸佛,本是事相修行,属于俗谛理,但普贤行愿,却能由事契理,因相证性,正当礼敬诸佛时,不见有能礼所礼,能所一如,心境空寂,求礼佛之身心了不可得,是即俗即真,即有即空,即事即理;虽然求身心了不可得,能所双亡,但却能普运身心,遍礼诸佛,是即真即俗,即空即有,即理即事。如是真俗圆融,事理无碍,空有不二,即是中道妙理。故修礼敬诸佛的行愿,不止具足十波罗密的功德,同时具足一心三观,结果,能圆证空假中三谛理,成就佛果菩提,可知礼佛功德,实在不可思议。
礼佛如此,其他赞佛、供佛、忏悔等十大行愿,无不如是。一一行皆具足诸波罗密,一一行皆空有不二,三谛圆融,事理无碍;故一一行皆名普贤殊胜行,一一行皆被称为大愿王。
2.称赞如来愿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
称是称扬,赞是赞叹,即是称扬赞叹如来功德。‘如来’是佛十种通号之一,名仿同先德号。意思是:今佛出世,如古佛再来。涅槃经说:‘如过去佛所说不变,从六波罗密来,至大涅槃,故名如来’。
又如来有三身,金刚经言:‘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指法身如来。转法轮经言:‘一切智名如,正觉名来。’楞严经说:‘明极即如来’,都是指报身如来。成实论言:‘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楞严经说:‘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是指应身如来。法身如月,报身如月光,应身如月影,若说是一,三义宛然,若说是三,同是一月;故知如来之身,不可以言一,亦不可以言三,实则三即是一,一即是三。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以下,明所称赞之境广大,无穷无尽。即是说:尽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中,所有一切极微之尘,一一微尘之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之佛,其中每一尊佛,皆有无量无数如大海之广大众多的菩萨围绕。这种境界,非具有极深善根的人,是无法理解而能生信的。今普贤菩萨,智慧等佛,故能亲证此境界,信解所赞叹诸佛,尽虚空、遍法界、微尘数众多,无穷无尽。
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初二句是明能赞佛之因心殊胜。我是普贤菩萨自称,甚深胜解,即是了解一真法界,唯心之理,一即无量,无量即一,谓之胜解。现前知见,显示此种胜解,是由甚深智慧,现量体证,并非识心,妄想分别测度。
‘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是标能赞之舌相。大辩天女,指妙音天,天王之后,有大功德,有大辩才,能满众愿,能施辩才。
金光明最胜王经中,大辩天女白佛言:‘世尊,若有法师说金光明最胜王经者,我当益其智慧,具足庄严言说之辩,若彼法师于此经中文字句义,所有忘失,皆令忆持能善开悟,复与陀罗尼总持无碍。’
但八十卷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中说:‘自在天王,有天婇女,名曰善口,于其口中,出一音声,其声则与百千种乐而共相应,一一乐中,复有百千差别音声。’可见其舌根之微妙。今普贤菩萨能于尽空遍界,所有佛刹极微尘数众多佛前,以甚深殊胜知见,发出超过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且于一一舌根,同时发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用以‘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音声、言辞、功德皆言海,是形容普贤菩萨能赞佛的音声、言辞、及所赞诸佛的功德,皆像海之大,海之深,以及海水的众多不可测量。
‘穷未来际,相续不断’,是显其赞佛功德时间的长远无尽,‘尽于法界,无不周遍’,是显其赞佛之空间广阔无限。菩萨赞佛功德,非限于一天两天,或一生二生,而是尽未来际,生生世世,遍十方界,于悠悠岁月,无限时空中,相续称赞,而无间断,永无止息,故其功德,亦不可限量。
在杂华譬喻经中说:过去有一小沙弥,名叫口香,因为他口中常常散发青莲华香。原来此小沙弥,于无量劫前,曾经称赞佛之功德,自是以来,生生世世,口常出青莲花香,可见赞佛功德,果报难思。
佛经记载,‘辩才’共有四种,名四无碍辩,亦名四无碍智,或四无碍解。因为在意则名为智,为解,在口则名之为辩。
一法无碍辩:法,指名句文等经典,包括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能诠的教法。说法者,能于如来教法通达无滞,名法无碍辩。
二义无碍辩:义,是能诠教法所诠的义理,说法者,能对一切佛经,所诠的义理,深入理解,名义无碍辩。
三辞无碍辩:词,指诸方语言,能于诸方语言通达自在,普应一切众生的心行差别,用诸方言,而为说法,名辞无碍辩。
四乐说无碍辩:能具前三智,乐意恒为众生说法,教示利喜,心无厌倦,名乐说无碍辩。
别行疏钞将此乐说无碍辩分别为七:
一应辩:于一刹那间,能应一切众生机,无论三乘五乘根性,无论喜欢广说或略说,皆能适应。
二捷辩:言说迅捷,无口纳言塞等语病。
三峻辩:口如悬河,说理滔滔不绝。
四无疏谬辩:凡有所说,无不合理称机,无疏忽之失,无荒谬之说。
五无断尽辩:说法利生,精进无间,尽未来际,永无休止。
六丰义味辩:凡有演说,音声清彻,含义丰富,语气幽默有趣,令听者感动,心生恭敬,百听不厌。
七一切世间最妙辩:谓其演说,言辞美妙,义理超越,世出世间,无过其上。
总具前七种辩才的人,可称为乐说无碍辩。九地以前诸位菩萨,或具一二,或总具非胜,必登九地,始可具足四无碍辩,至于能穷理究竟,尽相无遗,言辞无尽者,唯佛与普贤,或与普贤菩萨相等的法身大士,方可称之为具足穷极四无碍辩。
普贤菩萨,既然具足穷极四无碍辩,当然能出超过大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出无尽微妙音声,以及无尽言辞,以称扬赞叹尽虚空、遍法界、极佛刹微尘数诸佛功德,而且穷未来际,无不周遍,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此引喻结显,行愿无尽。因为佛之功德,无穷无尽,是以称赞的舌根、音声、言词、与时间,亦无穷无尽。‘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义如前释,在俗谛理的事相言:虚空是广大无涯,无穷无尽的;但在真谛理言:虚空亦是生灭法,当众生反妄归真,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时,则虚空界既尽,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亦尽,故赞佛之因行亦尽。但是现在,十方虚空仍然无有穷尽,乃至烦恼,亦未尽故,是以‘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是正显无尽。
礼敬通于三业,但偏重身业;称赞亦通三业,但重于语业。身语均不离意,由意业尊敬,然后礼赞,故言:‘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语言之于人生,影响甚大,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岂可不慎?可惜世人,多喜欢自赞毁他,或背后说人短长,特别是基于不耐他荣,不喜他善的妒忌心理,往往憎人富贵,恶言中伤,谗言毁谤,造了口业而不自觉。事实上,人非圣贤,互有短长,人与人相处,若能取人所长,舍人所短,互相赞美,互相尊重,互相协助,自然可以建立人间净土,促进社会和乐,特别是赞佛功德,更不可思议。虽然,佛是八风吹不动,人世间一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与佛无关,但基于因果定律,赞佛自有赞佛的功德,谤佛亦有谤佛的罪过。
佛在世时,有一次带领众弟子出外弘化,经过一处有两个讨饭的叫化子,见佛经过,其中一个说:佛好像一个大王,佛弟子们好似群臣,现在大王带领群臣出来巡游了;但另一个讨饭的却说:佛好像是只母牛,佛弟子好像一群小牛,现在母牛带著小牛出来觅食了。因此,他们两个人都造了口业而不自知,而且他们的口业,都同时获得现报。原来该国国王驾崩,全朝群臣物色一位贤明之士继承王位,巧遇赞佛如王的人,睡于树下,有祥云覆在其上,知是非常之人,于是选他为王。至于说佛像母牛的人,因喝醉倒在通衢大道中睡觉,竟被五百商人的牛车经过辗毙。由于此故事的治约启示,我们实在不应该随便恶口批评别人。
3.广修供养愿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
初二句,是总标广修供养的大愿,供养有事供有法供,但修事供,不修法供,不名广;必须由事供养进而法供养,方名为广。又能供养之心有限,所供养之境有限,所供之物及所施之法皆有限,不能称广。今言广修供养,无论是事供养,法供养,能供养,所供养,皆称性起修,竖穷横遍,无穷无尽故言:广修供养。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以下,是明所供养之境,广大无尽。法界无尽,虚空无尽,于无尽虚空法界中,诸佛国土亦无尽;今将尽空遍界所有十方三世中,所有一切佛国土,尽碎为微尘,在如是众多微尘数中,每一粒尘皆‘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而每一佛在说法时,皆有种种菩萨聚集法会,其数之多,实无法想像,故用‘海会’二字,以形容围绕佛听法的菩萨众多,犹如海之广阔无涯。
菩萨言种种,是包括初发心的凡夫菩萨,或权教地前菩萨,或地上地后,或已证佛果而再现菩萨身的佛界中菩萨。‘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是显其境界的广大、弘伟、与壮丽。又岂是我等凡夫所能信能解?但以普贤菩萨的智慧及其愿力,故能起深切的信心,深切的理解,明明白白,知到见到所有尽空遍界极佛刹微尘数佛,皆在面前,故说:‘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是出供养因心的广大无尽。
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此明供养物的众多而且美妙。上妙,显非人间俗品,而是天上精妙之物。如云,如须弥山,如大海水,是譬喻供养具的众多。华云,鬘云,及天伞盖云属于色尘;天音乐云,属于声尘;天衣服云,是触尘:天种种香,涂香烧香及末香,是香尘;种种酥灯、油灯、诸香油灯,是味尘。如是色声香味触等五尘供养具,皆是天上精美之物;其数量之多,堆积起来,如天上的云,重重无尽;如地上的须弥山王,其高大无比;诸香油灯的灯心,竟然像须弥山那么高大,其灯油像大海水之深。
如是众多精美上品供养具,非用于一时,而是‘常为供养’,常以精妙美品供养‘十方三世所有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可见其供养时间之长久,供养佛之众多,供养具之美妙,其所得的功德,可谓极大,但仍然不及一念法供养的功德。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八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诸供养中,法供安最。’是总标法供养殊胜。‘所谓:如说修行供养’以下,是列举七种法供养。
‘如说修行供养’,是能依佛所说,如法修行,即等如法供养如来。因为学佛贵在解行相应,若能说不能行,犹如说食数宝,终不得益。法句经说:‘虽诵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闻,勤修得益。’提婆达多能记忆如来三亿品经,但未能如说修行,终堕恶道;周利槃特伽,仅受一佛偈,如说修行,终证解脱。故大智度论说:‘能行说为正,不行何所说;若说不修行,不名为智者。’一切智者,皆从精进修行中来,所以如说修行,该是成佛的基础,能如佛所说而行的人,即等如法供养如来。
‘利益众生供养’,凡能增进他人物质或精神的享乐,皆名利益众生,或身受惠而享乐是利,心受惠而喜悦是益。唯识述记言:‘后世之益为利,现世之益为乐’。诸佛出世的本怀,皆是为利乐一切众生,如仁王经言:‘常遍法界,利乐众生。’凡是佛弟子,能实践佛法,用实际行动,修持六度万行,饶益众生,令众生现世安乐,来世得益,畅佛本怀,才是真法供养如来。
‘摄受众生供养’,摄受是以慈悲心,随顺一切众生的心愿意行,运用四摄法的方便,摄取众生安置于佛法大厦,令沾法益。如维摩居士,以善巧方便,居毗耶离城,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以禅定摄散乱,智慧摄愚痴,是名摄取众生。凡佛弟子,能广修六度四摄等法门,以种种方便利益众生,即等如是法供养如来。
‘代众生苦供养’,诸佛菩萨,皆为怜愍众生苦恼,为拔众生苦,与众生乐而出现于世。故身为弟子,亦应该秉承佛菩萨的意志,尽一切精力,去解除众生苦厄,甚至代一切众生受苦。所谓:‘但愿众生脱离苦,不为一己求安乐。’如是尽形寿,甚至生生世世,拔众生苦,与众生乐,即等如是法供养如来。
‘勤修善根供养’,善根,指人身口意三业所修之善业,固不可拔,能生长余善,名之为根。又善根指不贪、不嗔、不痴三种,以此三种善根,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亦是进取菩提的正因,能生长佛果功德,因名善根。十住毗婆沙论言:‘善根者,不贪、不嗔、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大智度论说:‘一切诸善法,皆从此三善法增长。’故佛弟子,能勤修善根,努力除灭贪嗔痴等烦恼,增长不贪、不嗔、不痴善根,长养菩提功德,即等如法供养如来。
‘不舍菩萨业供养’,菩萨的专业,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谓:‘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故凡能上求下化,负担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的责任,不舍离自己的职责,即是法供养如来。
‘不离菩提心供养’:菩提心,是发愿成佛之心,大智度论说:‘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成佛,是名菩提心。’但佛道遥远,必须经三大阿僧祇劫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何况菩萨道难行,若然发心不坚,遇上逆缘,便会退失。华严经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原本发心成佛,今因退失菩提心,反堕落作为魔鬼眷属,岂不可惜?是以菩萨应该时刻守护菩提心,勿令退失,所谓:‘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为此苦,退失菩提心。’凡能不离菩提心,勤求佛道,广度众生者,便是法供养如来。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普贤菩萨,提防一般众生,以为供养财物多,供养佛多,所得功德必多,但修事行,不修理观,喜爱有为,不修无为,因此,特别将事供养及法供养二者校量,以显示法供养功德无尽,事供养功德有限。
‘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是指前文所说,常以色声香味触等五尘,上妙精品,供养极佛刹微尘数众多诸佛,当然功德无量,但若与七种法供养功德比较,则法供养仅一念之短暂,其功德已是财供养所得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俱胝’是数目名,译言亿,玄应音义言:‘俱致或言俱胝,此言千万或亿,’在华严经阿僧祇品说:‘十万为一洛叉,一百洛叉为俱胝,’然则俱胝该是一千万之数。‘那由他’亦是数目名,大智度论说:‘十万为亿,千万亿名那由他。’又翻译名义集言:‘那由他,此云万亿,’‘迦罗分’亦是数目名,慧苑音义言:‘哥罗分,正云迦罗,此云竖,折人身上一毛为百分中之一分也,算分,是用算术方式算出最微细之数。数分,是用数学方式数得出最微细之数字。‘喻分’,是用譬喻可以形容得出最微细之数。‘优婆尼沙陀分’,译为近分,是将一粒微尘,再分折为七分,而接近怜虚尘,是数之至极少。
总显无论财供养其数如何大,如何多,亦不及一念修法供养所得的功德,百千万亿分之一,甚至极微细分之一。因为财供养是有漏因,虽大如须弥山,深如大海水,终有穷尽;而法供养是无漏行,称性而修,尽空遍界,无穷无尽;又财供养仅能资养四大色身,法供养能增长法身慧命,二利成就,当证菩提,是以诸供养中,法供养功德最大。
善财童子再见文殊,文殊菩萨即告之曰:‘菩萨有十种功德具足圆满,则得成就修真供养一切如来,何等为十?一者以法供养,二者修行诸行,三者平等利乐一切众生,四者以慈悲心,随顺摄取;五者以如来为力,随顺一切。六者不舍勤修一切善法;七者不舍一切菩萨事业;八者如说能行,如行能说;九者长时遍修,全无疲厌;十者常不舍大菩提心。若诸菩萨,具此十法,期能成就供养如来,非以财宝衣服名真供养。何以故,如来恭敬尊重法故,犹如孝子尊重父母,承顺颜色,心无暂舍。若复有人,敬其父母,其子倍复尊重是人。诸佛如来,亦复如是。若诸众生,供养法者,是真成就供养如来,以诸如来尊重法故。’此中言法供养,是偏于学习佛法,依法修行。但法华经及维摩经则说:若能以大悲心,平等布施,不分高下,离人我相,不求果报,即使财施,亦等如法布施,亦能成就真法供养如来。
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此是解释法供养,胜于财供养的原因。何以用众多上妙供养,常供养众多如来,亦不及一念法供养功德百千万亿分之一?因为一切诸佛,无不尊重法故,若能如前所说,修习七种法供养,便能出生诸佛,其功德当然非财供养可及。故言:‘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由于财施有漏,法施无漏,财供养仅获世间短暂之福报,法供养可获出世佛果菩提,所以:‘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斯,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此结显广修供养行愿无尽。广大二字,指前文所说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衣服云,以及种种香,种种灯,大如须弥山,多如大海水等供养具。最胜二字,显普贤菩萨运心平等,普施一切,悲智双运,称性而修,故虽财施亦等如法施,达到财法二施,等无差别的境界,故言最胜。
此广大最胜的供养,是尽空遍界,广大无比,即使‘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但事实上,‘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且尽于未来际,‘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因为普贤行愿所修的供养,是称性起修,事理不二,是以法性无尽,此广大最胜供养亦无尽。
4.忏悔业障愿
复次善男子,言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初二句总标,十大愿王中,第四种忏悔业障愿,忏是忏悔,悔是消除。梵文忏摩,译名请忍,悔是悔过,今华梵双举,名为忏悔。意思是:悔恨厌恶自己昔日无知,所作种种罪恶的行为;今闻佛法,知过而思悔改,专心一意,于三宝前,披露往昔的罪行,求哀忏悔,请三宝忍受其悔改之心。自此痛改前非,誓不再造,自然获得三宝加被,消除罪业,以免障碍进修善法,故名忏悔业障。
众生由于无始以来,迷真逐妄,起惑做业,都曾经有犯罪的行为。根据因果定律,必招苦果,所谓:自作自受,绝对不能幸免。欲想避免自尝苦果,唯一自救的方法,就是忏悔业障。
业障有三种,一是烦恼障,二是业障,三是报障。烦恼可分根本烦恼及随烦恼;随烦恼又有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及小随烦恼三种。大智度论言:‘烦恼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
烦恼障:烦恼令人心烦意乱,不知善恶,不分邪正,不明事理,不能修证菩提。凡夫因见思烦恼,迷真谛空理,障实智菩提;二乘圣人,因尘沙烦恼,迷于俗谛妙有,障方便智菩提;菩萨因无明烦恼,迷中道理,障真性菩提,故名烦恼障。
业障:业障能系缚众生于九界升沉,不得解脱。凡夫由见思烦恼,造有漏业,障碍进修圣道,系居三界,不得实慧解脱:二乘因尘沙烦恼,造无漏业,障碍进修六度万行,系居化城,不得方便解脱:菩萨因无明烦恼,造亦有漏亦无漏业,系居实报土,不得真性解脱:总名业障。
报障:众生由业力牵引,接受三土果报,滞留生死,不能证入涅槃。凡夫作有漏善或恶业,报生同居土,受分段生死,障性净涅槃;二乘作无漏业,报生方便土,受变易生死,障方便净涅槃;菩萨由亦有漏亦无漏业,报生实报土,受微细变易生死,障圆净涅槃;总名报障。由三烦恼,障三菩提;由三业障,障三解脱;由三报障,障三涅槃,故名三障。
烦恼障是惑,众生因烦恼惑而作业,因业而受报;受报时再作业,再招报苦果;如是惑,业,苦三,循环不息,是以生死不绝,苦恼无量。欲免生死轮回之苦,必须忏悔。
今言忏悔,先忏烦恼障,因为烦恼是众生的怨贼,能劫夺人的功德法财,能伤害人的法身,能杀害人的慧命,使人漂溺生死苦海,羁留三界牢狱,不得出离;是以六道牵连,四生不绝,恶业无边,苦恼无尽。今向十方极微尘刹数佛前,心生厌离,求哀忏悔,誓杀烦恼贼,是名忏悔烦恼障。
次忏业障,业指身口意三业。先忏身三,誓不再造作杀、盗、淫业;次忏口四,誓不再犯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再忏意业,誓断贪嗔痴三毒。因为三业恶因,能招感六道苦果,若不忏悔,将轮迥不息,生死不止,故当忏悔,三业恶因,是名忏悔业障。
最后忏悔报障,报是果报,三业恶因,报招三涂,苦恼无量,无法幸免,唯有依普贤行愿力,志诚忏悔,始可消除。如经言:‘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诵大愿王即是忏悔,既能忏悔,罪即除灭,得生善处,见佛闻法,是名忏悔报障。
‘菩萨自念’以下,是明所忏业之多。业有善业、恶业及不动业,今要忏除,唯取恶业。贪嗔痴是作恶业的恶因,身口意是作恶业的助缘,众生自从无始劫以来,迷真逐妄,执我、执法,引生贪嗔痴三毒。由于三毒策动身口意三业,身则造作杀、盗、淫;口则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则贪、嗔、痴。所作恶业,实在无法统计,故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然业的本身,如世间之物质,各有实体,将尽虚空界,亦不能容受。
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
此明能忏之相,‘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前’,是说明忏悔之境,‘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是忏悔之愿。昔日由于贪嗔痴等心理毛病,策动身口,作诸恶业,今既知过,诚心忏悔,悔恨过去三业不净,胡作妄为,痛改前非,誓不再造,则不但身不再造杀、盗、淫等恶业,反而常行放生,乐善好施,严持佛的禁戒。口不但不再犯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反而说和乐语,柔善语,真实语,劝勉、鼓励等语,甚至宣扬演说佛的正法,称赞三宝功德。意不但不再为贪嗔痴所惑,反而进修不贪不嗔不痴三善根,促进三业清净,增长一切善法,不再犯身三、口四、意三等过失,永恒住于佛的清净禁戒中,自然灭罪生福,积集一切功德。
佛教人忏悔的方法有三种:
一作法忏、即是依法,或如法忏悔。如法忏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诚心,犯罪之人,应自动自觉,承认自己的过失,决意改过自新,然后诚心求忏悔。二是行动,诚心悔过的人,应策动身口,见诸行动,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殷重,(此是印度礼法,在中国则搭衣持具,胡跪合掌)称名说罪,然后礼足。三是对象,对上座,对和合僧,或对佛前。如是具足心诚,身礼、口说罪,对和合僧团,或对佛前,求哀忏悔,名作法忏,可灭犯戒之罪。
二取相忏、由内具至诚心,外对佛像前,发露忏悔,将自己过去,或现在所作种种错误行为,坦诚公布,求佛证明,誓不再犯。或修礼古德所编成的各种忏悔法,如大悲忏,净土忏,地藏忏,水忏,梁皇忏等,或天天礼拜,或定期七日,七七日,于其中间,专心一意,忏悔业障,期感瑞相,如佛来摩顶,忽觉身心泰然等,是名取相忏,能灭烦恼性罪。
三无生忏,亦名实相忏。是端坐正心,运用智慧,观无生法,达实相理,一切法本无生灭,罪性亦然,生是幻生,灭是幻灭,罪性本空。如观普贤经言:‘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所以说:‘罪由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皆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实相忏悔,能灭障中道的无明烦恼。
又忏悔有事忏,有理忏,有具足忏三种。事忏有二,一是依照古德所编各种忏悔法,定期修习。二是依方等经,佛名经所说,先严净道场,燃灯敷座,请供佛像,著新净衣,长斋沐浴,供佛及僧,然后生惭愧心,厌离心,说罪忏悔,名事相忏。
理忏,是观罪性空无所有,不在内外中间,来无所从,去无所住,但由妄想心生,若妄想心灭,此罪亦灭,是名理忏。至于普贤观经所说:昼夜六时,对十方佛,及普贤菩萨,遍忏六根,所作之罪,是事忏;若观心无生,端坐正念真如,是理忏。
至于具足忏,则必须具备逆顺十种心。别行疏钞说:先识十种顺生死之心,以为对治。一妄计人我,起于身见;二内具烦恼,外遇恶缘,我心增盛;三内外既具灭善心事,不喜他善;四纵恣三业,无恶不为;五事虽不广,恶心遍布;六恶心相续,昼夜不断;七覆讳过失,不欲人知;八虏扈抵突,不畏恶道;九无惭无愧,不惧凡圣;十拨无因果,作一阐提;从无始来,若自及他,无不皆尔。次起十种逆生死心,从后翻破,一明信因果,二自愧克责,三怖畏恶道,四不覆瑕疵,五断相续心,六发菩提心,七修功补过,八守护正法,九念十方佛,十观罪性空,若具此者,无罪不灭。’
佛名经言:‘若不忏悔者,大命将尽,地狱恶相,皆现在前,悔惧交至,不预修善,悔何及乎。当尔之时,欲求一礼一忏,岂可更得,众等莫自恃盛年,财宝势力,放逸自恣。’戒经亦说:‘有罪则忏悔,忏悔则安乐。’是以中国各大丛林或佛学院,每隔半月,举行布萨,即是发露忏悔。布萨之日,由长老上座诵戒,大众下座恭听,一旦发觉于半月中,行为触犯任何一条戒律,即于诵戒完毕时,向长老及大众坦白公开自己所犯的过失,请求大众准许忏悔,誓不再犯。现在佛教团体,已很少诵戒,至于肯坦白公开承认自己过失的人更少。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穷尽。
此总结誓愿无尽。因为普贤行愿,是称性而修,不但事忏,而且由事入理,法性周遍,行亦周遍,故能一忏一切忏,直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现今‘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且尽未来际,‘念念相继,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5.随喜功德愿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初二句总标第五大愿,随喜功德之名,随是随顺,意不违逆;喜是欢喜,心不厌恶。凡是见闻他人所作大小功德,乃至一毫之善,一尘之福,悉皆随顺欢喜赞叹,不生妒忌心,无破壤意,故随喜功德,能取消人的妒忌心。
上文是总出随喜功德之妙境。所有尽法界虚空界,是约横遍之处广大;三世,是约竖穷之时深远;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是显所随喜诸佛众多。从初发心,是说诸佛的因心;为一切智,是诸佛发心修行之目的。从勤修福聚,至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是说诸佛因中修行的功德;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是说诸佛果上功德。我皆随喜,是明能随喜的心行。
一切诸佛,未成佛之前,皆是凡夫,但因有机会见佛闻法,或亲近善知识,信知佛性本具,皆得作佛之后,即发菩提心,勤求佛道。但欲成佛道,并非一朝一夕,可能成瓣。故自从最初发心修行,直至获得一切智的佛果,于其中间,勤修福聚,精进不懈,甚至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的长时间,修习六度十度等诸波罗密,于一一劫中,所舍的头目手足,实非数字可能表达,故说:‘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
其修行时间之长,舍身命之多,犹如心地观经中所说:佛于往昔,作雪山童子,为求半偈而舍身;为萨埵王子,舍身救虎;为六牙象王,自投猎者;作圆满福智王,施舍眼晴;为金色鹿王,舍身求道;作慈力王,施五夜叉;作庄严王,施妻无咎;为最上身菩萨,曾施头目髓脑,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广如菩萨本行经所说。
‘圆满种种波罗密门’,是指六度、十度,以及八万四千波罗密,悉皆究竟圆满。菩萨从种种波罗密门之行门,证入住、行、向、地、等觉诸位,乃至究竟圆满佛果一切种智,谓之:‘证入种种菩萨智地’。圆满种种波罗密门,是福德具足;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是智慧具足。福德智慧,皆圆满具足,故能‘成就诸佛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即是一切种智,圆证佛果三德,圆具佛果三身,二果中属于智果。
‘般涅槃’,即是入涅槃。大般涅槃经言;‘如来法身,非是涅槃,若但般若,亦非涅槃,但是解脱,亦非涅槃,我今为众生故,安住如是三法,入于涅槃。’可知住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受用常乐我净,即名般涅槃,非一定要入灭,方名涅槃。二果中,属于断德,今言分布舍利,即是入灭。
‘舍利’是梵语,译名灵骨。有二种:一是法身舍利,指佛所说的十二部经;二是色身舍利,即是佛入灭后,焚化色身所得的舍利。无论是法身舍利,或是色身舍利,众生瞻仰礼拜,皆可灭罪生福。故诸佛圣人,由大悲熏修,遗留舍利,普令众生,礼拜供养,名‘分布舍利’。
‘所有善根’,概括佛因中修行,所经历佛刹极微尘数劫,尽空遍界,所修佛刹极微尘数众多的功德,以及果上所证无量无边的佛道功德,普贤菩萨,悉皆随喜。
据西域记说:释尊入灭,人天悲戚,盛七宝棺,以火光三昧力,焚化色身,得舍利甚多。当时印度八国国王,备兵而来,争取舍利。帝释诸天天王言:天当有分,勿得力竞;时阿那婆答多龙王亦言:我等亦应有分,若以力取,恐众非敌。因将佛舍利,共分三分,给予诸天,龙王,及人间。八国国王,共分人间一分,各将归国,建塔供养,后无忧轮王,使诸鬼神,分为八万四千宝塔。中国境内,除佛牙外,共有十九塔。如是分布舍利,皆为利益一切众生,令末法众生,得瞻舍利者,灭罪生福。所谓:‘生有益于时,死有利于后’。释尊该当之无愧。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此是随喜六趣众生的功德。六趣,即是六道;四生,指从胎、卵、湿、化所生的众生。天上人间,奉行佛之五戒十善者,当然应该随喜其功德。至于三恶道众生,苦不堪言,无善可陈,如何随喜?答:三恶道众生,虽然苦恼无量,但未堕恶趣之前,或属天界,或生人中,可能曾做功德,已种善恨;三涂苦尽,当生善处,即使其善根微薄,犹如一尘,亦当随喜,故言:‘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此是随喜二乘功德。因闻佛声,而悟四谛理,起方便行,(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暖,顶,忍,世第一)得入见道位,断三界八十八使,分别烦恼,见惑净尽,得须陀洹果。次断三界九地俱生烦恼,思惑净尽,即证阿罗汉果。
见惑,指众生种种妄想执著,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分别烦恼,小乘俱舍论,就其迷理差别,分为八十八使,此是迷四谛理性而起之惑,其性敏锐,故又名五利使,属于众生见解上分别烦恼,见道位顿断。
思惑,指众生思想上所产生的烦恼,即贪、嗔、痴、慢、疑等五钝使。前四种是迷执世间事物,而生起的烦恼,后一种是就四谛理,而起的烦恼,其性迟钝,因名五钝使。俱舍论依三界九地,将思惑分为每地有九品,九地共有八十一品,修道位渐断。
修道位断欲界前五品思惑,名二果向;断第六品思惑,名斯陀含,得一来果。断欲界第七第八品思惑,名三果向;次断尽欲界,九品思惑,名阿那含,得不还果。再断上二界(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断至七十一品,名阿罗汉向;断尽七十二品,得阿罗汉果。
以其皆因闻佛音声而得悟道,总名声闻。前三果四向的圣人,仍在修学阶段,皆名有学;独阿罗汉果,梵行已立,所作已办,真穷惑尽,不受后有,得名无学。
声闻有三种:一声闻声闻,因闻佛音声悟道而得声闻果,因果俱同,名声闻声闻。二缘觉声闻,因是缘觉,果得声闻,名觉缘声闻。三菩萨声闻,因是菩萨,果是声闻,名菩萨声闻。
辟支佛,译名缘觉或独觉,生逢佛世,因闻十二因缘之理而觉悟者名缘觉,生在无佛之世,因观外物,生灭无常,所谓:‘春观百花开,秋观黄叶落’,自生觉解,得证道果,名独觉。
此亦有三:因是缘觉之因,证缘觉之果,名缘觉缘觉。二因是声闻,果成缘觉,名声闻缘觉。三因是菩萨,果成缘觉,名菩萨缘觉。声闻与缘觉,合名二乘,同证解脱,有大功德,能为世间众生作大福田,故说:‘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
此随喜菩萨的功德。‘一切菩萨’是因人,‘所修无量难行苦行’是因行,‘悉求无上正等菩提’是果德。一切菩萨无不志在成佛,因此从初发心,直至证得菩提,于其中间,经历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广修苦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顿悟渐修,从劣至胜,无论粗妙大小之行,皆是成佛之因,皆有广大功德,皆应随喜学习。是以普贤行愿,对菩萨所修一切功德,亦悉皆随喜。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是总结随喜功德之愿,无有穷尽。华严经言:‘复次憍户迦,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海水,取一发破为百分,以一分发,滴取海水,可知滴数,是随喜福,终不可数知。’
法华经随喜功德品,亦明随喜之功德,广大无边,无有穷尽。今普贤菩萨,以其无边愿行.不但随喜佛功德,同时随喜六趣四生,二乘圣人,及大乘菩萨所修一切善根,一切功德。随喜之境,广大无际;随喜之心,无穷无尽,其所得功德,当然不可思议。何况更尽未来际,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则其功德之大,之多,之胜,唯佛能知。
随喜功德,既不花钱,又不费力,但见人善,心生欢喜,出言赞叹,便是功德。可惜世间,不耐他荣的人太多,往往自己不修,而恶他人之修,见他人成就,心生妒忌,甚至烂言中伤,设法破壤,致使人间好事多磨,障碍重重,奈何。
6.请转法轮愿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法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
轮是所乘,能诠有教理行果,所乘有大小之别,以名句文之教,诠大小乘之理,令人闻而生信,因信而解,因解而行,因行而证果,如轮之旋转不息,名转法轮。今以普贤广大行愿,请佛转法轮,是愿佛以种种方便言辞,演说大乘正法,使未知者知,未信者信,令无量众生,闻教生解,依解起行,因行而证同于佛,是名:请转法轮。
若依小乘教言,轮有五义。
一速疾义:转轮圣王之轮,能速疾旋转不已;喻佛说法,能令众生,速生圣智,疾得解脱。
二取舍义:转轮圣王之轮,能舍此取彼,即从东洲而至西州等;喻佛说法,能令众生,舍苦谛而取灭谛,舍集谛而取道谛等。
三降伏义:转轮圣王,所到之处,能令臣民归伏;喻佛说法,能令众生,圣智生起,降伏心中烦恼。
四镇摄义:转轮圣王,威摄天下,镇压群盗,令境内劫贼不起;喻佛说法,能令众生,生起圣智,内断见思惑,外镇邪魔外道。
五回转义:轮王之轮,能上下回转不已,飞行自在;喻佛说法,能令众生,圣智生起,断见思惑,飞越三界,趣向解脱圣道,转染为净,转凡成圣,转生死成涅槃。
若以大乘教释,轮具四义:
一圆满义:轮具毂辐辋,其相圆满;喻菩萨闻法修行,具足戒定慧三,速证圆满佛道。
二摧坏义:轮所经处,能摧毁地上一切荆棘瓦砾;喻菩萨闻法修行,能摧毁心中烦恼沙石,取消圣道障碍。
三镇止义:轮能镇压阻止外物;喻菩萨闻法修行,进入见道,由观行力,阻止妄想,断见思惑,镇伏无明。
四不定义:轮可前进,不定停留;喻菩萨闻法修行,进取菩提,于其中间,由见道进入修道,从修道趣登十地,起慈悲心,教示利喜,令一切众生,共趣佛道。令正法展转流传,如轮之转动不已,是名转法轮。
若以能转言,转法轮即是展转传授,如过去佛,传至现在佛。轮是所转,佛是能转,以能转之佛,去推动所转的法轮,令正法久住于世,名转法轮。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以下,是明劝请之境广大周遍。其中有两重无尽,一是佛刹无尽,二是诸佛无尽,皆以‘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以形容其多而无尽。
‘一切诸佛成等正觉’,是果人;‘一切菩萨海会围绕’,是因人。佛是主,菩萨是伴;佛刹是依报,佛菩萨是正报。若主若伴,若依若正,皆无穷无尽,正显示主伴依正,圆融无碍,而且无穷无尽。
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动劝请,转妙法轮。
此出其能请之人。悉以身口意业,是三业清净。内心恭敬殷勤,是明意业清净;作礼围绕,长跪合掌,是身业清净;殷动劝请,转妙法轮,是口业清净。
释尊初成正觉,于三七日中,演说华严大教,教化法身大士后,独坐思维;‘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著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见法华经)唯有默然而住,复念过去诸佛,常得梵王劝请,方转法轮。于是放白毫光,远照三千大千世界,当时娑婆世界主螺髻梵王,承佛威力,即与六十八拘胝大众,往诣佛所,作礼旋绕,以偈赞佛,殷勤劝请,佛转法轮,时佛默然。
其余诸梵王帝释,继而次第重请,如法华经言:‘尔时诸梵王,及诸天众,眷属百千万,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寻念过去佛,所行力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是名转法轮。
释尊于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三转十二行法轮。初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是名示转;次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是名劝转;最后说:‘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是名证转。苦与集,是世间迷因迷果;灭与道,是出世间悟因悟果。合世出世间,二重因果,名四谛法。
佛说此四谛法,名转四谛法轮。此四谛理,虽对五比丘等,小乘根性众生而说,但其理通于大小乘一切佛法。故天台宗依涅槃经圣行品所说,安立四种谛理,以配合藏通别圆四教。
一是生灭四谛:谓苦集二谛,依因缘生,灭道二谛,亦由因缘修道,以其有生灭,有修证,因名生灭四谛。概括释尊说华严后十二年中,所说:四阿含等诸经。正教声闻,傍教菩萨,属于藏教摄。
二是无生四谛:谓灭谛原无生灭,而苦集道等,皆因缘生法,如幻如化,如空花,如水月,本无自性,当体即空,空故无生,因名无生四谛。包括佛说阿含后之八年中,所说维摩,胜鬘等方等经,正教菩萨,傍化二乘,属通教摄。
三无量四谛:谓众生之苦无量,众生之烦恼无量,菩萨所修对治法门亦无量,众生性具诸法亦无量,故名无量四谛。概包佛说方等后,二十二年中所说诸般若,别对菩萨,说无量法门,与二乘共或不共,属别教摄。
四无作四谛:是对上根利智菩萨说,事理圆融的中道实相理,显佛性本具,谈法性常住,因其说烦恼即菩提,无须断集修道的造作;因说生死即涅槃,无须灭苦证灭的造作,故名无作四谛。是继佛说般若后,于最后八年中,说法华、涅槃诸经,属圆教摄。
释尊继于鹿野苑,初转生灭四谛法轮之后,次转无生四谛法轮,无量四谛法轮,最后转无作四谛法轮。古人颂言:‘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年,华严最初三七日’。释尊岂独于八十年中,恒转法轮,同时分身千百亿,于十方世界,坐道场,成正觉,转法轮,度众生,故华严经言:‘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沙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此总结请转法轮之大愿无尽。普贤菩萨,以其殊胜愿力,不仅劝请释尊一人转法轮,同时普皆劝请,十方三世,尽空遍界所有诸佛,恒转法轮。所请之佛无尽,能请之心亦无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7.请佛住世愿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初二句总标第七请佛住世愿。佛证法身,无形无相,原无所住,亦无生灭去来,但为教化众生,随机应现,众生心净,应见佛闻法,佛即示现应身而为说法;众生心垢,无缘见佛,佛即示现舍寿入灭。故知心净观佛,佛则常住,亦即是真正请佛住世。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以下,是明行愿之相。‘所有尽法界虚空界’,是标处周遍,‘十方世界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是显佛众多,‘将欲示现般涅槃者’,显众生缘尽,佛示现舍寿。般是入义,涅槃译名灭度,意思是能灭五住烦恼,即可以度脱二种生死流。
别行疏钞云:‘准涅乐疏中灭义有四,一事灭,二德灭,三应灭,四理灭。言事灭者,事谓生死因果事相,灭生死故,名为事灭。言德灭者,此有其二,若以缘修名德,至果舍修名为德灭,灭彼缘修故。二具德为德,即无性可取,无相可舍,以佛真德,离性相故。言应灭者,随化世间,示灭有因,现亡身智,以应尽还源,名为应灭。言理灭者,此亦有二,一是相空,妄相诸法,空无有实,妄心所取,体相具无。二是真空,如来藏中,恒沙佛法,离相离性,名之为空,此是体有相无,真即不空,空即不有,不空不有,即是涅槃,总名理灭。灭义虽众,要唯此四,四灭之中,理灭为本。由见相空,成前事灭;由见真空,成后德灭。依体起用,便有应灭,由此理灭,具二种空,故以理灭为三灭本,具四灭故,名为涅槃。’
若依唯识论,涅槃有四种:
一自性清净涅槃,指真如自性,无始时来本自清净,客尘不能染,故名性净。
二有余依涅槃,指二乘圣人,虽断见思烦恼,又有无明余在,或谓三乘圣人,烦恼障尽,离诸尘劫,寂静安乐,名为涅槃,但尚有众苦所依的色身存在,因名有余依涅槃。
三无余依涅槃,谓诸圣人,或钝根阿罗汉,厌苦欣寂,灰身泯智,烦恼既尽,余依亦灭,名无余依涅槃。
四无住涅槃,指诸佛菩萨,虽然惑尽智圆,证本具真如自性,但大悲愍物,不住涅槃;般若智照,不住生死;尽未来际,利乐有情,用而常寂,名无住涅槃。
自性涅槃,通于凡夫及一切圣人;有余无余涅槃,通于三乘圣众;无住涅槃,唯局限于大乘,是诸佛菩萨境界。今言:‘示现般涅槃’,是示显诸佛涅槃,实非真灭,乃示现而已。普贤菩萨于尽空遍界,十方三世佛刹极微尘数佛,‘将欲示现般涅槃时’。固然殷勤劝请,诸佛住世。即使是三乘圣众,有学无学,甚至一切诸善知识,悉皆劝请,莫入涅槃,留住世间,‘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众生福田。
华严经离世间品言,善知识有十种:‘所谓令住菩提心善知识,令生善根善知识,令行诸波罗密善知识,令解脱一切法善知识,令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令得决定辩才善知识,令不著一切世间善知识,令于一切劫修行无厌倦善知识,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令入一切佛智所入善知识。’此等善知识,能饶益众生,故皆劝请莫入涅槃。
诸佛出世,及入涅乐。可分为实义及对机二种:
若约实义,其理有三,一以缘性即空的真谛言:则非出非般,如华严经言:‘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此是随缘不变义,亦即是空如来藏。
二以法界缘起之俗谛言:则念念处处而出现,念念处处而入灭,因佛证一切智,大悲相续,救度众生,是以念念出现;如来成正觉,无处不至,是处处出现。遍一切处出现的佛身,是以随相有为言,即念念即生即灭,故念念处处而入涅槃,此是不变随缘义,亦即是不空如来藏。
三以法界实体第一义谛言:则诸佛常住世间,亦常入涅槃,因为寂而常照,故名住世;照而常寂,故名涅槃。此即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义,亦即是空不空如来藏义。
若以对机言:由于机缘感应,则菩萨树下出现;若机感缘尽,则双林树下入灭。如华严经出现品说:‘佛子,诸佛如来为令众生,生欣乐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生恋慕故,示现涅槃。’
今普贤菩萨请佛住世,当然是以对机言。实则佛身周遍法界,本无去来,何用劝请,但因众生心水浑浊不清,何止不能见佛,且于三乘圣众,乃至一切善知识,亦无福亲近,致使一切圣众,相继示现入灭。
普贤菩萨为欲利益一切众生,令众生有机会见佛闻法,有机会供养三乘圣众,或有机会亲近善知识,而发愿劝请: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以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莫入涅槃,恒住世间,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讲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此总结弘愿无尽。普贤菩萨说:即使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诸佛住世之愿,亦无有穷尽。而且是尽未来际,念念相继,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8.常随佛学愿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婆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别行疏钞云:‘自此以下三愿,皆是回向,常随佛学是自利,恒顺众生是利他,以自利利他二行功德,及前七愿所修之福,回向三处。’
常是恒常,拣非短暂而是永恒;随是随顺,拣非违逆。指自今生开始,直至成佛,生生世世,常随顺于佛所说的道理,决不违背佛的宗旨。在一般而言:佛学与学佛不同,佛学是名词,指佛的思想与言论,包括佛所说三藏十二部教典,及其所诠的义理;而学佛则是动词,即如说修行。佛学偏重于知识与理论;学佛著重于模仿,实践,与言行。
今言常随佛学,该是动词,意思是:永远恒常随顺于佛,学佛之所学,行佛之所行,以佛心为己心,以佛志为己志,学佛的思想与意志,学佛的修因与证果,学佛的功德、智慧、与慈悲,学佛济物利生,舍己为人的种种德行,甚至难行难忍的事,亦应学习,时刻约束身心,勿使趣向七情六欲,时刻策励自己,向佛学习,谓之常随佛学。
‘如此娑婆世毗卢遮那如来……及余种种难行苦行’,是说明学佛因中妙行。娑婆世界,是华藏世界,最中的香水海第二十重中第十三重,梵语娑婆,译名堪忍,意思是说:此世界中的众生,能堪忍受一切苦恼,属于秽土,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佛国土。‘毗卢遮那如来’,是释迦牟陀佛的真身,天台宗以毗卢遮那及释迦,次第配佛的三身。
如法华文句说:‘法身如来名毗卢,此翻遍一切处;报身如来,名毗卢遮那,此翻净满;应身如来名释迦。’
法华玄义言:‘觉妙究竟显,名毗卢遮那。智妙究竟满,名卢遮那,行妙究竟满,名释迦牟尼。’
华严宗则以毗卢遮那是报身佛,晋译华严,名卢舍那,唐译华严名毗卢遮那,古译净满,新译光明遍照,因佛以身智光明,遍照理事无碍法界故,是佛的自受用身。
密宗则以毗卢遮那,是释迦理智不二的法身佛,译名大日如来,如大日经疏说:‘梵音毗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通明之义。’又说:‘所谓毗卢遮那者,日也,如世间之日,能除一切暗冥而生长一切万物,成就一切众生事业,今法身如来,亦复如是,故以为喻。’
毗卢遮那,既是释迦如来的法身,则言毗卢遮那,即等如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佛,于此娑婆世界成佛,是婆娑世界的教主,因名:‘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
‘从初发心’是自从凡夫时,最初发菩提心勤求佛道开始,一直勇猛精进不退。别行疏说:心有十种相:‘一亲近善友,二供养诸佛,三修习善根,四志求胜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深厚,八深心平等,九爱乐大乘,十求佛智,所以十事,皆是发心求大菩提之相。’
又真发菩提心,应该具足以下十种心:
一信心:是信本具佛性,乐念真如,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愿求一切智;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密;信僧,能修正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学如实行。
二进心:勇猛精进,坚固前之信心,远离众苦。
三念心:由精进力,六念现前,念佛三身,种智无边;念法教理行果,能利益众生;念僧理事和合;念戒成就菩萨三聚净戒;念施,平等实行财、法、无畏之施;念天,念第一义天,常乐我净。此六念皆是属于正念,由精进行,成就正念心。
四慧心:不妄分别,开悟决择,唯识道理,慧解现前,正观诸法,名慧心。
五定心:修正定聚,止息外缘,摄心定境,名定心。
六戒心:恒住三聚净戒,自利兼他。
七回向心:将前所种善根,回向佛果菩提。
八说法心:于末法时,发心受持如来正法,策励修行,广为人说,令法广布,名说法心。
九舍心:于身命财产,以及一切烦恼,普皆舍弃,名为舍心。
十愿心:愿求佛果菩提。真正发心者,应具备此十种心,能具备此十种心者,可作贤位,名发心住。
‘精进’,拣非懈怠,万行无杂谓之精,勇猛向前名进。又练心于一,谓之精,专心务达,谓之进。身精进者,则能如法致财,用于布施;心精进者,则能断烦恼,而远离恶法。
佛经说精进有三种:一披甲精进,是披菩萨大势心之甲,不怖畏种种难行。二摄善精进;即是勤修一切善法而不倦。三利乐精进;勤化众生,利乐有情,尽未来际,心无厌倦。
‘不退’:是说菩萨修诸善根功德,展转增进而无退失。法相宗言不退有四:
一信不退:指于菩提路上,十信位中的第六信,名不退心,得不退堕外道邪见之家。
二位不退:指十信位中第七位,名不退住,即不退堕二乘之家。
三证不退:初地以上菩萨,出越二乘,证得圣法,不退下位。
四行不退:八地菩萨,得无生忍,必当作佛,更不退转,于有为无为法中,能行一切行,不被相用所动,名行不退。
天台宗则说,不退有三:别教从初住至七住,圆教自初信至七信,能断见思烦恼,永不退堕三界生死轮回,是位不退;别教由八住至十回向止,圆教八信至十信,能伏断尘沙烦恼,不退菩萨利他行,是行不退;别教初地,圆教初住以上,分断无明,分证法身,一心三观,任运现前,心心流入萨婆若海,念念与中道理相应,是念不退。
‘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是明菩萨因中修檀波罗蜜时,精进之相。菩萨布施,不独舍弃外财的珍宝,更能舍弃内财之身命。
‘剥皮为纸’以下等七句,是说菩萨修因,为法忘躯,不惜身命。此可分为因缘及观智两方面解释。集一切福德三昧经记载:‘往昔过去久远阿僧祇劫,有一仙人名曰最胜,住山林中,见诸神仙常行慈心,复作是念,非但慈心能济众生,唯集多闻,灭众生烦恼邪见,能生正见。念已,便诣城邑聚落,处处推求说法之师,时有天魔来语仙人言:我今有佛所说一偈,汝今若能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析骨为笔,书写此偈,当为汝说。
最胜仙人闻已,念言:我于无量百千劫中,常以无事为他割截受苦无量,都无利益。今当舍不坚之身,易得妙法,欢喜踊跃,即以利刀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析骨为笔,合掌向天,请说佛偈,是魔王见已,愁忧憔悴,即便隐去。仙人见已,作如是言:我今为法,不惜身命,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析骨为笔,为众生故,志诚不虚,余方世界,有大慈悲能说法者,当现我前。
作是语时,东方去此三十二刹土有佛国土名普无垢,国中有佛号净名王,忽住其前,放大光明,照最胜身,苦痛即除,平复如故,佛即广说集一切福德三昧,最胜闻法,得无碍辩,佛说法已,还复不现。最胜仙人得辩才已,为诸众生,广说妙法,令无量众生,住三乘道,经千岁后,尔乃命终,生净名王佛普无垢国,由敬法故,今得成佛。佛告净威,昔最胜者今我身是。是以当知,若有人能恭敬求法,佛于其人不入涅乐,法亦不灭,虽在异土,常面见佛,得闻正法。’
若以观智,则观此身,是由五阴四大组合而成,若皮若骨,却无定实,举体全空,无我我所,虽相假有,但如泡如焰,如聚沫,如芭蕉,实无自体,故能不惜身命,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析骨为笔,书写经典,而且不止一部两部,而是堆积如须弥之多。
‘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是以外财轻施之易,以况前内财重施之难。菩萨行道,为求法故,连牺牲性命,亦在所不惜,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等身外之物?如有求者,菩萨当然欢喜施予。
‘及余种种,难行苦行’,是总明佛因中历劫修行,除前面所说,内外财布施外,其中所经过种种难行苦行之事,无不难行而能行,难忍而能忍。为饶益众生,为进趣佛道,而牺牲性命。我等常随佛学,亦应该常修一切难行苦行,甚至为法忘躯,不惜身命。
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此是举果以辨其行用。既证佛道,自然具足种种神通变化,能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为众说法。菩提树有木树,有七宝树。劣应身佛,于木菩提树下成道,以生草为座;胜应身佛,于七宝菩提树下成佛,以天衣为座。菩提译名正觉,大智度论分析菩提有五种:
一发心菩提:指十信位的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无上菩提发大菩提心,行菩萨道。
二伏心菩提:是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位菩萨,于诸烦恼,能调伏其心,行诸波罗密。
三明心菩提:初地以上菩萨,能现三世诸佛所证诸法实相,其心明了。
四出到菩提:八地已上菩萨,于般若中,不著般若,能灭诸惑,见十方佛,出离三界,趣向佛果。
五无上菩提:等觉菩萨,坐道场,断烦恼,证法身,成无上道。
今言:‘成大菩提’,是指第五种无上菩提。经文于树下成大菩提之前,加‘乃至’二字,是超略之词,因为菩萨行道,法门无量,所谓:六度万行,前文谨举六度之一的布施度而已。故以‘乃至’二字,概括余五度,以及其他八万四千细行,菩萨经三大阿僧祇劫,精勤修持六度万行,福德圆满,智慧具足,方证菩提,故言‘乃至树下成大菩提’。
‘示现种种神通’,是成佛后所作种种佛事。不测谓之神,无碍谓之通。佛证菩提,妙用难测,理智无碍,故能现种种神通。普通天人及鬼神,皆有五通,谓天眼、天耳、神足、他心、宿命等五通;二乘圣人,于前五通外,加漏尽通,合言六通。
晋译华严经,言佛具足十种神通:
一出生念宿命方便智通:此智能出生过去际之方便,即是宿命通。
二出生无碍天耳智通:此智能出生闻十方音声无碍之天耳方便,属天耳通。
三出生知一切众生不可思议心心数法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知一切不可思议心心所法之方便,是他心通。
四出生无碍天眼:观察众生方便智:此智为出生无碍天眼,观察众生之方便,即天眼通。
五出生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示现众生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不可思议自在神力对众生之方便。
六出生一身示现不可思议世界方便智通力:此智通力为出生一身示现不可思议世界之方便。
七出生于一念中往诣不可说世界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一念中,能往诣不可说佛刹之方便。
八出生不可思议庄严具庄严一切世界方便智通力:此通为出生以不可思议庄严具,庄严一切世界之方便。
九出生不可说化身示现众生方便智通:此通为出生对于众生示现,不可说化身之方便。以上五种皆属神足通。
十出生不可说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思议示现众方便智通:此智通为出生对于众生在不可说之世界,示现不可思议等正觉之方便,是漏尽通。佛果十通,虽不出六通,但其境界则远胜二乘,故言:‘示现种种神通’。
‘起种种变化’,变化即是神通变化,法华玄赞云:‘妙用无方曰神,神通变异曰变’。神变亦有多种,大致可分为三:
一说法神变:谓如来以无碍大智,知众生种种善恶业因,及善恶果报,而应机说法。
二教诫神变:谓如来对诸弟子教诫,是法应作,是法不应用,是道得声闻乘,是道得缘觉乘,是道得菩萨乘等。
三神通神变:如来为调伏骄慢众生,现种种神通,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等。神变不限于身轮,凡佛一切语言,及善巧方便,皆名神变。
大宝积经总以佛之三业为神变,如佛昔日,为度三迦叶,而现十种神变,别行疏钞说:佛之神变有十八种:
一震动:诸佛菩萨定力自在,能普遍震动大地,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或无数世界。
二炽燃:佛身相名显,由于定自在力,能出生种种光明,青光、黄光、赤光、白光等,如底沙如来入火光定,名为炽燃。
三流布:佛菩萨由定自在力,教示利喜,施于众生,如法华经中普贤菩萨言:‘我当以神通力,守护是经,于阎浮提,广宣流布,令无绝断。’
四示现:佛依定自在力,变异类形,现种种身,教化一切异类众生。
五转变:佛由定自在力,起胜解通,变身大小不定,或变山河大地,一切物品,甚至饮食,皆能随心转变,以利众生。
六往来自在:山河石壁,无能滞碍,上到梵天,旁至十方,皆随心念即至,如普贤菩萨从宝威得上王佛国来于此土,无所阻碍。
七卷变:佛由定力,令须弥山入芥子中,无量世界,不出一尘等,名之为卷。
八舒变:能展小令大,令一尘一毛皆遍法界。
九众像入身变:身内能包容一切形像,如摩耶夫人能含容无边世界,大菩萨众集会听法,又如普贤身内,佛佛无尽,佛毛孔内,菩萨重重。
十往同类趣变:佛菩萨由定自在力,能现身六道中受生,同其形类,以彼等言音,说法教化。
十一隐变:是从有现无,诸佛菩萨,能于大众前,忽隐忽现,如文殊菩萨于灵山会上,答弥勒菩萨问后,即隐身到龙宫等。
十二显变:是从无而有,如灵山会上,从地涌出,无量菩萨,一一菩萨,皆百福庄严。
十三所作自在变:由于定力,能于十方世界,行住坐卧,所作所为,随意自在,利益众生。
十四制他神变:佛菩萨定力,能制伏一切邪魔外道之邪通。
十五能施辩才神变:凡有志于佛道,而求智慧者,佛菩萨皆能施与。如利涉和尚,求观音菩萨乞无碍辩,结果得过人辩才。
十六能施忆念神变:佛菩萨由定自在力,能加被有情,令知过去久远劫事。
十七能施安乐神变:佛菩萨以大悲力,拔众生苦,令得安乐。
十八放大光明神变:佛菩萨能放光明,照无量世界,如经言:‘照东方万八千世界,乃至遍照十方无数世界。’
十地菩萨及诸如来,皆能具足以上十八种神变,故言:‘起种种神变。’
‘现种种佛身’,佛身总则有法身,报身,应身;别则有五身,十身等。五身指坚固自性身,福德庄严身,受用智慧身,作变化身,及净法界身等。十身是: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法身,智身,虚空身等。然则善财童子,所遇善知识,皆不离佛身。
华严经说佛的十身是:
一菩萨身:即八相成道的佛身,名正觉佛。
二愿身:愿生兜率天的佛身。
三化身:生于王宫的化身,名涅槃佛。
四住持身:亦即舍利身,谓佛灭后,分布舍利,住持佛法,名住持佛。
五相好庄严身,佛有无边相好庄严,是万行业因所感之功德,即业报佛。
六势力身:佛以慈心摄伏一切,名势力身,即是心佛。
七如意身:是对地前菩萨而现的如意身,即如意佛。
八福德身:佛常住于三昧,三昧是福德之最,因名福德身,即三昧佛。
九智身:佛之大圆镜等四智,是本有之性德,故智身即是性佛。
十法身:智身所明了的法身理性,尽空遍界,故法身即是法界佛。
从一至四是应身佛,从五至九属于报身佛,第十法身即是法身佛。故三身是十身之总,十身是三身之别。今言:‘现种种佛身’,即是方便示现,从用而言: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从体而言,虽随类应现,不出佛身。成大菩提,示神通,起变化,现佛身,是显能教化之人,以下处种种道场,是显所教化之机。
‘处种种众会’是总标,‘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以下是别释,大众云集之处名众会,一切贤圣,一切功德聚合之处,名为道场。又弘法修行之处,名为道场。所以诸大菩萨聚修之处名:‘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二乘圣人聚修之处名:‘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
‘转轮圣王’,是人中第一,千子围绕,七宝随身,统领四大部洲,广弘十善,相圆百福,足蹈千轮,名金轮王。银轮王管三洲,铜轮王管两洲,铁轮王管南瞻部洲。‘眷属’,指各转轮圣王的亲属。
‘刹利’,即刹帝利,是印度王族之称,‘婆罗门’,译名净行,指出家或在家修行人言。齿德俱尊,上敬下归称‘长者’,富而不贵,宅心仁慈名‘居士’。‘天龙八部’,指天众,龙众,以及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等八种部属,‘人非人’等,是概括八部以外的众生。
凡是菩萨、二乘、转轮王,人间国王,婆罗门,居士,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所聚会之处,佛即现身,而为说法;不但一音圆具众音,而且音声如大雷震,能令听法者,皆随其类各各得解,皆随其类各各得益,皆随其类各各惊醒迷梦,皆随其类为说三乘五乘,乃至一佛乘正法,令各各得成就其所乐欲。甚至应见佛入灭而得度者,佛即示现入于涅槃。故说:‘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
佛证法身,原无生灭去来,但为饶益众生,非生现生,非灭现灭。如释尊将示现入灭时,出大音声,普告大众,若有疑者,今悉可问。后于晨朝,面门放光,普照世界,大地震动,天人大众,皆来集会,佛出八种音声,普劝大众,莫大号哭,勿自乱心,即为说法,令众知身如电,无常迅速,应疾修行,早出三有,勿复懈怠,散心放逸,说是语已,于七宝林,右胁而卧,头北足南,面西背东,即于中夜,入第四禅,寂然无声、入于涅槃,是名:‘示现入于涅槃’。
‘如是一切,我皆随学’,是明能学之心。‘如是一切’,指佛初发心,至示现涅槃,于其中间,经无量时空,修种种苦行,因圆果满,成菩提道;示通现变,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成熟有情等自利利他的胜行,‘我’是普贤菩萨,及修学普贤行愿的一切行者,‘皆随学’,即是发愿学习佛的一切胜行。
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此明随诸佛学。‘如是’,是推广之词,普贤行愿,不仅随娑婆教主本师世尊毗卢遮那佛学,同时随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学。因为一切如来,亦皆如毗卢遮那佛一样,发心修行,证菩提,现神变,处众会,说法利生,成熟有情。是以‘于念念之中,我皆随学’。
恒以觉悟之心,念觉悟之佛,谓之念念,华严经出现品中说:‘佛子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因此,一念觉悟,即一佛出世,念念觉悟,即诸佛出世,本此念念觉悟之心,常修一切梵行,自利兼他,即是常随诸佛学。虽然说:‘佛佛道同’,但这只是就佛所证的真理而言;至于诸佛的愿力,诸佛的悲心,诸佛的胜行,诸佛摄取众生的方便,则各有特色,皆值得学习。
但随诸佛学,非暂时性或间歇性学,而是尽未来际,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的学。学诸佛的愿力与苦行,学诸佛成菩提,现神变,处众会,成就众生。这种学习的精神,历久弥坚,即使‘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不但‘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而且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此是总结常随诸佛学的行愿无尽。
9.恒顺众生愿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此是说明第九恒顺众生大愿的内容。恒是恒常,随是随顺,众生,包括法界六道四生,凡有心者,皆名众生。众生的种类无量,众生的数量无量,众生的根性,众生的嗜好亦无量,非佛的大智大悲,如何能恒顺一切众生?普贤菩萨常随诸佛学,学佛的大智,融通物我一体,自他无隔;深知圣凡虽异,其体实同,故能学佛的大慈,本同体的大悲,恒顺众生。并以其恒顺众生的经验及方法,开导善财童子,及华严海会诸大菩萨,鼓励大众,发起恒顺众生的弘愿,实行恒顺众生的胜行。故名恒顺众生愿。
前常随佛学,是著重于自利,今恒顺众生,是偏重于利他。实际上,自利与利他,是息息相关,不可分隔的;特别是在菩提路上,往往由利他的行为,来达成自利之目的,也唯有自利成就,方能实行真正利他的弘愿。例如:菩萨发心广大,恒思饶益一切众生,自然从利他行为中,使自己增长善根,开发智慧,积聚功德,甚至觉悟成佛。成佛之后,更可以应身无量,尽未来际,度脱众生,是以自利利他是相因相成,不可或分。故前八愿,虽然看似属于自利,实则内容包括利他;今此大愿,恒顺众生,似纯属利他,但因恒顺众生,结果自己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自利。所以一个上求佛道以自利的菩萨,必然与之同时,下化众生以利他,二利并行,二利究竟,方能成佛。
利生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其中最容易摄受众生的,该是恒顺众生;否则,与众生意见相左,各走极端,又如何摄化众生?因此,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及华严海会诸大菩萨,行菩萨道时,应发愿恒顺众生,不违众生嗜好,不逆众生意念,随之顺之,先建立良好关系及友谊,然后随缘教化之,所以随顺众生,非盲从附和,更非为众生所转,而是坚定自己的立场,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最终目的,是在摄化众生归向佛道。菩萨万行中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该是‘恒顺众生’的原则,亦是恒顺众生最好的方便。
‘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是出其所随顺的对象,尽空遍界十方三世中,一切诸佛刹土,其数无量,因名‘刹海’。‘众生’指四大五蕴众缘组合而生的有情,大法鼓经言:‘一切法和合施设,名为众生’。不增不减经言:‘此法身本性清净,但为恒沙烦恼所缠,随顺世间,往来生死,即名众生。’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海无量,其中所有众生,当然亦无量,此无量众多的‘所有众生’,是指下文所说:三界、六道、四生、五类。四生,是胎卵湿化四种;五类,指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三界六道众生中,天及地狱,唯独化生。鬼道众生,地行夜叉,罗刹及鬼子母等是胎生,余皆化生。
人道与畜生,各具四生,如毗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是卵生;普通人是胎生,庵萝树女,从树之湿气生,劫初之人从二禅天下生时,皆是化生,故人道具足四生。畜生道中,龙及金翅鸟,各具四生。正法念经云:‘化生金翅鸟,能食四生龙,如次湿胎卵,能食三二一’。余鸟皆卵生,余兽皆胎生,是以畜生亦具四种生。
化生遍三界,胎卵湿唯欲界,有色遍下二界,有想遍三界,唯除无想天及有顶天,无想天限于色界,非有想非无想,亦唯指无色界的有顶天,三界六道,四生五类,皆由众缘和合而生的有情,故言:‘所有众生’。
‘种种差别’,是总标三界六道众生的差别相。‘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以下,是别释众生的差别。因为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佛刹海众多的世界无穷无尽,其中所有三界六道众生,亦无穷无尽,而众生的种种差别相,亦无穷无尽;以下,是分类说明众生的差别相。
‘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是明众生的生处不同。卵生,是指由蛋类孵化而生,鸡鸭乌之类;胎生,是由母胎出生,如人及猪马牛羊等类;湿生,是从湿气而生,如虫蚁等类;化生,是随业而生,如天人及地狱众生等。此外往生极乐世界,亦是由莲花化生。
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
初二句是说明众生依止之处,差别不同。依地而生住者,如蚯蚓等;依水而生住者,如鱼虾等;依火而生住者,如地狱众生,及其他依暖气而生的动物;依风而生住者,如空气中飘扬的各种微生物;依空生住者,如空居天,及其以上的天人。
有依‘诸卉木而生住者’,如花蕊中,及各种树木所寄生的小虫等,亦有部分鬼怪精灵,是依花木而生住,如树神花神等。
‘种种生类’,是指众生的种类差别,如上所说卵、胎、湿、化四生外,加有色,无色,有想,无想,及非有想非无想,合成九类众生。
‘种种色身’,指众生身体的构造,及其颜色有种种差别,如人的肤色有黄、白、红、黑种种不同,其他飞禽与走兽,亦颜色各殊。
‘种种形状’,指众生躯体有肥、有瘦、有大、有小、有横、有竖,种种形态不同。
‘种种相貌’,众生的相貌有美有丑,有粗有妙,彼此互异。
‘种种寿量’,众生寿命长短不一,有即生即死的,或朝生暮死的;有数十年、数百年、数千年乃至百千万年的;人与畜的寿命显然不同,然同是人,四大部洲的人,寿命亦各不同;同是天,地居天及非想非非想天的寿命,更是长短悬殊。故说:‘种种寿命’。
‘种种族类’,众生种族繁多,仅是人类,就有种种民族不同,其他水族,空族……甚至禽类、兽类,亦各有其种族不同。
‘种种名号’,人类,有各人的姓名;鸟类,有各种鸟名;鱼类,有各种鱼名;兽类,亦有各种不同名称的兽类。据已经发现的昆虫,已有六万多种不同的名称,其他未发现的,更不知有若干种。
‘种种心性’,众生的心性不同,各如其面,有刚强、有温柔、有暴恶、有良善,有偏于贪心,有偏于嗔恨心,种种随其习气各异,心性亦不一。
‘种种知见’,是指众生的知识及其见解,更是千差万别,由于知识高低不同,其思想及见解亦各别。
‘种种欲乐’,指个人的爱好而言;‘种种意行’,指个人主观而言;‘种种威仪’,指个人仪态而言。有人喜爱花花世界,贪恋五欲尘劳;有人喜爱清净,志在出尘;有人意志向善,行为良好;有人居心不轨,无恶不造。有人举止文雅,娴静,有人举止粗暴不安,仅是人类,其欲乐意行,威仪,已各不同,何况一切众生,故说:‘种种’。
‘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是指众生的依报及受用而言。人类衣服的质料,颜色,款式有种种不同;人类饮食有中餐、西餐、日本餐、印度餐、泰国餐、素食、肉食、生食、熟食,种种不同。
人类居住的地方,有乡村,有郊区,有市区;人类居住的房屋,有用竹,有用木,有用布帐,有用泥草,有用铁用钢。有美如宫殿,有简如茅舍,种种款式不一而足。仅是人类,其衣服,饮食,及居住环境,已有种种不同,何况一切众生?
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
‘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是摄其余类。因为众生种类繁多,不能一一尽举,仅用此二句,概括一切生灵,天龙八部,如前所说,人指人类,非人,指天仙鬼神等众。
‘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是形容众生身体的构造,形状不同;无足,如蛇及蚯蚓类;二足,如人,如鸟、禽等类;四足如兽类,多足如虫类。
‘有色、无色’,是说众生的体质及其色素不同。人固然有人的体质,及其红、黄、白、黑种种肤色不同;而飞禽走兽,昆虫蚂蚁等生物,亦体质各异,颜色不同。是以三界众生,除了无色界外,皆名‘有色’。‘无色’,指无色界众生,但有心识活动,而无色质的身体。
‘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是形容众生的心态差别。三界众生,凡有识心分别的,皆名有想。
‘无想’,指色界第四禅天中的无想天,此天是一类外道,以修无想定为因,招感此非色非心之物,能于五百大劫中,灭心及心所,身如枯木死灰。如俱舍论云:‘有法令心心所灭,名为无想。是实有物,遮未来心心所,令暂不起’,故名无想。
‘非有想非无想’,亦名非想非非想,是指无色界第四非非想处天的众生,属于三界之顶,又名有顶天。生此天时,已无下界众生粗乱的思想,亦无烦恼。外道迷此以为是解脱涅槃,因为仍然有微细识心存在,实非无想,佛悟知其仍有生死,未得解脱。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是说明能随顺众生的心。‘如是等类’。指前文所说:‘所有众生,种种差别’,包括三界六道中,一切四生五类。此等众生,无论生处、住处、色身、形状、相貌、寿命、种族、名号、心性、知见、思想、欲乐、意行,甚至衣服,饮食,居住环境等皆不同,彼此互异。故言:‘如是等类’。‘我’,是普贤及修学普贤行愿的行者,‘彼’,指四生五类种种生类。‘转’是内起观智,外行方便。
‘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是说明于彼随顺而转的行动与心态。菩萨随顺众生不同的根性,不同的需要,给予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对于需要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的人,或需要财物供养、法供养,或需要供给差使,执役服劳的人,无不满足对方所求,实行财法二施,不但心无吝啬,而且内心恭敬,如供养父母师长,甚至如供养承事出世圣人。
阿罗汉,是出世四圣之一,‘乃至’二字,是超略之词,于其中间超略辟支佛及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是人间福田,理应供养,佛及菩萨,是人间明灯,苦海慈航,更应供养承事。今普贤行愿,恒顺众生各种根性,各种爱好,而给予种种承事供养,等‘如敬父母,如事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即是以平等心,恒顺众生。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以下是详细说明,菩萨随顺利益众生的种种方便。众生之病,有身病心病之分,医师亦有良医或庸医之别。世间良医,只能治人身病,不能治人心病。而菩萨广学五明,不特精通医学,更精通佛法,对一切病苦众生,无论是身病或心病,皆能对症下药,根治众生身心重病。既能令众生四大色身,却病延年,更能令众生本具法身慧命,消除无明烦恼的痼疾,回复健康,佛性显现,是良医中的良医。故说:于诸痛苦,作为良医。
‘诸失道者,示其正路。’正路,是人生应走的康庄大道,亦是升华人格,培养德性,敦品励行,走向幸福必经之道。可惜众生自无始来,背觉含尘,迷失正道,甚至财迷心窍,误入歧途,何止前程危险,还会堕落三恶道。菩萨心生愍怜,此等迷失正路的人,当其徘徊迷途,莫适所从时,菩萨即及时现身,指示其正确之路,令其背弃恶趣,走向佛道,离苦得乐。
‘于暗夜中,为作光明。’昏暗的黑夜,譬喻众生心中烦恼黑暗,招致生死长夜,不知醒觉,无法出离,恒处六道生死苦恼困扰的黑夜中,菩萨为救拔此辈众生,本其利生的悲愿,给予慧光的照耀,使沉浸于生死长夜中的众生,开发内在本具的智慧,免除心中烦恼的黑暗,走向菩提觉道,摆脱生死困扰。
‘于贫穷者,令得伏藏。’伏藏,指埋伏地下的宝藏,人因不知开发采用,以致贫穷困苦;喻众生本有佛性,功德具足,可惜埋没蕴藏于众生内心的烦恼沙石中,不得受用,致使众生流浪三界六道,贫穷无福慧,饱受困苦。今菩萨开示众生本具佛性,并协助众生,铲除埋伏佛性的烦恼沙石,使佛性显露,恢复佛性功用,拾回本具功德,不再流浪六道,枉受贫穷困苦,等如世人获得伏藏一样。
为作良医,治疗众生身心重病,是拔苦;示其正路,令得伏藏,令众生恢复觉性,享用本具功德法财,是与乐。菩萨如是以平等心,随顺众生,不同的根性,不同的需要,给予种种承事,种种供养,拔除一切众生之苦,给与一切众生的乐。
对于需要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的人,或需要财物供养、法供养,或需要供给差使,执役服劳的人,无不满足对方所求,实行财法二施,以解除一切众生物质与精神上的困苦,以满足一切众生,生活及心灵上的需要,甚至为防止杀害众生,而严持禁戒;为停止恼乱众生,而修忍辱行;为广度众生,而精进办道;为觉悟众生,而勤修禅定;为教化众生,而广学般若。令一切众生,彻底解除身心苦恼,获得真理光辉的照耀,走向佛道,共证菩提。不但内心恭敬,而且运心平等,‘如敬父母,如事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
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此是征释。父母师长,有恩于我,二乘圣人,是世间福田,诸佛菩萨,更是黑夜明灯,苦海慈航,供养承事,理所当然,至于其他六道四生五类,何必供养承事?而且要以恭敬平等之心,去供养承事如佛无异,理由何在?普贤菩萨特别解释说:‘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因中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目的固然是为饶益众生;及其二利究竟,福慧具足,觉悟成佛,分身无量,于十方界,坐道场,成正觉,宣扬正法,教示利喜,目的仍是为饶益众生。所以若有菩萨,能以佛心为己心,以佛志为己志,心心念念,为饶益众生,而随顺众生,恭敬尊重,供养承事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消除身心重病,走向菩萨觉道,证得本具功德,正是畅佛本怀,即等如恭敬尊重供养承事一切诸佛,不但众生欢喜,诸佛如来亦欣慰欢喜,以是之故,菩萨应该恒时随顺众生。
何以故?诸佛如来以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此是再征释,众生是迷情凡夫,诸佛是觉悟的圣者,相去天渊,凡圣有别,何以恭敬供养,尊重承事一切众生,即等如供养尊重承事一切诸佛?普贤菩萨为释众疑,再次解释:‘因为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
十方诸佛,自初发心直至成佛,无不悲智双运,由智照知,生佛体同,圣凡无二,理性平等。是以众生,是诸佛心中的众生,众生之苦,等如诸佛之苦。因此运无缘大慈,兴同体大悲,恒思救济,平等拔一切众生苦,与一切众生乐,所以十方如来,无不以大悲心为自体。
‘因于众生,而起大悲’,诸佛之所以兴慈运悲,主要原因是愍念众生苦,楞严经言:‘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诸佛如来因为怜悯众生迷失真性,‘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于是兴慈运悲,恒思救济,故言:‘因于众生而起大悲’。
‘因于大悲,生菩提心。’菩萨因大悲心,观众生苦,而激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希望学佛的大智大慧,大慈大悲,彻底拔除众生之苦,与众生之乐,故言:‘因于大悲,发菩提心’。
‘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菩萨因同情悲愍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上求下化,广修六度四摄,积极饶益众生,故能于利他的行为中,成就自利的功德,当二利究竟,福慧具足时,便可以成等正觉,故言:‘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此引用譬喻,说明恒顺众生的利益。旷野,指空旷荒芜无人居住之郊野;沙是细沙,碛是小石,于旷野细沙小石之间,有一棵很大的树王,若缺乏水,无论树身多大,终会枯死。今其根得水滋润,所以‘枝叶华果,悉皆繁茂’。
‘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此是以法合喻。十法界众生,除诸佛及法身大士,其余权教菩萨,及二乘圣众,与六道凡夫,皆有生死。凡夫为分段生死所缚,二乘为变易生死所恼,旷劫受苦,无由出离,故言:‘生死旷野’。
‘菩提树王’,喻众生本具法身,沙石喻众生心中烦恼。旷野沙石中,有树王,喻众生生死旷野烦恼中,有法身理体。树根,喻众生本具的佛性种子;水,喻菩萨的大悲心;枝叶,喻戒定慧三无漏学;华,喻六度万行;果,喻佛果菩提。一切众生本来具足佛性种子,由于久远劫来,埋没于烦恼丛薮无明沙石中,缺乏大悲水的滋润,无法长养法身慧命,更无法开智慧华,结菩提果。今由于诸佛因中修菩萨行时,常以大悲水,饶益众生,令一切众生本具佛性种子,获得滋润,抽发戒定慧的枝叶,开发六度万行的因华,终结菩提的果实;犹如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此仅站在众生方面说。
若在菩萨本身,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虽曰利他,实则利他的同时,便能成就自利功德。是以一切众生,是诸佛菩萨,菩提树王的根。因为诸佛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一切众生的树根,所以能成就诸佛菩萨的智慧花果。故言:‘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心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等正觉。
此结成菩萨,应该恒顺众生的理由。阿耨多罗,译无上,三藐译正等,三菩提译正觉,合言:‘无上正等正觉’,即是佛果菩提。何以诸佛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的智慧花果呢?因为诸佛菩萨,大智照物,自他无隔,运用同体大悲,视众生为心中众生,众生的苦乐,等如自己的苦乐。当众生苦恼时,积极拯救,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但求一切众生得离苦,不为一己求安乐;当众生究竟离苦得乐,趣向菩提时,自己亦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故言:‘若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然则,诸佛菩萨所证的菩提,应该是属于众生,若无众生,菩萨将不会‘观众生苦,发菩提心。’若然不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饶益众生,就无法成就六度万行的因华,结成无上菩提的果实,所以说:‘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顺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此是结示令知。‘此义’,指前文所说,恒顺众生,及重重征释,反覆说明,应该恒顺众生的义理。‘应如是解’,是劝谕善财童子,及一切菩萨,应该如前文所说,认识理解恒顺众生的意义,而于诸众生不分彼此,不分高下,不分贵贱,恒以平等之心,恭敬供养,尊重承事。‘则能成就圆满大悲’,即等如实行法供养如来。因此‘以大悲心,随顺众生故,能成就供养如来。’
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此总结行愿无尽。菩萨能如前文所说,以平等心恒顺众生,即使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普贤行愿,随顺众生,无有穷尽,而且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尽未来际,恒顺众生,利乐有情。
10.普皆回向愿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
普皆二字,摄尽前九种大愿的功德,意思是说:自从最初礼敬诸佛开始,直至第九恒顺众生所修的功德,皆悉回向,故言:‘普皆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即将前面所修自利利他的行业,悉皆用以回向三处。所谓三处,即是众生、菩提、及实际。回自向他,是回向众生;回因向果,是回向菩提;回事向理,是回向实际。
回自向他,是将自己所修一切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使法界众生共同分享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因向果,是将因中所修一切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回事向理,是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不生不灭的真如实际理性。由于真如自性,尽空遍界,无穷无尽,事相功德与理性契合,自然亦无穷无量。
根据华严经十回向品,菩萨回向有十种:
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菩萨修行六度、四摄种种法门,以此善根令一切众生,悉除三恶道苦,名救护众生,以此善根回向众生,菩提,实际,心无所著,是离众生相回向。
二不坏回向:菩萨于佛法中,得不坏信,深入实相,集诸功德,等心而行布施,名不坏回向。
三等诸佛回向:菩萨修因,学诸佛行,见好恶色,心无憎爱,诸根清净,行等诸佛,名等诸佛回向。
四至一切处回向:菩萨广修善根,能令此善根功德,遍十方三世诸佛所,及一切众生,以为庄严,如实际理遍十方界,名至一切处回向。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菩萨得无尽藏法善根力,回向苦恼众生,心净如虚空,不动如大地,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六随顺大众坚固善根回向:菩萨以四摄法、四无量心等法门,善教众生坚固不退,并增长善根,闭恶趣门,心得自在,以此善根,随顺众生,尽未来劫,等心布施,心无厌倦,名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八如相回向:菩萨成就念智,安住不动,令诸众生,皆得安住诸功德法,以此善根,同真如相,回向利益一切众生,名如相回向。
九无缚无著回向:菩萨不舍一切善根,恭敬合掌,礼拜诸佛,请转法轮,但心无所著,以此无缚无著之心,回向大菩提果,名无缚无著回向。
十法界无尽回向:菩萨具足慈悲,等心布施,广饶益众生,无有休息,以此善根,回向法界无量佛刹,是名法界无尽回向。
‘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是回自向他,亦是回向众生。‘礼拜’,是第一礼敬诸佛愿,‘随顺’,是第九恒顺众生愿。‘乃至’二字含括中间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等七大行愿。‘皆悉’是毫无保留,‘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是将自己所修功德,平等普遍,尽施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共得功德,共种善根,共证菩提。
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此明回事向理,亦是回向实际。初二句是愿众生得离苦。众生病苦,皆由恶业所感,欲离病苦,当先断其恶因,是以菩萨设法,令诸众生,‘欲行恶法,皆悉不成’。反之,令诸众生:‘所修善业,皆得速成’自然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免堕三恶道,开示人天涅槃正路,令众生得生善处,甚至出三界、了生死、证涅槃、得真乐,以事行功德,回向涅槃实际理地,是名回向实际。
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此是回因向果,亦是回向菩提。菩萨将所修功德,回向无上菩提,更愿担当一切众生,由恶业所感的一切极重苦果。因为一切众生,自无始来,从迷积迷,所作恶业,感报三涂,极重苦果,无由出离,今菩萨愿将自己所修功德,分予众生,甚至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彼众生,因菩萨功德,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之乐。
或问因果定律,自作自受,菩萨如何能代众生受苦?又既然众多菩萨,皆愿代一切众生受苦,因何一切众生,仍然沉溺苦海,求出无由?澄观国师以七义释之。
一起大悲心:菩萨因观众生苦,生大悲心,愿处恶道,为说正法,令彼解脱,是名代受。
二修苦行:菩萨为利益众生,而修种种苦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是名代受。
三留微惑:菩萨成就自利,断惑证真,但为救度众生,留惑润生,受有苦之身,恒居六道,摄化有情,是名代受。
四自舍命:菩萨若见众生,造无间罪,当受大苦,如无其他方便,止其恶行,唯断其命,令息恶因,免堕地狱受苦,宁可自负,杀业恶因,及接受堕落恶道之苦果,是名代受。
报恩经说:‘菩萨知恩报恩,修大方便,利益众生,应识随宜,显示方便。过去无畏王,如来灭后,正法之中,有婆罗门子,聪明黠慧,受持五戒,受持正法,因有缘事,远行余国,五百人伴,前至险路,五百群贼具欲劫行伴,其中一人,先与婆罗门子亲善,先来告语,于初夜时贼发,汝密舍去,勿令伴知,婆罗门子闻已,譬如人噎,既不得咽,又不得吐,欲告语伴,惧畏诸伴害此一人,伴堕恶道;若默然者,贼当害伴,贼堕恶道。思惟是已,即便持刀,断此贼命,三恶道报,是我所宜。众伴皆言,卿是胜人,云何作恶,婆罗门子,具说上事,诸伴发菩提心,群贼亦然。’
五由初愿:菩萨自初发菩提心,即愿为众生受苦,故常居恶道,愿救众生苦,如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乃至饥荒之世,身为大鱼,令众充饥,或放光加被,令众生脱苦等,名代受苦。
六同真性:愿是修善,苦由恶因,若善若恶,同是真如性具,菩萨据真如自性所起之大愿,恒至真如性具之苦处,悲心救苦,是名为代。
七法界身:菩萨证得实相理体,以法界为身,自他无隔,物我一如,观众生苦,犹如己苦,恒思救济,是名代受。
虽然,菩萨以平等心,愿意恒代一切众生受苦,但必须有缘,方可沾益;无缘众生,是无法代受。因此,现实世界,苦恼众生仍然无量。
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此总结回向行愿无尽。即使‘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普贤行愿普皆回向无有穷尽,且尽未来际’,念念相绩,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热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
此总结三处回向。以上所说十大愿王,是地上菩萨,或十地后心法身大士,所圆满具足的愿行。故言:‘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若诸初发心菩萨,应该于此十大愿王,一一发愿,努力实行。若能依愿起行,随顺趣入,十大愿王,则不但能下化众生,‘能成熟一切众生’,且能上求佛道,‘随顺’趣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能一一实践十大愿王,成熟一切众生善根,而令自己趣向无上菩提的人,则必然‘自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
自己随顺十大愿王,又‘能成热一切众生’,便是回自向他,亦即是回向众生。因行此十大愿王,而‘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回因向果,亦即是回向菩提。由随顺趣入,具足圆满十大愿王,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就是回事向理,亦即是回向实际。
回向众生,是饶益有情戒;回向菩提,是摄善法戒;回向实际,是摄律仪戒。
又回向众生,是缘因佛性;回向菩提,是了因佛性;回向实际,是正因佛性。
又回向众生,得方便菩提;回向菩提,得实智菩提;回向实际,得实相菩提。
又回向众生,能成就解脱德,证方便净涅槃;回向菩提,能成就般若德,证圆净涅槃;回向实际,能成就法身德,证性净涅槃。
故知菩萨,若能于此十大愿王,随顺趣入,圆满具足,则能回向众生,回向菩提,回向实际;即可摄三聚净戒,可显三种佛性,可得三种菩提,可成就如来三德秘藏,可证三净涅槃,其功德之大,实在不可思议。以是之故,一切善男子,及汝善财,于此十大愿王的种种义理,及其功德利益,应如是知,故言:‘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正是结劝善财,及华藏海会诸大菩萨,应知十大愿王的功德利益,微妙难思,应该发心学习。
(2)行愿功德殊胜
1.校量闻经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初句是出能校量的人,包括比丘、比丘尼、式又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七众佛弟子。次两句是显所校量物品之多而且胜。‘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是明受施者之多,‘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是供养福田胜,‘经尔所佛刹极微鹿数劫,相续不断’,是显布施时间之长。
普贤菩萨说:七众佛弟子中,假如有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如是众多美妙而且殊胜的供养具,于如是长时间布施供养殊胜的福田,所得功德,当然广大难思。但若复另外有人,仅于短暂的时间,听闻此愿王,一经历其耳根,所得功德,比前以众多上妙七宝及人天安乐,经无量劫布施无量众生,供养无量诸佛的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此正显闻法功德的殊胜。因为七宝布施,是有漏法,功德虽多仍然有尽;闻经功德,是无为法,能出生佛果菩提,故虽少而利益无穷无尽,其胜劣之分,不言可知。
2.总明诸行胜用
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
前文已经简单说明:得闻十大愿王的功德难思,今再详细说明受持,读诵,书写此十大愿王的功德更胜。‘或复有人’,是明受持之人,‘以深信心’,明能受持之心胜,‘于此大愿’是明所受持之法胜。受持有十种:
一书写:即是亲手抄写经典,或出资印经,流通正法。
二供养:以香花等物供养经典。
三转施:自己所写所印的经典,转赠他人阅读,或以自己读诵经典功德,回向施与法界众生。
四听闻:常往讲经法会,多闻佛法。
五披读:披览阅读,大乘经典。
六受持:信解受持经中所诠的义理,恒不忘失。
七开示:将自己所理解经中的义理,开示教导,其他众生。
八讽诵:记忆经文,常自背诵。
九思惟:闻教或读诵经典,常自思惟,经中要义,求生慧解。
十修习:依所了解的义理,如法修行。
今经文中但举受持,读诵,书写,兼前听闻共五种,‘乃至’二字,是该摄其余五行。‘以深信心’,是以深刻而坚固的清净信心,‘受’是领受,‘持’是忆持,对经本曰读,离经本背念名诵。书写,是抄写。古人欲想辗转流布佛经,唯有抄写,现代科技发达,由石刻木雕,铅版印刷,演进为电脑打字,甚至影印;只要发心出资,便可以大量出版佛经,无需要自己抄写了。
‘四句偈’,明受持法之少,‘速能除灭’以下,显得益之多。‘五无间业’,指弑父,弑母,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等五种恶行,是最重的罪业,能招致五无间地狱的果报。五无间狱是:
一趣果无间:犯五逆罪的人,死即直趣地狱,无中阴身,亦无间隔他生的时间。
二寿命无间:从初堕入地狱起,至百千劫,日夜受罪,无有间断。
三身形无间:罪人看见自己的身形,遍满整个地狱。
四受苦无间:地狱中种种刑具叉棒,日夜相加,苦楚相连,从年竟劫,无有间断。
五受报无间:日夜受罪,死已复生,生又复死,经无数劫,如是无时间断。
地藏经观众生业缘品中,地藏菩萨告摩耶夫人言:‘又五事所感,故称无间。何等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凿,剉斫镬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生革络首,熟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五者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
现在,普贤菩萨说:得闻十大愿王的人,若能受持,读诵,书写,甚或少至一四句偈,所得的功德,便能迅速除灭五无间的罪业,即得免堕五无间地狱受苦。
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
世间众生,身有老、病、死,心有贪、嗔、痴,故说:‘身心等病’。依涅槃经说:人身致病的原因有五:谓因水,因风,因热,四者杂病,五者客病。客病可分四类,一非分强作致病,二忘误堕落致病,三刀杖瓦石所击致病,四鬼魅所著致病。至于心病发生,亦有四缘,一踊跃,二恐怖,三忧愁,四愚痴。无论任何因缘致病,无论患上任何病,皆由宿世恶业所感。
众生由无始时来,所作恶业,多如佛刹极微尘数,是以招致身心重病,导致种种苦恼。今因听闻,以及生深信心,受持、读诵、书写十大愿王的功德,即能迅速消除五无间业,与往昔所作多如佛刹极微尘数的一切恶业。可知离恶业的功德,是可等的殊胜。
一切魔军,夜叉,罗刹,若鸠槃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此说离魔障的功德胜用。焚语魔罗,译名杀者,因为魔能杀害修行人的慧命,是生死的根本。‘一切魔军’,是显魔众多,今略言有四:一烦恼魔,是生死因。二天魔,是生死缘。三五阴魔,四死魔,是生死果。又魔军,指以下所说鬼神,皆属天魔之军众。
‘夜叉’,译名捷疾鬼,手执兵器,飞行于天空,到处扰乱修行人。‘罗刹’,译名食人鬼,心地凶恶,专食众生血肉,以养己性命。‘鸠槃荼’,译名守宫神,亦名瓮形鬼,以其丑陋难看故名。‘毗舍阇’,译名啖精气鬼,专吸啖人身精气,属于饿鬼中稍胜的鬼类。‘部多’,译为大身,亦名自生,此类若从父母生者名夜叉,自己化身名部多,此等鬼神,饮人血,食人肉,能祸害于人,属于恶鬼之类。但对于听闻十大愿王,并能深心信受,受持读诵书写的人,此等诸恶鬼神,悉皆远离,‘或时’受愿王威力感化,还会‘发心亲近守护’受持读诵书写十大愿王的人。
3.通明五果利益
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
由于受持读诵书写十大愿王的功德,能灭五无间罪,能除身心等病,能使魔军远离,甚至有时或发心守护。以是之故,若果有人读诵此普贤行愿者,将获得增上、等流、异熟,士用,以及离系等五果的利益。
‘行于世间’以下,是明增上果胜。无所障碍,诸佛所赞,人天礼敬,众生供养,对于修行人是一种增上的助绿,故名增上果。
‘如空中月,出于云翳’,是引用譬喻,以显示功德的殊胜。意思是说:若果有人读诵此十大愿王,则无论行于任何世间,皆可以通行无阻,将不会发生任何人事上的留难与纠纷,或发生其他意外的障碍与阻隔,犹如天空中的明月,透出于云翳之外,无所遮障,其光皎洁明净,无所不照,同时为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为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为一切众生悉应供养。
因为受持十大愿王的人,能摆脱一切烦恼,病苦,魔障,行愿转深,德业日隆,如丽日中天,如明月出翳,能成熟众生,能趣向菩提,能成满普贤菩萨行愿海,不久当成佛道,是以诸佛欢喜称赞,堪受人天礼敬,及一切众生的供养。
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此明得等流果胜。等是平等,流是流类。是指其所得的结果,当与其修因平等流类。换言之:作如是因,必感如是果,因果同等流类,因之与果,其性质绝对相同。
一般众生心中充满贪嗔痴等烦恼,所作业因,染净不等,故其感果,亦苦乐悬殊。今受持十大愿王的人,以三业清净之因,当得清净之果,故言:‘此善男子,善得人身’,而且是三业清净的人身。因为是人能以清净的身语意三业,进修普贤行愿,结果,能够圆满普贤菩萨,所有功德,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必获得如普贤菩萨一样,速得成就微妙色身。
‘微妙色身’,拣非凡夫粗俗污秽的四大色身,非二乘圣人的无漏色身,非地上菩萨所感的实报色身,而是如普贤菩萨一样于十地后心,惑尽智图,圆满具足所有功德而成就相好庄严,具足三十二大丈夫相的微妙色身。三十二相,是大人之相,因言大丈夫相。具此相者,非限于佛,凡能一一各别修因,内德圆满,外彰于身,便能具足此三十二种相好庄严。
涅槃经师子吼品言:‘如是三十二相,一一皆有别因’,今仅以读诵受持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的一因,便能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一样,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足三十二大丈夫相。可见诵持愿王功德的殊胜。
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
是说所得异熟果胜。异熟,是说:果报将于异时成熟;一切众生所作善恶业因,含藏于八识田中,异时成熟,当自受其果。今受持读诵愿王的人,乘其胜因当感胜果。将来或生人道,或生天上,所在之处,无论是人间天上,皆居胜类种族,绝不堕于贱种,或居卑下之处。
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
是明士用果胜。即是依自己修行功力胜用所得的结果;犹如修行人,由于努力修持的力用,而得证道果一样。今受持读诵十大愿王的善男子,既善得人身,常居胜族,又能圆满普贤菩萨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自然会发生殊胜的力用,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以后永不再堕落三恶趣,永不再为恶友所诱惑,永不再为邪魔外道所蛊惑,常生善处,常亲近善知识,常受持佛的正法,胜解现前,不为邪说所动。
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此明所得离系果胜。即是由智慧力,远离烦恼系缚所得的结果。一切众生为烦恼系缚,困居三界,流转生死,不得自在。今读诵受持愿王之人,能断除烦恼,了脱生死,不再为烦恼所缚,不再为生死所缠,而得证涅槃圣果,是名离系果。
‘一切烦恼’,指根本烦恼及随烦恼。根本烦恼有六,谓贪嗔痴慢邪见等六种,若开邪见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及戒禁取见,则合名为十,是生死根本,又能生长其他枝末烦恼,故名根本烦恼。随烦恼是随从根本烦恼而生起,因名随。有大随、中随、小随之分。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等十种,名小随烦恼。无惭无愧两种,名中随烦恼。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等八种,名大随烦恼。皆通于分别及俱生我执。由分别我执所起的烦恼,行相粗显,见道位可断;俱生我执所起的烦恼,行相微细,证果方尽。
师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一吼,百兽潜伏,有摧伏群兽的威力。用以譬喻受持诵读愿王的人,既解脱一切烦恼的束缚,证得圣果,自然具足威德神力,降伏魔军,制诸外道,如狮子之能摧伏群兽;既证解脱道,当然是人天福田,堪受一切众生的供养。
4.愿王导归极乐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前文曾详说受持读诵愿王的功德胜用,能灭恶生善,能断惑证真,能获五果利益,今复说明愿王相随,导归极乐的功德。此经属于华严境界,重重无尽,修学十大愿行,理应求生华藏世界,今言得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意义何在?
太虚大师提出两种意见,一是从各种经论得知极乐世界,是初地菩萨所见净土。因为凡登地菩萨,当有其往生的净土,如楞伽经言:龙树菩萨,初登欢喜地,即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极乐世界,是初地菩萨所见净土。梵网经所说,千佛台上所现净土,则是二地菩萨所见净土,至于普贤菩萨的净土,该是十地菩萨所现的净土。至于地前菩萨,及所有初发心菩萨,与初地菩萨位极邻近,故地前及初发心菩萨,受初地菩萨感染,而随之求生西方极乐净土。
其次是阿弥陀佛因中,发四十八愿,成就净土,摄受十方众生,无需靠自力修证至初地,但凭愿力,便可往生。今因愿王之力,成就往生净生之果,故言‘愿王导生极乐’。笔者认为,极乐世界,非离华藏世界,实是华藏重重无尽世界中的一个世界,然则往生极乐,即等如往生华藏世界。
‘又复是人……无复相随’,是明有漏果报,‘唯此愿王’以下,是无漏因。‘临命终时’人所难免,无论是寿终正寝,抑或是意外身亡,当人命终报尽,四大分散,六根停止活动时,有漏果报随即散失,不但眷属舍离,即是生前所拥有的名誉、地位、与财富等一切威势,悉皆退失。就算是贵为国王,平日追随的辅相大臣,及所享有的宫殿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亦因个人寿命终止而舍离,无复相随,所谓:‘空手来时空手去’,人生至此,实在可悲!
更可悲的是:一生所作的善恶业缘,于临命终时的一刹那间,悉皆现前,若恶多善少,将为恶业所牵,下堕三涂,受苦无量,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今因见闻信解受持,读诵书写十大愿王,临命终时,虽然诸根散坏,眷属舍离,威势退失,一切财宝无复相随,但此十大愿王,却不舍离。
‘于一切时’,是指人临命终舍本有时,死有现前时,及中有现前时。人临命终,必历三时,一是第一刹那间,舍本有之时;一是第二刹那,落于闷绝无心之位,即死有现前之时;三是第三刹那,依善恶业,得中阴身,即中有现前时。今言于一切时,引导其前,总指本有,死有及中有现前三时,别指第三刹那,中有现前时。
当人死后,中有现前,升沉未定之际,十大愿王即于其前,领导此人的中有身,往生极乐世界,不致堕落三涂,轮转六道。虽然,极乐离此娑婆世界,相去十万亿佛土,但由于愿王威力,于一刹那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5.极乐果报殊胜
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普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此是说明修普贤行愿的人,往生极乐世界后,所见的境界,所得的果报,以及今后的行向。临命终人,随著愿王于一刹那间,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海会围绕。
‘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译名无量寿或无量光,由佛昔日愿力所成就,不但寿命无量,光明无量,而且相好庄严。文殊菩萨,实是古佛再来,久证极果,为诸佛师,今为助释尊教化,示生舍卫国多罗聚落,为梵德婆罗门子,以其德妙,故十方普现,以其道尊,能为诸佛师。普贤菩萨是十大愿王主,与文殊菩萨,同辅释尊,于娑婆世界,教化众生。
观自在菩萨,即是观世音菩萨,以其证得十种自在,因名观自在,亦是古佛再来,以大愿故,与大势至菩萨,同辅阿弥陀佛,教化众生;将继阿弥陀佛后,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
弥勒菩萨译名慈氏,又名阿逸多,译无能胜,以其大慈善根力无能胜故,过去曾与释尊,同在沙弗佛所共发菩提心,因常修慈定,自是以来,常称弥勒,为辅助释尊教化,示生婆罗奈国,为辅相子,身紫金色,有三十二相,补释尊处,当来成佛,于龙华三会说法,尽度释尊遗教弟子,凡于释尊法中,曾出家或皈依三宝的人,将于龙华三会得度。
别行疏钞问:‘生极乐世界,得见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其事必尔,又普贤身即法界身,一切佛体,得见无妨,其文殊、弥勒在此娑婆,今言往彼,又云得见,为同异耶?答此有二义,一即体异名同,如佛说阿弥陀佛经时,西方亦有无量寿佛等同赞,故知但是名同体别异也,二云是同非异,何以?如文殊师利,佛道父母,大权示现,助佛扬化,遍周法界,现种种身,利乐有情群品。如弥勒为善财说:‘文殊师利,最胜大愿,非余无量百千那由他等菩萨之所能有。’又言:‘文殊师利,其行广大,无量无边,其愿无际,相续不断,常能出生一切菩萨,最胜功德,常为无量菩萨之师,令其勤修深证入故,普于十方常转法轮,教化成熟一切众生。常于十方一切世界为说法师,常为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大会众中之所赞叹也。’
弥勒菩萨,如大经云:‘成就一切遍趣行,故于诸生处而得自在’,又言:‘我身普生一切法界,一切众生,显示道相,殊异言音,种种名号,种种欲乐,种种威仪,随顺世间,教化调伏,显示众生,清净受生,随顺趣入,一切众生甚深胜解。一切菩萨大愿受化,如是等无量所显而现其身,种种相貌,种种威德,充满法界,为欲成熟,往昔同行退失菩提者,示现于此阎浮提中;又为成熟兜率天中,同行天故,令知诸天,成必衰故;为欲示现降生瑞相,教化成熟,释迦如来,所遗来者,令知莲华悉开悟故于此处,生兜率天等,故知是同非异也,或可名同体异亦无妨也。’既文殊,普贤,弥勒等法身大士,周遍法界,无所不在,则于极乐世升界得见,实不足为怪。‘等’字,是等于极乐世界莲池海会中,其他一切菩萨,无论是文殊,普贤,观音,弥勒,以及莲池海会中诸大菩萨,无不色相端严,功德具足。
‘所共围绕’是指海会菩萨,共同围绕阿弥陀佛。读诵受持,普贤愿王之人,临命终时,由于普贤愿王引导其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佛及菩萨,相好庄严,功德具足,同时自见生莲华中,即蒙阿弥陀佛授记;蒙佛授记,必定是上品上生。
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
此明士用果胜。‘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是明利他时间之长,‘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是明利生之处广,‘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正明利益众生之相,亦即是利生的大用。
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
此明增上缘胜。亦即是离系果胜。坐道场,降魔,成道,转法轮,即概括八相成道。华严经言:‘菩萨摩诃萨,有种种座,所谓:转轮王座,十善道故;四天王座,于一切世间,自在安立佛法故;帝释座,与一切众生,为胜主故;梵天座,于自他心得自在故;师子座,能为说法故;正法座,以总持辩才力而开示故;坚固座,誓愿究竟故;大慈座,令恶众生,悉欢喜故;大悲座,忍一切苦,不疲厌故;金刚座,降伏众魔,及外道故;是为十座,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正觉坐。’
今诵持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人,由愿王引导往生极乐,见佛授记后,经无量劫,于十方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该是以前九种坐,至于坐道场,降魔,成道,转法轮,该是金刚坐。以其具足十坐功德,故能八相成道,利益众生。
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是明成佛后利生妙用。众生根性,是诸佛成道的增上缘,若众生善根成熟,无论在此界他方,或现在未来,佛皆为之示现,八相成道,教示利喜,令众生得益。
‘乃至尽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是说明成佛后的工作与任务,修学普贤行愿之人,虽然二利究竟,福慧圆满,示现八相成道,但利生任务,却永无终止,乃至尽未来际,一切劫海,随众生根机,坐道场,成正觉,转法轮,入涅槃,如是循环不已,辗转教化,永无休息。
准是可知,求生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逃避现实,更非消极厌世。只是为了求得一安静良好助缘殊胜的环境,使自己能够精勤修行佛道而已。所以普贤行者,往生极乐,到已,即见阿弥陀佛,得授记已,并非立即成佛,亦非自此万缘放下,不再教化众生。反而要更积极负起弘法利生的责任,经无量劫,于无量世界,广度无量众生,直至八相成道后,才正式开始纯为利益众生的工作,不但令一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同时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不但于现在广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且尽未来劫海,永无休止的利乐有情。然则,往生极乐世界,该是更积极于佛道,该是永远教化成熟众生的开始;谁说求生西方是消极,厌世,逃避现实呢?
6.劝嘱受持流通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
此总结愿王功德,并劝众受持,自利兼他,流通正法。‘彼诸众生’,是能受持愿王的人,‘若闻若信此大愿王’,是出其所受持之法,‘受持读诵’,是自利,‘广为人说’,是利他,‘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正显功德殊胜。
意思是说:若果彼诸众生,有机会听闻而又信解前文所说的十大愿王,不但依解起行,自己受持读诵以自利,还能广为他人宣说以利他,其人所得功德之大,唯佛能知,除诸佛外,其余人天,或三乘圣众,皆无能知者。
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
以下是劝诫受持。因为听闻受持读诵,及广为人说此愿王的功德,不可衡量,唯佛能知,以是之故,汝善财及所有发菩提心的菩萨等,闻此十大愿王之后,必须深心信解,切莫心生疑念,应当提高理智,审实谛观,衷心接受。信受之后,能够开始阅读;阅读之后,能够背诵;熟诵之后,能忆持其义不失,如法修行;同时将自己所受持读诵的愿王,书写流通,广为人说。
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此显示其自利利他所得的功德殊胜。‘是诸人等’,是指对愿王深心信解,受持读诵,广为人说,自利兼他的人。‘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是明自利获福;‘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是明利他功德。凡对愿王深心信解的人,必然于一念中,便可以圆满具足,十大愿王所有功德,是以所获福德无量无边。凭此福德及愿王威力,故能于烦恼生死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所有众生,皆得出离生死苦海,共同‘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因为凡是能深心信解,读诵受持愿王的人,及被其所教化的众生,皆得共同往生极乐,所以受持净土法门的人,将此‘普贤行愿品’,列为必诵的课本,成为净土五经之一。
六、解释偈颂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尔时,指普贤菩萨说完愿王功德,并劝众受持,广为人说,以获福聚,令出苦海,共登极乐,完毕之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其用意有二,一为使闻者易于记忆持诵,二为令迟来众生,得闻前说,因此,再用偈颂体裁,重说前面曾经说过的十大愿王,及其功德。
佛经的文字体裁有两种,一是长行,二是偈颂。长行是散文体裁,偈颂是韵文体裁,有用四字、五字,或七、八、九字为一句,合四句为一偈。偈颂有多种:
一重颂:用偈语方式,重说长文中所诠的义理,以加深听众的理解。
二孤起颂:在长行中未曾提及的意义,今用偈颂,特别提出宣说,加广听众的认识。
三复颂:为未理解的人,用偈颂重复再说一次,令听众明白了解前文所说义。
四广颂:在长行中,虽曾简略提及,然意又未尽,今再用偈颂,广申说明。
五略颂:在长行中曾广宣此义,故于偈颂中,仅略提之。
六结颂:为使受持人易于记忆,特别用韵文体裁的偈颂,结述长行中要义。
七超颂:在长行中后说此义,今在偈颂中先说,谓之超颂。
八追颂:义在长文中前说,今于偈颂中最后始说,谓之追颂。
今普贤菩萨于结述愿王功德,及劝人受持流通之时,欲用偈颂,重复宣说,前文所说的义理时,而用法眼普观华藏海会来自十方的各类众生,是否欣喜乐闻?是否能够接受?是否需要重复再说一次?然后说出下面的偈颂。在下面所说的偈颂中,前七大愿的偈颂,较为简单,容易明了,但后面三大愿王的偈颂中,别说菩萨十愿,是申广前长文所未说的孤起颂,而且是三愿结连在一起,非细心研究,不易理解。
(一)正颂十大行愿
(1)颂礼敬诸佛愿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此二偈颂,是重颂第一礼敬诸佛愿,初二句颂所礼境,次句明能礼人,第四句明能遍礼的意愿,第五句明能遍礼的原因,最后三句明遍礼之相重重无尽。
师子是兽中王,其威力能降伏余兽,用以喻佛的威德神力,能摧伏一切邪魔外道,是人中圣,天中天。十方世界中,过去、现在、及未来,皆有无量无数极佛刹微尘数诸佛住世,说法利生。普贤菩萨能以极清净的‘身语意’三业,普遍礼敬无量时空中所有无量无数诸佛,无有漏余。
普贤菩萨所以能以一身,遍礼所有一切佛,原因是凭借普贤行愿的威德神力。由于普贤行愿的威神力,能使修习普贤行愿的行者,不但能普现一切如来前,遍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同时使修普贤行愿的行者,现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前,每一身体复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之身,如是众多如极微尘数之身,一一皆能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故言:‘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是显能礼所礼皆无尽。
(2)颂称赞如来愿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此颂十大愿王中的第二大愿‘称赞如来’。初颂是明所赞境界的广大,次颂初二句明能赞无尽,第三句明能赞时长,末句明所说功德深妙。
‘深信’是能赞之因,因为普贤菩萨以甚深智慧,深信一粒微尘中,有佛刹极微尘数诸佛,而此众多如极微尘数诸佛,一一皆各处诸大菩萨所围绕的众会中,故说:‘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不但一粒尘中有佛刹极微尘数众多诸佛,而且于十方无尽法界尽碎为尘的众多微尘中,亦一一充满佛刹极微尘数佛。虽然,未能统计其确数,但在普贤菩萨的深心信解中,确信每一粒微尘中,皆充满极佛刹微尘数诸佛,故言:‘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由于普贤菩萨深信诸佛充满于尽虚空、遍法界中,所以能于每一佛前,‘各以一切音声海’,及‘普出无尽妙言辞’而且‘尽于未来一切劫’如是长久的时间,‘赞佛甚深功德海’。
前礼敬诸佛,虽然三业清净,但偏于身业;今称赞如来,亦三业清净,但偏于口业。音声海,妙言辞,是能赞之相,‘尽于未来一切劫’是能赞之时间,‘赞佛甚深功德海’,是所赞之人及其功德。
‘音声’言海,功德亦言海,显示能赞的音声与言辞,既美妙而且无尽,如海水之多。而所赞的佛功德,亦甚深广大如海,无法衡量,非在短暂时间中,可以赞完佛之功德;即使尽于未来一切劫,如斯无穷无尽的时间,亦无法称赞完毕佛的功德,正显示能赞、所赞皆无尽。
(3)颂广修供养愿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此三偈是重颂‘广修供养愿’。前二偈中的前七句,是说明供养具之多与胜,末句是正申供养。第三颂明能供之因,及所供之佛。‘华鬘伞盖’属色尘,‘伎乐’属声尘,‘涂香’‘末香’‘烧香’‘最胜香’皆属香尘,‘最胜衣服’属触尘,用种种香油作灯烛以供佛,是味尘,五尘供养,既胜且妙,堆积起来,一一皆如妙高聚。普贤菩萨说:我悉用来供养诸如来。
普贤菩萨之所以用如是最多,最胜,最妙的庄严具,供养十方诸佛,皆因‘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十方三世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中,皆充满极微尘数佛,是以凭借普贤行愿的威神之力,便能普遍供养,一切十方三世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中,所有极微尘数佛。此总显供养心胜,供养物胜,及供养境胜。至于供养之道,有事供养,有法供养。而供养之福田,有敬田,悲田、及恩田。前长行已详述,今谨略颂。
(4)颂忏悔业障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初句总标所忏的业,次句明造业之因,第三句指身语意是造业的根器,末句正申忏悔之意。六道众生,自无始来,迷真逐妄,追求五欲尘劳的享受,所造之业,恶多善少,今要忏悔的但忏恶业。此等恶业的形成,皆因众生内心积聚贪嗔痴等烦恼,而策动身口意,作杀盗淫等恶业,不但招致三恶道苦果,而且能障碍进修佛道。因此,不但‘昔往所造诸恶业’要忏悔,而能作恶业的身语意,及策动身语意的贪嗔痴等烦恼,亦要忏悔。故说:‘一切我今皆忏悔’。
由于至诚忏悔,烦恼不起,恶业不生,恒住于诸佛净戒,自然灭罪生福,积聚功德,疾证菩提。至于忏悔的方法及种类,前面长文中已详述,今谨略颂而已。
(5)颂随喜功德愿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此略颂随喜功德,初句明随喜六凡功德,次句明随喜二乘功德,第三句是随喜大乘佛及菩萨的功德,末句‘所有功德’四字,总括四圣六凡各各所有的功德。因为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无论圣凡,莫不皆有其所具功德,学佛人对于他人的功德,应该生随喜之心,歌颂赞叹,或给予赞助及鼓舞,令一切众生,速得成就圆满所有功德,或对已成就圆满所有功德的诸佛菩萨,称扬赞叹,故言:所有功德皆随喜,随喜功德,能除妒忌障。
(6)颂请转法轮愿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初二句明所劝请之境,广大殊胜;第三句明能劝请之人,末句明所请之事。‘世间灯’,是佛的德号,因为佛的智光如空中日月,亦如幽室明灯,无论众生根性大小,或处于无明暗室中的一切有情,悉皆普照无遗。十方世界所有最初成就菩提,觉悟成佛的世间灯,普贤菩萨,及修学普贤行愿的人,悉皆劝请一切诸佛,转无上法轮,以饶益众生,使诸众生,明白真理,止恶行善,共得解脱。
(7)颂请佛住世愿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佳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初句标所请之佛,及劝请的原因,次句明劝请的诚意,后二句说明请佛住世之目的。涅槃有四种,广如涅乐经说。今言涅槃,是指众生机尽,佛示现入灭,归于无相,名为涅槃。但若然有人劝请,仍可住世说法利生,如薪尽火灭时,如能及时加薪,火仍不息。普贤菩萨,为利益众生,故于诸佛欲示现入涅槃时,皆悉以最至诚之心,而劝请诸佛久住世间,经尘刹劫,使一切众生,皆得听闻佛法,获出世解脱之道,故言:‘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前三句总颂前七愿,后一句明回向。所修功德,若不回向,但得人天有漏福,或得二乘无漏果,必须回向众生,方证菩提。故今总以前七大行愿,所成就的善根功德,回向众生及佛道。
‘礼’指礼敬诸佛愿,‘赞’指称赞如来愿,‘供养福’指广修供养愿,‘诸佛住世转法轮’,是超颂请佛住世,及请转法轮愿,随喜忏悔诸善恨,是追颂随喜功德,及忏悔业障二愿,总以前七愿所修的一切善根,及所成就的一切功德,悉皆回向众生及佛道,即是回自向他,及回因向果。
(8)颂常随佛学愿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初二句总标示常随佛学愿,次三句正明随诸佛学,第六句明随学之因,第七句结成随学的心愿,末句说明常随佛学之目的。过去有无量诸佛,现在及未来,亦有无量诸佛。如来,天人师,皆佛之通称。天含多义:一天是昼义:因为天上昼长夜短故。二天是无愁义:因为天人常受快乐,无愁恼故。三天是明灯义:以天人身常光明,能破黑暗故。人亦含有多义:一人能多思虑,二人能破骄慢,三人之身口柔软。
佛能为天上人间的导师,虽然诸佛出世,九法界众生皆可得益,但三圣悟深,三涂迷重,阿修罗憍大,非主要机,唯天及人,能发菩提心,能修十善业,能证四果,甚至疾得菩提。是以诸佛出世,主要教化的对象,该是诸天及人,以是因缘,佛名天人师。
‘一切’诸佛,无不‘意乐皆圆满’,因此,‘我’普贤及一切修学普贤行愿的众生,应该发‘愿’,‘普’皆‘随’从‘三世’一切诸佛‘学’,希望‘速得成就大菩提’,而获得‘一切意乐皆圆满’。所以一切意乐皆圆满,是愿常随佛学的原因,‘速得成就大菩提’,是愿常随诸佛学之目的。此即是菩萨四弘誓愿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9)颂恒顺众生愿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此二偈是重颂恒顺众生愿,初颂标能益之人,次颂说明所起之愿,于初颂中,前二句明刹土庄严,后二句明主伴庄严。后一颂中,初句明所顺之众生,后三句明恒顺众生的利益。
恒顺众生的利益有四种:一离忧患,二常得安乐,三得正法利,四灭除烦恼。前长文中,曾详述恒顺众生的意义,今重颂略提而已。‘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是形容诸佛所居国土,既广大又清净美妙,是依报庄严。‘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佛每会说法,皆为广大群众所围绕,佛是主,众会是伴,即是主伴皆庄严。
‘十方所有诸众生’,指长文中所说三界六道中,四生五类众生,所谓:种种生类。普贤行愿恒顺十方所有诸众生之目的,是愿一切众生,远离现实生活中一切忧悲苦恼,种种过患,而常获得身心安稳快乐,进而获得诸佛甚深正法利,以灭除烦恼,使烦恼尽无余。即是菩萨四弘誓愿中:‘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10)颂普皆回向愿
1.别颂菩萨十愿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颂普皆回向愿,共有三十偈,其中别显菩萨十愿,是长文中没有的。前长文略,今颂文广,故多属孤起颂。回向众生,愿成佛道,非一生一世所能成办,地前菩萨尚有隔阴之迷,何况凡夫境界,若无愿力支持,岂能常行菩萨道,保持菩提心不失。因此,普贤菩萨于重颂普皆回向的大愿中,特加孤起颂,说明菩萨的十种别愿。
依十地经说:菩萨应发的十愿是:‘一供养,二受持,三转法轮,四修二利行,五成熟众生,六承事,七净土,八不离,九利益,十成正觉。今此二偈,是颂十地经所说菩萨十大愿中的第二种‘受持愿’。以其受持佛法,令正法久住于世,故亦名‘护法愿’。
佛道遥远,菩萨发心修菩萨行时,欲想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趣中,保持菩提心不失,先决条件,就是获得宿命智。否则,恐被隔阴所迷,为尘劳所蔽,无法继续进修菩提行。故言:‘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出家’,拣非在家修行。在家菩萨,固有其利生的方便,而出家菩萨的功德利益,又远非在家菩萨可比。所以佛在心地观经中,盛赞出家菩萨的功德殊胜,能远离在家种种过失。因为出家修行,受持佛的清净禁戒,能做到‘无垢无破无穿漏’。
‘垢’是污垢,垢染,今言无垢,即持戒清净,无诸垢秽污染。破是破坏,无破,即不破梵行。穿漏是譬喻,古之交通不方便,欲渡河海,必携带浮囊,如无穿漏,必可度过河流,抵达目的,否则浮囊穿漏,何止不能抵达目的,反被洪流淹殁。比喻出家受持佛戒,自然可以度生死海,登涅槃岸,若然犯戒,将永沉生死大海,无法出离。
今普贤菩萨劝导行者,发愿受持佛法,生生世世,常得宿命,常得出家修行,持戒清净,无垢,无破,无穿漏,自可常居人天胜族,成就自利,进而利他,能以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的语言,音声为其宣说佛法,故言:‘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这种境界,已经获得一切众生语言三昧了。
十地经言:‘愿受一切佛法轮,愿摄一切佛菩提,愿护一切诸佛教,愿持一切诸佛法’。今颂文‘我为菩提修行时’,即是十地经的摄菩提愿,‘一切趣中成宿命’,是十地经的受持佛法愿,‘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是十地经护诸佛教愿,‘天龙夜叉鸠槃……’等四句,能以一切音声语言为一切众生说法,即彼十地经所说:‘受持一切佛法轮’愿。
勤修清净波罗密,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导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此二偈是颂‘修二利愿’,即是十地经菩萨十大愿中的第四修行二利愿。初二句是标诸行体,次二句是明业行用,后四句正明诸行相。‘勤修’,显然是精勤修学,拣非懈怠。菩萨能精勤修学,诸清净波罗密,必能成就菩提心而不忘失。否则,退失菩提心,而修诸善业,亦成魔业,岂可不慎?
梵语波罗密,译名到彼岸,彼岸对此岸言,此岸是生死,是烦恼;彼岸是涅槃,是菩提。众生因无正智力,不发菩提心,不修菩萨行,故住生死此岸,溺烦恼流,起惑造业,轮转六道,为四魔所缠,不得自在。今菩萨乘般若智,照见五蕴皆空,修无相行,不失菩提心,故能离生死岸,度烦恼流,到达涅槃的彼岸。自然能灭除昔日的烦恼障垢,而成就一切妙行。
大智度论言:到彼岸有三义,一以生死为此岸,菩提为彼岸;一切如来,无不从生死此岸,到达菩提彼岸,此约果法言。二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是约心法言。三以六蔽为此岸,六度为彼岸,是约修行解释。
要由此岸到达彼岸,必须具足七种最胜之法:一安住最胜:是安住于菩萨种性中。二依止最胜:是依止菩提心,永不忘失。三意乐最胜:是乐意悲愍一切众生。四专业最胜:是具足一切菩萨,饶益众生的事业。五巧便最胜:要以无相,善巧摄受一切众生。六回向最胜:是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能解脱二障,不为所缠。具足此七种最胜法,即是清净波罗蜜。既能‘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退失菩提心’,自然可以‘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一切妙行’,指十种波罗密,十种波罗密,能度世间十蔽,究竟登涅槃彼岸,故名妙行。十波罗密是:
一布施波罗密:运心广大名布,辍已惠人名施。施有三种,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以私人财产,无论是外财或内财,对凡有所求者,无不施与,名财施;见有众生,受种种忧恼恐怖,菩萨悲闵同情,方便救脱,令得安稳,名无畏施;以佛法真理,为人演说,名法施。
二持戒波罗密:防非止恶,名之为戒,于戒不犯,名之为持。戒有在家优婆塞,优婆夷戒,有出家比丘、比丘尼戒,有菩萨三聚净戒。菩萨能断一切恶法,名摄律仪戒。能修一切善,名摄善法戒。能利益一切有情,名饶益有情戒。由摄律仪戒,建立菩萨行;由摄善法戒,广集佛法;由饶益有情戒,广度众生。
三忍辱波罗密:他人无理加害,名之为辱,能安然忍受名为忍,可分为三,一耐怨害忍:由大悲心,不舍有情,于怨害自己的人,能忍受不嗔。二安受苦忍:菩萨修行办道时,若遇寒暑饥渴等苦逼迫,能安住忍受,不生退屈之心。三谛察法忍:是运用智慧,审察谛观一切诸法,原无生灭,而得无生法忍。由于了达诸法无生,自然忍受外来一切怨害,以及内在身心之苦恼,故谛察法忍,是前二种忍之所依,前二忍依此忍而得处之泰然。
四精进波罗密:专心无杂谓之精,勇往向前名进。精进亦有三种:一名被甲精进,菩萨被精进甲,积极进修菩提行,降伏四魔,犹如猛将身被甲胄,能摧怨敌无退屈心。二摄善精进,菩萨修习善法,进取无倦。三利乐有情精进,对弘法利生之事,不生疲怠厌倦之心。
五静虑波罗密:以其摄心不乱,专注一境亦名定。有三种,一名安住静虑,是心住定境,轻安悦愉,受用法乐,心无怠倦。二引发静虑,依此定境,能引发六种神通,诸所思事,皆得成就。三办事静虑,依此定境,能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如以定力,止息饥馑等灾害。
六般若波罗密:译名智慧到彼岸,能通达诸法,决断无疑名智,能断惑证真,与实相理相应名慧。此亦有三,一生空无分别慧:以般若智,照见五蕴皆空,四大无我,而证我空之理。二法空无分别智:知诸法缘起性空,而证法空之理。三俱空无分别慧:是能证人空法空,令我法二执不起的智慧。
七方便波罗密:善巧摄化众生,能离过止非,应变自在名为方便。有回向方便,及救济方便二种,回向方便,是以前六度所积集的善根功德,回向佛道,属般若德。救济方便,是善巧救济,众生苦恼,属大悲行。
八愿波罗密:意向欲乐谓之愿,有求菩提愿,及利乐众生愿,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弘颇,亦即是菩萨的四弘誓愿,四事圆满究竟,名愿波罗密。
九力波罗密:能堪重任,不生退屈谓之力。有三种,能思考决择,可作、不可作等,名思择力;能修习一切苦行,不退不屈,名修习力;能起神通变化,降魔制敌,是变化力。
十智波罗密:善能通达了知一切诸法名智,有无相行智,受用法乐智,及成熟有情智三种。由前般若深达实相,无住生心,离相布施,是无相行智。由修前六度而成就此智,亦由此智策修前六度,运行自在,名受用法乐智。由此智明了布施、持戒、忍辱、等波罗密,可饶益有情,而精进不懈,名成熟有情智。
此智与前般若不同之处,是般若观空,而智照有。实则由于般若波罗密,而开出方便、愿、力、智等四度,故般若是根本智,由根本智证理,而生后得智,便能生方便善巧,以及愿力智等,以助修前六度。
别行疏言:‘方便善巧,助施等三,愿助精进,力助静虑,智助般若。’菩萨修此十波密,使二利究竟,到达涅槃彼岸,可度生死苦海,越烦恼暴流,故又名度。以十度可度十蔽故,如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方便度耽滞,大愿度退屈,大力度怯劣,大智度昧事。能以十波罗密,灭除众生心中十蔽,成就一切功德,故言:‘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以下四句,是明行相,前二句是法,后二句是喻。惑业及魔境,是世间行,解脱,是出世间行。莲华喻世道解脱,日月喻出世解脱。莲华生于污泥而不染,出于清水而不沾,喻修菩萨道,以十度度十蔽,灭诸烦恼障垢,成就清净波罗密一切妙行,证诸法性空,不执著于有,故能于世间惑业魔境道中得解脱,如莲华之清净无染。菩萨虽然不执著于有,但亦不滞于空,而能入俗利生,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如日月不住于空。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此颂成熟众生愿,是十地经菩萨十大愿中第五种大愿,初句令一切众生得离苦,是大悲心;次句愿平等施与一切众生乐,是大慈心。第三句‘如是经于刹尘劫’,是竖穷三世,即时间无尽,‘十方利益恒无尽’,是横遍十方,即空间无尽。‘诸众生’,包括三界六道,四生五类,‘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正显弘愿无尽,‘恒修普贤广大行’是因,‘圆满无上大菩提’,是果,故后一颂是总结长时间所成就之因果。
佛教教化众生的程序有三:一是未种善根者令种,二是已种善根令其成熟,三是善根成熟者令得解脱。今菩萨本乎慈悲心,平等教化众生,拔苦与乐,非限于一时或一处,而是尽虚空,遍法界,平等随顺救度十方三世,所有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令种,已种善根者令成熟,善根已成熟者,令得解脱,如是于无限时间及空间中,成熟有情,广修普贤胜行之因,证无上菩提之果,故言:‘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此二偈是颂不离愿,即十地经菩萨十大愿中的第八种愿,愿生生世世,不离诸佛,菩萨及一切善知识。凡能助长道业,有益身心的皆名善知识,是以乞取头目手足的恶众生,亦为成就布施忍辱诸波罗密的善知识。
华严经言:‘善知识者,长诸善根,譬喻灵山,长诸药草。善知识者,是佛法器,譬如大海,吞纳众流。善知识者,是功德净法生处,譬喻大海,出生众宝。善知识者,能净菩提心,譬喻猛火,能炼真金。善知识者,出过世法,譬喻须弥,出于大海。善知识者,不乐世法,譬喻莲华,不著于水。善知识者,不受诸恶,譬喻大海,不宿死尸。善知识者,增长白法,譬喻日月,色光圆明。善知识者,照明法界,譬喻盛日,照四天下。善知识者,长菩萨身,譬如父母,养育儿子。善男子,以要言之,菩萨摩诃萨,若能随顺善知识教,得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功德等。’
因为亲近善知识,有以上种种利益功德,所以菩萨应发愿与一切善知识,于一切时,一切处,皆共同集会,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共同分担弘法利生的工作,共同修学菩萨的一切行愿。特别是所有开示,使自己在修行过程中,获得利益的善知识,或为我开显指示修学普贤菩萨,十大愿行的善知识,更愿常与我共同集会,且‘于我常生欢喜心’。
人与人之间相处,能做到彼此互相容忍,互相赞美,互相悦愉,实在不易。所谓:‘日久生厌’,总不肯容忍对方之短,发掘对方所长;反而吹毛求疵,恶意批评。关系如此恶劣,如何同行、同愿、同修学?又如何共同担当如来的家业,完成弘法利生的任务?是以普贤菩萨劝导初发心菩萨,发愿常亲近善知识,恒不舍离,且设法令善知识‘于我常生欢喜心’,不致日久生厌,默然摈之。故言:‘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此是普皆回向十大别愿中第五供养愿,亦即是十地经中所说,菩萨十愿中的第一供养愿。供养而言广大,其义有六:‘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是福田大。‘于彼常兴广大供’,是供具大。‘尽未来劫无疲厌’,是供养心大。‘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是正行大。‘究竟清净普贤道’。其中清净二字是因大。普贤道三字是功德大。因普贤菩萨所修的佛道,已达究竟圆满,而获最胜功德故,‘尽未来劫常修习’,是时大。
修学普贤行愿的菩萨,除愿常见佛及其弟子,而兴广大供养,常以华香灯涂果乐种种财物供养三宝外,更愿修持诸佛微妙法门,学佛所学,行佛所行,以般若智光,显示一切菩提行,以清净三业,实践普贤行愿,以法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尽未来际,永远勤勤恳恳,无穷无尽的修习,永不疲厌,故言:‘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学’。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此颂普皆回向十大别愿中的第六利益愿,亦是十地经菩萨十大愿中的第九利益愿。菩萨修菩提行时,愿于一切时、一切处、恒作利益众生的事业,永无止息,从不空过,故又名‘三业不空愿’。
初偈中前三句,是不空因,后一句,是不空果。‘诸有’,指三界二十五有(欲界四恶趣、四洲六欲天、色界四禅天、及初禅天中之大梵天,四禅天中的净居天与无想天,无色界四空处),菩萨历劫修行,于三界二十五有中受生,常福慧双修,或定慧均等,或修种种方便,利益众生的法门,或修八解脱等,结果,‘获诸无尽功德藏’。
‘无尽功德藏’是:暂见身,则必得佛之法身;暂闻音,必得实智慧;才生净信,必永断烦恼,故名无尽功德藏。如华严经出现品中说:‘譬如雪山,有药王树,名曰善见。若有见者,眼得清净;若有闻者,耳得清净;若有嗅者,鼻得清净;若有尝者,舌得清净;若有触者,身得清净;若有众生,取彼土地,亦能作为除病利益。佛子,如来、应正等觉,无上药王,亦复如足,能作一切饶益众生,若有得见如来色身,眼得清净;若有得闻如来名号,耳得清净;若有得嗅如来戒香,鼻得清净;若得得尝如来法味,舌得清净;具广长舌,解语言法;若得触如来光者,身得清净;究竟获得无上法身,若于如来生忆念者,则得念佛三昧清净。若有众生供养如来,所经土地及塔庙者,亦具善根,灭除一切诸烦恼患,得贤圣乐。佛子,我今告汝,设有众生,见闻于佛,业障缠覆,不生信乐,亦种善根,无空过者,乃至究竟入于涅槃’,是名无尽功德藏。
次偈是说明利益众生的时及处,菩萨愿于一切时,一切处,皆能见佛闻法修行,事实上无论任何时处,无不皆有佛。‘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是说明于一粒微尘中,充满像极微尘数众多的佛刹土,而每一个佛刹土,皆有不可说不可说极微尘数如是众多难以思量的诸佛,众多诸佛,一一皆处众会中,为广大会众之围绕,为广大会众开演菩提妙行。
‘我见’,指普贤菩萨及修学普贤行愿的人,于一切时处,皆恒见无数难思众多诸佛,演说菩提道,皆愿参与一一佛处众会,皆愿闻法修行,三业精进,广修福慧,利益众生,以达到利益众生的愿望,故言‘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法轮,我深智力普能入。
此三偈是颂普皆回向别十愿中,第十转法轮愿,亦即是十地经菩萨十大愿中第三愿。法指诸佛的正法,轮是譬喻,车轮,有回转及摧辗二义,佛说法能回转众生舍恶向善,能摧破众生烦恼惑业,是名转法轮。初偈颂是说明转法轮之处,次偈颂说明能转法轮的圆音,后一偈颂中,初句明能转法轮之人,次句明转法轮之语,第三句明所转的法轮,末句是能摄方便。
颂中共有七个‘海’字,皆是形容词,用以形容时,处、佛、音、及辩才语言皆无尽,如海之深广无尽。
‘普尽十方诸刹海’,是形容十方世界空间中,有无量无边众多佛刹土,是国土无尽。
‘一一毛端三世海’,是形容一一极小之毛端,皆经三世的时间,是显时间无尽。意思是说:十方空间所有的佛世界国土,无穷无尽,而无穷无尽的佛刹海中,诸佛亦无穷无尽,而无穷无尽诸佛的一一毛端,皆经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可知时间亦无穷无尽。今普贤菩萨,于无量无边的空间,无量无数的诸佛处,及无穷无尽的时间中,普遍修学一切菩萨行,而经无量无边劫海,故言:‘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诸佛如来,凡有所说皆契理契机,真实不虚,故言:‘一切如来语清净’。如来所说不仅清净,且于一言中,具备众多的音声海,十方众生,种种不同的语言,尽括在佛一音声中,故佛以一音演说法,能随顺一切众生的意乐而了解得益。如华严经言:‘一切众生语言法,一音演说尽无余’。又如维摩经所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起信论亦言:‘圆音一演,异类等解’。佛不但一音圆具众音,且一一音声,皆具四无碍辩,能断众疑,令得慧解,故言:‘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是明说能转法轮之人,过去一切佛,现在一切佛,未来一切佛,皆于彼十方无尽佛刹中,发出无尽的语言,相续不断,据真如理,称性而说,故言:‘恒转理趣妙法轮’。
诸佛所转诠受妙理的法轮,非一般凡夫或小乘根智的人所能理解,故我等应发愿修学普贤行愿,求得高深的智慧,凭借愿王威力深心信解,自可‘普能入’诸佛所转的微妙理趣法轮。‘深智’是能入,‘无边刹海’是所入,以甚深的智慧,深入无边刹海,随从无量诸佛,尽未来际,转妙法轮,利益众生,故言:‘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此二偈颂是说明普皆回向十大别愿中,第八净土愿,亦是十地经菩萨十大愿中,第十净土愿,虽然颂文无净土之言,但实含有七种净义:
一同体净:即念劫同体,虽然一念与一劫,其时差距离极远,但念劫之性,同一无二,普贤菩萨已证入诸法体性,能念劫互融。故言:‘我能深入于未来’。并且尽未来所有一切劫数的长时间,摄在一念中,不但念劫如是,即使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有一切劫。亦可尽摄在一念中。‘我’普贤能于一念之间,便可尽入三世所有一切劫中,同时摄一切劫入于一念,故言:‘为一念际我皆入’。此即是华严经所说:‘劫念相摄’,劫念时差,虽长短悬殊,但皆无自性,其性同一空寂,是以念劫互融,打成一片,能于三世一念中,净佛国土。
二自在净:由于证入诸法体性本同,故能于一念中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人师子是佛通称,普贤菩萨能‘普尽十方诸刹海’,经‘一一毛端三世海’,深入诸佛所转的妙法轮,证得法性,念劫圆融,故能普见三世法身真佛,能统摄一切佛国土,自在无碍,名自在净。
三因净:因净有二,一是生因,指六度万行等妙行,是入佛境界的生因,如维摩经说:‘布施是菩萨净土……’等,以六度万行功德庄严佛土,故名因净,二是依因,又有二,一以大圆镜智净识为土所依,是自受用土,二以后得智通慧为土所依,是他受用土,二皆佛境界,佛境界即净土,亦即是相净。
四果净:果净有二:一所生果,由无漏净识所生起的自受用土,略则含在佛境界中,广则影在后颂承事愿中。二示现果,由于净因净果,应众生机,示现应化身土,普贤菩萨于一念中,普见三世法身佛,常入佛境界,能常入佛境界即是净土。
五受用净:佛自受用土离过成德,颂文中:‘如幻解脱’是离过,‘威力’是成德,‘如幻解脱及威力’即离众过,能解脱种种烦恼束缚,成就种种功德的清净受用境界,故名受用净。
六眷属净:亦即是住处众生净,依十地经,在此品有‘眷属’二字,眷属净即住处众生净。
七相净:相指佛境界,摄在果净中,‘境界’二字。以此二颂具前七种净义,因此名净土愿。
太虚大师说:‘一念中想到过去无量世界,了了如在目前,一念中想到未来无量世界,亦了了如在目前,但脱离现在一念,并无过去未来,故过去未来无实,依现在一念。此现在一念,缘过去未来无数劫而其前后次第不乱,故曰:一念遍入三世,入如幻解脱威力之佛境界,即佛净土也。’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此二偈颂是说明普皆回向十大别愿中,第九种承事愿,即十地经菩萨十愿中,第六愿。前净土愿中说:念劫圆融互摄,今承事愿中,说尘刹互容无碍。
初颂明承事之处,‘于一毛端’所占极微小的空间中,能够出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有一切清净庄严的佛刹,且毛端不止于一二,而是像十方极微尘数国土,尽碎为尘,一尘一毛端之多,于如是众多毛端中,所有十方三世佛刹土,普贤菩萨悉皆能深入,到每一佛刹土中去,广修六度万行,使所有佛国土更清净,更庄严。故言:‘我皆深入而严净。’
‘深入’有智深入,及身深入二种。普贤菩萨,若智若身,皆能深入十方尘刹,严净国土,亲近承事,供养诸佛。‘三世庄严刹’是一切相,‘十方尘刹诸毛端’是无量相。一切相,无量相,皆不离诸法实相,以其同一实相,故能大小相容,一多无碍,即华严经所说:事事无碍境界。
‘所有未来照世灯’,诸佛出世以智慧光明,照耀世间,作为一切众生,黑夜中的明灯,故名照世灯。
‘成道转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是说未来诸佛八相成道,‘我皆往诣而亲近’,是明能承事之人。以能承事之人,亲近供养承事诸佛,故名承事愿。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此三偈是说明普皆回向十大别愿中的第十速成正觉愿,亦是十地经菩萨十愿中第十愿。平常说佛有十力,今于十力中开为十二力,前九力是明七种业用,后三力是结因成果,共成十业,以显佛业力功德殊胜。
‘速疾周遍神通力’,是佛之自在业,以法智神足等神通力,变化自在,能于极短时间中,迅速而又周遍于十方世界,广作佛事,运行无阻,名自在业。
‘普门遍入大乘力’,是正觉业,修习大乘佛法,能不离毛端,而于十方世界,八相成道,故名‘普门’,以大乘称理,互相即入,故言‘遍入’,大乘佛法,目的在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故名正觉业。
‘智行普修功德力’等三句,是说实谛业,菩萨以智慧力,普修无量法门,解行并进,内满功德,故言:‘智行普修功德力’,是实智证理;复以大慈悲力,为众生说法,慈威兼施,普荫有情,故言:‘威神普覆大慈力’,是权智鉴机。菩萨自利兼他,令自他皆得离障,故言:‘遍净’,二利究竟,智圆福满,名庄严。以福慧二严的福德力,说实谛理,饶益众生,名说实谛业。
‘无著无依智慧力’,是证教化业,菩萨以菩提智,契涅槃理,此理无著无依,说此亲自所证无著无依之埋,令众生了解生信,名证教化业。
‘定慧方便威神力’,是种种说法业,菩萨具足定力、慧力、方便力、及威神力,能以一音演说法,普令一切众生,信解欢喜,名种种说法业。
‘普能积集菩提力’,是不断佛种业,菩萨自己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亦令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积集菩提资粮,续佛慧命,令佛种不断,故名不断佛种业。
‘清净一切善业力’,是法轮复住业,佛内证实智,能使一切善业清净,但为度生,复示现种种清净善业,为众生转法轮,教示利喜,从实施权,名复住,令诸众生,成就种种善根,名法轮复住业。
‘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此三句是结成果,亦即摧灭烦恼业,降诸魔怨业,及普圆胜因业。意谓菩萨将成正觉时,内则运用一念相应智,摧毁灭尽心中所有粗细烦恼,外则降伏一切魔军,圆满普贤行愿诸行力,而得成正觉。
2.结颂菩萨十愿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此三颂是总结普皆回向中,别说菩萨十大愿,由于称性所起诸愿,其境界深广无涯,如大海之深不可测,故一一皆以海而形容之。
‘普能严净诸刹海’,是结第八净土愿,菩萨能遍庄严清净十方三世一切极微尘数佛刹,令所有佛刹,皆成净土。
‘解脱一切众生海’,是结前第三成熟众生愿,即愿成熟一切众生,令诸众生,皆得解脱。
‘善能分别诸法海’,是结前第十转法轮愿,意是愿以智慧,善巧分别一切诸法,善恶,邪正,因果等,令诸众生,辨别善恶和邪正,明因果,由有漏业,进修无漏法等。
‘能甚深入智慧海’,是结前第一受持愿,若能受持一切如来正法,深入经藏,必得智慧如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是结前第二修行二利愿,菩萨广修自利利他诸行,不生执著,无住生心,离相布施,不著于有,不住于空,以解脱世间一切惑业与魔境,使二行清净。
‘圆满一切诸愿海’,是结前第六利益愿,利益众生,是一切菩萨的职责,亦是一切菩萨的志愿;为圆满利益众生的志愿,应尽未来际,修无量苦行,以成就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是结第五供养,及第九亲近承事愿,亲近诸佛时,自当供养承事。
‘修行无倦经劫海’,是结前第四不离愿,菩萨自愿于一切时,一切处,亲近诸佛菩萨,及诸善知识,与诸善知识,同愿同行同修学,精进不懈,无有疲倦,永不舍离。
‘三世一切诸如来’,以下四句,是结成第十速成正觉愿。‘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是明修因圆满,‘以普贤行愿悟菩提’,是明所证正觉圆满果。
3.颂归二圣功德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自此以下共有五颂,是结归二圣。二圣,指文殊及普贤。大意是说:欲想完成普贤胜行,必须具有文殊的大智,以智解理,依解起信,因信发愿,因愿立行。是以普贤胜行的完成,当归功于文殊的大智。
普贤固然真身遍法界,为一切如来的长子;而文殊智慧最胜,位居究竟,周遍十方三世,为诸佛母。今在福城东,庄严幢,娑罗林中,以般若智,启导六千比丘发菩提心已,又开导善财童子,使发菩提心,遍访善知识,寻求大乘解脱道,最后参礼普贤菩萨,依普贤清净行,成就清净愿,然发愿目的,在于成就菩提行。故此以下共有五偈,所说无非是依文殊之胜解,而学普贤的胜行,故名结归二圣。
长子,即是父母的第一个儿子,在佛经说,佛子可分为嫡子和庶子,嫡子指大乘菩萨,庶子是二乘圣人,而众多菩萨嫡子中,有资格被称为长子的,是一切菩萨的上首,今颂文说:‘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普贤菩萨不但是释尊座下的长子,而且是十方一切如来座下的长子,主要原因是:普贤行愿是一切行门中的最胜行,究竟圆满普贤行愿,即成正觉,如世间人的儿子,能继承父业,又犹如国王的长子,能继承王位一样。
金刚瑜伽顶经言:‘普贤真身遍法界,能为世间自在主,无始无终无生灭,性相常住等虚空’。无始即是长义,不舍因行,故名佛子。
‘我今回向诸善根’。善根,通指前十大愿王所积集的一切善根,十大愿王是由智慧而生信生解,然后立愿起行,属于智慧的行愿,因名‘诸智行’。‘同彼’指一切如来的长子,即是普贤菩萨。意思是:我等发心修学普贤行愿,愿将过去所积聚的一切善根功德,悉皆回向于普贤菩萨的大行大愿中,并愿自己所有诸智慧,诸行愿,悉皆同彼普贤菩萨一样。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不但愿自己身口意三业恒常保持清净,即使是自己所修的一切行愿,及自己所到的一切刹土,亦恒常保持清净,直至成佛所居国土,亦复清净。
如是智慧,是指前所说甚深智慧,凡是具足甚深智慧的人,皆可号称普贤,然则我愿与普贤菩萨一样,具足甚深智慧,具足清净三业,具足清净诸行及清净国土,当我一切与彼普贤菩萨同等时,我就可以被号称为普贤,故言:‘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此三偈颂是双同二圣。因为文殊表解,普贤表行,以能行故言:‘我为遍净普贤行’;以能解故言:‘文殊师利诸大愿’。普贤菩萨说:凡是发心修菩萨道的我等行者,不但愿普遍修持普贤的种种大行,亦愿普遍实践文殊的种种大愿,并且使所修的大行及所实践的大愿,悉皆圆满无缺,犹如彼普贤、文殊二圣的事业,同等无余,同时经未来际,永劫修行,不生疲倦,故言:‘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既发心愿修持普贤的大行,及文殊的大愿,则我所修行的法门,应该无有限量。由于所修的法门无量,所获得的功德,当然亦无限量,故言:‘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
由于修无量法门,得无量功德,当然要安住于无量无边所修诸行中,全心全意,继续进修,不使中断。于其中间,所得到的神通境界,自己能了达确知无疑,故言:‘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文殊师利勇猛智’以下四句,正是结归二圣。因为在一真法界中,就能起诸法义边说,名为普贤;在能照法界义边说,名为文殊。普贤当法门是所入,文殊当般若门是能入;普贤三昧自在,文殊般若自在;普贤明广大义,文殊显甚深义,二皆不离智慧,般若之智利如金刚,故言:‘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之行能断惑降魔,故言:‘普贤慧行亦复然’。是以修学菩萨道,必须依文殊的智慧胜解,以求普贤的广大胜行。以普贤的殊胜行,发掘文殊甚深的智慧;以文殊甚深的智慧,推动普贤广大无尽的行愿,使解行相扶,智愿合一。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是将过去在菩提道上修行的过程中,所积集的一切善根功德,悉皆回向于普贤文殊二大士,以期随彼二大士所修习的一切法门而修学,常修学二大士的大智与大行。其实,初发心的菩萨,不但要学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更要学弥勒的大慈,观音的大悲,以及地藏的大愿,不过此经是华严经之一品,华严经是说华严三圣的境界,因此,特别推荐初发心菩萨,要学文殊普贤二大圣的大智大行而已,今此颂文,正是结归二圣。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此颂结归回向:‘如是最胜诸大愿’,通指前文所说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以及孤起颂中,特别显示的菩萨十大愿,二皆属于最胜之愿,故为‘三世诸佛所称叹’,是值得每个学习大乘佛法的人修学,但修学如是最胜诸大愿,所得的功德,不应据为一己所有,应该毫无保留的回向一切众生,回向菩提,以及回向实际真理,其目的是为得到普贤菩萨所有的一切殊胜行,以及所得的一切殊胜功德,故言:‘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二)颂显行愿功德
(1)超颂极乐果胜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以下共有十二偈颂,都是显示本经所说行愿的功德殊胜。今此四颂,是超颂极乐果胜。以普贤胜行之因,不导生华藏而导生极乐,其原因有四:一弥陀愿重,偏愿接引娑婆世界苦恼众生。二虽十方佛土皆妙,但初发心者无所依凭,故方便引归极乐,使众心归一。三极乐不离华藏,亦华严世界之一,故导归极乐世界,等如导归华藏。四阿弥陀佛,即是本师,如密宗说:阿弥陀佛是大日如来五智之妙观察智所现,是以密宗在大日如来外,不说阿弥陀佛成佛因果。
普通人临命终时,诸多牵挂,万般无奈,加以孝子贤孙哭哭啼啼,更不能放下,欲生西方,真是障碍重重,谈何容易。何况一生所作善恶业因,于临命终时,悉皆现前,一口气不来,便被业所牵,轮转六道。今修持普贤十大愿王的人,临命终时,愿王相随,能‘尽除一切诸障碍’,得‘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一生极乐,助缘殊胜,不但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且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很快就能修学圆满,成就此十大愿行,故说:‘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当二利究竟,‘一切圆满尽无余’时,便可以进而‘利乐一切众生界’,到十方世界去广修菩萨行,广利诸众生,或回到娑婆世界来,巧把尘劳作佛事,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彼佛众会咸清净’,是指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处于清净海会诸大菩萨围绕中,‘我时于胜莲华生’,即是上品上生,‘亲睹如来无量光’,即是亲见阿弥陀佛。‘现前授我菩提记’,是蒙佛授记。‘蒙彼’阿弥陀‘如来’为我‘授记已’,就可以‘化身无数百俱胝’,‘俱胝’译言亿,即一千万,‘无数百俱胝’,即是化成无量无数的身,加上广大无边的智慧力量,周遍到十方世界,普遍利益一切众生界,使一切众生咸皆离苦得乐,故言:‘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正是显示极乐果胜。
(2)结颂行愿无尽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通则总括本经所说,普贤菩萨十大行愿,即是十大愿王;别则指普皆回向中,统摄一切菩萨行的十种别愿。若总若别,皆愿力无尽。即使‘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我此行愿亦无尽。何况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不可穷尽,所以我此普贤行愿,是究竟永恒无有穷尽。故说:‘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3)追颂校量功德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此八句是追颂校量闻经功德,前长文中说: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虽大,但不及一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之一。今颂文说:假使有人以堆满十方所有一切无量无边刹土如是众多又庄严,又珍贵的众宝,来供养一切如来,又以最胜安乐施于人天,并且经过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的长时间,其所得功德,自然是非想像可及,更非算数臂喻可尽,故言:‘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最胜安乐施人天,经一切刹微尘劫’。
但假若有人,能于此普贤菩萨所说的最极殊胜的十大愿王,偶然得闻,一经于耳,即能对此十大显王,生起清净信心,并进而如法修行,实践此十大愿王,以求实现众所渴仰的佛果菩提,则其人所获得的殊胜功德,实过于彼前以众宝供养诸佛,及以最胜安乐,施于一切众生的人,可见愿王功德殊胜无比。
(4)追颂诸行胜德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以下五偈,是追颂增上等五果胜德。善知识能为修道的增上缘,反之,恶知识则为障道因缘,亦即是恶增上缘,如涅槃经德王品言:‘菩萨摩诃萨,观于恶象及恶知识,等无有二,何以故?俱坏身故。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心无恐怖,于恶知识,生畏惧心。何以故?是恶象等,唯能坏身,不能坏心;恶知识者,二俱坏故。是恶象等,唯坏一身,恶知识坏无量身,无众善心。是恶象等,能破坏不净臭身;恶知识,能坏净身及净心。是恶象等,能壤肉身;恶知识者,坏于法身。为恶象杀,不至三恶道;为恶友杀,必至恶趣。是恶象等,但为身怨;恶知识者,为善法怨。是故菩萨,当远离恶知识。’
恶知识,既然是为患无穷,凡是修行人,必当远离。今因得闻十大愿王,并对十大愿王起信心,受持读诵,即可以常远离恶知识,摆脱恶友牵连,摆脱恶劣环境困扰,不致误入歧途,不致障碍进德修业,是以善根增长,恶业消灭,不但永离一切诸恶道,且临命终时,获得上品上生,迅速面见如来无量光。无量光如来,即是阿弥陀佛。古人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在阿弥陀佛及诸大菩萨教化下,在与诸上善人聚会中,很快开发本具智慧,迅即具足普贤菩萨最胜的行愿,正是增上缘最胜。
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
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此四句追颂等流果胜。人的寿命,皆随各人宿业所感,长短不一,此中言:‘胜寿命’,非关寿命之长短,而是以能修胜行,不虚度岁月,不浪费生命为胜。否则,恣情纵欲,荒废善行,恶业转增,将招致苦果无量,即是百岁亦非胜寿命。
法句经言:‘人寿百岁,悭贪逾盛;不如一日,割舍财色。人寿百岁,乐不持戒;不如一日,净心守戒。人寿百岁,多忿不忍;不如一日,念喜不嗔。人寿百岁,怠惰不勤;不如一日,策励身心。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人寿百岁,不生一智;不如一日,慧性聪利。’故知人的寿命是否殊胜,不是在于人寿的长短,而是视其能否把握有限的生命,作无限利益众生的事业而定。今此人由闻愿王,即信解受持的功德,不堕恶道,而且世世生生,善来人中生,借假修真,不虚度岁月,故说:‘此人善得胜寿命’。此胜寿命之人,不久当可以成就如彼普贤菩萨的种种胜行。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行,一念速疾皆消灭。
此四句追颂离系果胜。‘五无间’罪,是一切恶业之极恶,一切众生由无智慧力,愚痴暗蔽,不明真理,不知邪正,不辨是非,狎近恶友,作极恶之重罪,将堕无间地狱受苦。今幸遇佛法,得闻信受持读诵此普贤大愿王,即于刹那一念中,速疾皆得消灭五无间业。远离恶业的系缚,故言:‘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是离系果殊胜。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
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初两句是颂异熟果胜,后两句是颂士用果胜。因信解受持愿王功德,此人不独善来人中生,且生于名门贵族积善之家,五官端正,相好庄严。相好庄严是外在美,智慧庄严是内在美。内外皆美的异熟果,是由读诵受持愿王的功德而生。
由于发心信受读诵普贤愿王,凭借愿王威神之力,不但诸魔外道不能摧害,反而能摧毁诸魔外道,应受三界众生的供养,如土大夫所发生的力用,故名士用果胜。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法轮,普利一切诸含识。
此四句是颂究竟果胜,长行文中,但说五果,今颂文孤起颂究竟果,实则,能得前五果之人,结果当然成就佛果菩提。如释尊未成佛前,示现苦行六年,又示现知非究竟,而离苦行林,往尼运河沐浴,复受善生牧女供养,气力平复,即诣菩提树下,降诸魔怨,然后夜睹明星,成等正觉。
佛于最初三七日,转华严法轮后,便隐实施权,往鹿野苑为五比丘等,三转十二行四谛法轮,继而说阿含、说方等、说般若、最后说法华涅槃,舍权归实,开籎显本,普令众生,回小向大,觉悟成佛,故言:‘普利一切诸含识’。
‘诸含识’指一切有情言,咸令有情,共成佛道,正是究竟果胜。今此偶然听闻普贤愿王的人,便能生起信心,并且实行受持读诵十大愿王,所以能速诣菩提大树王,坐道场,降魔军,成正觉,转法轮,度众生,是以能‘普利一切诸含识’。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初二句是颂前诸行,后二句颂显胜益,诸行,包括前长文中所说,听闻,信,乐,受持,读诵,书写,及演说等,于诸行中,或具足众行,或仅能受持一二,其所获功德,诚非一般人心之可思,口之可议,唯有佛与佛能知,结果:‘决定获胜菩提道’,是说明自利功德。
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此颂利他功德。假若有人读诵此普贤愿王,不要说其全部所得功德,但说其少分善根功德,即此‘一念’生信受持愿王的少分善根,便可以具足‘一切’善根,‘悉皆圆’满一切功德。于一切善根功德中,特别是‘成就众生’,是普贤行者的‘清净愿’,因为受持普贤行愿的人,发菩提心,趣向佛道,目的是在成熟众生,利益众生,故凡能完成‘成就众生清净愿’的行者,便能于一念受持之间,即可成就圆满一切功德。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此颂结成回向。前二句是能回向,后二句是所回向,意思是:‘我此’所修的‘普贤’十大愿王的‘殊胜行’,所积集无量‘无边’殊‘胜’的‘福’报及功德,悉‘皆回向’一切众生,‘普愿沉溺’于三界六道生死轮回中‘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即是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
尔时,普贤菩萨摩词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善财童子踊跃无量;一切菩萨皆大欢喜,如来赞言:善哉!善哉!
以下流通分,可分为三段。一是如来赞善,二是指所说法,三是时众受持。今初段文是如来赞善。此四十卷华严经发起时,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大庄严阁中,与普贤文殊,及从普贤行愿所生诸大菩萨,诸大声闻俱。时佛因知诸大菩萨,心中渴求大乘妙法,而入于如来师子频申三昧,不但令庄严阁,忽然高广严丽,遍周法界,众宝严饰;同时令逝多林广增无限,与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世界其量正等,一切妙宝间错庄严,十方佛刹诸大菩萨,悉来集会,各持众宝,围绕恭敬,供养释迦牟尼佛。
当时普贤菩萨,观一切菩萨集会,欲为开发如来最上师子频申三昧故,而为诸大菩萨演说师子频申三昧神通境界,而佛安住于三昧中,亦于眉间白毫相中,放大光明,普照法界,及诸菩萨。并现种种神变,令诸菩萨,入于如来神变大海,得无量三昧,成就摄受利益众生大悲门,而不离逝多林。
当时文殊师利童子,从善住楼阁出,与无量同行大菩萨众,及常侍卫诸金刚神等,来到佛所,绕佛供养,顶礼辞退,往于南方,福生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以种种方便,随众生心而为说法。先令舍利弗所教化出家未久的六千比丘,发菩提心,再鼓励初发菩提心的善财童子言:‘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当勤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为胜乐,其国有山,名曰妙峰,彼有比丘名吉祥云,汝可往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菩萨云何修菩萨行,乃至菩萨云何于普贤行疾得圆满。善男子!彼善知识,当为汝说:具足圆满普贤行愿。’
善财受教,即往南方参访善知识,如是展转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最后一位是普贤菩萨,于逝多林中,为善财及诸菩萨,演说十大愿王及其功德。故说:‘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当时,不但身为当机众的善财童子,踊跃无量,在座听法的一切菩萨,亦皆大欢喜,而释尊亦欣然从定境出,赞言:‘善哉!善哉!’即是赞叹普贤菩萨说此十大愿王,并导归极乐,实在太好太美妙,深得佛旨,故双赞善哉。
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
此段文是说明所说之法,‘尔时’是当释尊从师子频申三昧出,赞言:善哉善哉之时。‘诸圣者’指善财南下,展转参访的五十三位善知识,以及最后一位普贤菩萨。因为善财所参访的善知识,无论是出家、在家,皆是法身大士,因名‘菩萨摩诃萨’。当善财参礼诸善知识,每一位善知识,皆为其演说自己所证得的不思议解脱法门,虽然当时佛已入定,不曾参与演说,但佛是会主,且当普贤菩萨说完十大愿王后,佛即出定为之印证,赞言:善哉!对其他善知识所说:不思议解脱法门,佛亦了然而默许,佛是主,菩萨是伴,主伴共宣,故言:‘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法门’。
‘时’指当此会之时,亦是法会完毕之时,除佛及普贤等大士外,还有众多听众,故下文列出五类不同的听众。
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弥勒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刹海极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众。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为上首,诸大声闻。并诸人天,一切世主,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上文是总结时众受持,时会众可分为五类:
一是文殊菩萨,及其所率领属下诸大菩萨,及其所成熟的六千比丘是一类。
二弥勒菩萨,并其所率领于贤劫相继成佛的诸大菩萨是一类。
三无垢普贤,及其所率领住灌顶位,一生补处诸大菩萨,与十方佛刹极微尘数菩萨,来聚集华严海会,共听普贤菩萨,宣说十大愿王的功德,诸大菩萨是一类。
舍利弗及诸大声闻,包括缘觉等众一类。
初学佛初发心的人及天龙八部等又是一类。
所成熟六千比丘,是指觉海而为上首约六千比丘,当初文殊菩萨,辞佛往福生城时,舍利弗亦辞佛并率其徒众初出家的六千比丘同行。及至途中,舍利弗劝诸比丘,归依文殊,文殊观诸比丘为说:‘十种无疲厌心,一积集一切菩提心,二见一切佛承事供养心,三求一切佛法心,四行一切波罗密心,五成就一切菩萨三昧心,六次第入一切三世心,七普严净十方佛刹心,八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心,九修一切劫中成就菩提心,十为成就一切众生故,修行一切佛刹极微尘数波罗密,成就如来十力。如是次第为成熟一切众生界,成就如来一切心力……。’
诸比丘闻已,得普照法界三昧,成为文殊菩萨的法眷属,因此六千比丘,及曾受文殊菩萨教化的众多菩萨,是以文殊菩萨为上首的一类,是属于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大道心众。故说:‘文殊师利菩萨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
贤劫,是指现在住劫而言,劫以时间言,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如刚过去的住劫,名庄严劫,现在的住劫,名贤劫,未来的住劫,名星宿劫。现在住劫中,共有二十小劫,释迦牟尼佛是于住劫中第九小劫,人寿百岁时,降生娑婆世界成佛。
大悲经说:当劫初此三千大千世界欲成时,有大水聚,净居天子,观此水中,见有千茎诸妙莲华,各有千叶,金色金光,知有贤人一千,同劫成佛,因名贤劫。于贤劫千佛中,最初是拘留孙佛,其次是拘那含牟尼佛,及迦叶佛,第四是释迦牟尼佛,第五是弥勒佛。释尊于第九劫减劫中成佛,弥勒于第十劫减劫中人寿八万岁时成佛。之后,有师子佛等,共九百九十五位佛,相继出现于世,其最后佛名楼至佛,此九百九十六位当来成佛的诸大菩萨中,以弥勒菩萨而为上首。当时亦在华严海会,共听普贤菩萨说此十大愿王,是在佛前当来成佛的一类。
一生补处,一生,指仅此一次受生而言,补处,是当补佛之处。慈恩法师释一生补处共有三位,一是一生所系,二是最后身,三是坐道场身。菩萨上生兜率陀天,是一生所系,唯有当来一次受生是能系,下生时即是最后身,及坐道场身。
又菩萨有五种生:
一是除灾生,是由愿力为大鱼等,于饥馑时,济诸饥乏;或为大医生,救诸疾病;或为善巧,善和斗争;或为国王,如法息苦;为大天神,断邪见行,为水为火,为车为舟,为种种物,息除灾患。如维摩经言:‘或作日月,梵王世界主,或时作地水,或复作火风,劫中有疾病,现身作草药;劫中有饥馑,现身作饮食,劫中有刀兵,为王起慈悲’等。
二者随类生:菩萨以愿自在力,于旁生等恶趣中生,彼所行恶而自不行,彼不行善而自行之,如维摩居士:‘入诸酒肆,能立其志,入诸淫舍,示欲之过,为说正法’。
三者大势生:禀性聪慧,寿命形色,种姓高贵,最为殊胜。能断众生,轻慢等过。
四者增上生:受十五果,自在化导,随所应生。
五者最胜生:此生资粮,丰富具足,如释尊生于王族,能成正觉,作诸佛事。
今言一生补处,于前五种生中,摄前四种,若已下生,住最后身,即第五种摄灌顶位,亦即是受职位。菩萨十地位满,进入等觉,得百万阿僧祇三昧,其最后三昧,名受一切胜职位。如世间太子将受王位,取四海水,以灌其顶;等觉菩萨,将入佛位,名灌顶位。华严海会中,能一生补佛之处,位居灌顶的大菩萨固然众多,而来自十方种种世界,其数如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诸大菩萨更多,此等诸大菩萨,是以普贤菩萨而为上首,是灌顶位的一类。故言:‘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位灌顶位诸大菩萨,及除十方种种之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刹海极微尘数诸大菩萨摩诃萨众’。
舍利弗是梵语,译名鹙鹭子,因母立名。佛弟子中智慧第一,原是金龙陀佛再来,今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以度小乘根基众生,先令一切众生,入佛教出家学佛,然后令回小向大,趣向佛道。
目犍连,译名采菽氏,佛弟子中采菽氏甚多,因以摩诃二字拣别,合名大目犍连,是佛弟子中神通第一。与舍利弗年少为友,同师外道,各有壹百弟子,后因闻马胜比丘转说佛偈:‘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而感悟归佛,助佛教化,是声闻弟子的上首。故言:‘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经文先列菩萨众,后列声闻众,应概括辟支佛众,是小乘圣者的一类。
‘并诸人天一切世主’以下,是明杂类,人是当时在座听法的人间众生,天包括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共二十八层天众。龙有天龙,人龙,地龙,及王龙等四种,是就其职位而言,天龙是执持天宫殿,令不堕落者。人龙是主理人间水源,能兴云致雨;地龙是主持山河大地;王龙则守护王之宝藏。又就龙的形态言,有四种不同,一虬龙:是头有角的龙;二鹰龙:是有翼的龙;三蛟龙:是有鳞的龙;四骊龙:是有如意宝珠的龙,属于龙王之类。
龙有三苦,亦名三恼,或三患,一热风或热沙著身,烧其皮肉痛入骨髓,以为苦恼;二恶风暴起,吹其宫殿,失诸宝物,以为苦恼;三金翅鸟搏食,诸龙怖畏,常懊苦恼。龙有五障,不能下雨。一火大增盛时,二风吹云散时,三修罗收云入海时,四雨师放逸懈怠时,五众生造孽过重时,龙天嗔责,雨亦不下。
夜叉亦名药叉,译捷疾,有翅能飞空,嗜吃婴儿,居下天,守天城门。干达婆译寻香,是天帝乐臣,帝释须奏乐时,燃香,即寻香至。
阿修罗,译名无端正,男丑女美,有天之福,无天之德,又名非天。
迦楼罗,译名金翅鸟,身有四宝色,翅羽严丽,两翼展开,相去三百三十六里,有胎、卵、湿、化四生,以龙为食。
紧那罗,译名疑人,形似人,体是畜,头有角,是天帝歌臣。
摩侯罗伽,译大腹行,是大蟒蛇类,年老不死而成神。人,指人道中众生,非人,指人道以外一切众生,总摄天龙八部以外一切众生,此等众生,因佛慈悲教化,早种善根,凡佛说法海会云集时,亦来恭听,如归慈父,若趣医师,是法会外护之一类。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是结集经典的圣者,叙述当时法会大众,闻法之后的反应情绪,凡在法会中,无论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之众,或是当来下生成佛的大菩萨众,或位居补处,住灌顶位的十方极佛刹微尘众,或是列席旁听的二乘圣众,或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闻普贤菩萨说完十大愿王功德,经佛印证之后,无不皆大欢喜,心生信解,受持奉行。
慈恩法师在圆觉疏中,引文殊所问经说:欢喜奉行有三义:一是说者清净,不为取著名利所染;二是所说清净,以如实知诸法体故;三得果清净,以时众闻法得益故。由是因缘,法会大众,闻法之后,皆大欢喜,由信生解,因解起行,故言:‘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本品开始,是普贤菩萨对善财童子及诸大菩萨,说其修持十大愿王,不可思议境界的心得,甚至四十卷华严,亦不外是五十三位善知识各说其修行所得的不思议解脱境界而已。今最后却说:‘闻佛所说’,是归功于佛,因为佛是法会主,菩萨是伴,菩萨于佛前说,经佛印许赞叹,即等如佛说,故说:‘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